食物中毒应急处置 (2).ppt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物中毒应急处置 (2).ppt(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德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怀志内容食物中毒分类及特点2011年全省食物中毒情况分析食物中毒调查处置食物中毒报告食物中毒分类及特点一、相关概念食物中毒食物中毒(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定义):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WHO定义):指通过摄取食物而进入人体内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通常为感染或中毒的一类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摄入食物中含有致病因子引起的以急性病理过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的疾病。二、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的区别食源性疾病包含了食物中毒的内容
2、,是比食物中毒更广泛的概念。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经食物和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疾病。食物中毒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形式。大量的食源性疾病是以散发的形式出现,不被重视。与食物中毒不同之处:有些食源性疾病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过程,如甲肝、痢疾;潜伏期较长,如旋毛虫病;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部分寄生虫病、甲肝等。三、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1.食物中毒发病与食物有密切关系。2.发病潜伏期短、病势急剧,常呈暴发性。3.中毒病人有类似的临床表现。4.食物中毒病人与健康人之间无直接传染性。5.食物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四、食物中毒分类 按病原物质分:1.细菌性食物
3、中毒 2.化学性食物中毒 3.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4.真菌毒素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通常有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一般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夏秋季节,跟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普遍和常见的一类食物中毒,历年来占我国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首位。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特点:中毒特点:1.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夏秋季节为主。2.发病率高、一般病死率较低、恢复快、预后好。3.各类食物均可发生,动物性食品多见。4.临床症状分胃肠型和神经型。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种类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动物性食品)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海产品、不耐热)3.志贺氏菌食
4、物中毒(菌痢)4.肉毒梭菌食物中毒(厌氧、耐低温、不耐热,神经毒素,病死率高)5.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米酵菌酸、耐热,脏器损伤、病死率高)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种类6.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肠毒素、剧烈呕吐、腹痛)7.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剩饭、剩菜)8.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O157:H7、O104:H4)9.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家禽、家畜、鸟类,GBS)10.单增李斯特菌食物中毒(嗜冷不耐热、冷藏食品、体弱者病死率高)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污染源:人、动物、鸟类的粪便。从业人员带菌是重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污染食品: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污染途径:生熟不分导致污染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季节性:夏
5、秋季高发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居细菌性食物中毒首位。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污染源及主要污染食品: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夏季平均带菌率94.8%。污染途径:生食或未彻底加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季节性:多发生在夏秋季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居细菌性食物中毒前列。志贺氏菌食物中毒污染源:病人或带菌者。从业人员带菌是重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污染食品:凉拌菜、冷盘等食品污染途径:食物腐败变质、加工生熟不分等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儿童、青少年最多。季节性:多发生在夏秋季菌痢是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比较常见的食源性疾病。肉毒梭菌食物中毒厌氧菌,肉毒毒素为强烈神经毒素,耐各种酶、酸、低温。易被碱和热破坏。污染源:动物
6、粪便、土壤。主要污染食品:家庭自制食品(腐肉、风干牛肉、面酱、臭豆腐等),罐头等污染途径:食物未彻底加热等导致污染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死率高季节性:多发生在冬春季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毒污染源:人、动物的粪便。主要污染食品:肉、鱼、奶等食品污染途径:生产、加工过程污染易感人群:老人和儿童易感O157:H7等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比较常见。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污染源:家禽、鸟类的粪便。主要污染食品: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污染途径:生产、加工过程污染易感人群:儿童、青壮年易感。后遗症:GBS季节性:夏秋季单增李斯特菌食物中毒低温菌,嗜冷不耐热。主要污染食品:肉制品、奶制品等污染途径:食物未彻底加热
7、等导致污染易感人群:老人、儿童、孕妇普遍易感,重症病死率高季节性:多发生在夏秋季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1.食品原料在采集、加工之前就已经被细菌污染。例如病死牲畜。2.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被细菌污染。这是比较常见的污染环节。3.食品在加工环节不注意卫生或加工人员自身带菌造成对食品的污染。这是集中食堂、餐饮单位比较常见的污染环节。案例:米易县家庭聚餐食物中毒事件米易县家庭聚餐食物中毒事件事件概况:2011年8月27日中午13点左右普威镇西番村1社某某家因女儿考上大学,在家中自备酒席宴请亲戚朋友,共设酒席45桌宴请宾客350余人(另有33人食用外带食品)。8月28日13时许陆续有聚餐人员
8、因腹痛、腹泻、发热到普威镇卫生院、米易县医院和德昌县医疗机构就诊,截止8月30日累计有286例(含德昌县52例)参加过此次聚餐的村民因相似临床症状就诊,其中住院治疗104例(含死亡1例,德昌县52例),门诊治疗、观察182例。8月30日16时后无新增病例发生。案例:米易县家庭聚餐食物中毒事件米易县家庭聚餐食物中毒事件实验室检测结果:共采集样品74份,共检出肠炎沙门氏菌(D群)36株,阳性检出率为48.65%。当餐食物11个样品中,除泡鸡爪外,其余10个样品中均检出肠炎沙门菌;另在家中采集的2份使用过的剩余豆瓣样品中检出肠炎沙门菌,而在豆瓣经销商家采集的同批次未开封豆瓣中未检出肠炎沙门菌。证明食
9、物污染可能来自加工环境,并存在交叉污染。案例:米易县家庭聚餐食物中毒事件米易县家庭聚餐食物中毒事件食品污染途径调查:坨坨牛肉、凉拌鸡肉为26日自家宰杀后用冷水浸泡保存,27日早晨煮熟后放至簸箕、背篓内凉置2-3小时,开席前凉拌,盛装器具簸箕、背篓未经消毒处理;泡菜鱼于26日油炸后,常温敞放,27日进行加工。食品加工地点在自家外院坝与猪舍中间约8-10平米,该场所平时用于养鸡,在加工食品前未对加工场所进行清扫、消毒,地上可见鸡粪,视野内有苍蝇飞舞,未加工的食物直接放在地上,无防蝇防尘设施,食物制作主要在一块约3平米的案板(木质门板)上进行,菜刀和菜板生熟混用,无冷藏设备且当日气温为20-33,使
10、用的碗筷多数外借,使用前未进行消毒;饮用水为山泉水,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事件确认:事件确认:这是一起因食品在加工、储存过程中污染了肠炎沙这是一起因食品在加工、储存过程中污染了肠炎沙门氏菌,食用污染食品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门氏菌,食用污染食品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1.有毒化学物直接污染食品:喷洒农药、容器污染、误食误用、滥用、非法添加。2.间接污染食品。3.无毒或毒性小转化为毒性强的物质。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 1.发病与进食含有毒化学物食物有关。2.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3.一般群体发病、同病史、同症状。4.无地域、季节、传染性。5.从剩余食物、
11、呕吐物、尿血中可检出。化学性食物中毒处理特点 1.突出“快”。2.注意特征性症状。3.清除毒物,对症治疗、特效治疗。4.注意迟发性潜在危害。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种类有机磷中毒亚硝酸盐中毒鼠药中毒:毒鼠强、氟乙酰胺、敌鼠钠盐其他化学物质中毒:砷、甲醇、钡盐、铊植物性食物中毒特点植物中有毒物质多种多样,毒性强弱差异很大,临床表现各异,救治方法不同,预后也不一样。植物性中毒散发多于暴发,散发多见于家庭,暴发多发生在集体食堂、餐饮单位。大多数植物性中毒没有特效疗法。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种类毒蘑菇中毒菜豆(四季豆)中毒马铃薯中毒豆浆中毒白果中毒曼陀罗中毒马桑果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中毒食品:1.天然含有有毒成分
12、的动物2.一定条件下产生大量有毒成分的可食性动物食品河豚鱼中毒 1.流行病学特点:卵巢和肝脏毒性最强,血液和 肌肉也含毒,多发生在春季。2.临床表现:发病急,30分钟-3小时,手指、口腔 麻木、胃肠道症状、麻痹、心脏衰竭、死亡。3.治疗预防:无特效药,对症治疗。严禁捕捞、出售、加工、食用。含高组胺鱼类中毒 1.流行病学特点:食用不新鲜或腐败的鱼类(青皮红肉类),腌制咸鱼要新鲜、时间够。2.临床表现:一般0.5-1小时,脸红、头晕头痛、结膜充血、四肢发麻等。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3.治疗预防:特殊治疗。组胺含量有国标,注意新鲜度,去内脏,尽量不吃。其他动物性食物中毒 1.鱼胆 清热明目、解毒,
13、胆汁毒素 2.贝类 麻痹毒素,少吃或去内脏 3.甲状腺 T3 T4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1.霉变粮食:黄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 2.霉变甘蔗:节菱孢产生的3-硝基丙酸 3.麦角:我国少见2011年德阳市食物中毒报告情况事件分类事件级别事件名称发病数死亡数学校类型首次报告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场所植物性未分级中江县合兴乡松柏村11组许凤琼家食物中毒202011/7/28家庭动物性未分级德阳市旌阳区天韵大酒店食物中毒事件2102011/9/25饮食服务单位不明未分级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食物中毒事件260普通高校2011/9/21学校动物性未分级绵竹市富新镇东湖龙泉庭院酒店食物中毒事件1202011/8/14饮
14、食服务单位其它未分级中江县东北镇玉桥村4组李廷兴家食物中毒202011/8/2家庭食物中毒调查处置食物中毒调查处置流程调查前准备调查前准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毒控制与处理中毒控制与处理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调查资料处理与分析调查资料处理与分析食物中毒综合判定食物中毒综合判定食物中毒报告食物中毒报告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食品安全事故有关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卫生行政部门主体责任人疾控机构参与协助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
15、康有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调查前的准备1.接到食物中毒报告、举报或投诉时值班人员进行详细登记,按规定通知有关人员,报告有关部门。2.告知报告人保护现场,及时留存病人粪便和呕吐物及可疑中毒食物。3.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食物中毒的报告后,应立即着手在2小时内组成调查处理小组,携带准备好的物资或设备奔赴现场,开展调查。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常备物品类 别物 品采样工具供采血用的一次性注射器、肛拭子、吸管、调匙、小勺、夹子、镊子、剪刀、小刀、压舌板、记号笔、酒精灯、75酒精、消毒棉球、消毒纱布等。样品容器灭菌试管、无菌平皿、灭菌广口瓶、灭菌塑料袋、粪便盒、样品冷藏设施等。防护用具防污染的工作衣或隔离衣、医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 2 食物中毒 应急 处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