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立体几何》9-1精品课件.ppt
《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立体几何》9-1精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立体几何》9-1精品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v课程标准v一、空间几何体v1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v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几何体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制作模型,会用斜二测画出它们的直观图v3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v4完成实习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v5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v二、点、直线、平
2、面之间的位置关系v1借助长方体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四个公理和等角定理v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v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v3能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v三、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理)v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v(1)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v(2)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3、v(3)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v(4)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v2空间向量的应用v(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v(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v(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v(4)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v命题趋势v1空间几何体v空间几何体是立体几何初步的重要内容,高考非常重视对这一部分的考查一是在选择、填空题中有针对性地考查空间几何体的概念、性质及主要几何量(角度、距离、面积、体积)的计算等二是在解答
4、题中,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线面位置关系的推理、论证及有关计算v2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v这一部分是立体几何的核心其中四个公理及其推论是立几理论体系的基础,是空间中确定平面的依据,是空间中平移变换的依据,是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依据,是作图的依据,线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是本章的主体内容,故高考命题一是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对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理解与掌握二是通过大题考查对空间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的掌握,及有关角与距离的求法以多面体与旋转体为载体,结合三视图、直观图及面积、体积的计算是命题的主要方向v3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理)v高考试题中的立体几何解答题,包括部
5、分选择、填空题,大多都可以使用空间向量来解答高考在注重对立体几何中传统知识和方法考查的同时,加大了对空间向量的考查给考生展现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提供更宽阔的舞台v这一部分高考命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v(1)空间向量基本定理v(2)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坐标表示v(3)用向量讨论立体几何问题v(包括求角、求距离、证明垂直与平行等)v其中(1)、(2)较少单独命题,总是穿插在(3)中v备考指南v1立足课本,控制难度,重点突出,坚持稳定,同时改革探索是新高考的导向课本例题具有紧扣教材,简明扼要,难度适中,方法典型,符合“通法通性”的特点,不少定理是以例题的形式出现的,因此重视课本的作用是能
6、否提高复习效果的关键v2总结规律,抓主线攻重点,规范训练立体几何解题过程中常带有明显的规律性只有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还应注意规范训练注意作、证、求三环节交代要清,表达要规范、严谨,要准确运用符号语言等v可以针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训练,平行和垂直是位置关系的核心,而线面垂直又是核心的核心,线面角、二面角、距离均与线面垂直密切相关因此对于线面垂直关系复习中要强化v3本章复习应根据定义、概念、定理多的特点进行复习中,要以空间几何体为依托,三视图、直观图作辅助,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特别是平行与垂直关系为主体,理线串点,架构立体几何的大厦,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理顺各种定义、定理、公理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
7、v4复习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与提炼,立体几何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如割补思想、降维转化思想等自觉地学习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解题,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v5除了进行系统的整理复习外,侧重点还应放在高考中出现的易混易错的部分如v(1)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识图不准,代入面积、体积公式计算时错用公式,或是用对公式但计算错误等v(2)对空间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判断不准确,作图能力差,不能准确找出相关几何量v(3)对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性质定理的条件把握不准,论证过程不严密等等v6(理)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复习重点v(1)注意与平面向量的区别与联系v(2)掌握向量数量积和向量坐标表示的基
8、本公式及运算v(3)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要抓住立体几何位置关系用向量如何表示(如平行、垂直的向量表示,空间角、距离如何用向量来求),及对空间向量运算结果的解释v(4)切实理解并会用共面向量定理和空间向量基本定理v重点难点v重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性质v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性质,斜二测直观图画法规则与三视图画法原理、规则v难点:柱、锥、台、球的几何性质的掌握与运用v平行投影原理、斜二测直观图画法规则、三视图画法v知识归纳v1几何体与多面体的概念v(1)如果我们只考虑一个物体占有空间部分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它因素,则这个空间部分叫做一个几何体v(2)多面体定义:多面体是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所
9、围成的几何体v2棱柱v(1)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而且夹在这两个平行平面间的每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v(2)分类: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叫做直棱柱,侧棱与底面不垂直的棱柱叫做斜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棱柱叫做平行六面体,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平行六面体叫做直平行六面体互相平行v3棱锥及其分类v(1)定义:v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v(2)正棱锥:如果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过底面中心且与底面垂直的直线上,则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有一个公共顶点v正棱锥的性质:v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
10、形这些等腰三角形的高叫做棱锥的斜高v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v4棱台的概念及性质v(1)定义:棱锥被 的平面所截,截面和底面间的部分叫做棱台平行于底面v(2)正棱台:由正棱锥截得的棱台叫做正棱台v正棱台的性质:v各侧棱相等,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这些等腰梯形的高叫做棱台的斜高,斜高都相等v两底面以及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相似多边形;v两底面中心连线、相应的边心距和斜高组成一个直角梯形;v两底面中心连线、侧棱和两底面相应的半径也组成一个直角梯形;v正棱台的上、下底面中心的连线是棱台的一条高v5圆柱、圆锥、圆台v(1)
11、圆柱、圆锥、圆台的概念v分别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直角梯形垂直于底边的腰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分别叫做圆柱、圆锥、圆台v(2)圆柱的结构特征v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过轴的截面(轴截面)是全等的矩形v除了这两条重要特征外,还应掌握下面的一些重要属性v所有的轴截面是以两底面直径和两条母线为边的全等矩形,若该矩形为正方形,则圆柱叫等边圆柱v用平行于轴的平面去截圆柱,所得的截面是以底面圆的弦和两条母线为边的矩形也就是说过圆柱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一定是一个矩形,在这所有的截面矩形中,以轴截面面积最大v(3)圆锥的结构特征v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过轴的截面(轴截面)
12、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过圆锥两条母线的截面当轴截面的顶角不大于90时,轴截面面积最大;当轴截面顶角大于90时,两母线垂直时截面面积最大v(4)圆台的结构特征v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过轴的截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v6球的概念与性质v(1)定义:半圆绕它的直径所在直线旋转所成的曲面叫做球面,球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球球面也可以看作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v(2)球的截面性质v用一个平面去截球,截面是圆面v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与球的半径R及截面的半径r,满足关系式:r(如图)v1球面被经过球心的平面截得的圆叫做大圆v2不过球心的截面截得的圆叫做球的小圆v(3)球面距离:v1定义:在球面上两点之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立体几何 2012 届高三 数学 一轮 复习 第九 精品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