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基础知识ppt课件(完整版).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ppt课件(完整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基础知识ppt课件(完整版).ppt(69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职业卫生基础知识n第一节职业卫生相关概念n第二节职业卫生法规体系及主要法规第三节职业卫生标准体系及主要标准n第四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n第五节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内容第一节职业卫生相关概念n一、职业卫生概念及其基本任务n1、职业卫生概念n“职业卫生”又称“劳动卫生”、“职业健康”n职业卫生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险,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第一节职业卫生相关概念n2、职业卫生基本任务n(1)职业病危害
2、因素监测、评价和控制;n(2)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工人健康监护;n(3)职业病人的诊断与职业病防治。第一节职业卫生相关概念n二、职业病概念、分类及预防原则n1、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n健康(health):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并且要有健全的机体、精神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n广义的职业病泛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所有由职业因素引起或造成的特定疾病,又称为职业性病损。n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了劳动能力时,这些疾病可称为职业病。第一节职业卫生相关概念n狭义的职业
3、病在我国指法定职业病。n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n2、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要件n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n疾病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n疾病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n疾病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第一节职业卫生相关概念n3、职业病分类n根据2013年颁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将职业病分为10类,132种。n能导致这10类、132种疾病的
4、职业危害因素才能称之为“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矽肺(silicosis2)煤工尘肺(coalworkerspneumoconisis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1、尘肺病(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n2、其他呼吸系统疾病:n1)过敏性肺炎n2)棉尘病n3)哮喘n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n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n6)硬金属肺病。(二)、职业性皮肤病
5、occupationaldermatosis)、接触性皮炎(contactdermatitis)、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白斑9、其他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occupationaleyedisease)、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noisedeafness)、铬鼻病(chromiumrhinopathy)、牙酸蚀病(etchingtoothdisease)4、爆震聋(五)、职业中毒(occupationalpoisoning)60种金属及类金属中毒(铅、汞、锰、
6、镉、磷、砷)气体中毒(Cl2、SO2、CO、H2S、光气、氨)有机溶剂中毒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农药中毒高分子化合物(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heatstroke)、减压病(decompressionsickness)、高原病(Altitudesickness)、航空病(aerialsickness)、手臂振动病(hand-armvibrationdisease)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7、冻伤。(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occupationalradioactivedisease)、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
7、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八)职业性传染病、炭疽anthrax、森林脑炎(tick-borneencephalitis、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4、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5、莱姆病。(九)、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cancer)、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9、毛沸石所致肺
8、癌、胸膜间皮瘤;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11、-萘胺所致膀胱癌。(十)、其他职业病n、金属烟热、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3、股静脉血栓综合征4、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1、尘肺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8)2、职业性皮肤病(9)3、职业性眼病(3)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5、职业性化学中毒(60)6、物理因素职业病(7)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8、职业性传染病(5)9、职业性肿瘤(12)10、其它职业病(4)第一节职业卫生相关概念4、职业病发病的影响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有害因素的性质作用于人体的有害因素的量接触者个体的健康状况接触者个体差异第一节职业
9、卫生相关概念n5、预防职业病危害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n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工艺、技术和材料,合理利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减少劳动者职业接触的机会,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n2)二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通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结合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监测,以早期发现劳动者所遭受的职业危害。n3)三级预防,对患有职业病和遭受职业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康复。第一节职业卫生相关概念三、工作有关疾病与亚健康1、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disease)是与多因素相关的疾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等多种因素作用,导致劳动者
10、罹患某种疾病或潜在疾病显露或原有疾病加重。n三、工作有关疾病与亚健康n2、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n(1)行为的或精神、身心方面的疾病,如焦虑、抑郁等。n(2)慢性非特异性呼吸道疾患,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n(3)运动系统(骨骼及软组织)损伤。腰背痛、肩颈痛等,常由外伤、过度负重、不良体位及不良气象条件等因素引起。n三、工作有关疾病与亚健康n2、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续)n(4)与职业有关的心血管系统疾病。n(5)消化道疾患。n(6)行为与心身病。n(7)生殖系统功能紊乱。n工作有关疾病不属于我国法定职业病的范围。n三、工作有关疾病与亚健康n3、亚健康(subhealth)n是指处于
11、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连续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n导致亚健康的主要诱因有:n过度紧张和压力;n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n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刺激;n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n四、职业禁忌症(OccupationalContraindication)n劳动者在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容易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自身原有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构成威胁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n例如肺结核病人接触含硅尘的作业,会导致病情加重,还会比无结核病的人更易患矽肺病,故肺结核为接触硅尘作业的职业禁
12、忌症。慢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血液和造血系统受损,已患血液病而处于含苯环境中,会使原有疾病加重,则血液疾患是接触苯作业的职业禁忌症。n五、职业卫生措施n是指预防和减少职业病所采取的措施的总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n1)在生产工艺方面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包括防尘、防毒、防噪声、防振动、防高温、防辐射等措施;n2)生产环境方面所采取的卫生措施,如采暖、照明、通风、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分开原则),配套更衣室、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n3)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如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立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职业危害公告和警示第二节职业卫生法规体系及主
13、要法规n一、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体系n二、主要职业卫生法律法规n一、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体系n我国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分为六个层次:n1、宪法:国家的根本法律。n2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n3.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例如: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等。n4.地方性法规n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和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
14、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如,北京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京卫疾控字2005145号)、山东省职业病防治条例、等。n5.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n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等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例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根据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制定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8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9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
15、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0号)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号)。n6.规范性文件。n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法律范畴以外的其他具有约束力的行政规范、文件,通常以印发通知的形式下发。n如职业病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n二、主要职业卫生法律法规n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n7章90条,包括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及附则。n确立了我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
16、业病防治工作基本方针n“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多方监管的工作机制n“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原则。n3.行政法规n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n2002年4月30日国务院以第352号国务院令颁布,于2002年5月12日起实施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劳动保护条例)共八章七十一条,包括总则、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劳动过程的防护、职业健康监护、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监督管理、罚则和附则。n5.规章n在职业卫生监管中,安监部门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职业危害项目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多项内容,卫生部门主要负责职业病的
17、诊断和鉴定。n包括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暂行办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n(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8号)n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分级管理原则。n申报办法明确了申报主体和受理申报的部门: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n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本办法负责煤矿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监察、管理工作。n(5)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1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号)n三同时监管办法对建设项目实施分级管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全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实施监督管理n三同时监管办法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组织评审,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负责。n将建设项目进行了分类管理。n6.规范性文件n根据2013年颁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将职业病分为10类,132种。n(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1363号)n将导致国家法定职业病按照粉尘类、化学因素类
19、、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其他因素的职业病危害等6大类。n(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将建设项目分为严重、较重和一般三个级别。n7.经我国批准生效的国际公约n职业安全卫生公约(第144号,1976年)n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1990年)n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第167号,1988年)第三节职业卫生标准体系及主要标准n一、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体系n二、我国主要职业卫生标准n三、各国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n四、我国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n五、生物接触限值n一、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体系n1、标准分类n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
20、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层次。n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均可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属性的标准。n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n二、我国主要职业卫生标准n1、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号)分为九类:n(1)职业卫生专业基础标准;n(2)工作场所作业条件卫生标准;(强制性)n(3)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强制性)n(4)职业病诊断标准;(强制性)n(5)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强制性)n(6)职业防护用品卫生标准;(强制性)n(7)职业病危害防护导则;n(8)劳动生理卫生、工效学标准;n(9)职业性危害因素检
21、测、检验方法。n2、.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中的相关职业卫生标准n安全生产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一编号、发布,标准代号为AQ,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n(1)基础标准n(2)管理标准n(3)方法标准n(4)产品标准n三、各国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n1.最高允许浓度(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MAC)n是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浓度。我国职业卫生标准多年来采用最高允许浓度的概念,除我国外,前苏联等国家也采用这个参数。n2.阈限值(ThresholdLimitValue,TLV),是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AmericanGovernme
22、ntalConferenceofIndustrialHygienists,AGCIH)推荐的接触限值,分为以下三种:n(1)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ThresholdLimitValue-TimeWeightedAverage,TLV-TWA)。指正常8小时工作日或40小时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不得超过的接触限值。在此浓度下几乎全部工人每天反复接触而不至于产生有害的健康效应。n(2)短时间接触阈限值(ThresholdLimitValue-ShortTermExposureLim-it,TLV-STEL)。是指一个工作日的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接触限值。每天接触不得超过4次,且
23、前后两次接触时间至少要间隔60分钟。同时,当日的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亦不得超过此值。n(3)上限值(ThresholdLimitValue-Ceiling,TLV-C)。是指瞬时也不得超过的最高浓度。n四、我国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n(1)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MAC)。n(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TimeWeightedAverage,PCTWA)是指按8小时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浓度。n(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ShortTermExpo
24、sureLimit,PC-STEL)是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n五、生物接触限值n生物接触限值是对接触者生物材料中有毒物质或其代谢、效应产物等规定的最高容许量。n目前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公布了生物接触限值,以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AGCIH)和德国劳工和社会秩序部公布的数量最多,我国已发布了11种有毒物质的生物接触限值(1999年发布6项、2004年发布5项)第四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n一、我国现行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及其职责划分n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n三、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管理n四、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n五、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第四节职业卫生
25、监督管理n一、我国现行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及其职责划分n1、监管机构n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0104号),监管机构包括n(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n(2)卫生部n(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n(4)全国总工会第四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n2、职责划分n(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n1)起草职业卫生监管有关法规,制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管相关规章。组织拟订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工程控制、职业防护设施、个体职业防护等相关标准。n2)负责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依法监督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组织查处职业病危害事故和违法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卫生 基础知识 ppt 课件 完整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