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专业面试》真题卷.docx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专业面试》真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专业面试》真题卷.doc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专业面试真题卷23简答题(江南博哥)1.题目:唐雎不辱使命2.内容:学生已经学习完唐雎不辱使命,请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下列文言虚词(也、哉、乎、矣)表示什么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字?(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技亦灵怪矣哉。(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与臣而将四矣。泯然众人矣。3.基本要求:(1)要读句子,并且注意读音和停顿;(2)结合语境,明确答案;(3)要有板书。答辩题目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以“而”为例,讲解词义及一两个出处。参考解析:【教学
2、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谁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呢(唐雎不辱使命记叙了唐雎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出使秦国,与秦王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过渡:那接下来我们看看课后习题,来掌握本节课的几个重点的文言文虚词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通课后习题的八个句子,指名学生阅读,适当点拨指导读音及断句。2.学生翻译这几个文言文语句。(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是)方
3、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人分别了一些时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这么晚才了解到呢!(4)与臣而将四矣。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泯然众人矣。完全成为普通人了。同学们已经能够将句子翻译完美了,接下来我们看看一句的虚词表示的是什么语气和意思吧。(三)抓住重点,体会语气小组讨论8分钟,先朗读,再翻译,按照翻译再体会情感,读出句子所要表达的语气。(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
4、汉语的“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也”是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可以不翻译出来。要求学生按照这种语气来朗读。(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技亦灵怪矣哉。“哉”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这里表示反问;“哉”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呀”。(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乎”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4)与臣而将四矣。泯然众人矣。“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你今天都掌握了哪些文
5、言虚词呀?试着再来说一说。(五)课后作业课后寻找这些文言虚词的其他意思和出处,下堂课来交流。【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唐雎不辱使命是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的故事。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2.以“而”为例,讲解词义及一两个出处。【参考答案】(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6、可译为“但是”“却”。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24简答题1.题目:曹刿论战2.内容: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
7、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3.基本要求:(1)按第二课时进行讲解;(2)重点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3)设置互动环节。答辩题目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请谈一谈你对左传的认识?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还有我们上节课接触到的“长勺之战”,那么,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的胜利呢?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曹刿论战,来探讨这个问题。
8、(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本文是有关战争的文章,请在文中找出正面描写战争的文字。明确:全文只有第二段“战于长勺”对战争进行了描写,一和三自然段都是在记叙曹刿对战争的分析。(三)深入研读1.文章题为“论战”,重在“论”还是重在“战”?(学生自由发言)明确:重点是在“论”,记叙曹刿对于战争的分析总结。教师总结:本文的第一个特点是中心突出,详略得当。2.结合文章内容,请同学们具体分析体会这一特点。(小组讨论)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战争的短文,但重点不是记叙战争的经过,而是着重写曹刿的“论战”,凡是与表现主题无关的枝节就尽量省略。如第一段写曹刿谒见庄公,谒见的细节一概省略了,劈头就问
9、“何以战”;第二段对战场的复杂情况及“未可”、“可矣”的理由均略而不写,留待后面补叙,就更能突出“论战”的见解;第三段只用“公问其故”代替了鲁庄公一系列问话。但文章对战前战后反映曹刿战略见解的谈话,则详加叙述,因为战前是分析有无克敌制胜的条件,战后是总结以弱胜强的原因,这些都是围绕主题写的,全文自始至终突出了“论”字。3.再次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作还有什么特点?(自由发言)明确:本文短短二百二十二字,就把战争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记述得清清楚楚。所以本文的第二个特点是结构严谨,前后照应。教师引导:课文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交代有关战争情节的呢?明确:对话的方式,因此本文的第三个特点就是用对话交代
10、情节和刻画人物。4.那从两人的对话中,大家能够找出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吗?(结合历史背景,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1)战争过程的战略战术:“夫战,勇气也。”为根据,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攻击。以“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的意图。(2)重视人民力量:“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5.学习了本文,同学们认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明确:充满着谋略和智慧,是一个有爱国之心和远见卓识,能见义勇为、沉着冷静的杰出平民知识分子,同时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四)巩固提高比较木兰诗和本文的特点。明确
11、:木兰诗全文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记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全文洋洋洒洒近400字,本文只有二百字左右。木兰诗对于花木兰人物形象的描写非常细致全面,本文通篇没有正面描写曹刿的人物性格,但人物形象仍然跃然纸上,这就是本文的独到之处。(五)小结作业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智,准确地总结了本文的写作特点,把握曹刿的人物形象。作业:课下可以再去搜集左传的相关故事。同时记录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用到本文的写作特点,与同学们分享。【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参考答案】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
12、问参战释疑)。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第一部分写曹刿拜见鲁庄公,第二部分写曹刿指挥战斗的经过,第三部分写曹刿阐明取胜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章线索进行寻找分析,通过找出线索梳理文章结构脉络,加强对于文本的认知,丰富对于全文的情感体验。找出文章分几部分进行讲述,划分文章段落,理清文章写作思路。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2.请谈一谈你对左传的认识?【参考答案】左传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是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释春秋,而左传则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左传的叙事敢于直书不讳,
13、揭示事情的真实面貌,全书有关战争的文字较多,这些文字翔实生动,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郩之战,还有今天所学的长勺之战,都有出色的叙述。善于叙事,讲究谋篇布局,章法严谨,都是左传的独到之处。正因为如此,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25简答题1.题目: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14、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15、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讲拟人
16、的修辞手法,读课文前三段(3)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参考解析:26简答题1.题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参考解析:27简答题1.题目:社戏参考解析:28简答题1.题目: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原文: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
17、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
18、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
19、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阿妈,恭喜。”“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
20、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
21、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埔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那里
22、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
23、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专业面试 教师资格 考试 初中语文 专业 面试 真题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