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检测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检测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检测 (新版)新人教版.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内能检测内能检测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题 3 分)1(2018自贡)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0的冰块内没有内能2(2017 秋荔湾区期末)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杯中各盛入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水,关于杯中水的内能说法正确的( )Ab 杯中水分子平均运动比 a 杯中的剧烈 Ba、b 两杯中水的内能无法比较Cb 杯中水的内能比 c 杯中大 Dd 杯中水的内能最小3(2017汉阳区模拟)如图是某校展示柜内的光压风车。风车玻璃罩内大部分空气被抽走,每个叶片两
2、面分别为黑白两色,由于黑色表面吸收热辐射能力强,当用强光照射风车时,黑色叶片这一面的温度比白色的一面高,因此它们附近的空气加热程度不一样,使叶片旋转。下列有关光压风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黑色叶片附近空气分子的热运动剧烈些B玻璃罩内大部分空气被抽走,罩内空气密度变小C将大部分空气抽走是为了减小叶片旋转时所受的空气阻力D从上往下看,风车叶片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4(2018 春宝塔区校级期中)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 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2B现象:花香扑鼻; 推测:分子在做无规
3、则运动C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 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 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5(2018钦南区校级模拟)关于下列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矿石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矿石分子很小B热水瓶瓶塞有时很难拔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污水排出池塘不久,整个池塘的水都被污染了,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D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6(2017 秋常熟市期末)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B酒精灯给水加热,是采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橡皮塞
4、冲出,其机械能增大的同时水蒸气的内能也增大D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橡皮塞的机械能7(2017 秋盘龙区期末)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8(2017 秋平邑县期末)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C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9(2017 秋上杭县校级期末)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为 3:1,吸收的热量之比为4:1,则甲乙
5、两物体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A1:3 B1:4 C3:4 D4:310(2017 秋榆树市期末)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 10,乙物体温度升高3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 2 倍,则甲的比热与乙的比热容之比( )A1:2 B4:1 C1:1 D1:4二多选题(共 3 小题,每题 4 分)11(2018青羊区模拟)某种煤油有关数据如下表:( )熔点30热值4.5107J/kg沸点160(一个标准大气压)比热容2.1103J/(kg)密度0.8103kg/m3体积膨胀系数1103/如图,有一只煤油加热灯,内装 50g 煤油,正在加热烧杯中质量为 200g,初温为 20
6、的煤油,经过10min 后,烧杯中的煤油温度升为 80,加热灯中的煤油变为 48g,若不计加热过程中煤油的蒸发,当地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若杯中煤油相同时间吸热相等,则A在这 10min 内,装置的加热效率为 28%B加热过程中,杯中煤油密度不变C杯中煤油的每秒平均吸热为 150JD若继续再加热 20min,煤煤油温度会变为 16012(2018丰台区二模)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图所示,为水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图线,其中正确的是( )A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B水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C水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 D水的比热容与温度变化的关系13(2018房山区一模)如图所示,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
7、bcd 为物理规律的生4活现象和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现象、应用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BCD三填空题(共 6 小题,每题 4 分)14(2018连云港)天然气热水器将 40kg 的水由 22加热到 42,水的内能增加了 J,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 方式实现的,若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有 84%被水吸收,需要消耗 kg 的天然气。已知 c水=4.2103J/(kg),q天性气=4107J/kg。15(2018济宁)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所示),通过 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图中乙是 250g 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Jc牛奶=4
8、.2103J/(kg)16(2018德州)暑假里,小丽跟妈妈去德州动植物园游玩。如图所示,植物园区鲜花盛开散发出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动物园里黑天鹅在水中嬉戏,黑天鹅与水中倒影的大小 17(2018合肥一模)如图,活塞将气缸分成甲、乙两气室,气缸、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且不漏气,以 E甲、E乙分别表示甲、乙两气室中气体的内能,则在将拉杆缓慢向外拉的过程中 E甲和 E乙的变化情况是: 。518(2017 秋铜陵期末)实验测得 1kg 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 c1=4.2103J/(kg),设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在第1014mi
9、n 内,物质温度升高了 20,则吸收的热量为 J,吸热功率为 W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 c2为 J/(kg)。19(2015 秋盐城校级月考)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同时取出立即放到上表面平整的蜡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蜡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这段时间内,蜡块的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三块金属中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比热容最小的是 。四实验探究题(共 4 小题,每题 6 分)20(2018潮南区模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小明到海水浴场玩,他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当身体进入水中时,觉得水比较凉,这是因为:水的比
10、热容 ,海水和沙子相比,在同样受热时,沙子的温度变化比海水 。(2)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为 2.1103J/(kg)在实验室中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6B.0的冰变成 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4)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航天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表面发热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 D电灯发出光和热(
11、5)对 100g 水加热,水的沸腾图象如图,请你计算从开始计时到加热 3min 内水吸收的热量(请写出计算过程)21(2017 秋辽阳期末)把一杯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1)图象中,表示牛奶温度变化的是 (选填“甲”或“乙”),在第 8min 时,牛奶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吸热。(2)若牛奶和热水的质量相等,并且忽略奶瓶的吸热以及热量的散失,从图象可知, (选填“牛奶”或“水”)的比热容较大。22(2017 秋澄海区期末)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
12、液的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 。如图 B 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可以看到 水瓶中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分子的热运动快慢跟 有关。723(2018 春丹徒区校级月考)(1)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 80的热水,另一杯是 50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现象。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 ;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2)如图(b)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
13、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 。(3)将一半酒精和一半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 (变大/变小/不变)这一现象说明 。五计算题(共 2 小题,每题 5 分)24(2018衡阳)2017 年 6 月 10 日,作为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秦山核电基地安全运行 100堆年(一座核反应堆运行一年为一堆年)。从被誉为“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站 1991 年 12 月 15 日投入运行开始,秦山核电基地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目前每分钟的安全发电量相当于少消耗烟煤13.0t,减排二氧化碳约 40.6t,二氧化硫约 0.2t,氮氧化物约 0.8t。秦山核电基地目前共有 9 台运行
14、机组,年发电量约 500 亿千瓦时,是目前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品种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下列(1)(2)题答案用科学计数法表示(1)13.0t 烟煤如果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J(烟煤的热值为 2.9107J/kg)。(2)假设 13.0t 烟煤在煤炉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部分被水吸收,可以使 4105kg 的水从 20升高到 100,求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Jc水=4.2103J/(kg)8(3)求煤炉加热水的热效率。第(3)题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5(2018西区二模)某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用完全相同的方式加热质量均为 0.
15、2kg 的水和沙子,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已知酒精的热 q=3.0107J/kg,加热时酒精灯平均每分钟消耗 2.8g 酒精,水的比热容 c水=4.2103J/(kg)。求:(1)加热 2min 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 Q水(2)这 2min 时间内酒精灯的加热效率 (3)沙子的比热容 c沙。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1(2018自贡)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A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0的冰块内没有内能【解答】解:A、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 A 错误;B、固体很难
16、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 B 正确;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 C 错误;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所以 0的冰块也有内能,故 D 错误。故选:B。2(2017 秋荔湾区期末)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杯中各盛入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水,关于杯中水的内能说法正确的( )Ab 杯中水分子平均运动比 a 杯中的剧烈Ba、b 两杯中水的内能无法比较Cb 杯中水的内能比 c 杯中大Dd 杯中水的内能最小【解答】解:观察上图(a)(b)图,b 杯的水的温度低,故 a 杯中水分子平均运动比 b 杯中的剧烈,故 A 错误;观察上图(b)(c)(d)
17、杯子中的水质量相同,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可知(b)(c)(d),故 CD 错误;(a)、(b)两杯的质量温度都不相同,故无法比较,故 B 正确。故选:B。3(2017汉阳区模拟)如图是某校展示柜内的光压风车。风车玻璃罩内大部分空气被抽走,每个叶片两面分别为黑白两色,由于黑色表面吸收热辐射能力强,当用强光照射风车时,黑色叶片这一面的温度比白色的一面高,因此它们附近的空气加热程度不一样,使叶片旋转。下列有关光压风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0A黑色叶片附近空气分子的热运动剧烈些B玻璃罩内大部分空气被抽走,罩内空气密度变小C将大部分空气抽走是为了减小叶片旋转时所受的空气阻力D从上往下看,风车叶片应沿顺
18、时针方向旋转【解答】解:A、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黑色表面吸收热辐射的能力强,温度高,所以黑色叶片附近空气分子的热运动剧烈些,故 A 正确;B、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玻璃罩内大部分空气被抽走后,空气质量减小,体积不变,所以罩内空气密度变小,故 B 正确;C、气体密度越小,对物体产生的阻力越小 ,所以将大部分空气抽走是为了减小叶片旋转时所受的空气的阻力,故 C 正确;D、左侧有白色叶片的空气温度低,右侧有黑色叶片的空气温度高,因为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空气运动推动风车转动, 所以从侧面看,风车叶片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故 D 错误。故选:D。4(2018 春宝塔区校级期中)分子很小,看不
19、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 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现象:花香扑鼻; 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 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 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解答】解:A、空气中沙尘飞舞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因为分子是肉眼所不能看到的,沙尘是固体小颗粒在运动,故不合题意;B、花香扑鼻是一种扩散现象,是香气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符合题意;C、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正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强大的斥力的缘故,故该推测不符合事实,不符合11题意;
20、D、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是因为铁屑受到了磁铁所给予的磁力的作用,是通过磁场所实现的一种力的作用,而不是分子间的引力,故不合题意。故选:B。5(2018钦南区校级模拟)关于下列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矿石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矿石分子很小B热水瓶瓶塞有时很难拔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污水排出池塘不久,整个池塘的水都被污染了,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D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解答】解:A、矿石能被粉碎成粉末,固体大颗粒变成小颗粒,与分子无关,不能用分子理论解释,故 A 错误;B、热水瓶内温度降低后内部气压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瓶塞有时很难拔出,与分子引力无关,不能用分子理论解释,故 B
21、错误;C、污水排入池塘后不久,整个池塘水被污染了,是液体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用分子理论解释,故 C 正确;D、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故气体容易被压缩,故 D 错误。故选:C。6(2017 秋常熟市期末)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B酒精灯给水加热,是采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橡皮塞冲出,其机械能增大的同时水蒸气的内能也增大D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橡皮塞的机械能【解答】解:A、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无规则
22、运动加剧,故 A 正确;B、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给水和水蒸气,使其内能增加,故 B 正确;C、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的瞬间,水蒸气对外做功,自身的内能减小,故 C 错误;12D、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瞬间,水蒸气的内能通过做功的形式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故 D正确。故选:C。7(2017 秋盘龙区期末)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解答】解:A、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功,故 A 错误。B、物体放热时温
23、度可能不变,比如: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故 B 错误。C、晶体熔化过程和液体沸腾过程,物质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是温度不变,故 C 错误;D、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能一定增加,故 D 正确。故选:D。8(2017 秋平邑县期末)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C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解答】解:A、内能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管在什么样的温度下,物体都会存在内能,0的冰也有内能,故 A 错误。B、冬天搓手取暖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是通过做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九年级 物理 第十三 内能 检测 新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