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环境评估报告)某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项目环境评估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优秀环境评估报告)某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项目环境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环境评估报告)某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项目环境评估报告.doc(1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司*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1 总论51.1 企业概况与项目由来51.2 编制依据61.3 评价原则与目的71.4 评价标准81.5 评价等级101.6 评价范围111.7 环境保护目标121.8评价重点132工程分析142.1*冶炼厂概况及现有工程分析142.2拟建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293 清洁生产分析593.1 政策符合性593.2 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先进性及可靠性603.3 资源与能源利用指标613.4 工程环保设施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分析633.5 污染物产生指标及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分析633.6 结论与建议644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664.1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
2、可行性分析664.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704.3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措施可行性分析734.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744.5 结论与建议745 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概况765.1 自然环境765.2 社会环境概况825.3*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835.4 评价区域主要工业污染源调查856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866.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866.2水环境质量现状886.3声环境质量现状907 建设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27.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27.2 水环境影响分析1197.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287.4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1318 建设项目施工期
3、环境影响分析1328.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1328.2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1338.3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348.4 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358.5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359 总量控制分析1379.1 总量控制的原则1379.2 总量控制因子1379.3 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核定1379.4 企业总量控制目标建议13810 环境风险分析13910.1环境风险识别13910.2 源项分析14210.3 风险事故影响后果分析14410.4 风险事故防范措施14510.5事故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5010.6 结论15110.7 建议15111 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合理性分
4、析15211.1 项目厂址合理性分析15211.2 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15311.3 卫生防护距离确定154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5612.1 费用15612.2 效益15712.3结论15813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6013.1 环境管理16013.2 环境监测计划16113.3 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表16314 公众参与16414.1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16414.2 公众参与的方式、范围及内容16414.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16514.4 小结16715 总结论与建议16815.1 总结论16815.2 要求与建议170 1671 总论1.1 企业概况与项目由来*公司*冶炼厂于
5、1991年破土动工,1993年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为年产电镍2040t,镍精炼采用国际先进的选择性浸出新工艺。1996年4月进行了技术改造,将一段配料固体输送改为阳极液浆化输送;常压间断浸出改为连续浸出;二段浸出渣压滤改为压滤、洗涤、离心分离得铜渣。1996年8月建成钴回收车间,建设规模为年产氧化钴粉24t,采用萃取分离镍、钴工艺,综合回收了钴和镍;1999年底建成铜渣回收车间(铜分厂),建设规模为年产电铜5000t,采用焙烧、浸出、电积工艺生产电铜,副产硫酸、硫酸镍;2000年底建成铜浸出渣还原浸出车间及贵金属回收车间,生产金、银及铂钯,其中的铜镍分别返回铜分厂及镍分厂,建设规模与铜分厂能力相
6、配套。至此,*冶炼厂原料高冰镍中的铜镍钴硫及贵金属金银铂钯得到了全部回收。2004年对镍系统进行了改造,使电镍产能达到3000t/a,氧化钴粉产能扩大到50t/a。*冶炼厂厂区占地9.73ha,生活区设在*市,生产、生活设施齐全,现有员工1400人。企业经十余年的发展,目前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伴随着2005年9月*公司成立的契机,为配合控股公司新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公司结合本地资源当前及远期实际情况,适时地制定了发展战略,即依靠科技进步、立足长远发展、综合利用当地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在2005年至2007年对*冶炼厂镍系统进行了
7、大规模改扩建,使镍系统生产能力达到年产电镍1.3万吨,配套年产电钴200吨及与之相匹配的辅助设施。但伴随着镍系统产能的逐步增加,铜系统产能的制约越来越明显,扩大产能已势在必行。为此,拟建设与年产1.3万吨电镍相匹配的尾渣(铜渣)综合利用工程,设计规模为年产1.5万吨电铜及与之相匹配的辅助设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新疆新鑫矿业股份公司于2008年2月委托*公司开展*公司*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公司对评价区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监测委托工作后,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
8、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1.1;(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8)国务院令253号,1998.11.29;(11)建设项
9、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1.1发布;(12)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保护局,1988.3.21;(13)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2005年第17号;(14)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建设部、农业部、水利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2004.1。(15)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 2001.1;(1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089号)。(17) “转发自治区环保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贯彻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意见的通知” 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10、新政办发20023号),2002.1.4(18)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新政办发2005186号),2005.11.91.2.2 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2.3 环评相关文件(4)*公司*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乌
11、鲁木齐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2007年12月;(5)*公司*冶炼厂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公司,2008年2月2日;1.3 评价原则与目的1.3.1 评价原则在评价工作中坚持:针对性、政策性、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的基本原则。针对本项目特点,环评中认真把握和贯彻:“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新带老”、“达标排放”、“循环经济”等技术原则。1.3.2 评价目的针对拟建项目的污染特征,预测和分析拟建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提出节能降耗、节水措施和污染防治对策,降低环境风险,为拟建项目的设计运行、环境监督检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本次评价,实现以下基本目标:(1)通过现
12、状调查与现场监测,掌握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背景状况和诊断主要环境问题。(2)通过详细的工程分析,明确拟建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筛选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子,尤其关注拟建项目产生的特征污染因子。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核算污染源源强,计算改扩建前后污染物排放量,算清“三本帐”。(3)通过模型预测计算,预测拟建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可接受性,论证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4)根据拟建项目区域环境特征和工程排污特点,通过类比调查与分析,论证基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原则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进行环境经济损益分析。(5)通过对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避免和减缓不利的环境影响,实现
13、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目标。(6)针对工程现状所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以新带老”治理措施。1.4 评价标准1.4.1 环境质量标准1.4.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O2、NO2、TSP、PM10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其中NO2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标准执行;硫酸雾执行原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值。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限值见表1-1。表1-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一览表序号污染因子标准限值(mg/m3)标准来源年平均日平均小时平均一次1SO20.060.150.50GB3095-19962N
14、O20.080.120.243PM100.100.154TSP0.200.305硫酸雾日平均0.1TJ36-79 一次浓度值0.31.4.1.2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见表1-2。表1-2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一览表序号污染因子单位标准限值序号污染因子单位标准限值1pH无量纲6.58.56铁mg/L0.32总硬度mg/L4507铜mg/L1.03高锰酸盐指数mg/L3.08镍mg/L0.054硫酸盐mg/L2509氨氮mg/L0.25钴mg/L0.0510硝酸盐mg/L201.4.1.4 环境噪声质量标准环境噪声质量标准执行
1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准,其标准限值昼间65dB(A)、夜间55dB(A)。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1.4.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冶炼装置系统冶炼烟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中的二级标准、锅炉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时段二级标准、烟气制酸装置系统工艺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新污染源二级标准,见表1-3。表1-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序号项目标准值标准来源mg/m3kg/h1冶炼烟气烟(粉)尘100(GB
16、9078-1996)二级2SO28503锅炉废气烟尘200(GB13271-2001)时段二级4SO29005制酸尾气粉尘120(GB16297-1996)二级6SO2960397硫酸雾45231.4.2.2 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表1、表4中的二级标准,其中Ni为第一类污染物,其排放浓度指车间排放口,具体见表1-4。表1-4 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序号项目标准值mg/L(pH除外)标准来源1pH6-9(GB8978-1996)二级(表4)2色度803SS1504CODcr1505BOD5306NH3-N258S2-1.09总铜1.010总镍1
17、.0表11.4.2.3 噪声排放标准厂界噪声控制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类标准,即其标准限值昼间65dB(A)、夜间55dB(A)。1.4.2.4 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工业固体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5 评价等级1.5.1 大气评价等级根据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关于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在对该项目进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选择SO2、TSP计算等标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Pi等标排放量,m3/h; Qi单位时间排放量,t/h;
18、C0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依据初步工程分析和确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经计算,结果表明各污染物Pi2.5108,定为三级评价。1.5.2水环境评价等级拟建工程日排水量约为561.48m3/d,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生产废水经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外排至氧化塘,经自然降解后,用于厂区绿化。根据拟建项目用水来源、排水去向及其污水特征,确定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仅作影响分析。1.5.3 噪声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95)中关于评价等级判定的相关规定,依据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污染特征及周围环境状况,本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1.5.4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1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拟建工程生产及贮存情况判定,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仅作风险分析。1.6 评价范围1.6.1 大气评价范围根据大气评价等级,本次大气评价范围确定为以厂址为中心,东北-西南为主轴,各3km,东南-西北方向各3km,共约36km2的区域。见附图1。1.6.2 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没有废水外排,因此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本次报告不予考虑。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考虑地下水。地下水评价范围主要为生产装置所在区域地下水。1.6.3 噪声评价范围结合噪声评价等级,确定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m范围内。1.7 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踏勘了解拟建厂址周围环
20、境敏感点分布情况,进而确定本次评价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空气和水环境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6。环境噪声保护目标主要是防止噪声评价范围内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影响,重点保护主要噪声环境敏感点-厂区办公楼。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拟建厂址周围农田和土壤。表1-6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敏感点名称与拟建厂址方位人口环境特征与拟建厂址距离(km)保护目标东湾西村NE约100人群聚居区3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要求青石头村WNW约100人群聚居区2上斜沟村SSW约100人群聚居区1.6五工梁村NNW约200人群聚居区2.2水环境厂址地下水生活与工业用水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生态环境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 环境 评估 报告 冶炼厂 综合利用 工程项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