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乡趣都市休闲观光农耕文化生态园建设项目.doc
《西宁乡趣都市休闲观光农耕文化生态园建设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宁乡趣都市休闲观光农耕文化生态园建设项目.doc(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宁乡趣都市休闲观光农耕文化生态园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单位:西宁乡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陶北村二一二年六月西宁乡趣都市休闲观光农耕文化生态园扩建项目目 录第一章 总论1第一节 项目概要1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4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5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6第一节 项目背景6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7第三章 建设条件12第一节 项目区概况12第二节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3第三节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14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6第一节 建设单位概况16第二节 建设单位承担能力18第五章 市场分析21第一节 市场分析21第二
2、节 产品定位及销售分析21第六章建设目标24第一节 总体目标24第二节 具体目标24第七章建设规模及内容26第一节 产品方案26第二节 建设规模及内容26第八章 建设方案28第一节 总图布置28第二节生产技术方案28第三节土建工程方案29第四节 设备方案32第五节 科技培训33第六节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3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5第一节 估算依据35第二节 总投资估算36第三节 资金使用与管理39第十章 财务评价40第一节 财务评价依据40第二节 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41第三节 总成本及销售收入41第四节 财务效益分析42第五节 不确定性分析42第六节 财务评价结论44第十一章社会
3、生态效益分析45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及消防48第一节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48第二节 劳动安全及消防48第十三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50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50第二节 管理措施51第三节 招标方案52第十四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55第一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55第二节 建 议55附 录57一、附表57二、附件57三、附图5871西宁乡趣都市休闲观光农耕文化生态园扩建项目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概要一、项目名称西宁乡趣都市休闲观光农耕文化生态园扩建项目二、建设性质扩建三、项目建设单位西宁乡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单位法人鲍武章五、单位性质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六、建设地点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
4、大堡子镇陶北村七、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为2年(既2012年5月-2014年4月)八、建设规模及内容(一)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实现占地面积500亩的休闲观光农耕文化生态园一处,在以往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的基础上新增游客10余万人次,共计30余万人次,年产各类蔬菜55万公斤,带动农户366户,新增就业岗位65个。实现销售收入4775万元,纯利润588.1万元。(二)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建工程和花卉种苗引进、仪器设备购置及科技培训四个方面;扩建花卉种植基地土地平整50亩;鱼塘1座,3600立方米;园区绿化5500平方米;新建农民文化活动中心1座,600平方米;河湟农耕文化演艺厅3000
5、平方米;农机具、农耕文化和农事科普展示厅1600平方米;古建筑拆旧复原14栋,休闲凉亭10个,农耕文化和农事科普展示长廊300米;停车场3000平方米;农产品加工坊1200平方米;乡村游戏区1处;改造温棚100栋;改造水电工程;绿色生态养殖场1处;道路硬化2000米;水处理站1个;铺设田间小路500米。购置太阳能路灯300盏,太阳能路灯杆300个。科技培训1500人次,其中:培训生态园员工1000人次,带动周边地区农户培训500人次。九、产品方案本项目主要产品以休闲、旅游、餐饮、农林果蔬及畜产品展示及销售、河湟农耕文化宣传及演艺厅建设等方式得以体现,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年生产蔬菜55万公斤。
6、十、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一)总投资项目总投资653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815.25万元,占总投资的73.74%,流动资金1714.75万元,占总投资的26.26%。(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53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2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0.63%;生态园自筹4530万元,占总投资的69.37%。十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建成后(正常年);年实现销售收入4775万元,总成本费用3579.87万元,利润总额784.13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12,财务内部收益率13.9%,财务净现值1404.32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6.15年,在财务评价上是可行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
7、标值备注一带动农户1直接带动农户户366带动陶北村的农户2解决剩余劳动力人85主要从事园区蔬菜种植、销售等3新增提供就业岗位个65从事生态园区的餐饮服务员工作二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1接待游客人次300000年旅游游客2生产能力公斤550000改造后的100栋温室,年产各类蔬菜及果品三财务评价指标1销售收入万元4775正常年份2财务内部收益率%13.9税后3财务净现值万元1404.32基准收益率ic=8%、税后4静态投资回收期年6.15不含建设期2年、税后5投资利润率%126盈亏平衡点%747利润总额万元784.13第3年8营业税收万元411第3年9总成本费用万元3579.87第3年10固定成本万
8、元1684.1第3年11可变成本万元1931第3年12经营成本万元3240第3年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根据青海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根据西宁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3、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4、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5、西宁乡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关于编制西宁乡趣都市休闲观光农耕文化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6、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产品的市场前景分析,对生态园销售,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
9、量进行预测;2、对产品方案、生产工艺进行论述,经过研究确定项目拟建规模,拟定合理工艺技术方案;3、对项目建设条件、厂址、原料供应、交通条件进行研究;4、对项目总图布置、生产工艺、公用设施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5、对项目消防、劳动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的评价;6、对项目实施进度、劳动定员的确定;7、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对项目的产品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进行不确定分析,提出财务评价结论;8、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结论。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区自然条件特点,有充分的技术保证,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青海省旅游业和农区经济发
10、展和建设的特色产业。通过“公司+生态园+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的运作,将进一步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西宁市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此项目建设内容、投资规模适宜,技术方案可行,管理措施得力,财务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明显,项目可行。第二章 项
11、目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背景青海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着力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总体规模和整体素质,突出重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着力打造大美青海旅游品牌,积极发展生态青海健康之旅、文化青海溯源之旅、神奇青海探险之旅。加快交通、通信、电力等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和重点景区建设,全力提升旅游业发展保障水平。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型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
12、中放松自己,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一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问,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城北区旅游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进入“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区的旅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旅游游客数量逐年加大,生态园区现有的设施上不了规模,农产品及餐饮服务上不了档次,严重制约着我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农村的优势产业。为了切实提高生态园服务技术水平,完善管理体系建设,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服务方式彻底转变及旅游业结构优化调整,推进旅游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生产条件、扩建基地、带农户,建立和健全产
13、业化营销体系,打造出具有青海特色及河湟农耕文化特色品牌,对加快和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意义深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项目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种植业为主。该项目利用西宁乡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所属的生态园空闲土地,在公司的带动下,进行规模种植,建立规范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可改善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从而有效提高当地生态旅游业发展和服务水平,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在此背景下,适时提出该项目的建设。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进入2l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
14、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农业观光园的出现,就等于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为人类生存和需求创造了更好的、更易适应的环境条件。2、是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集约化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传统农业的一家一户分散、高耗、低效且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生产形式已渐渐不适合现代农业的要求,农民迫切希望有一种快速、低耗、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出现,农民也迫切需要在资金、信息、科技方面得到支持与引导。农业观光园的建设,不仅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示范,而且也吸引了城市居民到此一游
15、。城市居民到农村乡间旅游观光,会带去大量的科技思想、市场信息和文明生活方式,既可促进农民素质提高,也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农业观光园内的高效农业也能吸引城镇居民到此投资,从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此外,这还能促进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为完善城市近郊生态旅游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旅游业发展创新的一种新形式西宁乡趣都市休闲农耕文化生态观光园开辟了新的旅游景点,满足了人们对旅游的新追求。长期居住在现代化高密度、高层建筑区,整天为污染的城市空气和呆板且无情趣的城市景观所困扰的现代市民,为了缓解紧张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和抑郁,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16、多选择外出旅游放松一下自己。但各大主要景点一则是距城市较远,多为高地,不方便带老人或孩子;二则是人员暴满,影响清静放松的情趣;三则是门票也相对较高,使人望而却步。因此,人们(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多转向选择能亲近和感受自己采摘、享受自己采摘乐趣的田园风景。 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一体性、农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
17、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足未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二、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一)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同归自然的旅游主题。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
18、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重新体验过去生活,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二)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三)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
19、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而观光农业旅游却由于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倾斜优惠。城市剧边农村地带正是基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可能成为下一轮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第三章 建设条件第一节 项目区概况一、地理位置项目区位于西宁市城北区,地处东经1014917、北纬36343。北至柴达木路,南接湟水河,东与青海第一机床厂相靠,西与青海省工具厂相邻。二、地形地貌西宁地处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两山对峙之间
20、,统属祁连山系,黄河支流湟水河自西向东贯穿市区。本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园处在西宁市城北区,从地貌单元上划分,隶属湟水的第四系沉积层二级阶地。三、自然条件西宁市区海拔2261米,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发量1363.6毫米,年平均日照为1939.7小时,年平均气温7.6,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零下18.9,属高原高山寒温性气候。夏季平均气温17-19,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胜地。西宁历史文化资源众多,构筑成多民族、多地域相互融合、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结构,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使得西宁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旅游城市,享有“天路起点,中国夏都”的美誉。四、项目建设地点选择项目建
21、设地点在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陶北村,总面积为500亩,距西宁市15公里,园区历来是为西宁市民提供蔬菜瓜果等鲜食品种的基地之一,见证着城郊农业的变化和发展,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并存。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力高,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五、社会经济2011年底,城北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总产值0.48亿元,同比下降14.4%;第二产业完成总产值51.81亿元,同比增长15.1%;第三产业完成总产值19.7亿元,同比增长12.8%。陶北村总户数366户,人口1816人,耕地面积1652亩,劳动力1390人,人均收入10228元。第二节 项目
22、实施的有利条件一、政策环境青海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着力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总体规模和整体素质,突出重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着力打造大美青海旅游品牌,积极发展生态青海健康之旅、文化青海溯源之旅、神奇青海探险之旅。提升以西宁为中心的夏都旅游圈,积极申报新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支持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快交通、通信、电力等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和重点景区建设,全力提升旅游业发展保障水平。二、资源优势项目区地处城北区大堡子镇陶北村,园区往西50米是西宁最大的汽车西站(正在建设中),往东1000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宁 都市 休闲 观光 农耕 文化 生态园 建设项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