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说明书报告书.doc





《贵州省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说明书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说明书报告书.doc(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贵州省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贵州XX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二O一一年三月1 目 录1 综合说明11.1 工程概况11.2 工程管理运行现状31.3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及复核结论31.4工程特性表52 水文72.1 水文及复核72.2 洪水及复核172.3 施工洪水262.4 泥沙及淤积复核263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273.1区域地质概况273.2水库区工程地质复核283.3 坝体质量及工程地质评价283.3.2 工程地质评价293.3 工程地质评价303.4 坝基、坝肩水文工程地质评价303.5 其他水工建筑物工程地质评价303.5.1 放水涵管工程质量评价303.5.2 溢洪道
2、工程质量评价313.6天然建筑材料314 除险加固设计314.1 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及洪水标准324.2 设计依据324.3 大坝334.5 泄洪建筑物494.6 放水及输水设施524.7 自动化监测系统524.8 交通524.9 房屋工程535 施工组织设计545.1 施工总布置545.2 施工导流设计545.3 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标准555.4 安全文明施工625.5 施工进度与工期636 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666.1 管理机构666.2 运行管理方案666.3 工程运行调度方案676.4 运行建议676.5 工程管理运用677 水土保持及环保设计697.1 环境影响评价697.2 水土
3、保持方案708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728.1 编制原则及依据728.2 基础单价728.3 工程单价取费标准738.4 其他费用748.5基本预备费758.6投资指标759 综合评价779.1 经济效益779.1.1 效益分析779.1.2 国民经济评价799.2 社会评价8010 工程实施方案招标设计8110.1 工程建设规模8110.2 项目招标范围8110.3 招标组织形式8110.4 招标方式8110.5 标段的划分8110.6 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81 1 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1.1.1 地理位置XX水库位于XX XX县XX乡XX村境内,项目区距XX县城38km,有乡村公
4、路通至XX村,但路况较差,部分路段不能通行,无上坝公路。坝址地理位置东经10858,北纬268。坝址座落在珠江水系双江河上游XX村林场上的山脚处。从XX村到坝址有2.5公里,从XX至XX村有6公里,虽有通乡村路,但路况较差。1.1.2 工程任务本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小(二)型水库。XX水库总库容27.54万m3,死库容0.55万m3,兴利库容22.58万m3,防洪库容4.41万m3,设计灌溉面积590亩。1.1.3 工程建设及现状据XX水库原资料介绍,大坝为均质土坝,工程于1957年12月开始建设;1985年4月25日完工,并于1990年对坝顶进行加高0.5米及放水涵管的整修
5、。但至今仍未充分发挥效益。从而制约了下游590亩水田的灌溉。影响下游人口660余人,耕地(田、土)1024亩。管理不到位,加之坝体、卧管、涵洞的渗漏及损坏,严重影响大坝稳定安全,因此,一直以来均未发挥其应有的效益。XX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坝、溢洪道及放水涵洞。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790.27790.35m,校核洪水位789.97m,设计洪水位789.35m,正常水位788.79m,死水位779.57m。最大坝高13.3m(复核为13.037m,实测时上游水面线高程为779.59m。坝高以下游坝体底部实测),坝顶轴线长度53m,坝顶宽2.6m,大坝上游面平均坝坡为1:2.0,坡面无护坡措
6、施,且长满了树木、杂草丛生,土体坍塌损坏;下游面坝坡平均为1:2.15,坝面杂草丛生,平整度较差,凹凸不平,与岸坡交界处未设排水沟。坝体没有排水体。溢洪道位于水库大坝左岸,为渠槽式溢洪道,溢流控制高程788.79m,控制段溢流净宽2.6m,溢洪道总长36.0m,左右侧墙均未作砼衬砌,为人工开凿一深槽式溢洪道,为自然岩石或土质边坡,极为粗糙,且杂草丛生;底板及侧墙未用砼浇筑处理,底板坑洼不平,冲刷严重、杂草丛生,局部已损坏。放水涵洞位于大坝右坝段,长约65m,为浆砌石矩形放水涵,断面尺寸(bh)0.400.55m,放水涵洞进水口底板高程779.57m,出口底板高程779.25m。放水涵洞进口为卧
7、管控制取水,未设简易拦污栅,无消能设施。经多年运行,拱涵洞身上部有明显变形破坏,取水卧管已损坏,取水口存在严重渗漏现象,严重影响水库正常运行。XX水库设计控制灌溉面积为590亩,影响下游的人口600余人,1024亩耕地。1.1.4 工程存在的问题根据贵州省XX县XX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结论:(1)上、下游坝坡凸凹不平,树木、杂草丛生,荆棘覆盖;坝身单薄,坝坡较陡;坝脚未设排水体,下游坝坡未设排水沟。 (2)由于当时施工质量差和施工技术的限制,水库目前出现坝基础渗漏严重、坝体散浸渗漏及放水涵管渗漏。因坝体渗漏范围较大,隐患部位不能完全确定,坝下游散侵现象严重,目前推荐坝体采用迎水面铺设土工膜防
8、渗。(3)修复排水凌体,在坝脚设导渗沟。(4)溢洪道边墙稳定不能满足要求,需采取加固措施。(5)放水涵洞由于年久失修,加上管理不当,该放水涵洞洞身渗漏较为严重。1.1.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XX镇蚕洞村的灌溉水源主要依靠XX水库,当地政府将该水库工程作为解决缺水的重要工程,迫切希望尽快修复。2、防洪安全隐患。水库大坝下游有人口600余人,耕地1024亩。若大坝一旦发生失事,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3、灌溉面积为590亩,对提高当地粮食生产,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4、对水库下游600余人,耕地1024亩的防洪安全起着很大的作用。1.2 工程管理运行现状1.2.
9、1 管理机构及管理现状1985年水库建成后,隶属XX县水利局进行管理。没有管理站,直接管理人员1人。常处于无人管理状态。XX水库无安全监测设施,未对大坝变形进行监测,现汛期只能对水库进行简单的水位观测和临时防汛值班,因此水库管理条件差,无交通道路上坝,且无应急措施。1.2.2 运行管理调度XX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同时兼顾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小(二)型水库,水库位于XX县城上游38km处,水库调度主要是利用XX气象站降水资料及其他预报资料,根据用水过程或防洪时弃水过程进行水库调度运行,在长期的水库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水库放空设施水库未设放空设施,放空时采用灌溉取水口放空。其调度实际是通
10、过取水系统来完成,即通过对取水量的大小控制,以满足灌溉和防汛要求,来决定水库蓄水还是放水。由于取水设施过流量较小,因此利用取水系统对水库进行调度,其放水设施应灵活安全,需适时进行更新改造。(2)水库没有专门的防洪调度的通讯、监测、交通运输等设施设备。1.3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及复核结论1、坝体抗洪能力差,防洪能力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洪水不能安全下泄。2、坝顶高低不平,上、下游坝坡较陡,且存在少许跨塌和损坏等现象; 上、下游坝面均不规则,两坝坡面松散体较多,同时坝面均杂草丛生。3、溢洪道侧墙多处损毁,底板被乱石泥土淤积,树木、杂草丛生,多处损坏;两岸边坡未进行支护处理;末端为自然坡体,未修建任何防护
11、措施,并且坡底也无消能设施。溢洪道结构不能满足安全泄洪要求,影响大坝的安全运行。4、水库无管理用房,影响工程日常运行及维护管理,故水库一直无专人现场管理。5、放水设施是运用卧管取水,由于年久失修,加上无人管理,取水口、放水卧管及涵洞进口已破损严重,不能正常运行。6、本工程无金属结构。7、水库大坝无必要的观测及管理设施,且交通极为不便。61.4工程特性表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现在 加固后一水文特性1.坝址以上集雨面积km21.581.882.水文系列长度年/46(19572003)3.代表性流量设计洪水标准及流量m3/s22.550.465%校核洪水标准及流量m3/s33.758
12、2.550.5%4.洪量设计洪水洪量万m3/50.465%校核洪水洪量万m3/82.550.5%二水库特性1.水库水位校核洪水位m789.97789.930.5%设计洪水位m789.35789.285%正常蓄水位m788.79788.5死水位m779.57779.572.水库库容总库容万m32727.41兴利库容万m322.5822.45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万m323.1323.00死库容万m30.550.55调洪库容3.874.413.下泄流量设计洪水下泄流量m3/s/22.35校核洪水下泄流量m3/s/51.94三. 主要建筑物1.大坝 坝型均质土坝均质土坝 地基岩性 左岸及河床为泥质粉砂岩
13、;右岸中部灰岩、泥质灰岩,上部为砂质、钙质泥岩 工程特性表(续表)序号及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原成果加固后 地震基本烈度度 坝顶高程m790.27790.27 最大坝高m13.313.0 坝顶长度m46462.溢洪道 型式渠槽式渠槽式 地基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堰顶高程m788.79788.5 溢流净宽m2.33 消能方式无无3.放水设施 型式矩形涵洞矩形涵洞 进口底部高程m779.295779.295 出口底部高程m778.95778.95断面尺寸m0.40.550.40.55 进口闸门型式/尺寸卧管卧管四. 工程效益及下游影响1.灌溉设计灌溉面积亩5905902.下游影响人口人60060
14、0耕地亩102410242 水文2.1 水文及复核2.1.1 流域概况及流域特征值复核XX水库地处XX县XX镇XX村境内,坝址地理位置东经10856,北纬2604,距XX县城约38km,距XX集镇约14km。水库位于珠江水系双江河上游。根据1:10000地形图复核,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1.58km2,主河道长1.88km,河流比降为26。本流域地处贵州省东南部,水库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丰沛,光水热同季。表2-1 XX水库地理参数成果表坝址以上流域面积(km2)主河道长度(km)主河道加权平均坡降()流域形状系数1.581.882604472.1.2 气象概况本流域地处高
15、海拔低纬度区域,属于中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水充沛,雨热同期,但季节分配不均,雨雾日多,相对湿度大,气候垂直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根据县气象站历年资料统计,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8,极端最高气温36.5(出现在1966年8月17日),极端最低气温-9.3(出现在1977年1月30日),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8。平均日照时数1317.9h,占可照时数的30%,全年雾日数24.5d,雷暴日数10.0d,平均相对湿度83%,平均降雪日数为9.1d,积雪日数为5.2d,无霜期多年平均为277天,相对湿度达83%,较大,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9m/s。多
16、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00 mm,多年平均陆地蒸发量723mm。据XX县气象局历年降水量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21.7mm,年雨量最小值为889mm(1998年),年雨量最大值为1761.4mm(1994年),最大和最小年降雨量比值达1.98倍。雨季一般4月上中旬开始出现,10月下旬末结束,历时5个多月。全年降水分配集中于春、夏两季,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5.7%,尤以56月达到高峰区。年平均降水日数(日降水量0.1mm)为189.1天,日降水量10.0mm(小雨)的日数为149.9天,日降水量10.125.0mm(中雨)的日数为25天,日降水量25.150.0mm(大雨)的日数为11.5天
17、,日降水量50.1100.0mm(暴雨)的日数为2.6天,日降水量100.1250.0mm(大暴雨)的日数为0.1天。实测最大一日降水量154.3mm(1999年9月10日)。2.1.3 径流复核本流域属典型的山区雨源型河流,径流由降水补给,径流特性与降水特性基本一致,即径流年际变化小,年内分配不均。根据贵州省地表水资源附图分析,本流域径流深600mm左右,径流洪枯差异不大,年内分配不均。设计流域的径流均由降水补给,径流特性与降水特性基本一致,即年际变化小而年内分配不均。根据选择的参证站XX气象站的降水资料,结合贵州省地表水资源成果并按照枯水调查分析成果控制,采用降水径流频率相应法作出坝址处的
18、径流成果。依据XX气象站的降水资料,按计算19602003年的统计参数,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21.7mm,Cv0.15,Cs2Cv,其XX气象站最大一日降水量、5月8月(丰水期)和11月次年2月(枯水期)降水量频率曲线图见下。查贵州省地表水资源附图,设计地区的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在0.45左右,根据所作的降水成果,计算得本工程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95mm;再查“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知本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在600 mm左右,说明确定的多年平均径流深是合理的。径流的变差系数根据贵州省地表水资源中的公式计算:式中: 年径流变差系数; 年降雨量变差系数; F 集雨面积,F100 km2时取F=10
19、0 km2 A 径流系数,=0.5; m、地区性经验参数; m=0.7 ,=0.04 查贵州省地表水资源附图得=1.30。根据上式计算得项目区年径流变差系数=0.31,结合贵州省地表水资源上有关等值线图,确定年径流的变差系数Cv为0.30,偏态系数Cs取2Cv。12XX气象站最大一日降雨量频率曲线图XX气象站5月8月降雨量频率曲线图XX气象站11月次年2月降雨量频率曲线图2.1.4 基本资料及参证站本流域内无水文测站,没有实测的流量资料,邻近流域内也无合适的参证水文测站。XX水库自运行以来无水库运行记录(水位、流量),流域邻近地区有中潮、洪州雨量站、XX气象站降雨资料系列,各站点基本情况见表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水库 加固 初步设计 说明书 报告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