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发电厂220th锅炉燃烧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资金申请报告.doc
《某发电厂220th锅炉燃烧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资金申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发电厂220th锅炉燃烧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资金申请报告.doc(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11.1项目背景11.1.1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11.1.2项目单位概况11.1.3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依据11.2 项目提出的背景31.2.1项目提出的宏观背景31.2.2项目提出的微观背景51.3项目概况61.3.1项目总资金61.3.2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61.3.3建设规模及目标71.4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81.4.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1.4.2主要结论9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102.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02.1.1国家节能战略规划实施的需要102.1.2电力行业发展需要182.1.3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212.1.4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232.2项目实施的意义
2、242.2.1节能改造内容简述242.2.2项目实施的意义24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目标273.1建设规模273.2建设目标28第四章 建设条件294.1建设用地294.2厂址建设条件294.3企业技术、管理条件304.4外部配套协作条件31第五章 设备及技术方案335.1技术方案335.1.1改造前生产工艺分析335.1.2改造后生产工艺分析335.2主要设备方案345.3关键技术和具体措施365.3.1关键技术365.3.2具体措施37第六章 节能措施396.1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396.2改造前后能耗需求及能耗指标396.3相关节能措施406.3.1管理措施406.4.2技术措施426.4
3、.3节能效果评价43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477.1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477.1.1地理位置477.1.2气候条件487.1.3地形、地质条件487.1.4环境现状487.2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497.2.1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497.2.2营运期间环境影响分析497.3环境保护措施方案51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28.1安全隐患528.2预防措施52第九章 企业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549.1组织机构549.2人员配置549.3员工培训计划55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5610.1 总则5610.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610.2.1项目实施进度5610.2.2项目实施计划表56第十一章
4、投资估算5711.1投资估算范围与依据5711.2建设投资估算5711.3流动资金估算5811.4资产形成58第十二章 融资方案5912.1资本金筹措5912.2债务资金筹措5912.3融资方案分析59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6013.1财务分析方法及说明6013.2财务效益与费用6013.2.1成本、费用估算6013.2.2财务效益分析6113.3财务效益评价6113.4 财务评价结论67第十四章 风险分析6814.1技术风险分析6814.2管理风险分析6814.3建设条件风险分析6914.4环保政策变化的风险6914.5外部环境和政策风险分析7014.4风险对策71第十五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72第
5、十六章 附件和附图73-第一章 项目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1. 项目名称:220t/h锅炉燃烧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 项目单位:de发电有限公司3. 项目单位企业类型:中外合作企业4. 注册资本:5. 项目单位法人代表:6. 组织机构代码:7. 项目负责人:8. 联系电话:9. 项目建设地址:广东省f市d区gk村1.1.2项目单位概况1. 企业概况1.1.3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依据1编制依据(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2) 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粤府办200515号);(3)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版
6、);(4)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年4月)(5)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10月28日);(6)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7) 国家及地区的有关政策、法令和法规;(8) fde发电有限公司提供的部分企业内部资料。2. 编制原则(1)认真总结国内外电力行业先进节能技术,做到节能高效、技术先进可靠、方案优化合理,保证长周期稳定、高效益生产;(2)充分依托项目建设地区现有的公用设施,以节约建设资金,提高经济效益;(3)工厂生产要遵守环境保护法,执行ISO14000国际环保体系,且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以期实现经济效
7、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4)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本项目投产后符合职工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5)本项目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产业政策;(6)充分利用de发电有限公司现有的各种设施和人力资源,以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效益。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本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严格遵循与我国电力生产行业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针对该项目提出的各种目标、项目单位实际状况、行业的发展特点及其未来走向展开。主要包括:研究电力行业节能现状及国家相关政策,评估该项目建设的意义;调查项目拟建地各项技术
8、指标(包括地理、气候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对项目能源的消耗情况进行评估;研究该项目单位的技术水平、组织结构状况;对该项目建成后的各项能耗指标、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相关设备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该项目的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融资方案和财务评价,分析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等。1.2 项目提出的背景1.2.1项目提出的宏观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长期高速增长。目前我国能源供给已呈现出紧张局面。大力推进节约降耗,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能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用能工作的核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
9、进一步指出要在“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凸显了节能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仅下降1.2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不降反升,节能减排两大指标均未能完成。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07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27%,虽然这比2006年只完成下降不到2%的情况大有好转,接近完成年4%的降幅,但离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还有差距。因此,国家发改委已经将2008年作为单位GDP能耗目标完成的攻坚之年,有关节能减排的各项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以确保国家十一五规划,这一约束性指标的按时完
10、成。为确保国家十一五规划,这一约束性指标的按时完成同时实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国家积极鼓励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积极鼓励企业产学研相结合,鼓励企业采用节能、环保的机器设备及生产技术,以应对能源短缺及环保带来的挑战。广东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精神,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广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方案第八条“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对电力行业的热电联产做出了说明与规定,指出:“着力抓好我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十一五”期间形成2000万吨标准
11、煤的节能能力。在电力、有色、石化、纺织、食品、医药、建材等行业实施电机系统节能工程;在冶金、石油石化、化工、医药、建材等行业组织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建设珠江三角洲天然气利用管网,配套建设一批液化天然气(LNG)电厂;建设和改造热电联产机组;”凸显了广东省对电力行业的热电联产节能减排工作重视程度。本次技术改造项目符合广东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第四项“节能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中第二小项“重点工程”第1条“区域热电联产工程”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新建工业园区热电联产和现有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技术改造”中的条款。本项目同时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第一类(
12、鼓励类)第四款“电力”第3条“采用30万千瓦及以上集中供热机组的热电联产,以及热、电、冷多联产”和第二十六款“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34条“节能、节水、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的政策条款范畴。本改造项目针对原锅炉设计能耗高、效率低的实际情况,把原有1台220t/h煤粉炉的直流型煤粉燃烧器改造成新型燃烧器喷口带百叶窗稳燃型,可以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项目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宏观政策,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节约能源,同时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具有积极影响。1.2.2项目提出的微观背景1. 项目实施的各项条件(1)技术条件de发电有
13、限公司地处f市d区g镇,于1995年建厂,现有在职员工200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0多人,主营业务为发电、供热。e公司现有1台50MW非调整抽汽机组,配置有1台220t/h高温高压燃煤蒸汽锅炉,供汽能力为50 t/h,年发电量近4亿千瓦时。(2)资金条件本次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05万元人民币,主要来源于企业多年经营盈余的自有资金,资金来源有保障。(3)管理制度为响应国务院提出的“建立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战略目标,项目单位在注重生产的同时,也注重企业的能源的管理,详细制定了质量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制度。2. 项目实施的理由e公司的220t/h锅炉,系杭州锅炉厂生产的单汽包自然循环煤粉
14、炉,型号为NG-220/9.8-M10。锅炉采用两级喷水减温系统来辅助汽温调节,配备两套制粉系统。球磨机为河南焦作矿山机械厂生产的DTM2941型球磨机,锅炉配50MW汽轮发电机组,1995年12月试运投产。近两年来,由于锅炉燃用煤种与设计煤种存在较大差异,运行中锅炉排烟温度远远高出设计排烟温度值;排放烟气中飞灰可燃物含量高,项目单位经济效益差。为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de发电有限公司于2007年委托梅州市华欣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对燃烧器进行改造,同时在炉膛内部燃烧器附近水冷壁管上增设了190卫燃带,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本项目通过把项目单位原有的1台220t/h煤粉炉的直流型煤粉燃烧器改造成新型
15、燃烧器喷口带百叶窗稳燃型, 不但能有效地确保低负荷下燃烧稳定和不会发生因着火提前而烧坏喷口,而且增加了一次风喷口出口处的煤粉(挥发分)浓度,从而有效地强化了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烬率,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完全,提高炉膛内的温度水平,形成均匀温度场和空气动力场;使锅炉排烟温度和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大幅度降低。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3项目概况1.3.1项目总资金项目总投资10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5万元,包括设备投资60万元,改造工程费用30万元,公用辅助工程费15万元。1.3.2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本项目新增投资105万元。建设期8个月,从2008年5月开始建设,20
16、08年12月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本项目固定投资105万元在8个月内完成,2008年计划投资完成。详见表11投资估算表。表1-1 投资估算表序 号项目名称投资估算1设备投资602改造工程费303公用辅助工程费15总 计1051.3.3建设规模及目标1. 建设规模本项目总投资105万元,其中设备投资60万元,改造工程费用30万元,公用辅助工程费15万元。本项目对项目单位原有的1台220t/h煤粉炉的直流型煤粉燃烧器进行技术改造,具体内容为: (1)将两层一次风喷口更换为新型燃烧器喷口带百叶窗稳燃器。并将原二层中二次风移作上二次风,将原下二次风喷口移至上、下一次风之间(即作中二次风),将原上二次风移
17、作下二次风,各喷口出口截面积保持不变。(2)在百叶窗喷口的上(或下)壁配有乏气风口,并在三次风喷口内加装竖钝体以确保能分流1020%的制粉乏气(三次风)接入乏气风口,用球阀(或闸阀)调节接入的乏气量,不但能有效地确保低负荷下燃烧稳定和不会发生因着火提前而烧坏喷口,而且增加了一次风喷口出口处的煤粉(挥发分)浓度烬率。(3)用钢板和耐火灌注料将风箱与一次风喷口之间的间隙封堵;(4)在三次风喷口内加装竖钝体。(5)为保证煤粉在燃烧器出口迅速着火,在燃烧器附近区域水冷壁上涂刷130m2远红外涂料作为卫燃带,以提高炉膛温度。项目实施后,项目单位年可节约原煤4821.6吨,折合标准煤3444.08吨,节能
18、收益约361.62万元,同时可减少废气废渣的排放。2. 建设目标为做好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的节能减排工作,项目单位对现有的1台锅炉燃烧器进行技术改造,以达到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降低经营成本的目的,同时可减少废气废渣的排放。1.4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1.4.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指标和数据名称单位指标和数据备注1项目总投资万元105.001.1固定投资万元105.001.2流动资金万元0.002项目产生总效益万元361.62正常年份3改造后总成本万元9.98正常年份4所得税万元87.915税后净效益万元263.73正常年份6盈利能力分析6.1财务内部收
19、益率全部投资所得税前3.44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2.616.2财务净现值全部投资所得税前万元1926.38 IC=10%全部投资所得税后万元1435.32 IC=10%6.3动态投资回收期不含改造期全部投资所得税前年1.32全部投资所得税后年1.426.4总投资收益率3.356.5资本金净利润率2.511.4.2主要结论本项目技术先进,节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本项目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和产业政策,项目可行建议项目单位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按项目计划尽快进行,在项目建设和投产的过程中,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现实状况适应性地调整项目计划,并极
20、力执行。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2.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1.1国家节能战略规划实施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把“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作为约束性指标,凸显了节能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节能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1. 我国能源发展情况二七年四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该“规划”主要阐明国家能源战略,明确能源发展目标、开发布局、改革方向和节能环保重点,是未来五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其中指出,“十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现况、面临的主要问题,挑战和能源发
21、展的目标:(1)我国能源发展现况能源生产快速增长,供需矛盾趋于缓和。2005 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0.6 亿吨标准煤,消费总量22.5 亿吨标准煤,分别占全球的13.7%和14.8%,是世界第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产量突破22 亿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石油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西气东输工程顺利建成,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等西部油气田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发电装机容量超过5 亿千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明显缓和。见下页“十五”时期能源发展主要指标表。表2-1 “十五”时期能源发展主要指标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上大压小”取得成效。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中小煤矿联合改造、落后小煤矿
22、关闭淘汰稳步实施。大型电站建设步伐加快,火电“上大压小”继续推进。西电东送等重点输电工程进展顺利,农网改造基本完成,六大电网联网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6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7 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8000多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一位。生物质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102万吨,煤炭液化和煤制醇醚、烯烃等煤基多联产示范工程稳步推进。技术创新取得进步,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煤炭工业已具备装备千万吨级露天煤矿和日产万吨矿井工作面的能力,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煤矿。石油天然气复杂区块勘探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技术跨入国际领先行列。三峡工程顺利投产,标志着我
23、国水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大型火电机组投入运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500千伏和330千伏主网架,750千伏示范工程建成投运,800千伏直流和1000千伏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始启动。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煤炭企业战略性重组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提高。煤炭上下游产业融合趋势明显,一批产权多元化,煤电、煤钢、煤焦化一体化的综合能源企业正在发展壮大。煤炭市场价格机制趋于完善,区域煤炭交易市场发展态势良好。石油天然气产业形成了几个上下游、内外贸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取得进展。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厂网分开基本完成,电力市场建设开始起步。能源效率有所提高,环境保护得到加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电厂 220 th 锅炉 燃烧 节能 技术改造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优秀 甲级 资质 资金 申请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