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物初步设计说明.doc
《某建筑物初步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建筑物初步设计说明.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设计主要依据1. 有关文件(1)、临汾市发改委关于 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翼城县住建局关于该建设项目选址问题的批复(3)、翼城县国土局关于该建设项目土地审批文件(4)、翼城县住建局关于该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批复意见(5)、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6)、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7)、 (8)、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文规定(9)、设计合同。2、气象资料吉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特点为冬季少雪寒冷干燥;春季多风干旱,十年九春旱;夏季气温较高,降雨集中,多有伏旱;秋季多连阴雨。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历年平均降雨量为567毫米,年降水量主要
2、集中在六、七、八、九四个月,为403.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年均日照总时数2653小时,平均无霜期172天。境内年平均气温10.9。极端最高气温38.1,极端最低气温-20.4。疍夜温差大(平均日温差11.4。3、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所在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建筑场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65S;场地季节性标准冻土深度为0.82m;场地内可不考虑软土的震陷影响,须考虑黄土的震陷影响;属于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勘察期间,在30米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场地土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场地为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湿陷
3、等级为级(中等);场地稳定性较好,但由于场地为湿陷性场地,须进行地基处理后,才适宜本工程建设。4、能源供应及公用设施条件(1)供水: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由吉州大道DN400市政管网引入。(2)排水:生活污水及雨水排入吉州大道市政排水管网。(3)供电:强电由供电部门就近引入一路10kv电源,三级负荷。消防负荷、应急照明负荷为二级负荷,由自备柴油发电机提供备用电源。供电变压器总容量500 kVA, 100 kW备用柴油发电机一台。(4)供热:热源为市政集中供热;制冷:本建筑空调系统冷源为设于地下室电制冷机组。(5)城市有关部门要求:该项目位于吉县拟建法院、检察院西侧,要求环境清洁文明,建筑造型有一定
4、的特色。5、交通运输条件:项目拟建处位于吉县县城东部,其南侧紧临309国道,通过309国道向东可达临汾、蒲县等周边市县,向西3.5公里可达吉县县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绿化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在此规划设计中主要贯彻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等指导思想,同时规划设计本着“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的原则,坚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原则,满足公共建筑功能的先进性、科学性和超前性。二、设计规模及设计范围1、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该项目的建设主要内容包括: 综合用房、附属用房、大门、室外景观及公用配套设施等。业务技术综合用房总建筑面积为72
5、10(地下980,地上6230)。地上三层,地下一层。2、设计范围该项目初步设计由山西建苑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包括业务技术用房的建筑、结构、水、暖、电气专业的初步设计。 三、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统筹规划、分级负责。中央制定总体规划,明确指导原则、支持范围和重点。地方根据规划要求,落实配套资金,搞好设施建设。2)、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统筹考虑各类公共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设施。3)、条件适宜、规模合理。设施建设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实际工作需要相适应,适合当地的规模要求。履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防止贪大求全。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流入地、流出地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确
6、定救助保护设施的规模和功能。5)、规范建设、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公安局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30-2010)、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计投资【1999】2250号)和基本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管,确保建设效益。四、技术经济指标1、总用地面积:9721.5m2总建筑面积:7210m2;建筑基底面积:1360m2容积率:0.94绿地率48%停车位:39个2、供电:供电变压器总容量500 kVA, 100 kW备用柴油发电机一台。3、空调夏季总冷负荷964.92KW。冬季总热负荷455.23KW。 4、给排水:最高日用水量:15m3 /d 。 5、排水:最高日排水量:12m3/d。 第二
7、节 总 平 面一、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吉县县城总体规划2、吉县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3、1980年国家坐标系,1996年版图式4、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30-2010)5、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和总面规划图;6、当地有关气象资料和建设场地地质条件。二、场地概述 1、场地位于吉县城区拟建法院、检察院办公楼西侧,东、南边为通向其它小区的道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场地地势较为平坦,但场地现状标高与规划道路的规划标高相差较小,不需要进行大量填挖方处理。三、总平面布置1、本项目临街布置,与南侧拟建建筑物(法院、检察院办公楼)对齐,单体设计与县城整体设计相协调,院内布置了停车位和绿化带。功
8、能设计既方便了服务人民,也为办公人员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四、竖向设计拟建场地平整后地势平坦,设计坡度按0.3%考虑,原则上顺应地形自然坡度,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不大。五、交通组织1)、出入口共设有一个出入口,位于地块南侧的道路上,道路宽7.50m,满足人行和车行的要求。2)、车行系统设有4m宽的主道路,在地块的东侧设有硬化,满足使用和消防要求。3)、静态交通机动汽车停车位规划主要为地上停车,设计总停车位39个。六、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绿地景观适当采用步道、树阵等手法,营造既有人文底蕴又适合现代功能的景观。具体设计原则是:结合整体规划布局结构,确定景观节点、景观带、景观区域、景观廊道,点、线、面相结
9、合,形成体系。七、人防设施规划人防设施考虑易地建设。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总用地面积:9721.5m22、总建筑面积:7210m2;3、建筑基底面积:1360m24、容积率:0.945、绿地率48%6、停车位:39个第三节 建筑专业一、 设计依据1、 建筑设计依据的文件:(1)、临汾市发改委关于 综合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吉县住建局关于该建设项目选址问题的批复(3)、吉县国土局关于该建设项目土地审批文件(4)、吉县住建局关于该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批复意见(5)、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6)、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7)、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30-2010)(8)、
10、设计合同。2、 依据的主要设计规范与标准:(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9-95)2005年版;(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5)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规范(GB50222-95);(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8)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1996)(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1)民用
11、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12)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13) 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标准130-2010);二、 设计概述本工程为 综合用房建设项目,层数为地上八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7210 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980 m2,地上建筑面积为6230m2。建筑层高:地下室为3.9m,一层为4.2m,二至七层均为3.9m,八层为6.0m,顶层水箱房及电梯机房层为4.5米, 室内外高差为1.35m,,建筑高度为34.95m。属二类高层公共建筑。本工程项目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分类为二类,耐火等级
12、:地上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级;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一级防水。结构型式: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0.1g),设计分组为第三组;三、 设计特点1、平面设计: 该项目一层设置了门厅、值班室、消防控制室、多功能会议室、餐厅、警用装备及服装保管室;二层设置了信息大厅、办公用房、库房;三层设置了档案室、指挥室、网侦机房、通讯机房、信息机房、设备用房;四层设置了视频会议室、会商室、应急指挥中心;五、六层设置了副局长办公室;七层设置了局长办公室、政委办公室、贵宾接待室、党委会议室;八层设置了情报研制室、指挥室、三合一指挥中心;顶层设置了水箱房、电梯机房。 2、立面造型设计:吉
13、县公安局业务技术综合用房的设计构思在立面造型中结合使用功能,采用三段式构图,即中间高,两边底,以突出入口,并取得构图上的均衡和变化,在立面采用的浅蓝色玻璃幕墙搭配下,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现了现代办公建筑的风姿和体现“建筑因环境而美,环境因建筑而美”的精神,丰富了城市形象。整个建筑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在立面造型上力求建筑造型美观大方、赋予建筑造型的个性,体现新时代办公建筑风格。3、剖面设计:地下室层高为3.9m,一层层高为4.2米,二至七层层高均为3.9m,八层层高为6.0m,顶层水箱房、电梯机房层高为4.5米,室内外高差为1.35m。4、电梯设计:本工程设计两部电梯,电梯设计载重量按每台1
14、000kg设计,满足无障碍设置要求,符合消防电梯的设计要求,电梯速度为1.0m/s,开门方式为中分式。5、无障碍设计 1)、在建筑主入口处设残疾人坡道,坡度为1:12,平台宽2.0m,栏杆高0.85m。2)、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3)、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设高不小于50m的坡道安全挡台。4)、坡道的平面应平整不应光滑。5)、每段坡长不大于9米,每段坡升起的最大高度不大于0.75米。6)、人行通道和室内地面应平整、不光滑、不松动和不积水。7)、使用不同材料的地面应相互取平,如有高差不得大于15mm,并以斜面过渡。8)、人行通道和建筑入口的雨水篦子不得高出地面
15、,其孔洞不得大于15mm*15mm。9)、从墙面伸出走道的突出物不应大于0.1m,距地面高度应小于0.6m。10)、主要供残疾人使用的走道和地面应符合下列规定: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8m走道两侧应设扶手走道两侧应设高0.35m护墙板走道及室内地面应平整,并应选用遇水不滑的地面材料走道转弯处的阳角应为弧墙面或切角墙面走道内不得设置障碍物,光照度不得小于120lx11)、门应采用自动门、推拉门、折叠门、平开门。12)、乘轮椅者开启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窗,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安装高0.35m的护门板。13)、楼梯和台阶不应采用无踢面和突缘为直角形踏步。14)、明步踏面
16、应设高不小于50mm的安全挡台。15)、距踏步起点与终点2530cm应设提示盲道,踏面与踢面的颜色应有区分和对比。16)、坡道、台阶和楼梯两侧应设高0.85m的扶手,设两侧扶手时,下侧扶手高为0.65m,扶手起点与终点处延伸应大于或等于0.3m。17)、公共厕所设有无障碍专用厕所。门应采用自动门、推拉门、折叠门、平开门。18)、候梯厅深度应大于或等于1.8m;按钮高度为0.9m1.1m;电梯门洞净宽大于或等于0.9m;清晰显示轿厢上下运行方向和层数位置及电梯抵达音响;每层电梯口安装楼层标志,电梯口应设提示盲道。19)、电梯门开启净宽大于或等于0.8m;轿厢深度大于或等于1.4m,轿厢宽度大于或
17、等于1.1m;轿厢正面和侧面高0.8m0.85m的扶手;轿厢侧面应设高0.9m1.1m带盲文的选层按钮;轿厢正面高0.9m处至顶部应按照镜子。6、主要工程做法:(1)墙 体:0.00以上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0.00以下墙体均采用MU10机制非粘土实心砖。 (2)楼地面:采用花岗岩、地砖、水泥砂浆楼地面相结合。(3)墙 面:外墙采用黄色石材墙面、涂料墙面相结合,保温材料选用25厚QQB铝(硅)镁。内墙面:以乳胶漆涂料墙面为主,卫生间采用瓷砖墙面。 (4)屋 面:采用高聚物改型沥青防水卷材,保温材料选用55厚QQB铝(硅)镁。(5)顶 棚:以混合砂浆为主,卫生间采用水泥砂浆。(6)门 窗:窗
18、户均采用塑钢平开窗,中空玻璃;外门为全玻门,钢化玻璃,内门采用木门。(7)台 阶:主入口处采用花岗岩石材板,其它部分采用水泥砂浆面台阶面。(8)坡 道:坡道为火烧面防滑花岗岩坡道面。(9)楼 梯:楼梯为花岗岩踏步面,不锈钢栏杆、扶手。 第四节 结构专业一、依据及设计要求(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 技术综合用房,项目用地位于吉县新城区规划路以北。总建筑面积为7210(地下980,地上6230)。地上八层,地下一层;地下一层层高为3.9米,地上1层层高4.2米,2-7层层高为3.9米,8层层高为6米,室内外高差为1.35米,建筑总高度为34.95米。结构形式为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二)设计依据
19、:1. 设计使用年限:50年2. 自然条件:1) 基本风压:0.40kN/m2 地面粗糙度:B类2) 基本雪压:0.25kN/m2,雪荷载准永久值系数分区为;3)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3. 采用规范、规程: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CJ79-2002 、J2
20、20-200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8)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025-2004)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CJ3-201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1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4. 采用的标准图集: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砼结构施工图平面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系列图集。民用建筑工程结构初步设计深度图样05G1045. 建筑场地土类别:类 ;场地最大冻深:0.82m;(三)建筑分类等级: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21、2.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3.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4.地基基础安全等级:二级; 5.框架抗震等级:二级;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二级;6.建筑物湿陷性场地上重要性分类:乙类7.填充墙砌体砌筑等级:B级;8.建筑物地上耐火等级:二级。(四) 设计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1=2.0KN/ m2 (用于办公室、值班室、卫生间、盥洗室、上人屋面);Q2=2.5KN/ m2 (用于一般资料的档案室,应急指挥中心);Q3=3.5KN/ m2 (用于走道、门厅、楼梯间、候梯厅);Q4=0.5KN/ m2 (用于不上人屋面);Q5=0.5KN/m(用于楼梯栏杆顶部水平荷载);Q6=5.0KN/ m2 (用于库
22、房);Q7=7.0KN/ m2 (用于通风机房、电梯机房、配电室);Q8=1.0KN(用于屋面板、钢筋混凝土挑檐、雨蓬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五)地质描述及地基处理:1.地质情况根据甲方提供的吉县公安局业务技术综合用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总公司,2012.06)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本场地土构成及岩性分布特征描述如下:第一层 湿陷性粉土:黄褐色,稍湿、稍密,土质均匀,粉质明显,孔隙发育,可见虫孔和植物根孔,振摇中等,切面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约10.313.3m。第二层 卵石:杂色,中密密实,稍湿,成份以砂石、灰岩为主,中等-弱风化,磨圆度较好,颗粒呈亚圆形,一般粒径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物 初步设计 说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