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2011-6-6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要31.1 项目名称31.2 项目建设依据31.3 项目概述41.3.1 项目筹建单位41.3.2 项目筹建单位基本情况41.3.3 项目范围41.3.4 建设目标51.3.5 项目建设内容51.4 项目建设的意义51.5 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61.5.1投资概算61.5.2资金来源61.6 主要效益61.6.1 经济效益61.6.2 生态效益71.6.3 社会效益71.7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与内容7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82.1 项目背景82.1.1 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背景82.1.2 资源背景122.1.3 旅游区位背景
2、17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82.2.1 “XX”生态旅游区在XX县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影响182.2.2 周边竞争态势分析192.2.3 “XX”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19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条件223.1 区域自然条件223.1.1 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223.1.2 地质地貌223.1.3 气候223.1.4 水文233.1.5 土壤233.1.6 植物233.1.7 矿产243.2 社会经济条件243.2.1 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243.2.2 经济发展243.3 旅游业发展的支撑条件253.3.1 旅游发展速度快中趋稳253.3.2 旅游产业龙头形象日益鲜明263.3.3 基础设施建
3、设和景区开发建设已具一定基础273.4 旅游资源条件273.4.1旅游资源种类及分布273.4.2 旅游资源评价393.5 “XX”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413.5.1 优势(Strengthes)413.5.2劣势(weaknesses)443.5.3 机遇(Opportunities)453.5.4 威胁(threats)46第四章 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484.1 XX客源市场分析484.1.1 XX客源市场现状及特点484.2 XX旅游市场开发潜力494.2.1 旅游资源丰富集中494.2.2 旅游感应强度突出494.2.3 旅游区位优势明显504.3 灵龙峡生态旅游区514.
4、3.1 客源现状514.3.2 客源市场影响因素分析514.3.3 客源市场发育分析524.4 游客规模及消费增长水平预测474.4.1 生态旅游市场分析474.4.2 游客市场预测484.5 市场细分514.5.1 XX旅游市场地域细分514.5.2 游客结构细分534.5.3 目标市场定位54第五章 建设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555.1 建设区空间布局555.1.1 建设区的范围555.1.2 建设区的空间分布555.2 建设方案565.2.1 XX生态旅游区565.2.2太平顶森林越野旅游区575.2.3 鸣凤山道教民俗风情园585.3 近期重点旅游建设项目59第六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6
5、16.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16.1.1道路交通建设项目616.1.2 供电设施建设项目656.1.3 给水建设项目666.1.4 电信、弱电系统建设项目666.1.5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小结666.2 服务接待设施686.2.1住宿686.2.2 餐饮和旅游服务设施696.2.3旅游标识系统696.2.4 医疗保健设施706.2.5游客中心及管理中心716.2.6 服务接待设施建设项目小结716.3 生态环保设施建设项目726.3.1环卫设施726.3.2 排污工程756.3.3 环保设备756.3.4 消防系统建设756.3.5 生态环卫设施建设项目小结756.4 旅游景点建设项目75第七章
6、旅游产品开发的可行性研究797.1 现有的和潜在的旅游产品分析797.1.1 旅游产品开发现状797.1.2 资源赋存与产品开发797.1.3 旅游市场与产品开发817.1.4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837.2 旅游产品的定位与空间组织857.2.1 形象定位857.2.2 宣传口号设计867.2.3 旅游产品的空间组织88第八章 项目建设区环境质量及影响评价908.1 环境现状908.1.1 大气环境质量908.1.2 水环境质量908.1.3 声环境质量918.1.4 辐射环境质量918.1.5 固废环境质量918.2 环境规划目标和措施918.2.1 规划目标918.3.2 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7、928.3 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928.3.1 评价标准938.3.2 环境感应指标和标准938.3.3 人为自然灾害预测指标938.4 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938.4.1 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损害938.4.2 防治措施948.5 评价结论94第九章 项目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管理959.1 项目实施的进度安排959.1.1 前期工作959.1.2 开工准备959.1.3 建设阶段959.1.4 验收阶段959.1.5 人员招聘与培训959.2 机构设置959.2.1 管理机构959.2.2 组织机构969.3 人力资源管理989.3.1 员工招聘989.3.2 员工培训989.3.3 员
8、工激励99第一章 项目概要1.1 项目名称 XX县“XX”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1.2 项目建设依据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宪章、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于1995年4月在西班牙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上通过。关于抓紧开展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投资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和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计司社会函(1999)25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国家建设部颁布,1993年12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9、)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3年5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3年5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届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1989年12月26日通过。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编号JTJ 00197)交通部公路管理司、中国公路学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8年1月1月批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1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1985年6月7日发布实施。湖北省旅游
10、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湖北省旅游局编制。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湖北省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规划研究中心编制,国家旅游局于2002年3月组织评审通过。 XX县旅游总体规划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院、XX县旅游局编制,宜昌市旅游局2000年组织评审通过。XX县迈向21世纪发展战略、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2001年XX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XX县环境保护十五规划XX县环保局XX县土地利用十五规划XX县土地管理局XX县志XX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0。1.3 项目概述1.3.1 项目筹建单位XX三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1.3.2 项目筹建单
11、位基本情况XX县“XX”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由XX三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建并管理。该公司从事经营旅游业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营企业,注册资本300万元人民币,主营旅游服务,兼营餐饮、宾馆、旅游商品开发销售;并致力打造XX县旅游精品,带动XX县旅游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对灵龙峡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为当地的扶贫和脱贫作贡献。1.3.3 项目范围项目区所在地XX县位于湖北西部,东南与荆门市、当阳市接壤;北与南漳、保康县交界;西南与宜昌县为邻。“XX”生态旅游区总面积 25.8 km2,由两大旅游景区组成,灵龙峡旅游景区位于XX县西北部的荷花镇,包括灵龙峡和太平顶两个景区,面积
12、19.2 km2;鸣凤山道教民俗风情园;位于XX县中南部的鸣凤镇,面积6.6 km2。1.3.4 建设目标 在保护“XX”生态旅游区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强旅游区的建设,深化旅游区形象,使“XX”生态旅游区成为湖北旅游的新“热点”。 通过该项目的开发,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发展绿色旅游,充分发挥“龙峡大拐弯”生态旅游区所拥有的震撼人心的湖北“雅鲁藏布大拐弯”XX“XX”、争奇斗艳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与丹霞地貌景观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塑造旅游区漂流探险、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宗教进香为主体的旅游形象。 通过该项目的开发,将旅游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嫘祖文化、道教文化、三国文化等底蕴浑厚的人文景观融为一
13、体,将新兴的旅游产品与醇厚的历史文化整合起来,改变现有旅游产品的老化现象,塑造XX县旅游新形象。 通过该项目的开发,将XX县精品旅游线进行有机串连,更好的发挥项目区良好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形成鄂西新型的、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 通过“XX”生态旅游区的逐步开发,拉动XX县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为实现XX县旅游业总体发展目标做出贡献。1.3.5 项目建设内容该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接待设施、生态环保设施和旅游景点建设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根据该项目区目前的开发现状,其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在基础设施上,而基础设施又比较注重交通道路设施的建设,以确保景点的通达性,为未
14、来旅游区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1.4 项目建设的意义是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迫切需要。是解决XX县旅游投入不足,旅游产品老化问题的迫切需要。是致力打造XX县生态旅游精品,凸现XX县旅游形象的迫切需要。是XX县旅游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是XX县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1.5 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1.5.1投资概算本项目投资总额达7858.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068.02万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245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1.19%。 旅游服务设施274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4.93%。旅游景点建设6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9%。生态环保
15、设施建设260.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1%。其他费用,包括规划、设计、可研费及不可预见费等共计1025.52万元。预备费用567.48万元。建设期利息94.12万元。项目启动用流动资金103.39万元。1.5.2资金来源本项目资金主要来源: 企业自筹资金2594.41万元,主要用于旅游区部分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保建设和项目启动用的流动资金以及前期管理、规划等支出,为旅游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基础条件。 拟招商引资1500万元,用于住宿、餐饮等服务基础设施及部分景点建设。 拟争取国债资金2600万元,用于旅游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设施等建设。 争取银行借款(包括利息)1164.12
16、万元。其中建设期长期银行贷款1000万元,利息94.12万元;流动资金借款70万元。主要用于旅游区内外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景点建设和部分项目启动用流动资金。1.6 主要效益1.6.1 经济效益本项目建设期为三年,即从2003年8月至2006年6月,2006年7月正式投产。初步估算,项目投资利润率为18.18%,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4.97%,静态投资回收期为9.3年,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2年,包括建设投资期三年,说明项目投资回收期短,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1.6.2 生态效益本项目中与景区建设直接相关的生态保护建设项目投资达 260.22万元,主要包括植被建设、环境美化、污物处理等项目的投资。
17、预计项目投资建设后,将产生以下生态效果:改善灵龙峡“大拐弯“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主要景点建垃圾收集点,设置垃圾箱,改善周围卫生。协调美化各景点及周边环境,使其具有景观生态价值。1.6.3 社会效益本项目建设投产后将产生以下直接社会效益:将生态旅游与嫘祖文化、道教文化、三国文化融为一体,塑造“XX”生态旅游区的全新形象,明确其在XX县的龙头地位。建设全新的旅游区,使其能够在鄂西旅游圈立足,成为知名品牌,提升XX县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在湖北省中的地位。改变当地旅游业投入不足的现状,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改善交通环境,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掘项目区的文化内涵,传承民族
18、文化。 通过项目的开发建设,促进当地与外界的交流,促进当地文化的进步。1.7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与内容本报告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XX”生态旅游区项目建设的条件。“XX”生态旅游区景观资源条件及开发价值。分析项目的市场前景,并对市场目标进行基本定位。对“XX”生态旅游区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提出项目产品方案。提出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确定建设规模。提出项目建设概算。分析项目建设效益和投资风险。评价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对项目建设和管理提出建议。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2.1 项目背景2.1.1 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背景1、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二战以后,旅游业成为全球最大的行业之一,
19、在近20年来,每年保持着5%以上的增长。据世界旅游组织(WTO)测算统计,2000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在达到了6.98亿人次,旅游收人已达5950亿美元(包括国际旅费),旅游业产值占全球GDP的11%,就业人口占全球8%;世界旅游业在经历2001年的暂时挫折后,出现强劲反弹,2002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了7亿人次大关达到7.1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1%;2003年,尽管国际旅游业面临着诸如恐怖事件、战争、SARS、欧美经济发展缓慢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国际旅游业依然战胜了风暴,很快进入了全面恢复时期。目前,亚洲地区的各个旅游目的地国已在非典之后重新站立起来,亚洲再次引领国际旅游业走上了增长的
20、轨道。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截止到2020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入境游市场将以每年6.5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这一地区的入境游人数将占到全球旅游总人数的四分之一。2002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566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5.44,我国接待入境旅游人数98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1%,旅游外汇收入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是世界旅游业增长最好的国家之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3年1、2月份累计,全国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586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14。国内旅游,仅春节黄金周全国就接待594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58
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3。出境旅游同比增幅则高达45。但3月份后半段,随着部分地区SARS疫情加重和疫区扩大,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各主要客源国陆续发出对华旅行劝诫,SARS对我国旅游业造成全面冲击。疫情解除后,今年7月份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振兴旅游市场,重塑中国“健康、安全”旅游目的地形象,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9月份,我国入境旅游总人数开始实现正增长,10月份入境旅游总人数又比9月份增长5.87,尤其是入境外国游客人数比9月份增长18.2。国内旅游市场的恢复状况更令人鼓舞,今年“十一”黄金周,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99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46亿元人民币,均创历次黄金周之最
22、。2003年11月20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2003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开幕式上说,中国已经成为旅游大国。在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旅游业在短短二十年时间里,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在拉动内需、增加创汇、调整产业结构、扶贫救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增进了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交流。可以预见,明年我国的旅游业将全面进入新的发展高潮。湖北省旅游业同全国一样,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通过“七五”、“八五”、“九五”三个五年的建设和发展,湖北旅游业基本形成了以武汉、宜昌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旅游布局,形成了“三区”
23、(大武汉旅游区、“一江两山”旅游区、恩施旅游区)的空间格局和全方位开放型的旅游网络格局。2002年湖北旅游创下了“三过百”佳绩:接待海外游客人次超百万,安置就业超百万,旅游总收入将近400个亿。省旅游局负责人表示,2003年全省旅游业还将加大对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的开拓力度,抓好“一江两山”、武汉都市旅游圈、鄂东、鄂中及鄂西南等地区的旅游开发,做好跨区域旅游线路的连点成线工作,发挥旅游景点“项链效应”。此外,积极扶持旅游商品开发公司的发展,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并加大对外宣传和行业管理力度。2、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前景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Ecotourism),最初由国际自然保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旅游区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