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一)设计思路本课立足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关于工业革命的大型舞台剧为线索,带领学生从剧中丰富的元素入手,挖掘工业革命的内涵。通过介绍剧中人物原型的事迹、解读重要群体的一手史料,在串联核心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打通时空脉络,对工业化浪潮的多重影响有所思考。(二)内容主旨工业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进而引起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工业革命也对工人生存状况、自然环境等方面
2、造成了负面影响,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背景之一。教学背景分析(一)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1. 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规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显而易见,本课的核心难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需要教师着重精心设计,结合史料从多方面分析阐释。2. 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第10课,上承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下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工业革命既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
3、期,也是工人阶级走上历史舞台、争取平等政治权利的重要阶段,马克思主义从工人运动的摇篮中孕育而生。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工业革命的背景、进程与影响,三者自成一条通顺的逻辑链,同时也是本课的主线。(二) 学生情况分析1.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比较了解,但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认识不够深入,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材料,进行前后对比。2. 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仍处于发展阶段,因而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垄断组织”等术语和关键概念的理解大多只停留在识记层面,需要教师结合具体事例加以分析,帮助学生彻底弄清其含义。3. 学生对于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比较单薄,需要教师结合史料进行适当
4、拓展,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复杂影响。教学目标1. 总体目标: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进程、异同点及影响。2. 认识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 结合时间轴与地图,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与主要成就,并通过解读史料、比对地图,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 通过史料多方面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5. 感悟工业革命影响的两重性,联系当下,树立人文关怀的精神。(素养目标: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和难点(一) 教学重点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5、二)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影像资料(主要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多媒体平台(二)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法、读书指导法、情感陶冶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分别展示世界知名的戏剧、音乐剧和歌剧的海报,引导学生读图识图,指出三者均属于舞台剧这一大类。提问:什么题材的舞台剧才能登上世界舞台,在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典上上演?展示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工业革命发生前后的对比图,揭晓答案,引出课题。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走进工业革命的台前幕后看一看。结合教师给出的图片进行思考
6、。选取“舞台剧”为本课的线索,从经典舞台剧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过渡到本课的主题。同时,奥运会上的舞台剧也暗合课题中工业革命“影响世界”之意。一、筹备酝酿工业革命的背景1. 展示开幕式中镌刻着“不必害怕,这岛上众声喧哗”的大钟的图片。提问:为什么工业革命会最先在这座岛上,在英国发生?2. 提请学生关注开幕式上引起场景变换的关键群体,即工业革命中技术的代表。围绕该群体不断提问,并提供相应材料,引导学生概括。(1)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提示学生从国内和国外两个大方面概括。(2)他们为什么能有空间大展身手,从而成为工业革命中的关键群体?展示材料一:利兹的呢绒工场一般都雇有120人,这些劳动者通常被
7、划为两组。一位呢绒工场主曾这样吩咐他的工头:“60个人应当这样分派工作:12个人去选料、染色和洗羊毛;30个人去纺纱和刷毛梳毛;12个人去织呢和剪呢,剩下的6个人去帮助别人干活。”金志霖:英国行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234页。(3)他们致力于什么事业?简要介绍英国皇家学会和垄断法案,指出当时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改进生产技术,正是生产技术的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4)从哪里来那么多人与他们一起撞开工业化的大门?展示选自开幕式上的两张动图,提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57页的“历史纵横”部分,进行思考。3. 展示表格,提请学生快速回顾所学内容。过渡:万事俱备,
8、工业革命这场大戏终于粉墨登场。根据教师的提问与材料,结合旧知作答。(1)对内,英国在“光荣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局比较稳定;对外,英国进行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2)因为当时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提高技术是迫在眉睫的需求,并且也有一定的现实基础。(4)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快速浏览表格内容,回顾工业革命的背景,并做适当笔记。聚焦开幕式中的重要群体,并以该群体的视角进行连续提问,串联起工业革命背景的各个小点,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二、粉墨登场工业革命的进程(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教
9、师: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而当时的棉纺织业如果想要快速提高生产力,就必须提高两个速度:织布的速度和纺纱的速度。提请学生围绕两个速度,借助时间轴梳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过渡:工厂建立后,人们又发现英国的水力资源并不丰富,只能将工厂建立在河流湍急的、偏僻的山谷等处,很不方便。为了解决动力问题,瓦特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讲述蒸汽机的重大意义,指出它不仅应用于棉纺织工厂,推动机器的普及,还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揭露开幕式中主人公的原型伊桑巴德布鲁内尔,简要介绍他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成就,即主持修建了大西方铁路、蒸汽轮船和众多桥梁隧道。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张图。(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提请学生根据课本填写
10、表格,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及其发明者。(三)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提问:两次工业革命有何不同之处?提请学生阅读教材第59页的“学思之窗”,并展示材料二。材料二:德国拜耳公司在1880年以前的大部分年代里,只雇佣了少数几名化学家,他们主要从事化验工作。1880年拜耳雇佣化学家11人;1885年29人;1888年形成了以卡尔杜思堡为核心的研究小组;1891年投资150万马克创办了现代化工业实验室,它比世界上任何一座大学实验室更先进。1900年拜耳公司共雇佣了134名化学家,有“化学家的天下”之称。另外,有些企业将其研究人员送到大学,他们带着企业的生产实际问题,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在19
11、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拜耳公司就是这么做的。摘编自刘立:论工业中科学制度化和科学职业化,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第5期。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时间地点分布图。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地图,从国家上看,你觉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顺序是什么?最后提请学生利用表格总结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过渡:对于工业革命的意义,课题用“影响世界”来概括,这是个相当高的评价。那么,工业革命到底是怎样影响世界的呢?围绕两个速度,结合课本和时间轴,梳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就。读图并认识到随着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工业革命也扩展到其他国家,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阅读材料并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科学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