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郑世家》.docx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郑世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郑世家》.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郑世家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七年,郑与晋盟鄢陵。八年,楚庄王以郑与晋盟,来伐,围郑三月;郑以城降楚。楚王入自皇门,郑襄公肉袒擎羊以迎,曰:“孤不能事边邑,使君王怀怒以及弊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君王迁之江南,及以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王不忘厉、室王,桓、武公,哀不忍绝其社稷,锡不毛之地,使复得改事君王,孤之愿也,然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惟命是听。”庄王为却三十里而后舍。楚群臣曰:“自郢至此,士大夫亦久劳矣。今得国舍之,何如?”庄王曰:“所为伐,伐不服也。今已服,尚何求乎?”卒去。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其来持两端故迟比至河楚兵已去晋将率或欲渡或欲还卒渡河。庄
2、王闻,还击晋。郑反助楚,大破晋军于河上。十年,晋来伐郑,以其反晋而亲楚也。十一年,楚庄王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景公欲发兵救宋,伯宗谏晋君曰:“天方开楚,未可伐也。”乃求壮士得霍人解扬,字子虎,诓楚,令宋毋降。过郑,郑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楚。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许。于是楚登解扬楼车,令呼宋。遂负楚约而致其晋君命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兵今至矣!”楚庄王大怒,将杀之。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庄王曰:“若之许我,已而背之,其信安在?”解扬曰:“所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也。”将死,顾谓楚军曰:“为人臣无忘尽忠得死者!”楚王诸弟
3、皆谏王赦之,于是赦解扬使归。晋爵之为上卿。(取材于史记郑世家)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其来持两端/故迟比/至河/楚兵已去晋/将率或欲渡/或欲还/卒渡河。B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其来持两端/故迟比/至河/楚兵已去/晋将率或欲渡/或欲还/卒渡河。C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其来持两端/故迟/比至河/楚兵己去/晋将率或欲渡/或欲还/卒渡河。D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其来持两端/故迟/比至河/楚兵已去晋/将率或欲渡/或欲还/卒渡河。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却三十里而后舍”中的“舍”字与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字含
4、义相同。B“令宋趣降”与“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两句中的“趣”字含义不同。C“三要乃许”与“虽与府君要”(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要”字含义不同。D“若之许我”与“若入前为寿”鸿门宴)两句中的“若”字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庄王围困郑国三个月,郑以城降楚,郑襄公肉袒擘羊出迎并表达了自己的诚意。B楚群臣不满庄王“得国舍之”,楚庄王解释讨伐郑国是为了使不驯服的国君屈服。C解扬答应庄王的要求,登上楼车叫宋国投降是为了让楚王放松警惕、迂回完成任务。D解扬理解的“信”,即想尽办法完成君王的命令,与庄王理解的“信”是相同的。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孤不
5、能事边邑,使君王怀怒以及弊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2)遂负楚约而致其晋君命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兵今至矣!”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七年,郑与晋盟鄢陵。八年,楚庄王以郑与晋盟,来伐,围郑三月,郑以城降楚。楚王入自皇门,郑襄公肉袒掔羊以迎,曰:“孤不能事边邑,使君王怀怒以及弊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君王迁之江南,及以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王不忘厉、宣王,桓、武公,哀不忍绝其社稷,锡不毛之地,使复得改事君王,孤之愿也,然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惟命是听。”庄王为却三十里而后舍。楚群臣曰:“自郢至此,士大夫亦久劳矣。今得国舍之,何如?”庄王曰:“所为伐,伐不服也
6、。今已服,尚何求乎?”卒去。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其来持两端,故迟,比至河,楚兵已去。晋将率或欲渡,或欲还,卒渡河。庄王闻,还击晋。郑反助楚,大破晋军于河上。十年,晋来伐郑,以其反晋而亲楚也。十一年,楚庄王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景公欲发兵救宋,伯宗谏晋君曰:“天方开楚,未可伐也。”乃求壮士得霍人解扬,字子虎,诓楚,令宋毋降。过郑,郑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楚。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许。于是楚登解扬楼车,令呼宋。遂负楚约而致其晋君命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兵今至矣!”楚庄王大怒,将杀之。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庄王曰:“若
7、之许我,已而背之,其信安在?”解扬曰:“所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也。”将死,顾谓楚军曰:“为人臣无忘尽忠得死者!”楚王诸弟皆谏王赦之,于是赦解扬使归。晋爵之为上卿。(取材于史记郑世家)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与晋盟鄢陵盟:结盟B其来持两端持:坚持C乃执解扬而献楚执:捉住D于是登解扬楼车登:让登上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楚庄王以郑与晋盟郑襄公肉袒掔羊以迎B晋闻楚之伐郑若之许我,已而背之,其信安在C庄王为却三十里而后舍以其反晋而亲楚也D大破晋军于河上宋告急于晋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不能事边邑我不能管好边境的城邑B敢布腹心
8、,惟命是听(我)可以安排心腹,一切听从您的命令C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楚王赏赐(解扬)厚礼并(与他)立约,让(解扬)说反话D为人臣无忘尽忠得死者做人臣的,不要忘记尽忠而死的人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庄王围困郑国三个月,郑举国降楚,郑襄公出迎并表达了自己的诚意。B楚庄王讨伐郑国,是为了使不驯服的国君屈服,并不想吞并郑国的土地。C楚王要挟解扬,令其叫宋国投降,解扬为了让楚王放松警惕,答应了要求。D在众兄弟的进谏下,楚王赦免了解扬,让他回到晋国,晋国授予解扬上卿。9文中解扬和楚庄王都谈到了“信”。他们各自对“信”的理解是什么?二人是如何面对“信”的?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9、成下面小题。三十六年,晋公子重耳过,(郑)文公弗礼。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贤,且又同姓,穷而过君,不可无礼。”文公曰:“诸侯亡公子过者多矣,安能尽礼之!”詹曰:“君如弗礼,遂杀之;弗杀,使即反国,为郑忧矣。”文公弗听。三十七年春,晋公子重耳反国,立,是为文公。秋,郑入滑,滑听命,已而反与卫,于是郑伐滑。周襄王使伯犕(bi)请滑。郑文公怨惠王之亡在栎,而文公父厉公入之,而惠王不赐厉公爵禄,又怨襄王之与卫滑,故不听襄王请而囚伯犕。王怒,与翟人伐郑,弗克。四十一年,助楚击晋。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初,郑文公有三夫人,宠子五人,
10、皆以罪早死。公怒,溉逐群公子。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于晋,以求入郑为太子。晋于是欲得叔詹为僇。郑文公恐,不敢谓叔詹言。詹闻,言于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愿也。”乃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晋文公曰:“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曰:“闻姞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四十五年,文公卒,子兰立,是为穆公。穆公元年
11、春,秦穆公使三将将兵欲袭郑,至滑,逢郑贾人弦高诈以十二牛劳军,故秦兵不至而还,晋败之于崤。初,往年郑文公之卒也,郑司城缯贺以郑情卖之,秦兵故来。三年,郑发兵从晋伐秦,败秦兵于汪。(节选自史记世家郑)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B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C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D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十六年,王公年次纪年法,多用于春秋战国时代
12、,本国诸侯王即位的第一年为元年。B文公,公,春秋时期爵位名;文,谥号,威严尚武坚强睿智的人死后可以谥为“文”。C“怨襄王之与卫滑”中的“与”与六国论“与蠃而不助五国也”的“与”意思相同。D后稷,帝喾之子,周部落始祖,辅佐大禹,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被尊为五谷之神。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国攻打滑国,郑文公不尊崇周襄王的请求,囚禁了周襄王的使者,并与周襄王兵戎相见,最终没有打赢。B“晋公子重耳过,文公弗礼”即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无礼于晋”,这成为秦晋联军讨伐郑国的原因之一。C郑国公子子兰能够回国被立为太子并即位为穆公,外有晋文公武力胁迫,内有大夫利用母族优势进言帮助。D郑
13、国守城官缯贺出卖国家情报,引来秦军,郑国爱国商人弦高诈称犒军骗走秦军,秦军在崤山被晋军击败。13春秋之义,汉语成语,指春秋时代通行的义法,核心是王命为重。请分析“春秋之义”在叔詹身上的体现。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齐桓晋文之事)(2)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答案1、C句意:晋国听说楚国攻打郑国,派军救援。晋军出发时,晋国意见不统一,所以来迟了,等到了黄河,楚军已经离去。晋国将帅有的想渡河追击,有的想班师回国,但终于渡过黄河。“救郑”是“发兵”的目的,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BD。“比”是动词“等到
14、”,“至河”是其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晋将率或欲渡”中“晋将”是“晋国将帅”,作句子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A。2AA.含义不同。前一个“舍”是驻扎,第二个“舍”是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句意:楚庄王为这些话让军队退却三十里后驻扎下来;退让九十里。B.含义不同。前一个“趣”为赶快,后一个“趣”为取(舍)。句意:叫宋国赶快投降;虽然取舍爱好各不相同。C.含义不同。前一个“要”为要挟,后一个“要”为约定。句意:楚王多次要挟解扬,解扬才勉强答应;虽然同府吏有过约定。D.含义相同。两个“若”都是代词“你”的意思。句意:你已经答应了我;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3D“相同的”错。解扬理解的“信”,是“臣能承命为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