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棵小桃树教学实录/肖培东一、结合旁批自读课文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树。在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里,它是一篇自读课文。看出来了吗?编者给我们的阅读提供了什么?生(轻声说):批注。师:对,这是要求大家利用这些旁批学会自己阅读课文。点点看,这篇文章有几个批注?生(齐):五个。师:再看看,五个批注提了几个问题?生(看课文):三个。师:对,分别是第三、第四、第五个批注。也就是说,后三个批注都是以提问的形式出现的。接下来,同学们结合五个旁批默读课文,思考这三个问题。(学生自读课文,读完的学生举手表示,教师耐心等待所有的学生读完课文)师:好,都读完了。现在不待老师提问,你自己能够解决
2、哪个问题就举手。这三个问题啊,你能解决哪个问题,把问题读出来。生1(读旁批4):“蓄着我的梦”的桃核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作者仅仅在写花吗?师:作者仅仅在写花吗?你来回答。生1: 不仅仅是在写花,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奶奶已经离去,是奶奶把这棵桃树培养长大的,所以寄托了对奶奶的怀念和哀思。然后呢,因为这棵桃树是他埋下来的师:好,你很好地说了一半了,把“然后”留给别的同学说说,好不好?(面朝全班同学)然后呢?你来说。生2:我认为,然后,他不仅仅是在寄托对奶奶的哀思。除了桃树开花,他自己的事业也会成功。师:也就是说,“我”也要开花,作者也要开花!同学们,旁批里面总会有些词在提醒你读书和思考,这个词
3、在这里就是什么呀?(师停顿后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说“仅仅”)对,“仅仅”!请坐。还有哪个问题你会回答?主动举手。这位女同学举手了,后面的还有没有?(后面一同学举手)好,我一叫后面,后面就有了。师:你会回答哪个问题?生3:第一个问题,第三个旁批。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师:是什么使“我”遗忘了这棵小桃树呢?你的回答生3:我能用文章里的句子吗?师:你可以用文章里的句子。生3(读):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
4、院里的小桃树儿便再没有去想了。师:嗯,读这么多还不算稀奇,能把它概括出来就更有味道了。说说看,这段话怎么概括?我为什么会遗忘家乡的小桃树?生3:他这段话讲的就是他在进到城市之后的不甘与执着。他不甘于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人,他想执着地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而这份不甘与执着就使他忘记了他的桃树。师:同学们,他说得怎样?你来说。生4:我觉得讲得特别好。(声音很轻)师:声音太轻。一定要把声音放出来。他说得特别好,你就要特别好地去赞美!哪里好?生4:好在他对这句话的理解特别深。写出了他对农村生活处境的不甘心,也想像桃树一样开花。(声音稍高)师:嗯,我稍微听清楚了一点。“我”要到城里去学习,创业,渐渐地,时光就
5、让“我”淡忘了家乡土院里的那棵小桃树。好,还有一个问题,第五个旁批,一起来读。预备,起!生(齐声读旁批5):“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你读出来了吗?师:你读出来了么?生5:我觉得这里作者,他是把小桃树比作了自己,小桃树这里它又重新地开了一次花,比喻作者(学生很能表达)师:好,就先说到这个地方。你读出来的这些东西先别告诉别人,我再问问其他同学是不是也能够读出来。(叫起另一个学生)师:你读出来了没有?(该生沉默)嗯,你还没有读出来,不急。这题可能有点难,它不是一般性的阅读就能够读出来的,所以读出来的同学先别急着把它告诉别人,要让他自己也慢慢地研读出来二、借助旁批2重点研读“没出息的小桃树”师
6、:好了,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五个旁批里面,哪个旁批在引导我们读这篇散文,告诉我们读这个文章的方法?第几个旁批?来,你来说。生6:我认为是第二个旁批。师:你读读。生6(读旁批2):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师:嗯,这就是编者提供给我们的读这篇文章的方法。“反复出现”,“仔细体会”。好,这个旁批对应的是文章的第几段?(生说“第四段”)第四自然段,接下来,自读第四自然段,开始。可以发出点轻声音。(学生轻声自读第四段)师:好,声音低下去了。旁批提醒我们,这段话里出现了一棵“没出息的”小桃树。哪个同学愿意把“没出息的”小桃树的样子给
7、大家读一读?生7(读):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师:他找到很准。再加两句话吧,同学们。它长在什么地方?“角落的地方”,划出来。“拱出一点嫩绿儿”,“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大家一起来读。“角落的地方”,预备起!生(齐读):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师:谁愿意把刚刚读的这一段话再读一遍?这就是“没出息的”小桃树的外形描写。谁来读一读?(老师望着不举手的学生)不敢举手的孩子,是没出息的。“没出息的”小桃树后面变
8、成有出息的,它首先是把自己的手给举起来。来,举起手来想读书的同学,有吗?(有三四个学生举手了)有四个同学有出息了!再看看,特别是角落里的同学!好,那边角落里的同学也举手了!来,你来读。“角落的地方”,开始!生8(读):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读得有点羞涩)师:“便立即会断了去”,读得有点“委屈”哦。好,同学们,这就是一棵“没出息的”小桃树。按照旁批的要求,这里要反复地读,仔细思考。那么,同学们,读了刚才这个部分的小桃树的没出息的样子后,请你告诉我,最能显现小桃树“没出息的”
9、是哪个词?举手,你来说。(叫起一举手的学生)哦,你举手多次了。哎,你来说。(叫起另一学生)生9:委屈!师:委屈?你把这句话读读看。生9(读):它长得很委屈。师:哎,大家都划出这个词儿,“委屈”!一起读,预备,起!生(齐读):它长得很委屈。师:同学,它长得很“委屈”,是说这棵小桃树长得很生10:长得不是很坚硬,不是很健康的。师:哦,长得不健康!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是说小桃树长得很生11:长得很那个很萎缩。(有同学小声说“猥琐”,该学生听成了“萎缩”)师:长得很萎缩。你知道什么叫“萎缩”吗?生11:嗯(表示不解)师:那你怎么随便用一个词语来套上去呢?这可不行。先站着想想吧,不能随便用词。(让生11站
10、着好好想想)你来说,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是说小桃树长得很生12:嗯,很瘦弱。师:有道理,很瘦弱!很生13:很弱小.师:很生14:软弱。师:嗯!弱小、软弱、瘦弱,现在“弱”这样的词不要出现了。你来说,长得很生15:嗯很瘦弱。(生笑)师:又有出现了“弱”字了。我们班同学只会说“弱”吗?(笑)很委屈,是说小桃树长得很生16:我认为小桃树长得是很不自信,毫无生气。师:哎呦(师由衷赞许),你用了这么多准确的词语。“很不自信”!“毫无生气”!同学们,小桃树树长得很瘦弱,很弱小,很不自信,毫无生气,很可怜,可是贾平凹先生都没有这样说,只说它长得很委屈。“委屈”这个词真有意思!学了这个词儿,校园里看见一个很瘦弱
11、的孩子跑过来,我们可以说,这个人长得很生(齐):委屈!师:中午回家去,告诉妈妈得多给我增加点营养,别让我长得太生(齐):委屈!师:看,这个词我们就会用了。(朝向站着的生11)你啊,还得“委屈”一下了。(场笑)现在请你告诉我:这个“委屈”是什么意思啊?生11:瘦弱,难看,不自信,没有出息。(回答得很连贯,掌声)师:哎,你现在要自信一点!你看,一下子说了那么多词语!好了,同学们,“委屈”这个词你会了。还有哪个词,也能写出小桃树的“没出息”?读读我们读过的这部分文字。你来说。生17(读):它长得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重读“瘦瘦的”“黄黄的”)师:“瘦瘦的”,“黄黄的”,这两个词
12、就写出了它的没出息。哎,同学们,一棵树如果是有出息的,就不应该是“瘦瘦的”,应该是生18:舒展开来的。师:再听我说。这棵树如果是有出息的,它就不应该是“瘦瘦的”,而是生18:挺拔的。师:“瘦瘦的”是跟“挺拔的”对应的吗?生18:哦,壮壮的。师:嗯,同学们都想想。你来说,它就不应该是“黄黄的”,而是生19:是充满生机的。师:我们大家想清楚。没有出息的树是黄黄的,有出息的树,它应该是生20:它应该是绿绿的!师:绿绿的,再加上我们两个同学说的,充满生机,挺拔,这种树才是有出息的树。哎,同学们,这个“瘦瘦的”“黄黄的”可不可以改成“瘦的”“黄的”?你来说。生21:我认为不能。师:瘦的,黄的,怎么就不能
13、呢?生21:我觉得说两个可以强调。师:哦,叠用更可以强调它的黄和瘦。同学们,要表达程度之深,表达自己内心某种特殊情感的时候呢,叠词可以用用。来,一起来读读,“瘦瘦的”,“黄黄的”,预备,起!生(齐读):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师:哎,同学们,这个“瘦瘦的”“黄黄的”让我们想到了人。一个人营养不良,我们会说他“瘦瘦的”“黄黄的”,还有呢?有个词语,四个字,一起说。生(杂):面黄肌瘦。师:那你就发现了,贾平凹先生哪里是在写这棵树,分明是在写什么?生(齐):写人!师:写人,用人的情感在写这棵树,所以这棵可怜的树就更加分明了。好,还有哪些字词,最能够表现出小桃树的“
14、没出息”?(有同学举手)你举过很多次手了,你旁边那位同学也想说话的。来,你来说。生22:嗯,是“大家都笑话它”。师:被人笑话的小桃树,确实没出息!不过得先从我们读的这部分语句去找“没出息”。还有什么词写出了小桃树的“没出息”?生22:“断”字。师:“断”字?同学们听,“便立即会断了去”。(师读,特意把重音落在“断”字上,供同学揣摩)你觉得这句话当中,最能显现小桃树可怜的是“断”还是别的词?你来说。生23:我觉得应该是“立即”。师:为什么?生23:因为我觉得“立即”是很快的意思,更显出它的弱小,以及它的毫无生机,让别人觉得它没有生命力。师:那时,还是没有断的,但“一碰”,就“立即”会断了去,说明
15、它断的速度非常快。因此,“一便立即”就显现出了这棵小桃树的脆弱和可怜。读书,关键词一定要读清楚。继续!你来说一个。生24:“紧抱”这个词。师:“紧抱着身子的”!找到一个动词了。和老师说说看,你什么时候会紧抱身子?生24:害怕的时候。师:说说看,你什么时候紧抱着身子的?生25:紧张的时候。师:紧张。你呢?生26:对于我,冬季非常冷的时候,我蜷缩在被窝里,就会紧抱着身子。师:深圳的冬天估计很难体会到这种感觉。(笑)对,很冷的时候,很紧张的时候,很害怕的时候,还有孤独无助的时候,我们都会不自由自主地把自己的身子紧抱着。所以,同学们,小桃树把自己的身体紧抱着,就写出了小桃树害怕、脆弱、可怜、无助、孤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