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docx





《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太空一日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第23课 太空一日授课时间课时2课时课型精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炽热、千钧重负、惊心动魄、俯瞰、屏息凝神”等词语。(A/B/C类学生掌握)2.体会杨利伟太空一日的惊险经历。(A/B/C类学生掌握)过程与方法1.在浏览中借助小标题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A/B/C类学生掌握)2. 结合对文本的理解揣摩作者的心理活动。(A/B类学生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体会航天员为国勇于牺牲的精神.。(A/B/C类学生掌握)教学重点1在浏览中借助小标题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A/
2、B/C类学生掌握)2体会杨利伟太空一日的惊险经历。(A/B/C类学生掌握)教学难点1.结合对文本的理解揣摩作者的心理活动。(A/B类学生掌握)教学方法1、讨论法、点拨法、诵读法。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课件 课本 导学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炽热、千钧重负、惊心动魄、俯瞰、屏息凝神”等词语。(A/B/C类学生掌握)过程与方法:在浏览中借助小标题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A/B/C类学生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体会航天员为国勇于牺牲的精神.。(A/B/C类学生掌握)一、导入以神舟五号发射的相关视频引出航天英雄杨利伟,学生在思维和视
3、觉的冲击下,带着思考和震撼进入课堂,有助于精力的集中。师: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中国宇航员杨立伟的事迹?他是一个成功的英雄,我们时代的骄傲。二、 检查前置性预习1、将课文中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或解释写在下列空白处:(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用钢笔在书上划出你难理解或重要的词语、句子。并结合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及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将词语写在下列空白处)(展示要求:课前组内对查4分钟,派一名同学黑板展示,展示时要书写工整
4、,注意双色粉笔的使用)C类学生交流展示,A/B类学生补充 炽热 ( ch ) 负荷 ( h ) 赫兹 ( h z ) 五脏六腑 ( f )聂海胜( ni ) 拍摄 ( sh )轮廓 ( ku )俯瞰 ( kn )舷窗 ( xin ) 遨游 ( o )褐色 ( h ) 稠密 ( chu )砰 ( png ) 拽 ( zhui )步骤( zhu )生命无虞 ( y )(1)无虞:不用忧虑。(2)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3)炽热:温度极高,极热;感情和情绪热烈。(4)轮廓:名词,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事情的)概况。(5)俯瞰:从高处往下看。(6)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
5、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7)耐人寻味: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味。(8)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9)概率:表示某事在某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叫作概率。 2、查阅相关资料介绍作者,请写在课本中(展示要求:课中派一名学生在全班口头展示,用时2分钟)(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11年零25天。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
6、发射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中国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人送上了太空。“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我们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为和平利用空间做出的重大贡献。”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说。(2)摘自新华社2003年10月有关“神舟”五号发射的报道。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航空航天工作者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迎来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是载有“神舟”五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
7、箭正被运往发射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是杨利伟出舱。三、合作研讨(要求:课中5分钟组内交流,各组代表发言,最后在全班找一名同学总结。)1.快速浏览全文,注意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作者自述发射瞬间痛苦难忍;第二部分:作者所见到的太空奇景;第三部分:作者在太空遭遇恐惧敲击声生死惊魂;第四部分:作者自述归途如此惊心动魄。教师总结:作者杨利伟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
8、面和详尽的描述。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2.学生速读全文,勾画令人感动的语句,并简要评点。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总结: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 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简评:激动地大声喊,表明大家的空前紧张,表达了对我的担心。表现了杨利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