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最佳的穿刺部位讨论精选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膝关节最佳的穿刺部位讨论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膝关节最佳的穿刺部位讨论精选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膝关节最佳的穿刺部位讨论第一页,本课件共有40页谈一点个人看法:跟老师学的,在关节内侧进针,临床上发现确实是这样,具体方法:将髌稍向内侧推,内侧则出现一个凹陷,此处进针会很顺利,且此处是皮肤感觉的一个相对迟钝区;同样,将髌稍向外侧推,外侧则出现一个凹陷,也很方便。仅供参考!第二页,本课件共有40页以前 我们 老从 膝眼 进针,都有 碰到 韧带 等,引起疼痛 的经历。无意中 发现,老外 都是从 髌骨 近端 外侧 的 凹陷 进针,查阅资料后,发现这个点,对膝关节的 影响 最小,这个地方 没有什么重要结构,临床中,发现,从这个点 进针,很少会 引发疼痛。这个点 进针,已经成为 膝关节 注射 的
2、未来 主流,绝对 值得 推荐,大家可以试试。一点愚见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40页qingchun5258 我经常采用的膝关节穿刺点是髌骨上缘的水平线与髌骨外缘的垂直线的交点或髌韧带的两侧紧贴髌骨下方为穿刺点。最近看了篇关于改进膝关节穿刺点的文章,觉得此穿刺点也值得尝试,但本人一直没有付诸于实践,希望和大家讨论讨论,以便在今后采用最佳的穿刺部位。第四页,本课件共有40页qingchun5258 1.改进的穿刺途径的定位及穿刺方法:将髌骨内缘分为3份,其中下13交界处向后05厘米即为进针点。当膝关节无肿胀时,此穿刺点正在股内侧肌下端凹陷近髌骨内缘处。穿刺时膝关节伸直位,股四头肌放松,针尖朝向外后上方
3、,与冠状面成2030角,与水平面成1015角,经皮肤、皮下、髌内侧支持带、关节囊即进入关节腔。第五页,本课件共有40页qingchun52582 改进的穿刺途径的优点21 体表解剖标志明显,定位准确 根据膝关节的骨骼构成,将其分成三个部分:外侧股胫关节,内侧股胫关节,髌股关节。膝关节穿刺实际上是髌股关节穿刺。髌骨位于皮下,界限明显,在髌骨与股骨两髁之间有两条纵形凹陷,为内外侧髌旁沟,在内外侧髌旁沟之下位于髌韧带两侧有两个隆起,特别在股四头肌收缩时更明显,是膝关节滑膜脂肪垫的位置。股内侧肌附着于髌骨内缘上23,向下移行为髌内侧支持带。当膝关节无肿胀或肿胀较轻时,伸直位下髌骨内缘及膝内侧的凹陷不需
4、触摸,肉眼即能看清,穿刺点定位容易。当膝关节肿胀时,髌骨内缘仍容易辨认,其中下13交界处定位准确、方便。第六页,本课件共有40页qingchun525822 经过组织少而薄,损伤小,一次穿刺成功率高 传统膝关节穿刺途径,内上、外上方穿刺时要分别经过肥厚的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内下、外下方需经过髌下脂肪垫,穿刺途径深,角度和方向不易准确掌握,不易一次穿入关节腔,可导致股内、外侧肌和脂肪垫的损伤,髌下脂肪垫损伤是膝痛的原因之一。而采取改进的穿刺途径时,关节囊位置表浅,经过组织少而薄,角度和方向易于掌握,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因此改进的途径是一种理想的膝关节穿刺途径。2 改进的穿刺途径的优点第七页,本课件
5、共有40页caoxuewei 几千次成功的穿刺方法:髌骨外上缘穿刺法:定位:髌骨外上缘处与股外侧肌交界处。方法:消毒患处及术者拇指,按压股外侧肌下凹陷处,贴指甲刺入0.5-1cm,有落空感即可。优点:神经分布少,感觉不敏感,组织薄,手感好。患者容易配合。关节内滑膜少,不容易引起疼痛。请大家尝试!第八页,本课件共有40页zouchunyu 多次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稍有心得:髌骨外下缘(外侧膝眼)穿刺法定位:屈膝90度位,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1cm处(外侧膝眼,可看到一小凹陷)。方法:用指甲定为好后,消毒患处,10号针头与胫骨平台平行,向内呈45度角,穿刺进入,针头完全刺入即可。优点:比较好定位,
6、关节注射后患者无疼痛。患者容易配合。第九页,本课件共有40页zouchunyu战友所提到的注射部位,是注射玻璃酸钠常用的一个进针点,也是关节镜手术小切口的部位,但我有几个疑问:1、因为髌韧带两侧的关节腔内有非常厚的髌下脂肪垫(解剖上也叫翼状襞),采用这种进针位点是否会因为进入的针头不够长而使穿刺针头未穿出髌下脂肪垫,从而将玻璃酸钠注射到髌下脂肪垫中,并未真正注入关节腔?2、这个进针点是将玻璃酸钠注入股骨和胫骨的关节面之间,但这里同时也是前后交叉韧带所在的部位,是否会将药物注入交叉韧带中,损伤前后交叉韧带?3、我们医院采用这种穿刺点注射玻璃酸钠,在药物往里推的时候,有些病人的胀痛非常的明显,而在
7、平躺伸膝采用髌骨外上方为注射点时,病人基本上没有胀痛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差别是什么原因呢?也许穿刺对于好多医务工作者来说简单的不值一提,但我们必须在每个细节上做到认真、仔细,对病人负责。希望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到底在哪个部位进行膝关节穿刺是最好的呢?第十页,本课件共有40页wch4201 我们采用的膝关节穿刺多采用髌上外测入路,诚如caoxuewei兄所言,此处患者痛觉不敏感,组织较薄,针头可以很容易落空进入关节,采用膝下穿刺点的时候,由于髌下脂肪垫的影响,很容易将药物注射入脂肪垫或滑膜皱襞中,如果是玻璃酸钠,引起的胀痛不适可以持续2448小时,对操作者来讲是极为懊丧的事。第十一页,本课件共
8、有40页seraphyn zouchunyu 关于多关于多次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的心得,这入路和关节镜手术入路是一样的,关节镜镜壳很长,但注射器的针头长度有限,如果滑膜增生严重,髌下脂肪垫太厚的话,就不容易进针了,反而容易反复刺激滑膜和脂肪垫引起疼痛。一般情况我也是从髌骨外上方进针,也可以从内侧缘间隙进针,我感觉效果也不错。下面谈一下我在刚开始学习关节腔注射时的一点体会,主要是如何同患者沟通,减轻自己的压力。希望对新手们有所帮助。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0页seraphyn 在平时打玻璃酸钠时,如果患者是第一次注射,那我就会用五分钟时间和患者交谈,告诉他们关节间隙已经变得很窄了,进针时肯定会有疼痛
9、,让患者有个心理准备,让他们知道进针时的疼痛不是我们水平不高,而是他们自己病情严重骨质增生太厉害,这样在进针时就算疼痛一些他们也不会说什么。如果是老患者,一般都有固定的医生进行注射,但在他们熟悉的医生不在的情况下找到我们,这就比较麻烦了,尤其是一见面就说:前几次那个大夫或者护士给我打针一点都不疼,这时就给他们谈穿刺都是难免有疼痛的,要使他们不愿意受这个疼,那就让他们继续等原来的大夫,如果理解的话就可以注射了。如果真尽到关节腔里以后觉得位置不对,不要轻易拔针,这样会引起患者对你得不信任,我一般就说要多找几个地方把里面的积液都给你抽干净,这是把握患者们既然抽积液就一次把积液抽干净的心理。总之只要患
10、者反应不是那么强烈自己就可以安心得练习打关节腔注射了。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0页drhua163 我们常用的穿刺部位:病人座位,下垂双膝。以髌骨中心点,作水平线和垂直线,其第一和第二象限,各做45度的平分角,该平分线与髌骨外缘的交点,即是进针点。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0页qingchun5258 常规膝关节穿刺部位: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髌骨上缘与髌骨内外侧缘的交点为两点,斜向髌股关节中心,以45角穿刺。膝关节微屈30左右,从髌骨下方的髌韧带内侧或外侧关节间隙垂直进针。膝关节局部皮肤用2%碘伏消毒后,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5ml注射器7号针头抽取2%利多卡因2ml局部麻醉后,行关节腔穿刺,有落空
11、感后回抽无血,推注无阻力。如有关节积液应抽尽积液并保留针头,将透明质酸钠注射液2ml一次性推入关节腔内,拔针后在穿刺处用无菌敷料黏贴,以防外源性污染。然后缓慢被动活动给药关节数10次,使药液均匀分布在关节软骨创面和滑膜表面。1周注射1次,连续5次为一疗程。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0页华东子华东子 我觉得还是髌骨外上缘作为穿刺部位比较好,其原因有下:1.穿刺部位组织少,针头易达到关节腔。2.靠近髌上囊,可以将髌上囊的液体往下挤,从而抽液比较彻底,而且针头向上移动可以直接抽取髌上囊的液体。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0页liyuant 我们这边采用的是常规的穿刺方法,从髌骨外上缘进针,即双膝伸直,从髌骨外
12、上缘与股外侧肌交界处向内下刺入关节囊,病人反应都还不错,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医师的熟练程度及爱伤观念.楼主提出的改进的膝关节穿刺途径文章我也见过,不过俺自己还没有付之于实践,为了大家更好的学习,附上具体的操作图,供大家更好的学习,有机会尝试一下,在实践中共同进步嘛.仁兄drhua163提出的“以髌骨中心点,作水平线和垂直线,其第一和第二象限,各做45度的平分角,该平分线与髌骨外缘的交点,即是进针点”是指髌骨内、外上缘两个进针点么?没怎么看懂。不管什么穿刺途径,都应该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无菌的关节腔继发感染,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关节软骨,病人才是第一位。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0页zouchunyu 各
13、位说的都有道理,但关键是要熟练!我说的髌骨外下缘(外侧膝眼)穿刺法是我一开始就学的方法,所以较为熟练。我的做法一般是:【1】对于关节内有大量积液的病人,采用髌骨外上缘进针抽液,然后顺便注射玻璃酸钠。因为关节内有大量积液的时候,积液大多在髌上囊,髌股关节间隙也比较大,髌骨外上缘进针很容易操作,也可抽出积液。而对于没有关节积液的病人,髌骨外上缘进针不太容易操作,试了两次,总是扎到骨头上,病人较疼痛。可能是我练习的少吧,不太会操作!【2】对于没有关节积液的病人,我仍采用髌骨外下缘(外侧膝眼)穿刺法,我的心得是一定要定好位置(屈膝90度位,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1cm处),采用10ml针头,与胫骨平台平
14、行,向内呈45度角,针头完全刺入,有一种落空感,有时回抽会抽出关节液,此时可放心注射;回抽如没抽出关节液,可以注射玻璃酸钠,如果注射时比较轻松,那就没有问题,如果注射时比较费力,病人感觉痛、胀,可以进一步向里面插下针头,左右移动下,注射时比较轻松,病人无不适即可再注射。我感觉只要熟练操作,定位正确,及时调整,病人很少出现注射后不适的。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0页qingchun5258 zouchunyu所提出注射方法,比较赞成。在对没有肿胀的膝关节(轻度的骨关节炎)进行玻璃酸钠注射的时候,可以采取髌韧带的两侧髌骨下方为穿刺点(关节镜手术小切口的部位,病人取坐位,屈膝90度,针头与胫骨平台平行,
15、向内呈45度角,针头完全刺入),此穿刺点容易掌握,进针容易,组织薄,不需打麻醉。我请教我导师,所注射的部位为股骨髁间窝内,将药物注入髌下脂肪垫的几率非常小,如果针头刺入交叉韧带,药物将会很难推入,至于个别病人在注药的时候感觉明显的胀痛,可能与药物推入过快有关。对于肿胀明显的膝关节(多有滑膜炎引起)进行穿刺抽液,采用髌骨外上缘进针,因为积液大部分积聚在髌上囊,这个穿刺点,更易彻底抽干净。如果抽出黄色的积液,考虑是一般的滑膜炎引起,将积液抽吸干净后注射“得宝松”即可,效果不错。如果是血性积液,则应考虑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此时不建议注射“得宝松”,治疗效果不佳,应建议病人做个膝关节的磁共振检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膝关节 最佳 穿刺 部位 讨论 精选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