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辛凉解表精选课件.ppt
《解表药辛凉解表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表药辛凉解表精选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解表药辛凉解表第一页,本课件共有34页2发散风热药发散风热药o性能特点:性能特点:1.药性多辛苦而偏寒凉,辛以发散,凉可祛热;2.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发散风寒药缓和。o适应范围:适应范围:1.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痛目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2.部分发散风热药分别兼有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止咳的作用,又可用治风热所致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以及风热咳嗽等证。第二页,本课件共有34页3薄荷薄荷 新修本草o来源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
2、燥地上部分。第三页,本课件共有34页4薄荷薄荷 新修本草o【药性】辛,凉。归肺、肝经。第四页,本课件共有34页5【功效主治功效主治】功效功效主治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外感风热证;风热头痛、目赤证利咽透疹风热上攻之咽喉肿痛;麻疹透发不畅之证。疏肝行气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辟秽气暑邪内郁之腹痛吐泻证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34页6o薄荷油系薄荷的新鲜茎和叶经过水蒸气蒸馏,再冷冻,经加工得到的挥发油,形状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特殊清凉香气,味初辛、后凉,存放日久,色渐变深。o薄荷脑为薄荷油中得到的一种饱和环状醇,性状为无色针状或棱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薄荷的特殊香气,味初灼热、后清凉。o二者均为芳香
3、药、驱风药,外用药品或化妆品往往使用。使用后皮肤或粘膜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及疼痛。薄荷薄荷 之加工品第六页,本课件共有34页7o【用法用量】煎服,36g;不宜久煎,宜后下。o【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薄荷薄荷 新修本草第七页,本课件共有34页8 【处方用名】o 薄荷、薄荷叶、苏薄荷(洗净,晒干,切碎用。)o 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薄荷薄荷 新修本草第八页,本课件共有34页9牛蒡子牛蒡子 名医别录o来源来源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牛蒡 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第九页,本课件共有34页10牛蒡子o药性特点:药性特点
4、:味辛苦,性寒,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第十页,本课件共有34页11【功效主治功效主治】功效功效主治主治疏散风热外感风热;咽喉肿痛;发热咳嗽解毒透疹麻疹透发不畅;风热疹痒 利咽消肿热毒痈肿;咽痛;痄腮 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34页12牛蒡子o【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o【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o【处方用名】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熟牛蒡、炒牛蒡(炒微焦用)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34页13桑叶桑叶 本经o来源来源为桑科(Moraceae)植物桑 Morus alba L.的干燥叶。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34页14药性o【性味归经】甘、苦,寒。归
5、肺、肝经。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34页15【功效主治功效主治】(以清润为特点)功效功效主治主治疏散风热外感风热清肺润燥肺热咳嗽、燥热咳嗽平肝明目肝阳上亢;目赤肿痛;眩晕 凉血止血血热吐血 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34页16桑叶之配伍 o1.配菊花、夏枯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用于风火上攻、肝阳上亢。o2.配杏仁:清肺润燥止咳,用于肺燥咳嗽,右脉数大者。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34页17桑叶o【用法用量】煎服,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o【处方用名】冬桑叶、霜桑叶(深秋采集者,认为作用较好,洗净、晒干,切碎用。)蒸桑叶(将桑叶蒸后用,主要用于明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表 药辛凉 精选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