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9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总分(总分 100100 分,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90 分钟)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 303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下面两幅图片所示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朝时期 C. 西汉时期 D. 东汉时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下面两幅图片所示的耕作方式是指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2、,BCD所述的时期都是对这种耕作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选 A.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点评:铁犁牛耕的发展: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西汉时:耦犁(西汉赵过)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2.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下列有关小农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C.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 它与市场的联系十分密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体现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
3、的特点,A 表述正确;结合所学知识,BC 表述正确;D 表述不正确,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是自给自2足,与市场少有联系,因此选 D.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点评: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3.3.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B. 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 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D. 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答案
4、】D【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成就最高的手工业品是青铜器;唐宋时期瓷器成就高;明清时期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故此题应选 D 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青铜铸造业、瓷器业、棉纺织业。4.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A. 帝国的彷徨 B. 中华的荣耀C. 东方的曙光 D. 王朝的振兴【答案】【解析】唐朝时期中国国力强盛,是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大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繁荣辉煌的时期。故答案为 B 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中“最能反映”的要求,排除 A、C、D 项。5.5.下列关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 使
5、中国与世界隔绝B. 是清朝在遭到外来威胁时采取的自我保护政策C. 造成了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D. 促进了国内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和商业的发展【答案】D3【解析】【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对外贸易和交往,使中国逐渐与世界隔绝,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闭关锁国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御外来威胁,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闭关锁国,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对外贸易,不利于国内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 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6.6.“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明朝中后期资
6、本主义萌芽出现B. 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 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 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材料“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可知,限制机户规模的扩大,这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所以本题选 D。A 项对材料的理解不全面。B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 项只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7.7.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这一历史
7、现象反映了中国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 商品经济渐趋衰落C. 民族纺织工业兴起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答案】D【解析】材料“由于洋布畅销,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外来商品的大量涌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其开始解体,故 D 项正确;A 项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材料“洋布畅销”说明 B 项错误;C 项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4点睛:材料“由于洋布畅销,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是解题的关键。8.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 19 世纪 70 年代到 1949 年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的经历是(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你
8、开始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20 世纪 20 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转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前后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好,所以是有可能经历的,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所以是有可能经历的,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连年的战乱,所以是有可能经历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政府鼓励工业的发展,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所以是有可能经历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很长时间的战乱,经营条件是不可能明显好
9、转的,所以是不可能经历的,本题凡是含均是错误的,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含,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B 含,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C 含,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发展【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材料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逐个排除法,一个一个的仔细分析。9.9.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 ,其中代表洋务经济的是A. 5B. C. D. 【答案
10、】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 1840 年之前占主导地位,之后逐渐瓦解,代表自然经济,故 A 排除;在 19 世纪 60 年代后产生,1900 年后逐渐消失,代表洋务派经济,故 B 正确;从 1840 年产生,到 1949 年结束,代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故 C 排除;从 19 世纪60、70 年代产生,1956 年结束,代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故 D 排除。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近代中国各种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史实,再仔细分析材料曲线的变化时间和形态,结合所学知识区分自然经济、洋务派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同点,即可得出答案。10. 建
11、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A. 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B. 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C. “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D【解析】“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反映的是 1958 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全体成员一起劳动时出现的情景;“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反映了农民的积极性被提高,改变来自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所以 D 选项是正确的;ABC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
1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旧的农业耕作模式,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经营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11.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就是6A.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 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社会
13、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因此 B 排除;A 和 D 项,题干没有涉及到,可以排除;实际上根据题干关键词“先进” 、 “落后” ,我们也可以得出答案为 C。12. 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 世纪 50 年代末,一个小孩要把找到的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 )A.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 三大改造运动中C. “大跃进”运动中 D.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20 世纪 50 年代末、炼钢”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个场景发生在“大跃进”运动中。 “大跃进”运动是指 1958 年至 1960
14、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全国形成了大炼钢铁的局面,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号召全民炼钢,造成了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运动。13.13.“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歌颂的是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的决策出现于A. 中共八大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二大D. 中共十四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7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出现于 1
15、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 项,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材料信息。考点:现代中国的经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14.14.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 内地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D. 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故 B 项正确,ACD 项错误。15.15.“50 年代看天上(太阳) ,70 年代看墙上(挂钟) ,80 年代看手上(手表)
16、,90 年代看腰上(手机) ” 。这一说法主要反映了A. 人民生活习惯发生变化B. 我国科技水平发生变化C. 社会风气发生变化D. 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太阳挂钟手表手机”反映了 20 世纪 50 年代到 90 年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 D 正确;材料主旨是反映生活水平,而不是生活习惯的问题,故 A 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人民的生活变化,而不是国家科技水平的变化,故 B 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风气变化的信息,故 C 错误。故选 D。16.16.据 1913 年 9 月 5 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
17、 ”这说明当时A. 妇女地位逐渐提高B. 家庭观念丧失殆尽C. 大众赞同离婚行为D. 婚姻方式彻底变化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913 年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和所学史实说明辛亥革命后倡导男女平等,妇女地位提高,故 A 项正确;B 中丧失殆尽说法错误;C 大众赞同不符合情理;D 中彻底说法错误。考点: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迁婚姻观念的改变表现17.17.1905 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可见当时民报是A. 艺术性报刊B. 娱乐性报刊C. 通俗性报刊D. 政论性报刊【答案】D
18、【解析】试题分析: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 年创刊于东京,是一个大型月刊,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因此选 D.考点: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点评: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18.18.20 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19、的实施B.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C. 报纸和广播传媒的普及D. 电影和电视机的成功发明【答案】B9【解析】【详解】信息高速公路是互联网产生的后果与影响,不是条件,故 A 错误;由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具备了主要的技术条件,故 B 正确;报纸广播与互联网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 C 错误;电影和电视机的传播途径与互联网没有直接联系,故 D错误。故选 B。19.19.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的、最重要的事件。 ”文中所谓“发现美洲”的历史人物是A. 麦哲伦B. 达伽马C. 哥伦布D. 迪亚士【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
20、识可知,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不符合题意,故 A 错误;达伽马发现经好望角至印度群岛的航道,不符合题意,故 B 错误;哥伦布发现美洲,故 C 正确;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故 D 错误。故选 C。20.20.有人说,21 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17 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A. 荷兰B. 西班牙C. 英国D. 法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7 世纪时期荷兰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海外贸易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在欧洲商船数量最多的国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故应选 A。考点:资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下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