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发展史剖析.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翻译发展史剖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翻译发展史剖析.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翻译发展史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第16组:李珊珊、魏蓉婕、刘 静、马 钰、张 莎、卢清华、耿 富目录 1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 2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 3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 4“五四五四”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时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时期期 5新中国翻译时期 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1 1.佛经缘起佛经缘起佛教创立: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创立地点:古印度佛教流传:公元65年之前传入中国 我国的佛经翻译我国的佛经翻译开始: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 发展:魏晋南北朝极盛:唐代 衰
2、微:北宋尾声:元代 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2 2,.佛经的翻译可分为三个时期:佛经的翻译可分为三个时期:东汉至西晋东汉至西晋 中国佛经翻译的草创期,西汉哀帝时期伊存至中国口传佛经。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大月氏僧支谶到洛阳弘佛,译有道品行经等。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84年),安息(即波斯)人安世高翻译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东晋至南北朝东晋至南北朝 以鸠摩罗什为主。鸠摩罗什对东亚佛教经典的贡献巨大。罗什于西明阁和逍遥园开始译经,据出三藏记集载,罗什一生翻译三藏经论74部,凡384卷。隋至唐中叶隋至唐中叶 此一时期为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玄奘是主要的翻译大师,在唐太宗支
3、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了国立翻译院,参与的学生与人员来自亚洲东部各地。他花了十多年时间在今西安北部约150公里的铜川市玉华宫内将约1330卷经文译成汉语。其后则有义净、不空等。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3.3.中国翻译史上有中国翻译史上有“译经三大家译经三大家”的说法的说法 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他和弟子僧肇翻译了 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和百论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 十四卷 真谛真谛 :(印度佛教学者、梁武王)摄大乘论 玄奘:玄奘:唐代高僧,俗称唐僧。贞观二年(公元 826年),玄奘去印度求经,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玄奘主持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部
4、1335卷。此外,他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去的中国人。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4.4.中国佛经翻译思想的历史贡献:中国佛经翻译思想的历史贡献:1.1.奠定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初步基础奠定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初步基础。佛经翻译事业从最早的重直译,到后秦时期鸠摩罗什的重意译,再到隋代的彦琮又倾向于直译,最后到唐朝时期的玄奘创出的“新译”,奠定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初步基础。2.2.对中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对中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第一,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的最简单的去翻译印度日耳曼语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梵文。第二佛经的翻译事实上开始了白话
5、的运用,宋儒以来的语录其实是模仿佛经而来的。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家不仅译出了浩如烟海的经书,而且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他们的翻译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这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形成前的发轫时期。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 1.1.背景知识:背景知识:科技科技来自西方的水来自西方的水 在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与中国知识分子合作,译介了大量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等西方科学著作。(1)在科学家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合译的几何原本中,许多名词如点、线、直线等的译法在中国沿用至今。中国有经纬度的精确概念则开始于他们合译的数学著作测量法义。(2
6、)在这一时期,耶稣会传教士还把中国的大学、中庸、论语、诗经等经籍及文学作品译成外文,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2.2.(1 1)明清之际耶稣会士翻译活动的特点)明清之际耶稣会士翻译活动的特点 阶段性特征明显 开创“洋译华述”模式 实用翻译为上 译出语无一为英语 翻译只是传教的副产品 翻译活动不成体系 (2 2)明清之际耶稣会士的翻译观)明清之际耶稣会士的翻译观就译论而言耶稣会士以及参与西学翻译的士大夫徐光启和李之藻等人虽然未能建立系统的翻译方法和理论但已经透过他们的一些著述中阐述了浅显的翻译观点。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3.3.影响:影
7、响:清之际西方耶稣会士在中国从事的以科学为手段的传教活动实际上开创了我国的第一次科技翻译高潮,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有着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尤其是他们采取的适应性传教策略以及在译介西方科技著作时采取的适应性翻译策略所形成的“西学东渐”译介成果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更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清之际耶稣会士翻译活动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耶稣会士的著述和书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及中国科学技术的精髓被介绍到了西方,对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1.1.背景知识:背景知识: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翻译 发展史 剖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