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pdf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pdf(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 100以内的数,掌握 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3、结合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 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
2、数的继续和发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数位的顺序和数的大小比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数的意义。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选取的素材真实、新奇、有趣。1986年,北京六年级学生杨海兰和上海初中一年级学生吴弘代表全国少先队员登上南极长城站进行了实地考察。本单元素材以这一真实的事件为背景,创设了一系列在南极考察的情境,带领学生走进那
3、神奇的南极世界,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供了数一数、摆一摆、估一估等认数、数数活动,使学生在经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出数的概念。3、重视估计意识的培养。估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技能是发展数感的重要方面。本单元在教学数数的过程中,始终将估与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两个小朋友来到南极的情境,引出了“有多少只企鹅?”和“有多少只海豹?”等问题,从而激起学生数数的欲望。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
4、个十是一百及 100以内数的数位顺序,掌握数的组成。在自主练习中,利用“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二个信息窗在故事情节上是第一个信息窗的延续,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上,由“数数记数”是认数的发展。教材借助两个小朋友观察记录贼鸥的情境,引起学生对读数、写数及数的大小比较的学习,并借助自主练习中的100以内数序表了解百以内数的顺序,借助小棒图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借助三个小朋友拍球图学习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巩固对 100以内数的认识。三、教学建议1加强观察、注重操作,让学
5、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对一年级学生来讲,百以内的数对他们来说就算是大数,在其生活中虽然有所接触,但机会比较少。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两幅现实、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数一数情境中的南极动物,并借助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操作,然后抽象、概括,让学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学具代替情境中的动物,摆一摆、数一数,并借助计数器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体会计数单位“百”的意义,理解 100以内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2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6、,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自主学习100以内的数,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建构。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教材为让学生建立数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信息窗 1中的企鹅、贼鸥、海豹图,5页第6题、9页第6题等。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或用比一个数“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数的大小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起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概念。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用数来表达、交流
7、的有关内容等。教学中要实施先估后数的策略,除了用足用好教材中的资源外,还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件中寻找素材进行估计练习,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4、关于评价。对本单元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要重点考察学生有没有掌握100以内的数数、读数和写数的基础知识,是否掌握了数的顺序,会不会比较数的大小,能不能进行简单的口算。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态度、情感体验等方面是否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6课时第一课时来到南极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页信息窗一例 1及自主练习 1、2、5、6题。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
8、数、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使学生在经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数的概念。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3、在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中,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准备:课前丰富南极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知道南极吗?你对南极有哪些了解?(教师简要介绍南极的概况及情境图的背景)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和你小组的小伙伴说一说。(学
9、生小组交流)4、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充分提问)学生根据情境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企鹅有多少只?贼鸥有多少只?海豹有多少只?海豹和贼鸥一共有多少只?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数一数企鹅的只数,认识整十数及100。师: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呢?请小朋友先估一估吧!(学生估计)师: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生答)师: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有多少只企鹅呢?生:数一数就知道了啦。(学生先独立去数,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数法,然后全班汇报。教师参与指导。)师:小朋友可以用小棒代替企鹅数一数。(学生动手操作)师:你是怎样数的?数给大家听听。(数的方法:1根1根地数,2根2根地数,5根5 根地数,10
10、根10根地数)师:数这么多企鹅,你认为那种方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生:10 根10根的数最不容易出错。2、借助数小棒教学 100的组成。师:请小朋友用 10根10根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每数 10根就捆起来)师:有多少根小棒?数给大家听听。(学生边指边数 10、20、30100,教师随机贴小棒图)小结:一捆10根,10捆就是 100根,也就是 10个十是100。(教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教师把 10捆小棒捆成 1大捆,告诉学生这就是 100根小棒)3、用计数器表示 100。(1)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 20,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 60、90吗?(学生拨珠)(2)怎样在计数器上拨
11、出 100呢?(多数学生用十位上的10个珠子表示 100,个别学生用百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 100)(3)教师边讲解边拨珠,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4)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的意义及顺序。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自主练习第 1题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练习时先让学生圈出10个,再自己独立地去估、数,然后交流自己估和数的方法和结果。2、自主练习第 2题数数游戏,即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既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还可以 5个5个的数练习时,可先由教师与一位学生作示范,再让学生两人或多人一组做练习。3、自主练习第 5题估一估,说一说。同位合作进行练习。4、自主练习第 6题猜数游戏。练习
12、时,教师可创设猜数游戏的氛围,与一名学生作示范,等学生明白活动规则后,再让同桌两人进行互相猜数游戏,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初步掌握猜的策略,感受用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四、课堂小结1、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你能回家用 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给爸爸、妈妈听吗?五、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来到南极例2及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页信息窗一例 2及自主练习 3、4 教学目标:1、掌握 100以内数的组成及数位的顺序,理解数位的意义。2、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3、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回顾1、师:上一节课,我们参观了
13、企鹅的家乡南极,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老师先考考你们。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3、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解决提出的问题。(请翻开书第 2页)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1、数一数有多少只海豹。(1)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数出海豹有多少只。(组间交流)(2)师:你能用小棒来表示出海豹的只数吗?(学生独立数、摆)(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小棒就能一眼看出是24根?(4)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归纳出“24里面有 2个十和 4个一”。2、在计数器上表示 24。(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几个十就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几个一就在个位上拨几个珠子)3、同桌合作,进
14、行几十几的拨数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排排队:教师出示“个位”、“十位”、“百位”的卡片,请学生按顺序排队。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自主练习第 3题 数一数,填一填。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填?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2、自主练习第 4题(1)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图中给了你哪些信息?你能用这些信息编一个有趣味的故事吗?(2)师:小动物门着急了,同学们快快帮它们把气球拉回来吧。(3)集体订正(4)对于多余的信息,鼓励学生想办法解决。3、补充练习,写一写,画一画。4、补充练习40、41、()、()、45、46、()、()、()25、30、()、40、()、()、55、
15、60 10、20、()、()、()、()、()、()、()、100 54、53、52、()、()、()、()、47 四、走进生活你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100以内的数吗?五、课堂小结评选出会思考、会合作、会倾听的好孩子,并到“丰收园”选一个大苹果。六、课后反思:第三课时信息窗二观察贼鸥(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6页“信息窗 2”,“你说我讲”第一个红点的问题。教学目标:1、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观察情景图1、同学们也让我们踏上神
16、秘的南极大陆进行实地考察,好吗?2、你在南极大陆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谁能把话说完整。3、先让我们估计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海豹?学生试着估计一下,并说说是根据什么估计出来的?4、提出问题5、过望远镜我们观察到天上有四十七只贼鸥、冰上三十二只贼鸥、冰上还有三十二只企鹅、二十二只海豹。6、看样子南极的朋友还真不少,就让我们用数字把朋友的数量记录下来好吗?二、解决问题1、想一想,这些数字你想怎样记?2、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让他们帮你听听怎么样。3、你能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吗?试一试。4、相信你会把这些数字读得非常正确。5、小组同学交流想法,并用
17、计数器演示。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计数器帮助演示数的写法,并让学生说说每一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加深数位意义的理解。6、小组内一个同学用计数器演示,其余同学读数并把数字记录下来7、小结:通过读数和写数,你都有什么发现?揭示:读书和写数,都从高位起。三、应用拓展1、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我们的周围什么地方用到数字?(全班学生的总数、男同学的人数、女同学的人数等等)。先让学生用该数字说一句话,再让其余同学把数字记录下来。2、“自主练习”第一题,先让学生独自做题,把自己写的数读给小组同学听,在小组内交流写法。3、“自主练习”第二题,先让学生整体观察这张表,有什么发现?再让学生独立填写各空格里的数。填完后,
18、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教师要鼓励学生讲自己的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四、课后反思:第四课时信息窗二观察贼鸥(二)教学内容:信息窗二,“你说我讲”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教学目标:1、会比较 100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3、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4、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培养数感。教学内容: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上节课我们在南极考察时看到了天上有47贼鸥,冰上有 32只贼鸥,看到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2、学生自由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如
19、果出现“一共有多少只贼鸥?”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数出贼鸥的总数,如果有学生会计算的话,可以计算出来,但对学生不作统一要求。如果学生不能提问出“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二、解决问题1、“怎样才能知道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有什么办法?”让学生知道问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其实就是比较 47与32的大小,“怎么比较 47与32的大小呢?”2、学生独立思考。3、小组交流想法。4、全班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生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生2:数的组成来比 对不同的方法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使学生在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的同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三、
20、拓展应用1、“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小组交流想法。2、“自主练习”第4题。(1)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注意让学生把图中的条件和问题表述清楚。(2)在理解图意后列式计算。(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4)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做第5题。3、“自主练习”第6题。(1)、先让学生明白题意。(2)、学生独立去做,在交流自己选择的结果和想法。(3)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四、课后反思:第五课时南极小客人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0页,“我学会了吗”以及“丰收园”的内容。教学目标:1、复习100以内的数数、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21、2、培养学生整理已学过知识的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这几天我们交了好多数字朋友,可是有一些数字朋友不听话,都在我们的课本上解散了非常乱,让我们来看看都是几好吗?2、提出问题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给予及时地引导,对问题进行筛选。二、解决问题1、让我们读一读,都是哪些数字朋友?学生同位之间读一读。2、看样子还真不少呢?到底有多少你知道吗?学生自己数一数,小组汇报统一答案。3、其实这些数字只要我们按照一点的顺序串起来,就会有一个惊喜,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学生连完之后,说一说是什么?这里面一定有你喜欢的数,不妨用你喜欢的符号
22、表示出来,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看一看在你喜欢的数中,哪个最大?说一说,为什么说它最大?你是怎么想的?还可以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的数,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比一比,谁选的数最大?谁选的最小?说一说是怎么比出来的?4、回顾整理在这个单元中,你还学到了什么?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归类整理。引导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说一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又有什么收获?”“哪些方面比较满意”、“哪些方面还学要继续努力”、“与小伙伴合作怎样?”应到学生客观做出评价,并把相应的苹果涂红。四、课后反思:第二单元下雨了学看钟表一、教学内容及地位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是“认识钟表”的起始课。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结合实际初步
23、学会看钟表,体会认识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内容打下基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以“下雨了”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素材,通过老师分别给4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引起学生对认识钟表的需求,体会认识时刻在生活中的作用。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自主练习,认识钟面,认读“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个时刻。其中,认识整时和半时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认识“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学时应注意加强直观操作。二、具体的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
24、和半时的时刻,初步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感受时间的意义。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知道珍惜时间。三、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教材着力架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以一个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故事情境“下雨了”为背景,以老师打电话询问学生放学到家的情况为素材,将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巧妙地串在一起,又从整体上比较这四个时刻的不同。2人文思想贯彻教材其中,无声的画面效果营造一个个浓浓的“情”字。尊师爱生、关爱老人、家人和睦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放学后下雨了,学生何时到家牵动着老师的心,打个电话问一下,了却教师的牵挂,关爱学
25、生已变成我们教师的自觉行动。今天是奶奶的生日,全家人给奶奶过生日,倡导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风尚,这对我们的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下雨了学看钟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1页信息窗,自主练习 1、2、3、5题。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初步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感受时间的意义。3、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知道珍惜时间。4、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学重难点:认识整时和半时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认识“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用多媒体课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一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