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0224232039).pdf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022423203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0224232039).pdf(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4/例 1、例 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1.滑冰场上午有 72 人,中午有 44 人离去,又
2、有 85 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2.“冰雪天地”3 天接待 987 人。照这样计算,6 天预计接待多少人?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二、新授小组 4 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 1、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2、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1)71-44+8571-44 表示中午 44 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27+85 再加上到来的 85人 =113(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2)98736 639
3、87 =3296 =2987 =1974(人)=1974(人)第一种方法中,9873 算出了 1 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 算出 6 天接待的总人数。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 6 天是 3 天的几倍,6 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 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 3 天的 987 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 倍。等等。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4.巩固练习2(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 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
4、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2)P5/做一做 1、2 三、小结:四、作业:P8/1 4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6/例 3 (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二、新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
5、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24+24+24 2 (2)242+242 =24+24+12 =48+12 =48+12 =60(元)=60(元)(1)242 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 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再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2)242 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 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
6、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买 3 张成人票,付 100 元,应找回多少钱?三、巩固练习P7/做一做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四、作业板书设计:四则运算(二)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1)24+24+24 2(2)242+242 =24+24+12 =48+12 =48+12 =60(元)=60(元)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课后小结: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P10/例 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
7、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二、新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 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 270 位。如果每 30 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1)27030-18030 (2)(270-180)30 =9-6教育 =9030 =3(名)=3(名)(1)27030 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
8、多派几名保洁员。(2)270-180 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 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学生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三、巩固练习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 副手套”等等。)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四、作业板书设计: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 位,下午有 270 位。如果每 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一名保洁员,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1)27030-18030(2)(270-180)30 4=9-6 =9030=3(名)=3(名)运算顺序:算式里
9、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P11/例 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二、新授出示例 5(1)42+6(12-4)(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
10、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学生自由回答。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 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提高练习】1、先估计每组算式中哪个算式得数大?再计算。(1)450306 (2)850606 (3)72098 450306 850606 72089 2、填上合适的数,列综合式子:四、作业:P1415/2、3、57 板书设计:四则运算(三)(1)42+6(12-4)(2)42+612-4 运算顺序:=42+68 =42+72-4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42+48 =114-4 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90 =110 除法
11、,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5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第五课时:教学内容:P13/例 6(0 的运算)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关于 0 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重、难点:0 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过程:一、口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1)100+0=(2)0+568=(3)078=(4)154-0=(5)023=(6)128-128=(7)076=(8)235+0=(9)99-0=(10)49-49=(11)0+319=(12)029=二、新授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请你们根据分
12、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 的运算都有哪些。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 的运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关于 0 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学生提出 0 是否可以做除数。小组讨论:0 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教师小结:0 不能做除数。如 50 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 相乘得到 5.0 0 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 相乘都得 0。三、小结学生小结关于 0 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四、作业 P1516/8 13 板书设计:关于“0”的运算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 0,还得原数。0能否做除数?0+319=3
1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 0,还得这个数。029=0 0 78=0 一个数乘 0 或 0 乘一个数,还得0。076=0 0 23=0 0除以一个非 0 的数,还得 0。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教学反思:第六课时:整理与复习课内容:复习课本 1-3单元内容。6 教学目标:1、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2、能正确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能正确叙述简单的路线图。4、掌握加法、乘法定律,并会进行简便计算。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这册课本的内容已经学完,现在我们复习一下这册所学的内容,(
14、一)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出示课件第 3 张)1、什么是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2、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二、计算下面各题:15+20 3 7(59+21)=15+60 =7 80=560 =75三、作业:P16-14 教学反思:第七课时检测 1 一、口算题(共 12 分 )105 523=(1055)23=5225 5225105 5(2 3)=105(5 23)=100+1000=50+90(23)=(50+90)23=50+9023=(50+902)3=729488=64647=二、填
15、空(5+8=13 分)1、下面是小红各科考试成绩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语文()分、数学()分、外语()分(2)数学比外语高()分(3)三科平均()分2、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1)96015=64 64 28=36 综合算式 _(2)7524=1800 9000 1800=7200 综合算式 _(3)810-19=791 7912=1582 1582+216=1798 综合算式 _(4)965=480 480+20=500 5004=125 综合算式 _ 三、判断(正确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在括号中划“”并改正)(9 分)1720(1532)23889(108931)5
16、 3(80020050)3 7=720(122)=38891495 =(10050)3=72024 =3889745 =203=30()=3144()=60()四、计算题(每道小题 3 分 共 18 分)1996 9627410000(5966)64594045(798 616)(31540 364)7125208(121 11)(2010 906)(65+15)五、文字题(每道小题 6 分 共 18 分)1、25除 175的商加上 17与 13 的积,和是多少?2、从 4000 除以 25 的商里减去 13 与 12 的积,差是多少?3、6000除以 59与 35 的差,商是多少?六、应用题
17、(第 1 小题 5 分,共 30 分)1.某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310吨,二月份生产400 吨,三月份生产 490 吨化肥,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2.一匹马每天吃 12千克草,照这样计算,25 匹马,一星期可吃多少千克草?(用两种方法计算)3.工人王师傅和徒弟做机器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做 45个,徒弟每小时做 28 个,王师傅工作 6 小时,徒弟工作 8 小时,他们共做多少个机器零件?4.工厂有煤 8000千克,原计划烧 25 天,由于改进炉灶,实际烧了 32 天,平均每天比原计划节约多少千克?5.工地需要 1280袋水泥,用 8 辆大车 4次才全部运来,一辆大车一次可运多少袋化肥?(用两种方
18、法计算)6.一个养鸡场四月份卖出12300只鸡,五月份卖出的比四月份的2 倍还少 200只,两个月一共卖出多少只鸡?教学反思:第八课时检测 2 一、填空。(每空1.5 分,共 18 分)1、在计算(200 3647)44 时,先算(),再算(),最后算()法。2、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3、根据 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5 人 4 小时做了 80 朵纸花,平均每人 4 小时做()朵纸花,平均每人每小时做()朵纸花。5、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等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的
19、顺序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要先算(),后算()。6、甲数是乙数的 52 倍。(1)、如果乙数是 364,那么甲数是()。(2)、如果甲数是 364,那么乙数是()。二、判断,(8 分)1、25252525=1()2、比 90 少 2 的数的 2 倍是 176 ()8 3、21、26、13的平均数是 20 ()4、185 乘 97 与 53的差,积是多少?列式是:18597 53()三、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18 分)377437(65+35)540(148+47)13(30830828)11(1012024)5(238+756090)1421(2301924)四、列式计算,(9 分)
20、1、725 加上 475的和除以 25,商是多少?2、1784加上 128除以 8 再乘 23,和是多少?3、16 乘以 12的积加上 68,再除以 4,得多少?五、四年级爬杆比赛前5 名的成绩如下表(9 分)(1)、右图每格代表()米。(2)、用条形图表示每人的成绩。(3)、()爬得最高;李平比王江多爬()米,平均每人爬()米。六、应用题(30 分)1、一艘大船运了 6 次货,一艘小船运了 9 次货,大船每次运 30 吨,小船每次运12 吨,大船和小船一共运了多少吨货?2、刘老师批改 98 篇作文,第二天批改了20 篇,比第一天多批改了8 篇,还有多少篇没有批改?3、运动会上 315 个同学
21、参加体操表演。他们平均分成 5 组,每组多少个同学?(解答后在检验)4、光明小学共 27 个班,每班各买一个脸盆和一条毛巾一共要用去189 元,每条毛巾 3 元,每个脸盆多少元?5、蔬菜店运来白菜 1800 千克,花菜 850 千克,每 50千克装一筐,白菜比花菜多多少筐?(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测试题(第一课时)1填空(1)在计算(200036 47)44 时,首先算()法,最后一步算()法(2)180 650320 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3)根据 500 1254,4404408,804408396 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原计划 21
22、天完成,实际提前了5 天,实际()天完成任务(5)5 人 4 天编筐 80 个,每人每天编筐()个(6)甲数是乙数的 52 倍如果乙数是 364,那么甲数是();如果甲数是 364,那么乙数是()9(7)78 与 82的商,除 585 与 265 的差,商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8)用 182除以 13的商,去乘 28 与 14 的差,积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9)一个气象小组测得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温度分别是31、33、34、32、30、35、29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相差(),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平均是()(10)把算式改编成文字题5(37):_ 5 37:_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23、”,共 10 分)(1)75 8 表示 8 个 75 的和是多少()(2)比 200 少 2 的数是 198()(3)乙数比甲数少 2,甲数就比乙数多2()(4)甲是乙的 3 倍,乙是丙的 2 倍,甲是丙的 6 倍()(5)小数一定比整数小()(6)百分之一比十分之一大()(7)被减数、减数、差的和等于被减数的2 倍()(8)25 4 25 41()(9)4361984362002()(10)a台织布机 b 小时织布 c 米,则每台布机每小时织布c a b 米()第二课时3选择题(1)甲数是乙数的 1 倍,甲数()乙数(2)44 个 25相加的和除以 25 的 11倍,商是多少?列式应是()2
24、5 44 25 1125 44(25 11)(4425)(25 11)(44 25)(25 11)(3)下面第一步计算是正确的是()25 181835125 0351 25693400 25 425693400 10 85030 3 1085010 10 125 834665410001000(4)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96,那么被减数是()964869条件不够(5)有 6 名少先队员,上午植树30 棵,下午植树 24 棵,平均每名少先队员植树多少棵?正确答案是()5 棵4 棵9 棵6 棵(6)李强数学前三单元的平均成绩是96 分,第四单元考了 100 分,那么李强数学前四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25、分?正确算式是()(96100)2 (96 3100)3 96 3 2100 2(96 3100)4(7)6 个人 3 天可以做玩具 36 只,平均每人 3 天可以做几只?正确列式的10 是()30 6 336 336 636 6 3(8)每分放的影片长 30 米,第一部放映 24 分,第二部放映 19 分第二部比第一部影片短多少米?错误列式是()30(2419)30 2430 1930(2419)4计算题(1)直接写出得数14 680 16625 645 3540 9(15822)390 18180 4750(2015)(2)计算下面各题10803500 2503462010 1511 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2022022423203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