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pdf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pdf(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课 题:1、第一单元: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教案内容:教学内容:P12 教学目标:1、能运用以前所学的方法探索出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简单规律,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出发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2、培养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培养独立探索、大胆尝试及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探索口算方法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
2、同学们,你们参观过养鸡场吗?(出示主题图和题目),从题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出算式?2、探索口算方法问:6003 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交流算法。学生可能有的方法:因为3 个 200 相加是 600,所以 6003 200 6 个百除以 3 等于 2 个百,2 个百是 200。因为 63 2,所以 6003 200 学生在介绍完一种方法后,教师引导大家想想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你是否同意他的想法。谈话: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自己选一种喜欢的方法,把6003 是怎么算的再说一遍给同桌听。3、观察对比,探索发现。出示 P2想想做做 1,提出要求:请大家
3、口算下面各题,在书上直接写得数,然后观察这几组题,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得数。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可能的发现:每组三个算式中被除数的第一个数字是相同的,除数是相同的,商的第一个数字也是相同的。每组的第二个算式的被除数比第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末尾多了一0,除数相同,商的末尾也多了一个0。每组的第三个算式的被除数比第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末尾多了两个0,除数相同,商的末尾也多了两个0。口算第二、三个算式时,只要和第一个算式一样算,然后再看被除数末尾有几个 0,在商的第一位的后边添上几个0 就可以了。教师小结:大家发现得真好,而且观察很有顺序,能注意竖着对比每组三个算式之间的联系,横着对比
4、三组算式之间的关系。二、探索笔算方法1、提出问题。养鸡场的鸡还都是产蛋高手呢。这些鸡2 天共产蛋 986 个,平均每天产蛋教学调整-2-多少个?算式怎样列?2、问:谁能估计一下平均每天产蛋几百多?指名估算并交流方法。3、谈话:到底是多少个呢?大家能不能用笔算的方法算一算呢?请一位学生示范写出竖式。问: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试着计算这道题吗?学生尝试。交流算法。4 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引导学生明确:9 百除以 2 得 4 百多,4 表示4 个百,所以要写在商的百位上。百位余下的1为什么要和被除数十位上的8合起来再除以2?引导学生明确:9 个百除以 2 商 4,分掉了 8 个百,还剩 1 个百没分
5、,所以要和十位上的8个十合起来成18 个十再除以2,也就是说除的过程中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数合并起来继续除。问:你觉得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揭示课题。谈话:怎样检查结果对不对?你会验算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验算,其他同学同时验算。三、巩固练习,深化感知1、模仿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2 的前两题,教师巡视指导,再组织学生交流,解决个别问题。2、独立练习学生独立计算想想做做2 的后两题,再同桌互相交流算法,互相批改。四、实际运用,解决问题1、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2、想想做做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计算,
6、然后组织交流。可以用乘法思考:130 个盒子可以装1304 520(节)电池,再用可以装的 520 节电池和要装的540 节电池比较,说明准备130 个盒子不够。可以用除法思考:装 540 节电池需要 5404 135(个)盒子,说明准备的130 个盒子不够。五、总结鼓励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探索,共同合作,大家取得了很多的收获,下面请大家谈谈你这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也可以说说你在学习中还有哪些疑惑?六、课堂作业想想做做 3教学反思:-3-课 题: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教案内容:教学内容:P34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7、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复习导入1、口算202242404204244405同时指名两位学生板演:637525集体订正时让板演的学生说说商为什么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2、创设情境,以旧引新谈话:同学们,今天食堂买来一些鸡蛋(出示挂图并把每千克鸡蛋4 元改成 2 元),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解决什么
8、问题?怎样列式?估算:你能帮食堂阿姨估算一下,312 元大约能买多少千克鸡蛋吗?先独立估算,再同桌交流。集体交流:你估算的结果是几百多?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板演。问: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结算法:强调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二、教学新课1、引入新课:假如每千克鸡蛋4 元,请你估算一下,312 元能买多少千克鸡蛋呢?同桌两人交流估算的结果。你是怎样估算的?2、自主探索,理解3124 的计算方法和书写方法。独立探索:填写第3页的方框。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与组员交流,看意见是否一致。汇报交流,理解掌握。选一组学生的竖式,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可以体温,进
9、行答辩。重点讨论:商的首位7 应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检验刚才的估算结果。3、小结计算方法:这道除法计算时有何特点?把两题比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为什么第1 题的商是三位数,而第2 题的商是两位数?4、揭示课题。三、组织练习1、想想做做 1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重点检查除的顺序及首位商的书写位置。)2、想想做做 2 教学调整-4-为了减少计算中的错误,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小结:除了计算认真仔细,还要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出示第 2 题,每组练习一题,并验算。集体订正。3、想想做做3 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每题的商是几位数,再集体交流。组织交流,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两
10、题的商哪一个大一些?4、想想做做4 回忆这些图形的名称,同桌交流,并讨论计算边长的方法。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问:你发现这三题的计算结果怎样?(渗透被除数不变,除数大商就小的规律。)5、想想做做5、6 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后再进行交流。四、全课总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动脑,与同伴密切合作获得并掌握了除法的新知识,你能告诉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吗?还要提醒同学们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吗?五、作业想想做做 3 后两组。教学反思:课 题:3、练习一教案内容:教学内容:P5 教学目标:巩固前面两段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11、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想想做做1 分组练习,并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评讲。2、想想做做2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估算,并要求说出估算的依据。再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小结。3、想想做做3 教学调整-5-问:能不能通过题中条件一眼看出谁跳得比较多?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比较快一些呢?先估计,再要求计算。4、想想做做4 分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并要求完成后观察每组中两题之间的联系。集体讨论,领会其中的联系和区别。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5、想想做做5 出示图,理解图意和题意。同桌互相说说解题策略。二、课堂练习1、同学们栽树,上午栽了524 棵,
12、下午用了4小时栽了488 棵,下午平均每小时栽多少棵树?2、油厂把 610 千克的豆油分装在最多只能装5 千克的油壶里。准备120 个油壶够吗?三、全课总结四、作业:想想做做5教学反思:课 题:4、商中间、末尾有0 的除法(1)教案内容:教学内容:P68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 除以任何不为0 的数结果都等于0。2、经历探索商中间、末尾有0 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
13、算式怎样列?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2、结合旧知,解决问题三只小猴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呢?“一个都摘不到“那么03 等于多少呢?如果是 4只小猴摘桃结果会怎样?5只呢?9只呢?,算式怎么列?结果呢?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得出:0 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二、巩固练习想想做做 1 教学调整-6-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小结:0 除以或乘以任何不是0 的数结果都等于0。三、教学例 2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例题图,问:你从图上知道些什么?问:要求“前3 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怎样列算式?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谈话:3
14、063 等于多少?先估算,再算一算。了解学生的方法,有选择地请学生把他们的方法写在黑板上。问:3063 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重点学习笔算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分析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 0 除以 3 得 0),这个 0 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 有占位的作用。讲解书写格式。问:对比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漏写了商中间的“0”呢?四、完成“试一试”1、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2、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3、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4、如果学生写出的竖式不够简便可以进行引导分析:最后一步的竖式计算能否省略?如果省略,商的个位上的0 要不要写?
15、还要在哪里写0 表示除完?5、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五、全课总结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题目,你认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除到 0 前边的一位正好除完,就直接对齐被除数里的0,在商里写0。六、巩固提高1、想想做做2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每题的商是几位数。再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选两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2、想想做做3 独立找出 3 题的错因,并改正,再指名回答。七、作业想想做做 4 想想做做 5教学反思:-7-课 题:5、商中间、末尾有0 的除法(2)教案内容:教学内容
16、:P910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 0 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2、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一、教学例题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例题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要求“后 4 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算式怎么列?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谈话:4324 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指名回答。要求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学生的计算情况。评讲:十位上的3 除以 4 不够商 1 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 能不能丢,为什么?问:根据刚才的估
17、算看看我们笔算的结果怎么样?做题之前或之后的估算对笔算会有什么好处?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为了防止漏写0,最好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二、完成“试一试”出示题目,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统计正确率,帮有错误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问:“试一试”的两道题和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三、巩固提高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选两题让学生说计算过程。统计正确率,指导有错的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2、想想做做2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要求:先找出错在
18、哪里,再改正。谈话:对于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你觉得在做笔算除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四、作业想想做做 3、4教学调整教学反思:-8-课 题:6、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案内容:教学内容:P11和 P12的 13 题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看图提问并解答图 1:显示 10 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 个”。学生可以提问:平均每盒有多少个?图 2:显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个装”,旁边出示“一共600个”。学生可以提问:一共有多少袋
19、?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二、学习新课1、观察图意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问:要求什么问题?怎么样列式?2、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桌或小组商量,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汇报2242 112(本)1124 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42 8(层)2248 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4、讨论比较。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三、应用提高1、想想做做1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最后让学
20、生交流思考方法。交流反馈时,教师分别提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行比较。2、想想做做2 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相关信息共“150 片,每日 3 次,每次 2 片”。提出问题: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3、想想做做3 出示学生购买乒乓球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解答。注意提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找到图中隐藏的已知条件“有两个小朋友”。教学调整-9-解答后同桌学生交流比较。四、课堂作业补充题1、学校把买来的840 本图书分给3 个年级,每个年级有2 个班,平均每班
21、分得图书多少本?2、商店运来2 箱毛巾,每箱4 包,一共有480 条。每包有多少条毛巾?教学反思:课 题:7、练习二 1教案内容:教学内容:P13第 15 题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 的除法计算,通过具体练习,帮助学生区分各种情况,克服相近内容的互相干扰,能正确估算并计算、验算。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P13.3 出示第一组题,学生独立进行口算。指名口答。讨论: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口算时有什么区别?出示第二组题,同桌互相交流进行口算。讨论: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结。2、P13.1 再要求计算。集体反馈。小结。3、计算并验算536432138723学生分组完成,
22、集体评讲。讨论三题在计算时的不同。小结。4、P13.5 引导读懂表格,理解题意。明确要求谁拍的最快,谁拍得最慢必须要知道每人每分钟拍球的个数。学生独立完成。班级交流反馈。二、课堂练习1、口答说出下面各题中商是两位数的,商是三位数的,商中间有 0 的,商末尾有 0的。教学调整-10-563430354266912325968568700521472、拓展题3、填上合适的数4、油厂把 411 千克的豆油分装在最多只能装5 千克的油壶里,至少需要这样的油壶多少只?5、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35,商是 3,那么被除数=(),除数=()三、全课总结四、作业:P13.2、4教
23、学反思:课 题:8、练习二 2教案内容:教学内容:P14第 69 题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三(4)班有三个小组,每组有6 个同学,一共做了108 朵红花,平均每个同学做了几朵红花?2、王叔叔 2 分钟打了 106 个字。他平均每分钟打了多少个字?如果他照这样的速度用了8 分钟打完一篇文章,你知道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吗?3、三、四年级各有3 个班,要选 150 名同学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平均每班要选多少名同学?4、一个旅行团有15
24、3 人,他们入住的酒店现在只有5 人间的房了,想一想至少需要多少个房间呢?5、图书室有 3 个书架,每个书架5 层,一共有 750 本图书。平均每层有多少本?6、学校新买来840 本故事书分给6 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 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多少本?7、三(4)班有 4 个小组,每组8 人,平均每人采5 个昆虫标本。他们班一共采集多少个昆虫标本?(以上各题均由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班级交流反馈。)二、拓展练习1、想想做做9 让学生充分理解题意,收集题中信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班级交流汇报。2、P14思考题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讨论。对学生正确的解法给予充分的肯定。3、商业大厦的牛奶,原价每盒7 元,现降
25、价为每盒6 元。人民商场同样的教学调整-11-牛奶每盒 7 元,买 4 盒送 1 盒。小华要买5 盒牛奶,你建议他在哪家商店买比较合算呢?四、作业1、对想想做做6、7 两题进行质疑,对困难学生进行启发。2、作业:P14.6、7教学反思:课 题:9、复习 1教案内容:复习内容:P15.14 复习内容:通过复习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整百、几百几十的数,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复习过程:一、基本训练1、P15.1 出示口算题,学生先独立口算,再指名口算,并选择几题要求说出口算依据。2、P15.2 分组练习,组织比较。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三年级 下册 数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