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
《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一章编制依据及修缮原则1.1编制依据1.1.1 修缮设计方案及做法要求1.1.2 北京北方古建工程施工操作做规程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1.5 清式营造则例1.1.6 古建筑木结构维修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1.1.7 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1.8 北京市文物建筑工程管理条例1.1.9 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0 建筑防腐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95)1.1.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办法(JGJ59-8)1.1.1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1.1.13 建筑机械
2、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1.1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1.1.15北京市建设工程现场管理方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72 号(2001)1.1.16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京建施20033 号1.1.17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保卫消防标准京建施20034 号1.1.18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文明安全施工管理暂行规定1.1.29 北京市质量监督总站036号文件1.2 修缮原则1.2.1 遵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之规定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 古建筑 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必须遵守不2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1.2.2 遵循文物建筑
3、维修、四保存的原则,即:保存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1.2.3 保证古建文物安全为主的原则。1.2.4 施工遵守的原则及方针:保护文物继承传统循法守规营造精品。1.2.5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遵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相关原则。1.2.6 真实完整地保存该区建筑物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征,严格遵循设计意图,严格遵循使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和传统做法施工。对于近代改变原状的做法,在本次修缮中根据设计方案满足居住功能的需要。1.2.7 遵循建筑特有的工艺手法,突现时代特征。3第二章工程概况2.1 项目概况工 程 名 称:工 程 地 址:建 设 单 位:设 计 单 位:2.2 现
4、状概述2.3 工程修缮项目:第三章施工部署施工组织设计为本工程施工的指导文件,一经审定,任何人无权擅改施组内容;施工当中发现新的问题及时通过技术负责人与建设、监理单位协调更改并重新编制分项方案,不得擅自处理;严格遵守作业时间的安排,不得无故拖延工期。3.1 施工总部署3.1.1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甲方对本工程的要求,适时有效的组织施工。即:以内院向外院依次进行;各个院落流水组织施工作业,但各个工种统一协调配和,先主体后油饰。3.1.3 首先对院落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对有价值或有要求的树木或部位进行保护,规划场地的合理利用,布置消防、施工用水及施工临电、机具设施的安装。3.1.4 对拟修缮栋号的柱跟
5、、大木梁架及设计修缮项目进行进一步勘察,编制修缮方案。部分材料加工时间较长,组织一次性材料计划。3.1.5 对拟修缮栋号的现状进行测量、拍照、记录现状做法、用料尺寸。3.1.6 本工程为了减少扬尘、污染及减少施工占地,木材、泼灰加工移到施工现场以外。43.1.7组织好工力,强调计划准备工作,提前落实劳动力资源,确保工序按进度计划施工,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项目如果有新变化时,施工布置另编制补充方案。3.1.8 临街院落用围档板封护严密,渣土白天堆放后随时用密目安全网覆盖,洒水降尘,夜间用车将碴土运走。第二天上班首先对碴土站清理干净,保证现场整洁。3.2 现场组织管理安排本项目管理的项目部从事古
6、建筑修缮施工管理工作多年,善于钻研,敢于探索,有创新精神,熟悉古建传统工艺及施工中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在本项目中也有信心积极致力于施工中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为探索古建筑的保护尽力。3.2.1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的构成由项目经理负责对该项目的全面管理,协调各个工种之间的工序衔接,以及工料安排,各劳务队伍直接由专业工长进行管理。3.2.2 项目部管理组织机构的构成该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置充分满足本工程的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原则上保持不变;为有利于达到业主目标,实现公司合同承诺,在需要调整时,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适当调整。项目经理的调整
7、要征得业主方的同意。3.3 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3.4 施工机械配置本工程因场地狭小,二次搬运路线较长,运输量大,且降效因素较多,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机械。但由于使用机械有条件限制的时候,如受到污染场地受到限制,同时采取人工与机械共同作业,但由于现场条件限制部分机械场外设置。53.4.1 瓦作现场打灰机械:设麻刀灰机(炮筒子)三台、麻刀机一台。3.4.2 小型手用电动工具:手电锯两台、手电刨一台、云石机两台、角磨机4 台、曲线锯一台。3.4.3 场外加工机械:磨砖机2 台、切砖机 2 台、电锯 1 台、电刨 1 台、压刨一台。3.4.4 手用工具:手推车 50 辆、大灰槽六个、铁锹、
8、洋镐、三齿、手锤、錾子等工具,保证使用要求。3.5 临时用电方案设计2.5.1 由甲方提供电源引入电源,供本工程施工用电,设置位置根据实际需要配二级箱,并加装低压电度计量表。依据工程所用机具用电功率一览表及相应施工机具,使用条件计算本工程施工机具用电功率约80KW 左右。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 88)本工程施工用电配电形式采用三级配电,两极保护原则,接地保护采用TN-C-S系统。施工现场设临时用电AL总箱,整个施工现场用电由 AL总箱分 2 个支路向不同施工区域供电。各支路用电负荷计算如下:3.5.2 用电量计算所有现场用电的施工机械总设备容量Pe=29.2KW 30KW
9、当需要系数 Kx 为 0.7 时计算功率 Pj=KxPe0.730KW=21KW当工地功率因数为0.85 时 IiS 电流为is=Pis 总/cos 3Ue=21KW/0.85*1.732*0.38=16.26A工地总用电容量:S=Pis/cos=21KW/cos=21/0.85=24.71KVA3.6 施工用水及现场消防用水方案设计2.6.1 施工用水:3.6.2 每个院落有市政自来水管网的水,利用D50上水管由每个院落的自来水井内引出按需要进行分配并加装水表计量。3.6.3 临时用水管材选用镀锌钢管丝接。63.6.4 施工用水量由于主体及屋面阶段施工相对用水量大,根据统计实际用水量约为2
10、立方米/平方米;后期木装修及油饰彩画阶段施工用水量减少。K1=1.1Q1=200立方米N1=700升/立方米T1=530天q1=k1Q1.N1/(T1.t)k2/(8 3600)=1.1*(200*700)/(210*1.5)*1.5/(8*3600)=0.03L/S3.6.5 消防用水量如果假设该工地同时发生火灾的次数为一次,则消防用水的定额为1015L/S,取(q4消防用水施工定额)q1+q3=3.82+0.91=4.73L/Sq4=10l/s计算公式:Q=q4Q=q4=10L/s3.6.6 给水主干管管径计算计算公式D=(4Q/(V.1000))1/2其中:D水管管径(m)Q 耗水量(L
11、/S)V管网中水流速度(M/S)D=(4Q/(V.1000))1/2=(4*10/(3.14*2.5*1000)1/2=0.0714mm73.6.7 供水支管选择(1)打灰机用水支管选用打灰机用水量计算计算公式:q1=k1(QN1)/(T1t)*k2/(8*3600)其中:q1施工分项用水量(L/S)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一般取1.051.15)Q1 年(季度、天或小时)计划完成的工作量N1 施工用水定额T1年(季度、天或小时)有效作业时间K2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t-每天工作班数(2)计算系数的确定本工程共设 2台打灰机,该机工作效率为 3立方米/小时,灰浆估计用水量为50升/立方米,经
12、过查表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K2为 1.05-/1.10,取 K2=1.05经过查表选择管径D=50mm(经过查表水的流速V=1.03m/s 符合规定的要求)。3.7 工种穿插部署各院落虽然独立安排施工进度,但是为平衡使用各工种人力,各栋号在项目部统一指挥下进行施工作业,做好协调工作。遵守的的施工原则为:按施工栋号的工序多少、工期长短、施工作业天数,掌握季节安排施工作业计划,既:3.7.1 挑顶工程项目最先安排,保证工艺时间较长的油饰工程按期完成。3.7.2 装修工程在加工厂提前加工完成,施工现场只限于安装。3.7.3 拉长地仗干燥时间,保证油饰在常温下进行施工。3.7.5 严格遵守古建传统做法,
13、以保证质量为准则,在进度和质量发生冲突时,绝对保证工程质量。3.7.6 各工种必须建立一盘棋的思想,不能各行其事,由项目部统一部署,统一8指挥,基本工序安排。3.7.7 瓦、木、油、画、壮各工种,根据安排好施工栋号和施工内容有秩序的进行穿插施工。3.8 季节施工3.8.1 本工程施工期间部分为常温下施工,施工会受到雨、冬季的部分影响,对屋面的施工会造成影响。3.8.2 进场后首先将现场排水系统疏通,防止院内积水。3.8.3 雨季施工主要是防止屋面漏雨,在屋面施工中除优先安排准备充足的防雨物资苫布、尼布绳,下雨时将各种裸露屋架、材料苫盖严实防止雨淋。3.8.4 冬季泥水作业不能进行,要在十月底完
14、成一个阶段,所以还要根据进度情况安排施工栋号,避免冬施不能保证质量。3.9 管理目标3.9.1 质量目标: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备案率 100%。3.9.2 工期目标:计划总工期拟于2010年 10 月 12 日开工,2010 年 11 月 28日工程竣工。3.9.3 安全目标:无重大伤亡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以下。3.9.4 文明施工目标:公司级安全文明施工工地。3.10 各流水线流水计划3.10.1 流水段:按照可施工院落及工序穿插依次流水;9第四章施工准备4.1 组织准备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实行全员的质量管理,认真执行IS09001 程序文件,从技术指导、施工交底、加工定货、材料选样
15、、材料供应及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强调生产的组织者、指挥者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向施工要进度,向管理要质量。4.1.1 组建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管理方式决定了管理层人员的配备必须全面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我公司作为古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协调控制能力上都有很大的优势。而在施工管理层人组织上更是广泛的选择,在组建本工程项目管理班子时,我司将选派曾施工过类似本工程并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管理班子进行本工程的管理。在本工程施工管理上将严格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在部门设置上将配齐从开工至交工所有的职能部门,以确保整个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具有连贯性。公司技术质量、安全、材料设备、行政
16、保卫等职能部门严格遵守照公司项目法检查,定期深入项目,切实监督、指导、控制、服务于项目,从而为全面管理、10全面要求协调、全面控制创造有利条件。4.2 技术准备工作4.2.1 由公司主任工程师组织瓦木油画等各专业工长会审修缮设计图纸,并根据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方案及技术措施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交底工作。4.2.2 根据本工程的需要备齐测量仪器、计量工具、试验工具、规范、工具书、电脑、打印机等。4.2.3 在工程开工前,参加甲方组织的设计交底会,并办理设计交底记录及第一次洽商记录。4.2.4 在第一次监理会议上确定监理与施工单位相关工作内容。4.2.5 与质量监督部门确定本工程有关监督检查
17、的部位时间等有关事项。4.2.6 按平面图及文明施工要求统一筹划,合理布置施工现场。4.2.7 办理有关施工安全、消防、环卫、治安等相关手续和证件。4.2.8 依据 ISO90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编制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确定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并编制作业指导书,明确施工重点与难点,设置质量管理点,控制施工各道工序的质量。4.2.9 严格按照质量文件记录制度,做好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质量文件的制作、收集和整理工作。4.2.10 根据建筑工程中易发生通病的分项工程制定相应的质量预防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克服、防止、减少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在本工程的发生,编制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并向
18、施工人员进行交底。4.2.11 项目部各个岗位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所有管理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职称、资格证书。对所有外分包进场人员进行入场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安全、技术、质量、文物保护文明施工、环保等内容,并进行考评。4.2.12 工程档案资料按照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0)执行。11工程竣工后 60 天内,负责工程竣工档案编制工作,按北京市城建档案馆要求制作和提供工程竣工档案二套,并协助完成申报。4.2.13 工程开工前,对重点施工项目安排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如下:屋面的施工方案;主体的施工方案;季节施工方案脚手架搭设方案安全预案4.3 生产准备4.3.1 施工前编
19、制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及季、月、旬施工进度计划,根据进度计划编制材料、机械、机具及劳动力需要计划。4.3.2 每周报下周生产计划,每月报工程量完成情况统计表及下月生产计划,接受建设单位对总包方生产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的定期考核。4.3.3 根据材料、机械、设备及劳动力计划,严格按计划组织现场。4.4 劳动力准备根据本工程特点有针对性的对西庑施工中的施工劳务队伍进行综合评定,选择对质量、安全及故宫特殊性的要求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并且经古代建筑工程技术培训中心进行过专业培训,有上岗证的专业技术工人从事瓦、木、油画的技术工作。4.5 主要材料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及材料采购工作程序,要求做好材料合格供应商的登
20、记注册工作,并落实现场材料管理制度,编制可在利用材料、外加工定货计划,提出技术、质量要求,供货方应提供生产资质、材料设备试验有关的报告等技术资料,以保12证工程材料按质按时供应。4.6 施工机械配置(见附图)考虑施工现场比较有限的场地及机械产生的噪音、污染,施工主要机械安排在场外的半成品加工基地。现场只安排小型手动机具及打灰机。第五章施工技术方案5.1 拆除工程拆除工程是本次修缮工程的第一步,而文物建筑修缮中的拆除前应做的准备:各专业工长必须做好详细的交底工作,包括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支搭方案等;组织有关人员统一部署、监督、检查拆除工作;对瓦面已进行测量、瓦件、脊件的缺损统计,并计算出添补量;
21、对特殊部位及尺寸已进行记录、拍照,以做为恢复的依据;对拆除时的构件码放、渣土堆放场地及运输路线已确定;拆除前除书面交底外还要进行口头交底并做好对文物保护意识的现场教育。5.1.1 古建筑拆除不同于其他建筑的拆除,所有拆卸的各种构件均应码放整齐,避免损坏严格和丢失做好分类、编号及保护工作。拆除记录要详细准确,以保证复原时其位置、方向的准确性。5.1.2 拆除前及拆除重要部位时应通知建设、监理单位人员到场并做好原状记录、勘测、影像资料的收集。5.1.3 在拆除时尤其要注意采取降尘措施(以淋水为主),减少环境污染。135.1.4 拆除中做好相关记录:材质、原工艺做法、构件尺寸、形式、数量,破损原因、
22、损坏程度等。并做好相邻近文物的保护机具准备:包括汽车、手推车、及小型拆除工具等。场地准备:包括拆除材料的存放地点,库房及渣土堆放场地。资料准备:需恢复使用的材料、构件等,拆除前要进行拍照并作好标识,拆除过程中如遇特殊或隐蔽部位也要拍照或录像。重要的构件应造册登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瓦件拆下后应及时用人工下运,妥善保存;搬运时要轻拿轻放。苫背层拆除前要洒水湿润降尘,渣土堆放处要进行苫盖,统一运出。运输车辆要做到封闭严密,防止遗洒扬尘。拆除木构件时,拆除前要进行认真详细记录;必要时还要测绘成图,分件编号,按种类分别存放。凡本工程所拆除下不可利用的瓦、木、石不得任意处理,均需报请建设、监理单位确
23、认处置方式。5.2.施工工艺5.2.1 拆除顺序:脊件花边瓦当盖瓦、底瓦泥灰背望板椽子大木1)脊件拆除:首先要进行现状记录、详细记录屋脊的工程做法,构件尺寸、数量以及残毁、缺失情况等。在拆卸前应对必要的构件打号、记录,以便原位恢复。2)花边瓦当拆除花边瓦当也是反映历史特征的构件,具有保留价值,所以要先行拆下,于指定地点保存。3)底、盖瓦拆除:拆除底、盖瓦要自屋面的一端开始一垄盖瓦,一垄底瓦进行拆除,以免踩14坏瓦件。拆除瓦件要用瓦刀、小撬棍,禁止使用铁楸大镐以免对瓦件造成新的损伤。清运至指定地点要对瓦件清理,瓦件需分规格、种类码放。4)泥灰背铲除:将屋面瓦件清运干净后即可进行苫背层,作业中记录
24、苫背的作法和厚度,并照相存档,最后拆除木基层。泥灰背的拆除应特别要注意扬尘对环境的污染,而喷水降尘不能过大,以免浸湿大木构件。因此喷水时应适量,使泥灰背洇湿即可,喷水时亦应尽量雾化均匀喷洒。为减少起风造成的扬尘,未能清运的泥灰背要苫盖严实。5)望板拆除:望板拆除中要注意望板的糟朽程度,要由上至下依次进行,作业中注意可以再利用的望板在拆除中避免造成人为损坏,需要拆除的经确认后用撬棍拆除,然后集中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板上的钉子要及时拔除并清理干净装袋。6)椽子:望板拆除后要对椽子的情况进行记录、统计,确认其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由上向下依次进行拆除,要随时将钉子拔除干净,要人工倒运不得随意向下扔,
25、清运至指定地点整齐码放。7)大木:望板拆除后检查大木构件是否有糟朽、断裂等现象,约请建设、监理单位进行确认更换构件,需要落架的要依次编号,拆除时要用撬棍拨开榫卯,不得用大锤砸,清运时要用大绳绑牢系下,不得向下扔,清运至指定地点。5.2.3 拆下的木构件分三类存放。1、糟朽构件,2、可直接归安构件3 修整后可再利用构件分类码放整齐。5.3.4 根据木构件现状编制方案,经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确定施工方案。54 墙体拆除5.41 操作人员要加强文物保护意识,明确拆除范围,不得对保护部位造成损15坏。5.4.2 拆除前首先检查架子有无探头板及其他安全隐患。拆除工具使用瓦刀、撬棍,检查工具是否牢固不掉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物 古建筑 修缮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