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pdf
《三年级上册科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科学.pdf(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xx-xxxx学年度上学期小学三年级科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备 课 教案科目:科学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亲历科学1、亲历科学认识自己2、认识自己动物和植物3、寻找动物和植物4、蚯蚓5、凤仙花土壤6、观察土壤7、土壤的保护水8、水和生命9、浮与沉10、流动的水11、节约用水空气12、认识空气13、风14、纸飞翼食物与健康15、食物的营养16、食品的加工17、保持健康1、亲历科学一、活动目标 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3、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二、教学过程 1、通过观察书上的“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厂、“秋天里树叶为什么会
2、飘落?”、“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三幅图,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周围事物中的奥妙产生好奇心。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电视机提出问题的活动,训练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2、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关于电视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3、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像,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关于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从而巩固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的训练。4、本活动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训练,教学中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学生提出问题的答案上。很多问题的答案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吹纸片一、活动目标能在教师指导
3、下,对问题进行假设、实验、解释实验现象,交流、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二、教学过程 1、这个活动可以两个人一组进行,一人进行实验,一人进行记录。接着再变换角色重复一次实验。2、这个活动的难点是对实验现象原理的解释。由于科学地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空气流动和大气压力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尚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只要能说出这个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即可。同时,允许学生对这种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教师不要纠缠学生答案的“对与错”。3、这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习科学课的兴趣。通过猜测、实验、记录、思考、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大部分学生的猜测可能与实际观察到的
4、现象不一致,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良好机会。2、认识自己课时安排:用 23 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第二课时完成活动(二)2;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记下现在的我一、活动目标1、能找出一种办法描述现在的自己,并进行简单记录。2、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3、能用勾画轮廓图的办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4、遇到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时,能够请别人帮忙,同时也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二、教学过程1、四人一组,活动时间约30 口 35 分钟。2、教材中采取组织学生勾画轮廓图的办法。教室四周或教室外围的墙壁可供学生勾画轮廓图时站靠,可以参照教材中的示意图。注意提示学生,在勾画轮廓图
5、时,组内同学要分工合作,最好用较粗的彩笔并与纸保持垂直的角度沿被画学生的身体轮廓勾画;观察身体可分为哪几部分,标在各自的轮廓图上。3、当学生只凭眼睛进行观察得不到更多更准的信息时,可引导学生先进行估算,再体验用秤、尺测量体重、身高、腰围以及其他感兴趣的部分的长度,如腿长、手长等。测量人体各个部分的数据时,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要启发学生思考没有卷尺时怎样量腰围(可用绳子量,之后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为下一单元中测量盘曲着的蚯蚓打基础);还可测一分钟心跳次数等,并将结果记录在各自的轮廓图上。4、勾画轮廓图时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给教学活动的组织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在课堂上勾画轮廓图需要时间
6、太多或不易组织,可让学生请家长帮助在家中完成,再带到课堂上,完成其他内容。5、学生可能会对身体的内部结构产生兴趣,提出问题,教师可告诉学生此课只了解身体的外形特征。测量时,读数可以不很精确。记录外形轮廓时只要求勾画大致轮廓,衣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仔细观察找特征一、活动目标1、能借助尺子或放大镜观察用眼睛不能准确看出的物体。2、能举例说明有些形态特征是会改变的,有些是不会改变的c 3、能较正确地用图和文字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二、教学过程1、四人一组,找特征约10 分钟,记录约10 分钟,按照轮廓图猜人游戏约15分钟。思考约510 分钟。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日已与其他同学有哪些不同特征。
7、用镜子、放大镜进行仔细观察找出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外部形态上显著不同的特征,如有无酒窝、有无红记、指纹的差异、是否梳小辫等,并将这些特征标在自己的轮廓图中相应的位置上。3、引导学生猜想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人体的各种特征哪些会发生改变,哪些不会改变。4、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轮廓图(图中不要写出姓名)。与其他小组同学一起,将各自的轮廓图重新排列顺序后,从中任取一张,根据图中所具有的信息,猜一猜勾画的是谁?二、教学过程让学生填出所找到的特征,并在是否会改变的相应栏中打“”。留指纹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2、能举例说明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过程1、四人一组,留
8、指纹活动约25 分钟,讨论约15分钟。2、小组同学分别将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小组每位同学的书上,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写下各自的名字,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是否一样。3、小组同学打乱刚才按指纹的顺序,再次将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另张半透明的白纸上(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所按的位置),不再写出名字。设法找出与前一次的指纹中哪个相同,判断是小组中谁的指纹。这是指纹识别的基本道理。4、组织学生讨论指纹的特性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可从阅读“科学在线”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指纹识别技术在计算机、银行等领域的应用。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一、活动目标1、能将观察记录的图表做长保存。2、能关注自己在
9、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二、教学过程将自己的轮廓图保存好。当每学年开学时,在保存的轮廓图上再次勾画出身体的轮廓,并与旧图相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此活动为课下拓展活动。在学生找出的特征中,胎记、指纹、耳垂、有无酒窝、平舌卷舌、额头发际是否有“美人尖”、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等是不易改变的。而有些特征如有无小辫、指甲长短等是容易改变的。在知识上,教师要刻意强调,“不能改变”的特征仅仅是指在某个个体的一生中才成立,因为到了此个体的下一代,这些“不能改变”的特征也可能会改变。教学后记: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通过观察学生能
10、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3、寻找动物和植物课时安排:用 23 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做好初步记录。第二课时汇总小组记录,进行汇报交流。第三课时进行拓展活动,训练综合运用感官认识事物的方法。寻找身边的动植物一、活动目标1、能用感官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2、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3、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做寻找和记录等活动。4、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5、能辨认两种以上动植物的名称。二、教学过程1、建议本课活动分小组进行,一般可分为四人一组,这样便于学生合作进行寻找、观察和记录活动。每组准备一套工具。2、活动开始前要制定活动计划。小组内进行
11、分工与协作。还要对寻找动植物的区域进行划分。另外,要鼓励学生在观察动植物时进行发散性的提问,同时把问题记录下来;回来后再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可进行探究的问题。3、学生在进行寻找动植物的活动时,因为是在大自然中进行,学生可能对这类活动非常感兴趣。在开始寻找前,教师必须把注意事项交代清楚,以防止危险的事情发生。并强调,观察时不能打扰小动物的正常生活,不能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4、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和他们一起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不认识的动植物,要及时画下来或者用文字描述记录、下来。在进行小组汇总、整理观察记录时,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记录、整理观察到的信
12、息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困难,这时教师应注意进行方法提示,引导学生做出比较规范的书面材料。另外,课文中给出了记录卡(文字可写在记录卡中,图可画在记录卡右侧的放大镜中)和观察报告的范例,学生可以参照范例填写空白的报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与书上形式不同的报告。教师一定不要限制学生的想法。5在进行汇报交流时,由每个小组向全班进行汇报,同时进行简单的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对于用哪种形式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课文也给出了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只是一种提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流形式。6、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感官在观察中的作用很重要,综合
13、利用各种感官能准确、全面地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猜一猜一、活动目标1、能综合运用12 种感官辨别事物。2、能告诉其他同学自己是如何听对、摸对的经验。二、教学过程这是弹性的内容,教师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取舍。活动时间在15 分钟和 30 分钟之间。分小组进行活动,教材的插图只是一种活动提示,教师根据学校条件自行设计活动,只要能达到活动目标的要求即可。例如,可以把要识别的物体放在布袋里,让学生通过摸、闻来识别。选择识别材料时,应注意选择那些当地便于寻找到的几种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便于用感官识别的物体。另外,不要选择那些容易伤害学生身体的动植物。例如,带刺或有毒的植物等。教学后记:学生能认识周
14、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做寻找和记录等活动,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辨认两种以上动植物的名称。4、蚯蚓课时安排:用 2 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 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的教学。观察蚯蚓一、活动目标1、能用感官估测蚯蚓的长度、重量。2、能设法测量出蚯蚓的实际长度。3、能正确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微结构。4、能与其他同学配合测量蚯蚓的长度。5、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二、教学过程1、在活动开始前,先选一种小动物,本课以蚯蚓为例。2、先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蚯蚓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梳理,找
15、出可以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例如,可以分为“研究蚯蚓如何运动组”、“研究如何测量蚯蚓身长组”、“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结构组”等等。教师应提示学生:在小组进行实际研究之前,应先做一个研究计划(包括怎样研究、用哪些工具观察、怎样分工等)。3、对于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困难,教师应注意提示,例如“怎样测量处于盘曲状态的蚯蚓的长度?”可以提示学生先用线绳比着蚯蚓身体盘一下,再量线绳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活动的重点不是要测量出蚯蚓的准确身长,而是让学生学习使用一些测量的方法。4、把研究的结果记录在学生用书的表格中。5、将观察后的蚯蚓继续养在潮湿的土壤里,以备下一个活动继续观察
16、。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一、活动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设计探究蚯蚓生活习性的方案。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观察报告。3、能说出蚯蚓对农作物生长的益处。4、能将实验用的蚯蚓放回大自然。二、教学过程1、此活动是活动1 的延伸,活动开始前,对上节课的观察结果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在交流后引入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2、让学生对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进行预测,根据不同的预测进行分组。3、实验时,教师只对方法进行提示,不做过多干涉。例如,在研究蚯蚓喜欢干燥的还是湿润的土壤时,要把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的分界线上,看蚯蚓爬向哪一边。要注意提示学生不能把一次实验现象就当作结论,要进行重复实验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17、4、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预测,按教材的提示写出观察报告,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5、课后组织学生把观察过的蚯蚓(或其他小动物)放回大自然,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的好机会。蚯蚓适合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教学后记:通过观察学生了解到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由于环境问题有个别学生没有找到蚯蚓,导致活动出现一定的困难。第 5 课凤仙花课时安排用 2 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 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和活动 3 的教学。观察凤仙花。一、活动目标1、能用感官或借助观察工具观察植物的细微结构。2、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3、能与其他
18、同学分工进行观测凤仙花的活动。二、教学过程1、活动分组进行,一般四人一组为宜。小组内要进行分工,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记录。教师要注意提示安全事项,例如,“不能损害花草树木”,“不能破坏植物的生活环境”等。教师还应提示学生,观察时要注意植物的细微结构,指导学生认识组成植物体的各个器官的名称。2、建议在室外花园或温室中进行,农村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鲜花较多的大自然中进行,课文第18 页上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对观察的对象有尽量多的选择余地,二是让学生对植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3、要让学生先对所观察的植物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课文中给出的凤仙花只是一个
19、提示,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和学生的兴趣,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4、把观察结果填写在事先准备好的记录图表中。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要求的是画一株凤仙花的图。在实际活动中,应该让学生画出所观察植物的草图,没有必要都去画凤仙花。5、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思考,学生会发现不仅自己观察的植物,而且其他植物也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课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记录、图文收集起来,以板报或文件夹的形式展示出来,促进学生进行交流。种子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不同种子植物的各个器官的外形特征也有所不同。标出下列植物的各个器官一、活动目标1、能找出不同种类植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
20、能辨别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基本器官。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二、教学过程1、通过标出教材中第20 页上图中植物的器官,巩固活动1 对植物的认识。同时,对几种植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外形上的不同点。2、进行交流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活动后使学生能意识到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爱护花草树木一、活动目标1、利用学到的植物知识,对保护周围植物提出合理的建议2、能在课后做一两件保护周围植物的事情。3、能从植物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植物。二、教学过程1、欣赏植物给环境带来的美。2、引导学生保护植物。3、引导学生参照书中的实例,提出保
21、护植物的建议。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植物;能模仿别人的计划指定本组的计划;能用图画记录所观察的植物;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六课、土壤课时安排:用 23 课时完成。先用两课时完成活动1、活动 2 和拓展活动的学习,再在大约三周以后安排且课时讨论、分析拓展活动的结果。前面两课时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1)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 和拓展活动,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2)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和拓展活动。观察土壤一、活动目标1、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能对土壤进行观察、记录。2、能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3、能用正确的方法采集土样。4、能够分工合作进行活动
22、。5、在观察活动结束时,能主动将小动物放回大自然。二、教学过程1、本活动在室外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分工合作。2、采集的土样中如果有小动物,应把土样放进带孔的塑料袋里,观察完土壤以后再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如果采集的土样中没有小动物,应把土壤放进无孔的塑料袋中。3、把采集的土样放在教室窗台上晒干,让学生观察并与晒干前土壤的颜色、手感和气味相比较,分析土壤中的主要成分。只要土壤晒干,学生课下右随时观察。4、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及时填写在报告中,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总结和交流。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一、活动目标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土壤成分的活动。2、能利用筛子等工具把砂和粘土区分
23、开。3、能归纳总结出土壤的主要成分。二、教学过程1、先组织学生猜想土壤里还有什么?怎样将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2、启发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工具,设计实验操作的过程。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区分砂和粘土。3、如果学生设计使用沉降的方法将砂和粘土分开,应让学生按顺序操作。由于这个实验当堂不能出结果,应适当要学生前一天准备好,沉淀8 小时的实验结果,让学生自己观察。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区分开的砂和粘土有什么不同?沉降物大致分成几层?每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与用小筛子做的实验结果是否相同?5、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鼓励学行进一步研究,观察分析除了砂和粘土之外,土壤中还有什么。沉降杯中为什么有气泡向上冒?什
24、么浮在水面上?土壤以上的水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用小勺,把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撇出来,分散在纸巾上,用放大镜观察它们是什么?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这个活动与“埋垃圾”活动有联系,待埋垃圾的结果出来以后,教师最好把在土壤里能腐烂的东西和腐殖质的关系讲一下。6、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砂和粘土的特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教师应启以学生从颗粒的大小、粘性等性质上进行比较实验。进一步认识土壤成分中的砂颗粒较大、粘性较大。7、最后各小组汇报,与全班同学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法和结果。此环节为归纳能力和表达力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体验集体比个人的分析更全面。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腐殖质,可以在
25、埋垃圾活动中再帮助学生理解。8、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工具和材料,设计实验,利用多种方法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是本活动的重点。埋垃圾一、活动目标1、能应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物体在土壤中的腐烂情况做出测。2、体验到用证据说明问题的重要性。3、能举例说出在土壤中能腐烂和不能腐烂的物体对土壤和植物生长的影响。二、教学过程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生活垃圾中哪些物体在土壤里能腐烂,哪些不能腐烂,并把猜想结果记录在表格中。2、将一些生活垃圾放到装有一半土壤的塑料桶式铁桶中,底部和周边的孔会帮助加快腐烂的过程。3、让学生再用比较多的土把这些垃圾埋起来,然且用小喷壶往土壤上喷水,直到土壤变得潮湿为止。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科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