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pdf(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9上半年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试题(1)所谓信息系统集成是指(1)。(1)A.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装调试B.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部署和实施C.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研发、实施和服务D.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和网络系统工程的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试题(1)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集成概念。系统集成是指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信等技术和产品集成为能够满足用户使用特定需求的信息系统,包括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信息系统集成的显著特点:1)信息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2)信息系统集成不只是设备选择和供应,更重要的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要面向用户需
2、求提供解决方案,其核心是软件;3)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的产品;4)系统集成包括技术、管理和商务等各项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过程,技术是系统的核心,管理和商务活动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参考答案D 试题(2)(2)是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大要素。(2)A.数据库,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B.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C.地理信息系统,国家信息网络,工业与信息化,软件技术与服务,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D.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工业与
3、信息化,信息产业与服务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试题(2)分析本题考查国家信息体系要素。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要素的发展和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用
4、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其中,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资源在满足信息技术应用提出的需求的同时,对其他 4 个要素提出需求;信息网络在满足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分布处理所需的传输与通信功能的同时,对其他 3个要素提出要求,人们通常将信息网络分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自主的信息产业,才能满足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信息网络建设的需求;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等多
5、种教育途径和教学手段来加快各类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增强专业人才的素质和水平;必须抓紧修订现有法律法规,制定和出台各种法规及配套的管理条例,形成完善的法规体系,通过法律手段,造成一个公平、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参考答案B 试题(3)以下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的说法正确的是(3)。(3)A.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共分四个级别,其中第四级为最高级 B.该资质由授权的认证机构进行评审和批准 C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 年 D.申报二级资质的企业,其具有项目经理资质的人员数目应不少于20 名试题(3)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等方面的法规文件。A 选项可以参考 计算
6、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信部规 19991047 号)的第三章资质等级:第十条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分一、二、三、四级。第十一条各等级所对应的承担工程的能力:一级:具有独立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其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级等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二级:具有独立承担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其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国家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三级:具有独立承担中、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大型企业级(或相当规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四级:具有独立承担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中型企业级(或相当规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
7、。由以上可以A错误,最高级为第一级。B 选项可以参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信部规 19991047号)的第四章资质申请与评审中第十五、十六、十七条:第十五条申请一、二级资质的单位将申报材料提交到部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资质评审按下列程序进行:(一)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对申请单位的申报材料审查合格后,组织调查组对其资质条件进行现场调查审核,对其所完成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的典型项目进行调查。(二)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委员会的有关专家,根据对申请单位资质的调查报告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典型项目调查报告等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第十六条申请三、四级资质的单位将申报材料提交到各省(市
8、、自治区)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由各省(市、自治区)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所属的资质认证机构组织资质评审后,将评审结果报部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第十七条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将资质评审结果报请信息产业部审批后,颁发资质证书。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由以上可知B 错误,认证机构只评审,批准由信息产业部决定。C 选项可以参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信部规 19991047号)的第五章资质监督管理中的第第十九条:第十九条资质证书有效期为四年。获证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自查,并将自查结果报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备案;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对获证单位每两年进行一次年检,每四年进行一次换证
9、检查和必要的非例行监督检查。后经关于调整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有效期及换发新版资质证书的通知中第一条规定:一、自 2007年 1 月 1 日起,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其资质证书有效期由四年调整为三年,同时取消每两年一次的年检。由以上可知C 选项正确。D 选项可以参考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修定版)(信部规 2003440号)中的有关二级资质中关于人才实力的规定:(五)人才实力1、从事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相关工作的人员不少于100 人,且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不低于80%;2、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15 名,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3 名
10、;3、培训体系健全,具有系统地对员工进行新知识、新技术以及职业道德培训的计划并能有效组织实施与考核;4、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并能有效实施。由此以上可知D 错误,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15 名。参考答案C 试题(4)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活动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四控、三管、一协调”,其中“三管”是指(4)。(4)A.整体管理、范围管理和安全管理B.范围管理、进度管理和合同管理C.进度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D.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安全管理试题(4)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方面。工程监理的意义是:1)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可以帮组业主单位更合理的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并合理、客观的处理好
11、他们之间的关系;监理可以合理地协调业主单位和建设单位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监理的一项重要工作;3)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可以有助于第三方的专业化服务功能。监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控、三管、一协调”,“四控”是指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控制、信息系统工程进度控制、信息系统工程投资控制、信息系统工程变更控制;“三管”是指信息系统工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安全管理;“一协调”是指在信息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协调有关单位及人员间的工作关系。参考答案D 试题(5)与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架构相比,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的最大优点是
12、(5)。(5)A.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B.部署和维护方便、易于扩展C.适用于分布式系统,支持多层应用架构D.将应用一分为二,允许网络分布操作试题(5)分析本题考查软件的架构。C/S 全称是 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模式),C/S 模式是基于资源不对等,为实现共享而提出的。C/S 模式将应用一分为二,后台服务器负责数据管理,前台客户机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C/S 模式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模型思想简单,易于人们理解和接受。C/S 模式的优点:1)客户机和服务器分离,允许网络分布操作,适用于分布式系统;2)一个服务器可以服务于多个客户机。C/S 模式的缺点:
13、1)需要专门的客户端安装程序,分布功能弱,针对点多面广且不具备网络条件的用户群体,不能够实现快速部署安装和配置;2)兼容性差,对于不同的开发工具,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若采用不同工具,需要重新改写程序;3)开发成本较高,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技术人员才能完成;4)只适用于局域网;5)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一般也会有限制。可能适应于Win98,但不能用于win2000 或 Windows XP。或者不适用于微软新的操作系统等等,更不用说Linux、Unix 等。B/S 全称是 Brow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如Netscape Navigator 或 Inte
14、rnet Explorer),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B/S 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甚至可以在线申请,通过公司内部的安全认证(如CA 证书)后,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账号进入系统。参考答案B 试题(6)(6)的目的是评价项目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表明产品是否满足规范说明并遵从标准。(6)A.IT审计B.技术评审 C.管理评审D.走查试题(6)分析本题考查软件工程中的软
15、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软件质量管理过程包括:质量保证过程、验证和确认过程、评审和审计。软件质量保证过程通过计划制订、实施和完成一组活动提供保证,这些活动保证项目生命周期中的软件产品和过程符合其规定的要求,软件质量保证计划定义了用于保证为特定产品开发的软件满足用户需求并在项目的约束内具有最高的质量手段;验证与确认过程使用能够定位缺陷并便于以后改正的测试技术直接处理软件产品质量问题;评审与审计过程主要包括管理评审(目的是监控进展,决定计划和进度的状态,确认需求及其系统分配,或评价用于达到目标适应性的管理方法的有效性)、技术评审(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目标是识别规范说明和标
16、准的差异,并向管理提供证据,以表明产品是否满足规范说明并遵从标准,而且可以控制变更)、检查(目的是检测和识别软件产品异常)、走查(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也可以用于培训软件产品的听众)、审计(目的是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的独立评价)等。参考答案B 试题(7)按照规范的文档管理机制,程序流程图必须在(7)两个阶段内完成。(7)A.需求分析、概要设计B.概要设计、详细设计C.详细设计、实现阶段 D.实现阶段、测试阶段试题(7)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文档。按照 生 命 周 期 法 的 五 个 阶 段 来进 行 划 分,各 阶 段 包 含 的 主 要
17、文 档 如 下:阶 段文 档相 关 内 容1.系统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系统开发计划1.项目背景2.系统目标及总体功能需求和关键信息需求3.系统可行性分析4.开发进度2.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报告1.组织结构及人员配备2.组织职能划分及同其它部门关系3.业务及相关数据调查表4.业务及相关数据原始单据和报表5.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6.业务流程图7.数据流程图8.数据字典9.U/C 矩阵图10.管理模型及相应的计算关系公式11.各种图表的辅助文字说明12.目标系统的逻辑功能结构3.系统设计总体设计报告详细设计报告1.目标系统的硬件配置方案2.目标系统的系统软件配置方案3.目标系统的业务流程描述4.目标系统的数
18、据类描述5.目标系统的功能结构6.数据库文件的设计7.安全保密机制8.编码方案9.功能模块的输入/输出设计10.功能模块的处理流程4.系统实施程序设计说明书源程序备份文件系统测试报告用户使用手册1.变量说明2.程序处理流程3.程序间的调用关系4.使用的数据库文件5.公共程序等的特殊功能说明6.测试环境、数据准备7.测试时间、人员安排8.测试结果9.用户培训计划10.系统使用说明11.系统试运行阶段的试运行和修改记录5.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价系统运行日志系统修改与维护报告1.系统运行阶段的运行记录2.系统运行阶段的维护和修改记录3.系统的评价或鉴定结果参考答案B 试题(8)信息系统的软件需求说明书是
19、需求分析阶段最后的成果之一,(8)不是软件需求说明书应包含的内容。(8)A.数据描述B.功能描述C.系统结构描述D.性能描述试题(8)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文档。信息系统需求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的成果,不仅是系统测试和用户文档的基础,也是所有子项目规划、设计的基础。它应该尽可能完整地描述系统预期的外部行为和用户可视化行为。除了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不应该包括设计、构造、测试或工程管理的细节。可以使用下面3 种方法编写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1.用好的结构化和自然语言编写文本型文档;2.建立图形化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描绘转换过程、系统状态和它们之间的变化。数据关系、逻
20、辑流或对象类和它们的关系;3.编写形式化规格说明,这可以通过使用数学上精确的形式化逻辑语言来定义需求。系统结构描述在概要设计或总体设计文档中说明。参考答案C 试题(9)在 GB/T143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标准中,(9)不是详细设计评审的内容。(9)A.各单元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B.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设计C.测试文件、软件开发工具 D.测试原理、要求、文件和工具试题(9)分析本题考查法律法规文件。根据文件描述,在软件开发各阶段都要进行评审,评审管理要求按 GB8566 进行,其中与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有关的具体评审要求如下:参考答案D 试题(10)(10)不是虚拟局域网VLAN
21、的优点。(10)A.有效地共享网络资源B.简化网络管理C.链路聚合D.简化网络结构、保护网络投资、提高网络安全性试题(10)分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中关于虚拟局域网的知识。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又称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一个VLAN组成一个逻辑子网,即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使用 VLAN 具有以下优点:1、控制广播风暴,提高网络性能。一个VLAN 就是一个逻辑广播域,划分很多VLAN从而减少整个网络范围内
22、广播包的传输,因为广播信息是不会跨过VLAN 的,可以把广播限制在各个虚拟网的范围内,用术语讲就是缩小了广播域,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从而控制广播风暴的产生提高网络性能。2、提高网络整体安全性。通过路由访问列表和MAC 地址分配等VLAN 划分原则,可以控制用户访问权限和逻辑网段大小,将不同用户群划分在不同VLAN,从而提高交换式网络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3、网络管理简单、直观。对于交换式以太网,如果对某些用户重新进行网段分配,需要网络管理员对网络系统的物理结构重新进行调整,甚至需要追加网络设备,增大网络管理的工作量。而对于采用VLAN 技术的网络来说,一个VLAN 可以根据部门职能、对象组或者
23、应用将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划分为一个逻辑网段。在不改动网络物理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地将工作站在工作组或子网之间移动。利用虚拟网络技术,大大减轻了网络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负担,降低了网络维护费用。在一个交换网络中,VLAN 提供了网段和机构的弹性组合机制。参考答案C 试题(11)UML 2.0 支持 13 种图,它们可以分成两大类:结构图和行为图。(11)说法不正确。(11)A.部署图是行为图 B.顺序图是行为图C.用例图是行为图 D.构件图是结构图试题(11)分析本题考查UML2.0。UML 2.0 支持 13 种图,它们可以分成两大类:结构图和行为图。结构图包括:类图、组合结构图、构件图、部署
24、图、对象图和包图;行为图包括:活动图、交互图、用况图和状态机图,其中交互图是顺序图、通信图、交互概览图和时序图的统称。参考答案A 试题(12)以太网 100BASE-TX标准规定的传输介质是(12)。(12)A.3 类 UTP B.5 类 UTP C.单模光纤 D.多模光纤试题(12)分析本题考查以太网。以太 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 的最通用的通信 协议标准,该标准 定 义 了 在 局 域 网(LAN)中 采 用 的 电 缆 类 型 和 信 号 处 理 方 法。以 太 网 络 使 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技术,并以10M/S的 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可以分
25、为标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下面主要介绍快速以太网:1.快速以太网。100Mbps快速以太网标准又分为:100BASE TX、100BASE FX、100BASE T4 三个子类。1)100BASE TX:是一种使用5 类数据级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它使用两对双绞线,一对用于发送,一对用于接收数据。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2)100BASE FX:是一种使用光缆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可使用单模和多模光纤(62.5 和 125um)多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550 米。单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3000 米。在传输中使用4B 5B 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125MHz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系统集成 项目 管理 工程师 上午 试题 分析 解答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