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0220223034523).pdf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02202230345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0220223034523).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第一课童 年教学目标: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犹如四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幸福生活。2、在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4、流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有感情地背唱这两首歌,并进行即兴表演。教学时间: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基本练习。二、学习新课。(一)、聆听童年的回忆。1、学生听录音两遍。2、(出示图形谱)边听音乐,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感受音乐进行速度的快慢与欢快、
2、甜美的关系。3、学生听完后联想自己的童年,向大家主说说自己童年值得回忆的一件事。4、从小白兔、乌龟的行走速度对比中讲解速度记号快与慢,引2 出“中速”。5、再听音乐,完成书面练习。(二)、表演摇啊摇。1、学习歌曲。(1)、听录音范唱。(2)、师范唱,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的强弱感。(3)、4 小节一句跟琴模唱曲调。(4)、完整唱好这支童谣。2、表演。学生自己边唱边即兴表演。三、复习、总结。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基本练习。二、学习新课。1、复习唱摇啊摇。2、边唱边表演。三、创编活动。1、自由选择两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2、学生练习。3、全班交流。4、分组表演。第一组唱歌,第二组表演
3、,第三组伴奏。3 四、表演小酒窝。1、学习歌曲。(1)、听录音范唱。(2)、师范唱。(3)、学唱第一、二句。(4)、学唱第三、四句。(5)、完整跟唱。2、排练表演唱小酒窝。A、学生自编动作。B、全班表演。五、总结。第三课时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基本练习。3、复习唱摇啊摇、小酒窝。二、学习新课。(一)、聆听我们多么幸福。1、听录音范唱。2、师介绍歌曲创作时代背景。3、复听,学生轻轻随录音哼唱。4、谈谈对歌曲的感受。5、编创活动。再次聆听,要求:当听到歌曲高潮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4(二)、听辨练习活动。1、听听老师弹出的两个音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2、用“lu”进行模唱。三、总
4、结。四、教学后记:第二课草原教学目标:1、草原上等四首作品,均为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2、内蒙古地区的音乐往往是歌舞一体的。的感情地唱好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3、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发挥想像力。4、唱准“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表演。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基本练习。5 二、学习新课草原上。1、(出示插图)感受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2、聆听录音范唱。3、师范唱。生小声跟着哼唱
5、。4、边看谱边唱唱名。5、学习音乐知识:(1)三音 mi sol la(2)、四分音符、二分音符。6、完整唱好本歌。7、学生边唱边根据插图展开想像。8、边唱边即兴舞蹈。9、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自行为歌曲伴奏。三、复习整首歌。四、总结。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基本练习。二、复习歌曲草原上。三、学习新课。(一)、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1、学习歌曲。(1)、听录音范唱。(2)、师范唱。6(3)、学唱第一、二句。(4)、学唱第三、四句。(5)、完整跟唱。2、排练表演唱小酒窝。A、学生自编动作。B、全班表演。(二)、聆听草原巡逻兵。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引导学生想像。2
6、、听主题曲。生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族音乐风格。3、初听全曲。速度上的什么变化?4、师生交流答案。5、复听全曲。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6、学生自由结合编故事。7、全班交流。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介绍民族乐器“笙”的性能。四、总结。第三课时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基本练习。二、复习歌曲草原巡逻兵。三、聆听草原放牧。1、教师讲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2、初听歌曲。初步感受一种风格的两个主题的不同性格所表达7 的不同情绪。3、听一段议一段。4、复听全曲。体验两个主题所表现的鲜明对比,用图形表示。5、再次复听全曲,进行即兴表演。四、本课总复习。1、唱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
7、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2、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五、总结。教学后记:第三课友 谊教学目标: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3、流畅地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教学时间:三课时。8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基本练习。二、学习新课。(一)、聆听同伴进行曲。1、师介绍该曲的创作的背景。2、生边
8、听音乐边看图形谱,理解1 和 2 的对比。3、复听 1和 2,对自己理解的音乐进行描述。4、初听 3。这段交响乐与前两段音乐中哪一段相同?5、复听 3。学生画图形谱。6、完整听全曲,并进行队列变化表演。二、表演噢!苏珊娜。1、学习歌曲。(1)、听录音范唱。(2)、师范唱。(3)、学唱第一段。(4)、学唱第二段。(5)、完整跟唱。2、排练表演唱噢!苏珊娜。1、师教给基本舞步跑跳步,学生自编动作。2、全班表演。三、总结。第二课时9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基本练习。二、复习噢!苏珊娜、同伴进行曲。三、表演原谅我。1、学习歌曲。(1)、听录音范唱。问:第一、二句的曲调有哪几个音是相同的,有哪
9、几个音是不相同的?(2)、再听听辨唱谱。(3)、指导唱好前 3 句。(4)、歌曲处理,要求学生带着内疚的情绪。2、排练表演唱原谅我。(1)、自己选择打击乐器编伴奏。(2)、学生自编动作。(3)、全班表演。3、在唱好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编一段新歌词,找同学一起做游戏。四、总结。第三课时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基本练习。二、复习歌曲原谅我。10 三、聆听船歌。1、初听全曲:要求能听出歌曲反映的内容。2、看着歌词复听全歌。3、师生交流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景。4、再复听全歌,重点听合唱部分,问:他们唱的是同一个曲调吗?5、让学生凭听觉画出合唱的二声部图形谱。6、随音乐用手的划动来表示曲调的起伏流
10、动,表达伙伴们轻松活泼地在船上划行的情景。四、总结。教学后记:第 4 课放牧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音乐与地区有密切的关系,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音调,激发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2、聆听牧歌、小放牛,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乐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3、有感情地唱好放牛山歌。为小牧笛编创表演唱。4、在上两课掌握“3、5、6”三音的基础上,学习“6、1、2”三音的高音及八分音符的时值。进行“6、1、2、3、5、6”的音高听辨,并进行即兴问答创作活动从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技能的学11 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复习民歌导入:我国
11、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仅少数民族有许多表现他们地方特点、民族特色的歌曲,而且我们汉族地区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歌。还记得我们在五年级学过的两首民歌吗?1、想不想再来唱一唱?2、说说两首民歌的特点?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河北民歌小放牛,听听这首歌有什么特点?二、听范唱1、初听这首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小结:在河北“小放牛”属于民间小戏,常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牧童故意考问她,两人对歌对舞,具有十分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而这首小放牛将中国的神话传说编进了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中,歌词并没有“小放牛”的意思,就跟杨柳青没有杨柳青青的内容一样,既通俗又十分优美动人。三、学唱歌曲1、先跟着范唱带哼唱,看看有什么地方
12、比较难唱的?2、解决难点(一字多音、附点音符、切分节奏)3、练习对唱4、欣赏潘长江的过河片段(播放VCD)。12 5、老师表演要点6、师生同台表演7、这首歌这么快就学会了,是什么原因呢?8、小结:这是一首民族五声调式的歌曲,只有do re mi sol la 没有 fa ti 9、唱一遍谱。四、拓宽歌曲1、在河北还流传着另一首小放牛,读读歌词。2、观察一下旋律有何不同?(第一句少了休止符、附点)3、听奏,轻唱,对唱。4、这两首小放牛,曲调相似,内容也相似,唱的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都是采用对唱的形式。请你们边唱边表演。五、创编1、从刚才唱过的两首小放牛可以看出,小放牛这一歌题只是一种曲调,歌词
13、可以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今天我们也来改变一下歌词内容,使它成为一首首无锡的小放牛,现代的小放牛。那么,我们无锡有些什么特产或美丽风景可赞美的呢?2、学生发表意见3、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创编歌词,可以模仿小放牛的句式,一问一答,也可以直接赞美,注意字数的多少。4、小组交流,表演唱。5、老师也编了一首小放牛,想听吗?(老师唱)小结:创编歌词其实很简单,把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唱出来就行了。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我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精彩的创编表演的。13 第二课时一、基本训练发声练习:小马跑、雁儿飞二、教授新课1、教师范唱2、学唱歌曲曲调并感受其调式主音的音乐特征。3、学唱过程中体会并表现不
14、同拍子的基本规律;唱准大跳音程,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民歌风格。三、熟悉歌曲1、轻声朗读歌词。2、要求学生听赏中找出乐句的划分并感受变拍子及下滑音的表现特点。3、师生共同探讨乐句的划分;变拍子的变化特点;运用旋律线感受下滑音的唱法及其表现特点。四、演唱处理1、对比分析速度、力度、变拍子及旋律线的变化。2、对比分析音乐的情绪变化与运用音乐表现手段内在联系。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五、创作表现1、分组讨论伴奏形式(选择伴奏乐器及节奏型)2、运用不同手段及形式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使其伴奏效果更加突出民歌风格。六、总结。14 第 5 课妈妈的歌教学目标: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崇高品格。本课的五首作
15、品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对妈妈深切的爱。2、在聆听妈妈之歌、鲁冰花、小白菜活动中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形式。3、在表演妈妈的心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为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做情景表演。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电子琴。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你们爱妈妈吗?今天我们就来唱唱妈妈的歌。二、表演妈妈的心。1、教师范唱。问:这首歌唱什么内容?该用什么速度演唱?2、师生交流讨论上述设问。3、听录音范唱两遍。4、学习“休止符”。5、再听录音范唱。要求:看到谱上有“0”休止符才休止。6、在教师的伴奏下,学唱妈妈的心曲调,可以分为两个乐段学唱,唱好一
16、个乐段再唱第二个乐段。7、练习打击乐伴奏:15(1)徒手操作,注意第一声部双响筒的强拍休止。(2)打击乐两个声部敲击合奏。(3)教师弹旋律,学生奏打击乐器进行合作排练。(4)全体表演:唱、奏、跳表演妈妈的心,还可改变演唱形式进行表演。三、聆听妈妈之歌1、初听熟悉民歌演唱的内容:要求学生看着课本中的歌词,听录音播放的演唱,听后议论歌曲所反映的内容。2、介绍纳西族民歌妈妈之歌的背景:包括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及“阿哈巴拉调”善于于对母亲恩情的歌腔。3、复听本歌。问:这首歌是男声唱?女声唱?童声唱?4、通过音响感性地让学生感受男声、女声、童声音色的基本特征。5、再次复听,可让学生跟着录音看着歌词轻轻哼唱,
17、以体验母子深情。四、总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表演妈妈的心。二、听辨音、唱音列。1、先复习上节课学的“6、1、2”以及“3、5、6”。2、通过听辨让学生一一找到图上的卡通人物。3、按卡通人物的大小高低,排列出音的由低到高并唱准。4、由学生板书或在自己的课本上将音由低到高按顺序排列书写,并作手势配合唱准“6、1、3、5、6”的音列。16 三、游戏:跳格子。1、说明游戏方法。2、进行游戏。3、小结。四、学唱唱给妈妈的歌曲调。1、听录音范唱两遍。2、在教师的伴奏下,学唱唱给妈妈的歌 曲调。唱曲调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五、总结。第三课时一、表演 唱给妈妈的歌。1、复习曲调。2、歌曲分析。3、表演指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音乐 教案 202202230345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