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表格式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表格式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表格式教案.pdf(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编号1 课题红灯停绿灯行课时5 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2.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片断。3.如何由有声的演唱过渡到“无声的”演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内心节奏的目的,以及在演唱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重难点1.引导和训练学生具有稳定的内心节奏感以及用心歌唱的能力。2.学习歌曲。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图片“红灯牌”“绿灯牌”打击乐器:碰铃、响板、铃鼓、三角铁、双向筒。个性化修改预设教与学的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红眼睛绿眼睛,做到能在心中默唱歌曲。教学过程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
2、长开车送等等。2.师: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应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带着,走人行横道,注意看车,看红绿灯信号等等。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可以通行。2 3.听音乐,做游戏。找一名同学手拿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生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起绿牌子。4.跟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
3、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二、看图表、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1.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牌子,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2.看图表,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足球场上,如果球员违反了比赛的规则,裁判就要对球员亮红牌,禁止他继续参加比赛。在生活中,违反了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同样是需要禁止的。教师请同学们做裁判,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作出裁判。教师将红绿纸牌换成画有吸烟、鸣喇叭、走人行横道、废品扔到垃圾箱等图案的标志,请学生们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应禁止的,需要亮红灯;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绿灯。然后请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或行为表
4、现出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胖胖。3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上节课做的游戏。二、教师演唱歌曲小胖胖。1.教师演唱,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对小胖胖的行为作出判断,举红牌或举绿牌。2.教师将歌曲中“领唱”与“齐唱”两部分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并同时表演两种不同的角色。学生判断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叙述者与听众)?3.教师演唱,学生分两组分别表演叙述者与听众两个不同的角色。三、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1.学生跟老师学唱歌曲。2.学生一边唱一边自行设计表演动作。3.学生分两组对唱并表演。四、领唱与齐唱1.教师唱“领唱”部分,学生唱“齐唱”部分。2.学生唱“领唱”部分,教师唱“齐唱”部分。3.学生
5、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领唱、齐唱、对唱等。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四份休止符,有节奏的念儿歌做个好娃娃,用打击乐器领奏、合奏。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游戏二、学念儿歌。4 1.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a”,看见红牌念”m”,模仿鸭子交出声或不叫出声。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4.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三、认识四分休止符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两拍 x 。音乐中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 2.再用“x”替代绿牌,用“0”
6、替代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四、打击乐器演奏1.请学生用一件打击乐器替代一种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判断。如:碰铃与小黑鸡,双向筒与小青蛙,铃鼓与小白猪,三角铁与小花鸡,响板与小黄鸭等,可以有多种方案。2.边念儿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4.换一种节奏演奏打击乐器。如:xx x 0 0 xx xx xx x x x xx 0 5.请同学自己设计节奏并表演。五、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1.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3.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出准确休止。5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对不起”“没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教
7、师可设置一定的情景与学生合作表演,导入歌曲。二、按节奏读歌词1、在教师带领下,以稳定的速度打节拍(第一拍拍手,第二拍点手心)2、看歌谱,边打节拍边跟老师按节奏读歌词3、学生按节奏读歌词三、学唱歌曲1、听歌曲范唱,学生边听边打节拍2、随歌曲伴奏学生轻声学唱3、教师分句教唱4、表现歌曲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唱边表演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学唱小蚂蚁,跳邀请舞。教学过程 0 一、复习小胖胖二、听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6 1.教师提问:小蚂蚁有什么特征?2.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赞扬了小蚂蚁什么?3.教师演唱歌曲,学生用动作表演三、跟教师学唱歌曲。四、跳邀请舞。课后反思7 第二单元编号2 课
8、题春天来了课时4 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有表情歌唱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重难点1.在欣赏乐曲春之歌时要求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来表达对这首乐曲的感受,可能不以组织教学。2.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时,强弱力度可能不易控制。准备1.钢琴、录音机、录音磁带、沙锤、三角铁、碰铃、双响筒、响板、铃鼓。2.节奏卡x x x x x x x x 个性化修改预设教与学的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小雨沙沙沙2.沙锤教学过程:1.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2.师范唱一遍。3
9、.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4.教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5.用听唱法教唱歌曲。6.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8 7.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8.学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并涂上相同的颜色。9.演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并演示沙锤的基本演奏方法。10.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提示沙锤强弱的演奏方法。11.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尝试选择一种最佳的沙锤伴奏方法。12.用沙锤为歌曲伴奏,可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加上八分音符节奏型的沙锤演奏。13.可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用沙锤搬走。然后再由全体学生边唱边演奏沙锤。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春之歌。2.配乐诗朗
10、诵春天在哪里。教学过程一、导入 1、引导学生说说春天的景色,如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小鸭子下河了,2、配乐诗朗诵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春天在哪里教师指出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播放钢琴独奏 春之歌,教师配乐朗诵春天在哪里9 指导学生配乐朗诵二、欣赏乐曲1、聆听、感受钢琴独奏曲春之歌设问: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再次聆听设问:这首曲子给你什么感受?3、教师介绍乐曲,出示乐曲名称4、反复播放乐曲主题,学生随音乐画旋律线5、完整聆听乐曲,学生随音乐律动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柳树姑娘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1、聆听柳树姑娘2、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二、学唱歌曲1、教师指导学生学唱歌曲2、歌曲第 18 小节优美抒
11、情,第912 小节欢快活泼。3、表现歌曲教师将歌曲的第18 小节设计成简易合唱,第一声部唱原来的旋律,第二声部用“呜”唱每一个小节的第一个音。10 分组演唱歌曲,师生共同评价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2.用打击乐器表现春天音乐会。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柳树姑娘,并背唱该曲。2.用课本的插图引入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3.师朗读歌词。4.学生朗读歌词。5.教师节和歌词讲解春天的自然常识。6.完整聆听春天音乐会。7.启发学生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雨、春雷、春风、春水来临时的景象。8.复听春天音乐会,并用打击乐器为之伴奏。9.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课后反思11 第三单元编号3 课题音乐
12、中的动物课时6 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一步理解声音的长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 和 P,并能正确运用到音乐中。2、进一步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重难点1、歌曲小动物的歌。2、律动。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音乐挂图。个性化修改预设教与学的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动物唱歌教学过程: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2.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3.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4.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它的叫声。模仿逼真的,将图片取下站在空的头饰上,
13、并带在这位同学的头上。5.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 和 P 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叫声进行对比: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12(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6.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7.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学生听教师范唱或录音。根来时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强调4/4 拍的第一拍“小动物”中的“小”字。)教师分局教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动物的典型动作。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大声领唱。第
14、二课时教学内容唱歌咏鹅教学过程1.谁会背诵描写动物的古诗?(咏鹅)2.学唱歌曲咏鹅。(1)请到家一同背诵咏鹅。(2)教师为学生讲解诗词的含义(3)学生朗读歌词,体会诗意。(4)教师范唱。(5)学生跟录音机学唱。13(6)体会歌曲悠闲自在的情绪。3.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1)初听音乐:你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除了小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2)再听音乐:主人与小狗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3)你如何表达乐曲的情绪?(4)对比这两首乐曲的情绪,咏鹅是优美抒情的,口哨与小狗是欢快活泼的。4.总结:将今天学习的歌曲咏鹅唱歌爸爸妈妈听。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大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播放引子与狮王进
15、行曲2、教师提问:还记得这首乐曲?乐曲曲名是什么?曲作者是谁?3、这段钢琴演奏的旋律急速地上行后又下行,表现了什么?二、聆听大象1、聆听乐曲,感受乐曲主奏乐器的音色。2、聆听乐曲主题,感受音乐形象。3、再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节拍。4、分段欣赏14(1)聆听主题 A 这段音乐,你能想象到大象在做什么?大象是怎么走路的?它的心情是怎样的?请随音乐表演。(2)聆听主题 B 这段音乐与主题A有什么不同?你能想象大象在做什么?请随音乐模仿、表现。(3)聆听主题 A这段音乐与前面听过的那段音乐相似,有什么不同?5、完整聆听乐曲6、简介作曲家(1)教师请学生回忆一下,除了引子与狮王进行曲,还聆听过圣桑创作的
16、其他作品吗?还记得那首乐曲的曲名吗?(2)教师用简短的月岩介绍作曲家圣桑。7、表现音乐学生随音乐用动作表现音乐。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唱歌谁唱歌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请学生自主模仿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二、学习歌曲节奏15(1)猜一猜73 X X X X X X X O 1、谁 唱歌儿叽 叽叽?2、谁 唱歌儿喳 喳喳?3、谁 唱歌儿喔 喔喔?4、谁 唱歌儿嘎 嘎嘎?(2)学习歌词请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回答问题。教师按歌曲节奏读歌词,学生模仿节奏并回答。休止符:用一个动作表示:右手食指放在嘴前,做一个“嘘”的动作。对比学习第三乐句,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学习第四乐句 按节奏完整读歌词三、学唱歌曲1、教师
17、分句教唱歌曲第一段歌词,注意音高与休止符的准确性。2、在学生能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后,自主学习演唱第二段歌词。四、完整演唱歌曲五、编创歌词1、哪位同学能编创新的歌词,让我们大家来猜一猜师什么动物?16 2、全体学生用歌声回答上面的问题3、赛歌:以小组为单位,编创新的歌词并演唱。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喜欢那些小动物?还记得我们听过的表现动物形象的乐曲吗?二、听辨音乐形象1、教师播放几首表现动物形象的乐曲,学生听辨乐曲表现了什么动物。2、你喜欢小猫吗?为什么?三、欣赏 A段音乐1、教师播放乐曲,请学生想象乐曲中的小猫在做什么?2、认真聆听乐曲,教师请学生数一数,乐
18、曲中小猫叫了几次?3、教师介绍乐曲的主奏乐器弦乐。4、教师再次播放A段音乐,启发学生给这段音乐起个标题。四、欣赏 B段音乐1、教师播放 B段音乐,启发学生注意这段音乐与刚才听过的音乐比较,速度有什么不同。2、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小猫在做什么,心情是怎样的?3、教师介绍圆舞曲的特点。17 4、学生随音乐模仿小猫跳舞,体会圆舞曲的风格特点。五、欣赏 A段音乐1、教师播放乐曲第三部分,启发学生聆听这段音乐与前面哪一段音乐相似。2、乐曲结尾出现了什么动物,小猫有什么表现,乐曲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表现的?六、完整欣赏教师介绍曲名并播放乐曲,学生聆听并展开想象。七、化妆舞会学生戴着头饰随音乐表演。第六课时教学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一年级 音乐 下册 表格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