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pdf(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学内容】教材 1137页,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目标】1借助小棒、圆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
2、、减两位数的式题。2.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3 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 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单元教学重点】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单元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教学的难点。【单元课时安排】1两位数加两位数3 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 课时左右4整理和复习课时左右5.单元检测2 课时左右共计 17 课
3、时2 二数(上)第二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课 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课本P11-P12 例 1、例 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地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教学重点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方法情景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课时第 1 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修订栏预习导入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投影出
4、示 P1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学过程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35+2 3 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个位与个位对齐)2、完成 P12做一做第 1、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教学例 2。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35+32 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4、完成 P13做一做,学生独立
5、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三、练习,实践应用1、练习二第 1 题,交流算法并汇报。2、练习二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不进位加3 5+2=3 5+3 2=3 5 3 5+2 +3 2 相同数位要对齐作业布置练习册第 2、3 题4 教学后记二数(上)第二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课 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课本 P4 例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交流,
6、发现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方法情景法合作交流教学课时第 2 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修订栏预习导入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出示第 11 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5 教学过程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 教学例 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35+37=2 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4 完成练习二第 3 题,了解题意,再
7、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完成 P14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完成 P15练习二第 4 题。教师巡视、指导。3.完成 P15练习二第 5题.先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再把不对的改正过来。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进 位 加3 5+3 7=35+3 7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作业布置课本 p16第 7、9 题教学后记6 二数(上)第二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课 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8、练习课课本 P15-P16 练习二。教学目标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卡片。教学方法情景法合作交流教学课时第 3 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修订栏
9、预习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7 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2.总结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教学过程一、合作探索,巩固知识。1.完成第 15 页练习二第 6 题。教师巡视、指导。做完以后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2.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3.完成第 16 页练习二第 8题。4.完成第 16 页练习二第 10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5.完成第 16 页练习二第 10题。仔细读题,算出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指
10、名汇报。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6.完成第 16 页练习二第 9 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怎样做才能解决它们的问题?指名汇报。7.完成第 16 页练习二第 11题。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汇报。二、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从知识、方法上进行总结。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8 作业布置资源第 7 页第 2、3、4 题。教学后记二数(上)第二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课 题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课本 P18例 1,练习三 1-3题。教学目标1
1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方法情景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教学课时第 4 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修订栏预习9 导入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主题图。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教学过程一、合作
12、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 1.代表团金牌数美国36 俄罗斯23 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仔细地观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 36-23,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第 18 页做一做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2、完成第 18 页做一做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1 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
13、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10 四、随堂练习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板书设计不退位减3 6 2 3 3 6-2 3作业布置练习三第四题教学后记二数(上)第二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课 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课本 P19例 2 教学目标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教学难点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教学方法情景法合作交流法11 教学课时第 5 课时
14、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修订栏预习导入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教学过程一、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 2。代表团金牌数中国51 美国36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51-36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1 减 6 不够减怎么办。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第 19 页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第 20 页练习三第 5 题。
15、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12 3.完成练习三第 6 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小结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板书设计5 1 3 6=.5 1-3 6 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减起3.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作业布置练习册 P11 教学后记二数(上)第二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课 题被减数的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课本 P19例 3 教学目标1.会计算被减数的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重点会计算被减数的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教学难点会
16、计算被减数的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教学方法情景法合作交流法13 教学课时第 6 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修订栏预习导入孩子们,还记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吗?谁能说说怎么计算?教学过程一、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 3。出示 50-24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2想:从十位退1 后,个位要算几减几?3、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第 19 页做一做后两道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第
17、20 页练习三第 4 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3.完成练习三第 7 题。教师巡视、指导。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小结被减数的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该注意什么?14 板书设计被减数的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50-2 4.5 0 -2 4 作业布置资源第 11页第 2 题教学后记二数(上)第二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课 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课本 P20-P21 练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
18、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课时第 7 课时15 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修订栏预习导入一、总结引入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教学过程二、巩固练习1.完成第 20 页练习三第 3 题捡贝壳。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小英比小勇多捡了多少个贝壳?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2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2.完成第 21 页练习三第 7 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
19、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3.完成第 21 页练习三第 9 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4.第 21页练习三第 10 题夺红旗。仔细观察,认真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5、第 22页练习三第 11 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三、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计算时,一定要看准数字,看准到底是加号还是减号。16 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作业布置教学后记二数(上)第二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课 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课本 P21-22 练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二 年级 上册 数学 第二 单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