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某码头工程施工方案.pdf
《浙江某码头工程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某码头工程施工方案.pdf(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码头施工方案目录5.2 码头施工方案5.2.1 编制依据5.2.2 工程综述5.2.2.1 工程概况5.2.2.1.1 工程名称:5.2.2.1.2 工程地点:5.2.2.1.3 码头结构形式及设计靠泊等级5.2.2.1.4 工程主要内容5.2.2.1.5 主要工程量5.2.2.1.6 施工坐标和水准点5.2.3 自然条件分析5.2.3.1 水文资料5.2.3.2 气象5.2.3.2.1 气温5.2.3.2.2 降水5.2.3.2.3 风5.2.3.2.4 雾5.2.3.2.5 热带气旋5.2.3.3 地质5.2.4 施工总体安排5.2.4.1 施工部署5.2.5 主要施工方案5.2.5.1
2、施工工艺总流程5.2.5.2 沉桩工程5.2.5.2.1 概述5.2.5.2.2 水上沉桩工艺流程5.2.5.2.3 打桩船选用5.2.5.2.4 沉桩定位测量5.2.5.2.5 系统设置和调试5.2.5.2.6 定位数据的计算准备5.2.5.2.7 打桩船就位5.2.5.2.8 沉桩定位5.2.5.2.9 桩身防腐涂层的保护5.2.5.2.10 沉桩技术质量措施5.2.5.3 锚杆嵌岩钢管桩施工5.2.5.3.1 施工工艺简述5.2.5.3.2 施工工艺流程5.2.5.3.3 施工平台搭设5.2.5.3.4 施工方法及要求5.2.5.3.5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5.2.5.4 钻孔灌注
3、桩施工5.2.5.4.1 钻孔灌注桩施工简述5.2.5.4.2 施工顺序5.2.5.4.3、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5.2.5.4.4 钻孔灌注桩施工测量5.2.5.4.5 施工测量放样5.2.5.4.6 施工技术方案及工艺操作要点5.2.5.4.6.1 搭设工施工作平台5.2.5.4.6.2 护筒埋设5.2.5.4.6.3 钻孔5.2.5.4.6.4 钻孔时注意事项:5.2.5.4.6.5 清孔5.2.5.4.6.6 清孔注意事项5.2.5.4.6.7 钢筋笼制作安装5.2.5.4.6.8 水下砼配制和灌注5.2.5.4.6.9 砼灌注时注意事项5.2.5.4.6.10 常见问题的处理和预防5
4、.2.5.5 预制构件工程5.2.5.5.1 预制构件简述5.2.5.5.2 主要施工工艺5.2.5.5.2.4 预制构件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5.2.5.6 预制构件安装的技术要求5.2.5.7 现浇砼工程5.2.5.7.1 现浇砼简述。5.2.5.7.2 夹围囹的技术质量要求5.2.5.7.3 模板的技术质量要求5.2.5.7.4 钢筋施工技术质量措施5.2.5.7.5 现浇砼枝术质量措施5.2.5.8 砼防腐施工技术措施5.2.5.9 检验试验5.2.5.9.1 试验项目和手段5.2.5.9.2 试验计划5.2.6 创优计划和措施5.2.7 质量管理措施5.2.8 工程质量检查5.2.9 保
5、证工期措施5.2.10 竣工管理5.2 码头施工方案5.2.1 编制依据5.2.1.1、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舟山煤炭中转码头工程(水工施工图)5.2.1.2、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291-98 5.2.1.3、港口工程桩基规范 JTJ254-98 5.2.1.4、港口工程嵌岩桩设计与施工规程 JTJ285-2000 5.2.1.5、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 JTJ268-96 5.2.1.6、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203-2001 5.2.1.7、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221-98 5.2.1.8、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95 5.2.1.9、钢结
6、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221-95 5.2.1.10、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JTJ275-2000 5.2.1.11、相关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5.2.2 工程综述5.2.2.1 工程概况5.2.2.1.1 工程名称:浙江舟山煤炭中转码头工程5.2.2.1.2 工程地点:浙江舟山煤炭中转码头位于舟山市六横岛东北从石柱头至黄礁岸段。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220900,北纬 2945005.2.2.1.3 码头结构形式及设计靠泊等级该码头为高桩梁板结构,码头平面布置为反“F”布置,即卸船泊位布置在外海测,采用平台加系缆墩形式;装船泊位布置在岸侧,采用前后侧靠船方式;施工码头布置在近岸
7、侧;后栈桥上装船皮带机和卸船皮带机采用单层并行布置。卸船码头设计靠泊 15万吨级及 5 万吨级散货船组合;装船码头前侧设计靠泊3.5 万吨级、2 万吨级泊位各 1 个,后侧布置 5千吨级泊位 1 个及 2 个港作船泊位。5.2.2.1.4 工程主要内容码头工程主要包括卸船码头;装船码头、过度段联桥;施工码头、重件前后栈桥、重件栈桥引桥等构筑物,其中卸船码头泊位总长为648m、宽 36.5m,排架间距 9 10.5m,共分为 8 段,每段长 70 余米,北端 30m处一座系缆墩;装船码头泊位总长526m、宽 24m,排架间距 9m,共分 8 段,每段长度 68m。施工码头泊位总长138m、宽7m
8、、排架间距 6m,共分为 2段,每段长 58 m,北端 19.25m一座系缆墩;前后栈桥(包括取样平台)总长 1403.1m、宽 15-26.5m。本工程桩基有 1000mm-1200mm 钢管桩、PHC 桩,600mm*600mm 预应力方桩,1200mm 钻孔灌注桩为桩基,装船码头及前后栈桥有部份钢管锚岩桩结构。5.2.2.1.5 主要工程量打入桩 1658 根(其中包括钢管锚岩桩47 根),1200 钻孔灌注桩126 根,现浇砼约 7 万余立方米,预制构件约5000余件。5.2.2.1.6 施工坐标和水准点设计施工图坐标采用54北京坐标系统,高程以85国家高程为基准。5.2.3 自然条件
9、分析5.2.3.1 水文资料5.2.3.1.1、基面:国家 85 高程基准。5.2.3.1.2、工程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2.12m 设计低水位:-1.51m 极端高水位:3.48m 极端低水位:-2.56m 5.2.3.1.3、波浪:浙江舟山煤炭中转码头工程以六横岛为依托,坐西南向东北,四周有西白莲山、湖泥山、虾峙岛、凉潭岛、后门山、元山岛和走马塘岛等岛礁以及舟山本岛、穿山半岛所环抱,有限地阻挡外海大浪对港址的直接侵袭,港域的波浪多为风引起的局部风浪。根据港址周围地形与风资料分析,确定 ESE、SE向为港址码头的强浪向。根据六横一年期水文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本工程海域 2 级浪的出现频率占绝
10、对优势,年出现频率占85.2%,3 级浪次之,占 14.5%,4、5 级浪极少出现,仅占 0.2%和 0.03%。有效波高(Hs)的年平均值为0.21m,最大值为 2.34m。十分之一波高(H1/10)的年平均值为 0.26m,最大值为 2.97m。最大波高的年极值为3.90m。平均周期的年平均值为2.5S,最大值为 6.1S。5.2.3.1.4、潮流:根据测流资料进行分析本海域的潮流情况,确定卸船码头、装船码头前沿各测点最大可能流速见下表:潮流的最大可能流速统计一览表备注:L0404L0404 是 2004 年春季的测验结果,BC01 BC04是 2004年秋季的测验结果,SC01 SC04
11、是 2006 年夏季的测验结果。5.2.3.2 气象舟山位于大陆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年温适中,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严寒和酷暑期较短。风向主要表现为季风特征,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湿润,雨水充沛,总体气候条件较为优越。但受冷暖空气的交替影响,天气变化复杂,灾害性天气频繁。如夏季出现高温伏旱、台风暴雨,秋季有低温早霜及持续的秋雨,冬季有寒潮侵袭等,四季均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灾害性天气。5.2.3.2.1 气温多年极端最高气温 38.2C(1971年 8 月 20 日)多年极端最低气温 -6.5C(1967年 1 月
12、 16 日)多年平均气温 16.2C 多年最高月平均气温 26.8C(8 月)多年最低月平均气温 5.8C(1 月)5.2.3.2.2 降水多年年最大降水量 1769.3mm(1993年)多年年最小降水量 961.3mm(1996年)多年平均降水量 1261.1mm 多年月最大降水量 431.8mm(1989年 9 月)多年最大日降水量 195.2mm(1994年 10月 11日)累年平均日降水量 10mm(中雨)的天数为41.5d 累年平均日降水量 25mm(大雨)的天数为13.8d 累年平均日降水量 50mm(暴雨)的天数为3.3d5.5.2.3.2.3 风利用普陀长期站和梅山、虾峙站的气
13、象资料,分析本工程区域风的特征。拟建港址风况表现出明显的季风特征,全年有两组主导风向,即偏西北(NW N)风和偏东南(ESE SSE)风:偏西北风 3 方位频率合计为 36%,平均风速在 4.9 5.0m/s 间,最大风速在 2535m/s 间;偏东南风 3 方位频率合计为22%,平均风速在 4.05.2m/s间,最大风速在 1925m/s间。其它各风向频率在5%以内,平均风速相对较小。根据六横气象站的一年观测资料分析,工程区年常风向为偏西北(NW-NNE)风,强风向为偏东南(ESE-S)风。全年平均风速为5.1m/s,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大,春末夏初小。大于等于6 级的大风出现的频率
14、全年为5.8%,主要集中在秋冬季且风向以 WNW-NNW向出现最多。5.2.3.2.4 雾多年平均雾日数:38d 历年最多雾日数:52d 历年最少雾日数:21d 根据六横气象站的一年期观测资料,本区共出现43 天能见度 5km的雾,其中24 天出现能见度 1km的雾,但是能见度 1km的雾持续时间均不大于10 小时。春季为雾的多发期,秋、冬季为全年雾日数最少的季节。5.2.3.2.5 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影响工程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据52 年的热带气旋资料统计表明,对工程区有影响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3.1 个,最多年有 9 个。热带气旋主要集中在79 月,占总数的86%,其中 8 月份最多,占
15、总数的33%,受台风影响最早时间的是5月 19 日,结束最迟时间是11 月 17 日。台风影响的时间一般为23 天,最长可达 9天。对工程区影响严重的台风(工程区附件区域有一站以上最大风力10 级)有 21次,对舟山海域影响最严重的台风路径是在浙江中、南部登陆,然后转向东北出海消亡或转向西北内陆消亡的台风,另一类路径是中心接近舟山群岛沿岸北上的海上掠过型台风。在一年的观测期间,浙江省沿海受到3 次台风的影响,分别为“海棠”、“麦莎”和“卡努”。其中“麦莎”台风对本工程海域的影响最大。“麦莎”期间,本工程海域实测 2 分钟最大风速为 27.6m/s,风向 ENE、E、ESE,瞬时极大风速为 41
16、.2m/s。5.2.3.3 地质根据场地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埋藏条件、成因时代、岩性成分及其结构构造等,将本次勘探揭露的地基土划分为10 个工程地质层组,共细分为 47个工程地质层。现将各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2-1 淤泥灰黄色,饱和,流塑,无层理,局部稍具层理,土质较均一、细腻,易污手,局部夹薄层粉细砂,可见少量贝壳碎屑和云母残屑,含腐殖质。厚度1.5 12.5m。2-2 淤泥质粘土灰黄色,饱和,流塑,无层理,切面光滑,有粘阻力,土质均一、细腻,易污手,有腥臭味,局部含薄层状粉砂,含少量贝壳、云母碎屑和有机质。埋深 0.0 7.6m,厚度 3.9 13.8m。2-3 淤泥质粉质
17、粘土灰黄色,饱和,流塑,无层理,切面光滑,有粘阻力,偶夹薄层状粉砂,土质均一、细腻,易污手,有腥臭味,含有机质和少量贝壳碎屑、云母碎屑。埋深0.0 8.4m,厚度 1.5 14.5m。2-5 粉质粘土灰黄色,饱和,硬塑可塑,无层理,含铁锰质斑、高岭土斑,切面较光滑,粘塑性较好,局部夹薄层状粉砂,含云母碎屑。埋深5.0 13.6m,厚度 2.9 8.3m。3-1 淤泥灰色,饱和,流塑,无层理,切面光滑,微层理,刀切时有粘阻力,手摸有滑腻感,含大量有机质和贝壳碎片,局部见薄层状粉砂。埋深3.0 5.6m,厚度 1.9 5.6m。3-2 淤泥质粘土灰土,饱和,流塑,具层理,土质较均一,有腥臭味,易污
18、手,切面光滑,粘塑性好,干强度高,含有机质和云母碎屑,偶见贝壳碎片,局部为软塑状粘土。埋深2.3 15.0m,厚度 1.8 11.2m。3-3 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具层理,土质较均一,切面较光滑,粘塑性好,易污手,有腥臭味,干强度较高,具较高压缩性,夹粉砂薄层,层厚约12mm,可见少量云母碎屑和未腐化植物碎屑,偶见贝壳碎片,局部为软塑状粉质粘土。埋深 4.017.6m,厚度 1.9 20.2m。3-4 粘土黄灰色,饱和,可塑硬塑,无层理,含黄色粉质粘土团块,局部有结核,切面不光滑。埋深 12.1m,厚度 3.9m。3-5 粉质粘土灰色、灰黄色,饱和,软塑可塑,切面稍显光滑,夹薄层状
19、粉砂,层厚约12mm,含铁锰质结核,韧性好,干强度高,含有机质、少量云母碎屑和贝壳碎片。埋深 6.4 21.9m,厚度 1.5 8.8m。3-5粉土灰色,饱和,软塑可塑,切面较粗糙,见层理,见薄层状粉砂与粉土互层状,粉砂层厚 2-3mm,含石英、云母和少量贝壳碎屑,摇振反映轻微。埋深9.1 23.2m,厚度 3.1 6.0m。4-2 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薄层状、鳞片状双重构造,夹粉砂薄层,层厚约1mm,切面光滑,手捻摸有轻微颗粒感,易污手,有腥臭味,粘塑性好,含有机质,局部含大量贝壳碎片。埋深 6.0 20.1m,厚度 4.5 11.9m。4-3 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薄层状、鳞片
20、状双重构造,层厚26mm,切面光滑,粘塑性较好,易污手,有腥臭味,夹粉土或粉砂薄膜,局部为粉质粘土或粘土,含有机质和云母碎屑。埋深 11.9 17.8m,厚度 5.8 12.7m。4-5 粉质粘土灰色、灰黄色,饱和,软塑可塑。稍具层理,土质较均一,夹粉砂薄层,层厚约 23mm,切面较光滑,粘塑性较好,刀切时有粘腻的阻力,刀切面见铁锰质浸染,可见少量云母碎屑和未腐化植物碎屑,见极少量贝壳碎屑,偶含碎砾石。埋深10.533.6m,厚度 1.4 32.8m。4-5粘土灰色,饱和,软可塑,薄层状为主,向下层理发育不明显,切面稍光滑,土质较均一,粘塑性好,局部夹极薄粉细砂层。埋深17.6 25.5m,厚
21、度 7.7 13.7m。6-1 粉质粘土灰绿、灰黄色,可塑,厚层状,见薄层状粉砂,粉粒含量不均,切面稍光滑,见层理,含钙质结核、腐殖物,见少许铁锰质渲染。埋深14.8 25.5m,厚度 3.8 7.1m。6-1粉质粘土灰绿,灰黄色,饱和,软可塑,稍具层理,切面较光滑,土质均一,粘塑性好,含氧化铁斑,见少量贝壳残骸和未分解植物残骸。埋深 18.5 27.0m,厚度 2.4 8.0m。6-2 粉质粘土灰色,软可塑,薄层状,层厚26mm,粘塑性一般,粉粒含量高,夹粉土、粉砂薄层,含铁锰质结核,见有贝壳碎屑及植物残骸,局部见砾砂、碎石。埋深 9.8 64.7m,厚度 0.3 27.9m。6-2粘土灰色
22、夹灰黄、灰绿色,饱和,软可塑,层理较紊乱,土质较均一,切面较光滑,粘塑性较好,含铁锰质结核,刀切时刀刃粘阻力大,层理间夹薄层粉细砂层,层厚约 1mm,含有机质和云母碎屑,夹植物残骸,局部见贝壳碎片。埋深13.244.4m,厚度 1.9 18.4m。6-2粘土灰色,饱和,软可塑,无层理,土质较均一,切面稍显光滑,粘塑性一般,偶夹少量碎石,局部见未见分解植物残骸。埋深21.037.8m,厚度 3.5 6.8m。6-3 含粘性土圆砾灰色夹灰黄色,饱和,稍密中密,厚层状,土质不均,卵石径约35mm,次棱角状,含量约 520%,局部达 5060%,成分为凝灰岩;角砾含量3050%,次棱角次圆状,成分为凝
23、灰岩;余为粘性土及少量砂。埋深 8.4 62.4m,厚度 0.6 4.6m。6-4 贝壳层灰黄灰色,湿,稍密中密。贝壳碎屑含量8090%,粒径 0.2 2.5cm,个别达 4cm,其余为粘性土充填,钻进较困难。仅CZM14 号钻孔揭露,埋深26.0m,厚度 7.9m。7-0 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土质均一,切面光滑,粘塑性一般,含贝壳碎屑较多,具高压缩性。埋深 20.6 47.5m,厚度 1.4 5.4m。7-1 粉质粘土灰绿、灰黄色间夹灰色,饱和,软硬可塑,具层理,夹薄层状粉砂,厚 13mm,切面光滑,粘塑性较好,刀切时粘阻力大,用手捻摸有轻微砂感,韧性好,干强度高,见铁锰质渲染;
24、局部含1030%的碎石或角砾,成分为凝灰岩;局部含贝壳碎屑,偶见泥质结核及植物残骸。埋深10.2 64.3m,厚度 0.6 14.2m。7-1粘土灰绿、灰黄间夹灰白色,饱和,可塑坚硬,无层理,土质较均一,切面稍显粗糙,粘塑性一般,含铁锰质斑,部分高岭土化,偶见砂砾石。埋深12.2 66.2m,厚度 1.6 11.1m。7-1粘质粉土灰绿、灰黄色,饱和,可塑硬塑,局部坚硬,无层理,切面略显粗糙,土质较均一,干强度一般,韧性一般,含少量贝壳碎屑和氧化铁,见零星泥质结核。埋深26.056.5m,厚度 1.0 5.9m。7-2 含粘性土砾砂灰灰黄色,中密,饱和,厚层状,土质不均,砾含量约2540%,局
25、部含量较高,达 5065%,亚圆状为主;可见少量卵石,分布不均。圆砾、卵石成分均为凝灰岩。埋深 33.6 63.5m,厚度 0.4 3.9m。7-2粉质粘土灰色,软可塑,厚层状,粉粒含量不均。埋深52.0m,厚度 2.0m。7-3 粉质粘土灰黄、灰绿色,硬可塑,无层理,切面较粗糙,略有砂感,粘塑性一般,干强度较高,含铁锰质斑和少量云母碎屑,局部含少量碎石。埋深 31.363.9m,厚度 0.7 8.6m。7-3粉土黄色,中-密实,切面粗糙,摇振反应慢,有砂感,无层理,局部含较多的粉细砂,见铁锰质渲染。埋深50.0m,厚度 9.2m。7-4 粉质粘土灰色,饱和,软可塑,无层理,切面稍光滑,土质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码头 工程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