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总目标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钢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致志的习惯。(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2、汉语拼音。(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说好普通话。(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3、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本册生字。(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4、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2)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就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2 5、阅读。(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6、习作。(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3)能够使用逗号、
3、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冒号,引号。尽量把标点用正确。3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走,我们去植树、燕子、古诗两首,复述第一朵杏花。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偶尔”、“活泼”、“纵横交错”、“适宜”造句。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4 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教师:四年组教师时间:2010 年 2 月 24 日班级:四年级教 学 目 标重 点 难 点教 法 学
4、 法教 学 过 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3情感目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二、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难点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三、教法与教学手段教法以读促讲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复备:(手写)讨论:如何写好作文?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
5、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一、交给写日记的方法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怎样才能写好日记?1,要持之以恒。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日记的书写及格式讨论交流。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二、指导看图。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3.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师生互动)4.课堂小结5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
6、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5.布置作业写一篇开学后的打算日记板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分类整理保持整 洁爱护图书使用书签线及时修补教学后记课题:1 走,我们去植树教师:四年组教师时间:2010 年 2 月 24 日班级:四年级教 学 目 标重 点 难 点教 法 学 法教 学 过 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目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
7、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难点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三、教法与教学手段教法以读促讲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复备:(手写)放录音走,我们大家植树去,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想)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板书课题:走,我们去植树2.检查预习6 3.指名学生介绍作者、课前资料查找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记号。3、交流、讨论。学生质疑并解决
8、,重点问题可以存疑。A、和煦是什么意思?B、音符: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C、版图: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D、植树有什么好处?E、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树叶都是快乐的音符?5.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师生互动)一、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2、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3、理解“和煦”4、“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5、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 2、说说第二段告诉了我们什么?3 少先队员到什么地方去植树?引导想象省略号后所省略的内容。4、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5、细读
9、3-6 小节,思考:植树有什么好处?三、学习第三段同学们,植树的好处多不多?(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吧!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节。齐读第 7 段。四、背诵指导1放课文录音三遍,学生边听边小声跟读。2指导朗读技巧。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6.课堂小结1、齐读课文2、分组背诵课文3、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植树还有哪些好处?7.布置作业语文资源评价 1 课板书设计走,我们去植树绿色工厂 健康、幸福增添新绿 染绿版图绿色希望 沙退鸟舞绿色宝库 建设“四化”教学后记7 课题:2 第一朵杏花教师:四年组教师时间:2010 年 2 月 24 日班级:四年级教 学 目 标重
10、 点 难 点教 法 学 法教 学 过 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能力目标: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情感目标: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二、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三、教法与教学手段教法以读促讲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复备:(手写)1、出示教学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
11、图说说杏花的样子?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二、初读课文2.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2)指导读长句子。3.指名学生介绍作者、课前资料查找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范读课文、出示分段提示:(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
12、间。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5.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师生互动)一、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3.指导朗读。8 二、第二次(学习第6-15 自然段)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 6 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3齐读4 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5“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三、点明中心(
13、学习第16 自然段)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6.课堂小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7.布置作业板书设计2、第一朵杏花竺精确观察可桢一丝不苟教学后记课题:燕子教师:四年组教师时间:2010 年 2 月 24 日班级:四年级教 学 目 标重 点 难 点教 法 学 法教 学 过 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巩固
14、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3情感目标: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二、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掌握正确理解长句子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课文的语言,感受燕子的可爱、春光的明丽和祖国语言的丰美。9 难点初步掌握正确理解长句子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课文的语言,感受燕子的可爱、春光的明丽和祖国语言的丰美。三、教法与教学手段教法以读促讲教
15、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复备:(手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但是稍不留心,它们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溜走等到要写时不知从哪儿写起。就说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学生自由发挥)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2.检查预习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检查:A、小黑板出示字词:自由读 指名纠正读 齐读B、读课文:(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3.指名学生介绍作者、课前资料查找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层次(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
16、?(小组讨论)(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三、细读第一自然段5.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师生互动)1、细读第一自然段理解内容默读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一起回答:外形)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相机板书:羽毛 乌黑光亮;翅膀 俊俏轻快;尾巴 剪刀似的)2、学习第二自然段(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模样,那么着可爱的精灵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的呢?(春天)(2)、自由读这一段,想想它描绘了春天里的哪些事物?用横线划出来。它们是什么样的?圈出描写的词语。(微风 吹拂;细雨 洒落;柔柳 )(3)、重点品味描绘春天的句子3、学习第三自然段(1)、理解内容:
17、A、自渎:思考这一段写了燕子的哪个方面?(飞行的形态)找出描绘的词语。(斜着、掠过、横掠)B、掠过写出了什么?(飞的速度快)(板书:快)横掠写出了什么?(飞得轻)(板书:轻)(2)、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1)、过渡:燕子轻快地飞呀飞,累了,就 停在电线上休息。(板书:休息)(2)、默读。找出比喻句,说明把什么比做什么?(3)、比较:教师故意读错“痕”为“根”,请学生说说哪个好。(4)、指导朗读:飞倦了怎样读?春天的歌怎样读?(5)、指导背诵:10 6.课堂小结学习这一课,我们认识了春天里活泼可爱的燕子。在外形上,它有着(指名说),它在春天里到来,轻快地飞到我们身边,连休息的姿态都那么美
18、。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一起读它。7.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2、围绕春天景物写一篇日记。板书设计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春天赶来飞行快,轻休息电线 五线谱燕子 音符教学后记课题:4 古诗两首教师:四年组 教师时间:2010 年 2 月 24 日班级:四年级教 学 目 标重 点 难 点教 法 学 法教 学 过 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3 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3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二、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19、熟读成诵。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难点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三、教法与教学手段教法以读促讲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复备:(手写)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2.检查预习3.指名学生介绍作者、课前资料查找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11 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
20、解的词句。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4、检查学习效果(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2)解释词语:“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大致即可)5.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师生互动)反复诵读,体会意境(一)前两行 写今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3、看图、配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四年级 语文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