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上册美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美术.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美术课题:色彩的冷与暖课时:1 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教学重难点:1、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教具学具:水粉颜色、毛笔、笔洗、调色盒、色相卡、色轮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二、新授:(一)导入教师提问:(1)你喜
2、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色彩有冷与暖。(二)导入课题:“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板书课题:色彩的冷与暖三、讲授新课:(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
3、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1、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1)冷色调画面雪地,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冷的感觉。(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3)同时欣赏这两幅画面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
4、暖。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二)放映色轮,让生观察并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1)在 12 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提问:仔细观察,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最冷的是什么
5、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黄的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冷与暖不同的色彩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一
6、样的画面它们的冷暖色调是完全不同的。(三)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强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显示色相卡),红绿、黄紫、蓝橙。在色彩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板书)。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很多,如我国民间年画中具有这种典型特征。四、作业要求:(一)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填涂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同,体会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样)(二)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六、讲评学生作业,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课题:
7、线条的动与静课时:1 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教学重难点:1、感受线条的动与静。2、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三、讲授新课: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
8、,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4、教师结合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暖 直 温暖、平和暖 曲 热烈、欢快(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冷 曲 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冷 直 单调、呆板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五、
9、学生作画,教师指导。六、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七、拓展: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课题:美术的节奏人教版美术教案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重叠图案的艺术特点,美术的节奏增强学生审美感受能力。2、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美术的节奏。(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美术的节奏教学重点:学习多种形式的重叠排列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处理重叠的遮挡关系。教学具准备:课件、彩纸、剪刀、胶水、彩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展示课题)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见物体互相重叠排列的现象,今天我们来试试看物体互相重叠会产生什么效果。三、授课1、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通过欣赏这些重
10、叠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师归纳:通过把大小、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图案运用多种排列方式进行重叠排列,能产生不同的美感。2、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你们在生活中看见什么物体重叠排列,具有什么美感?3、师示范步骤:先构思设计好图形后画出或剪出图形再进行重叠排列。4、启发学生进行创作设计。5、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美术的节奏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四、作业要求:画出或剪刀动物、人物重叠排列。五、教师巡视辅导。六、作品展示。七、板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美术的节奏第十七课小花伞课时:1 课时。课型:工艺制作课。教学目的:1、(湘版美术教案)让学生领略手工制作小花伞的乐趣,增添生活的乐趣。2、通过
11、制作小花伞,初步培养学生对原材料进行美化、加工制作的能力。3、养成有计划,有步骤的良好作业习惯。(湘教版美术教案)教学重点:伞的图案设计与组合(小学)。教学难点:伞撑子与伞面的粘接。教学准备:图画纸、剪刀、胶水、小棒。教学板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检察学具。2、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出示小花伞,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请他们说一说自己家的小花伞是什么样的。三、讲授新课:1、揭示课题:小花伞(板书)2、欣赏书上的作品,观察小花伞的形状。分组讨论小花伞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欣赏书上的作品,感爱每幅作品中的美感。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构图美、色彩美。4、说说你的小花伞有什么样的花纹
12、?(可让学生发挥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发扬求异思想。5、教师演示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上更多教案)A、选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纸进行制作)。B、剪伞面(用铅笔画出裁剪线)。C、装饰伞面,A、做伞撑子、伞把。B、进行组合。6、学生作业:A、提出作业要求:制作一纸小花伞。B、学生作业,巡回指导。7、教学小结:A、展评学生作业。B、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色彩的对比教案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教学重点:从
13、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教学难点: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教学准备:教师:计算机教学设备、课件、纸、色笔等。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纸等。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出示冷暖色两幅图片,围绕下面问题师生对话交往。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课的开始以复习旧知识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冷暖色的表现力,让学生根据其概念进行分类,用以巩固所学过的色彩知识。让学生总结冷暖色的特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过渡导入新知,并以排列色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学习新课(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14、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3)欣赏和分析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为小女孩配裤子、航海上的救生圈)运用对比色配色,说说为什么不喜欢?为什么要选择强烈的色彩?(5)师生总结梳理4、动手练习:运用色彩的对比为一幅年画配色。5
15、、学生作品展评优秀作品展示,师生一起评价,谈对它的感受。6、收拾与整理教学反思:本课是为同学们打下下一课的色彩基础知识,体验色彩而设置的,在学习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认识色彩的对比是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旧知冷暖色彩游戏中激趣,从视觉感知到理性感悟对比的表现力的过程,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参与探究,发现对比色的表现力,本课中师生互动,共学新知。快乐的回忆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领域是造型表现。指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初步了解版画这个画种,学习吹塑纸版画制作技法。感受生活得美和快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板画或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学习纸板画的绘画
16、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在创造能力。教学重点:纸板画的制作技法教学难点:充分发挥想象求新求异,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吹塑纸复印纸白纸深色色卡纸水粉色颜料调色盘毛笔涮笔筒小刀笔芯或木杆铅笔。教师准备版画欣赏资料。教 学 过 程引导阶段:欣赏课本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段,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创作要求:1、可以画有趣的课外活动,节日中发生的有趣的事,看到好玩的节目,2、画面主体突出,层次清晰;构图大方;人物要刻画仔细,动作生动;颜色鲜艳。3、添画相应的背景。了解课本作业形式吹塑纸版画
17、欣赏版画作品,思考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画或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版画是以“版”作为媒介来制作的一种绘画艺术。只要艺术家运用刀、笔或其他工具,在金属、石板、木板、纸板、塑料板等不同板材上,进行绘制、雕刻、腐蚀等方法的制版过程,再通过印刷而完成的艺术作品均被认为是版画。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瓷版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等。按颜色可分为:黑白版画、单色版画、套色版画等。按制作方法:凹版、凸版、平版、孔版和综合版等。成人版画作品欣赏儿
18、童版画作品欣赏发展阶段学习纸版画制作技法:纸版画是印出来的,现在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动手尝试印一印。用铅笔或旧圆珠笔芯在吹塑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图案,或圆或方,用简单的线条装饰一下;涂上水粉颜料再转印到白纸上或深色纸上。组织学生讨论:你在印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你有想问的问题吗?怎样才能印出比较好的效果?教师总结:吹塑纸很容易画出凹痕(松软性);有凹痕的地方没有吸色,形成轮廓线;底稿与印出来的形象是左右相反的;调色时水分不能多,适当的多挤颜料,注意不要将颜料涂到凹痕里。涂色速度快些,太慢颜料会干。白纸用深色颜料相配,深色纸用鲜亮的颜色相配。思考:纸版画制版时要注意什么?制版时形象不能太琐碎,多采用点
19、、线、面来制作,小细节可以省略,构图要饱满,画形象要大,可夸张变形师讲解演示纸版画制作过程:1 将画好的稿子用复印纸复印在吹塑纸上,画好后用废弃的圆珠笔(竹签、铁钉等)用力刻画,由于吹塑纸质地较软,圆珠笔划后成凹痕,用密集的线条地用力刻下去形成凹块,没有线条的地方就形成凸块。2 单色的纸版画用毛笔或水粉笔将水粉画颜料平涂在吹塑板上,使吹塑纸版画上均匀受色(吹塑纸上的色不能太少),彩色的纸版画分步涂颜色多次印刷。3 然后用图画纸或宣纸覆盖在吹塑纸上,稍用力压印,完成作业。图例参考: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五、讲评作业:学生作品完成后,挑选部分作品展示,讲画中表达的故事,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同学。先
20、是学生互评,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而后教师总结这节课的总体内容进行评述。六、小结:今天大家用灵巧的小手画出了一幅幅精彩的作品,真是太棒了,那你有没有其它方法来表现出自己最快乐的一件事?(生讨论,如橡皮泥泥塑,用纸撕、贴、剪等)从你的作品中我体会出了快乐的味道,我祝福大家今后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最幸福,最快乐的,记忆的每分每秒都被开心占据着,好吗?第 7 课 登山游戏领域: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课时:2 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情和发生的事情进行仔细的观察。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绘画和游戏创意结合,设计登山游戏棋。3.通过游戏棋的设计、制作和共同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体协
21、作精神。重点:路线图的设计,及背景的绘制。难点:画面布局,与生活相结合、联系实际。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好范图及若干游戏图片。2.学生:彩笔或剪贴工具,及几幅游戏棋谱。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引导阶段:1、游戏切入:让学生通过游戏与观察,了解游戏棋的玩法和基本组成部分。2、师生共同讨论,展示游戏棋的种类。板书课题二、发展阶段:1.你还见过哪些游戏棋?上面都有些什么?2.通过实物棋谱,引导学生观察游戏棋组成部分。提问:一幅游戏棋都会由哪几部分组成?总结:一般包括名称、路线图、用于设置障碍和奖励方法的图谱、装饰美化的图案、游戏方法介绍等等。3.、学生尝试,实践总结(1)让学生在画纸上随意画一条
22、弯曲线,尽量把纸画满。(2)选取学生草稿中的范例,针对其中的不足和优点进行讲评。线过于弯曲密集不利于安排线路。线条流畅舒展棋格顺序明显。4.总结学生的草稿,并示范。(1)在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的线。(2)根据弯弯曲曲的画面想象要安排的景物(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插图装饰成完整的棋谱图。)(3)安排棋子的行进路线图或序号。(4)根据画面想象如何进行登山游戏。三、作业阶段:1.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游戏棋。2.设计成黑白或彩色的画面。四、评价阶段:1.展示学生的草图,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设计的游戏方法。2.画面设计是否有创意。第二课时一、引导阶段直接导入本课二、发展阶段1.学生继续创作。2.完成一幅
23、登山游戏棋。3.教师选择一份设计稿,围绕棋盘进行装饰。4.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代表向大家介绍玩法与规则,谈谈小组成员与众不同的创想。5.根据自己设计的图谱进行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三、拓展阶段:用泥或彩泥制作象棋。第 8 课:校徽 设 计领域:设计应用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体验标志设计的美感。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培养设计的思维方式,在设计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树立以创造意识为重点的设计观念。2、指导学生运用各种瓶盖、纸、彩泥等材质,通过学生剪一剪、贴一贴、捏一捏,设计出各种带有学校象征意义的标志,学习和掌握美化自己和美化环境
24、的能力,树立健康的审美观。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讨论我们学校的特色,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学校的标志,反映学校的特色。教学难点:如何避免将标志设计得太多、太复杂,引导学生既要正确传达信息,又要简练美观。教学准备:1.师:各种厚薄、软硬的纸、彩泥、剪刀、胶水、双面胶、羽毛、钮扣等材料。各类小学标志、建行、农行、中行标志。2.生:要求学生每人收集一些各种形状、大小的瓶盖,小的装饰物,剪贴工具:彩纸、胶水、剪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发展阶段1.欣赏分析:揭示标志存在的意义。出示三个银行的标志。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总结这三个标志的设计意图。引入中国钱币文
25、化的介绍。2、总结标志的组成:图形、色彩、文字。欣赏具有特色的学校标志。引出标志的表现形式:a、以文字为图形。b、以具体形象为图形3、讨论特色同样是标志设计却又有共性又各具特色。今天设计班级标志,你们能设计出学校的特色吗?我们学校有什么特色?创作设计:你设计的学校标志,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构成?三、作业阶段:1.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2.注意标志形式的多样性,选择材料的多样性,图案色彩的运用变化。四、评价阶段: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特别符合班级特色的创作给予及时的表扬,给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五、收拾整理课题:精美的邮票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设计、绘制)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美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