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pdf
《精品解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解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2021 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括 一、选择题(包括10 小题,共24 分。1-6 小题为单选题,选对得2 分,7-10 小题为多远题,得 全部选对得3 分,选对不全得2 分,有错选不得分。)1.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称量并读数,然后将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则示数将变大。此现象间接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D.分子之间没有作用力A 分析】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
2、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此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选 A。2.关于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物体的内能随其温度升高而增大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同D.同一物体运动时一定比静止时内能大B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所以,温度为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A 错误;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物态等有关;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所以物体的内能会随着其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 正确;由于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所以,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不
3、一定相等,故 C 错误;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运动状况无关,故 D 错误,故选 B 3.如图所示,四个选项中电路图与实物图对应的是()A.B.C.D.D 由实物图知道,两灯并联,开关S 1 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 2 在 L 2 的支路上,即S 2 与 L 2 先串联,再与L 1 并联,故只有D 符合题意。故选 D。4.关于电压、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不论 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它们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B.电路两端有电压时,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C.电路中有电流时,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D.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它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没有关系B 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无论
4、正电荷还是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故A 不符合题意;B电路两端有电压,且电路是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故B 符合题意;C电压是使电路形成电流的原因,故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故C 不符合题意;D导体的电阻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而与它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5.甲、乙两只白炽灯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两灯都正常发光时,通过甲灯电流大B.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甲灯比乙灯亮C.若灯丝的材料、长度相同,甲灯的灯丝比乙灯的灯丝粗D.若将两灯串联接入电压为220V 的电路,甲灯比乙灯亮D A由图知道,P 甲=25W,P 乙=100W
5、,由 P UI 知道,额定电压相等时,两灯的额定电流I I 甲 乙所以,两灯都正常发光时,通过甲灯电流小,故A 错误;B由于乙灯的额定功率大于甲灯的额定功率,所以,两灯都正常发光时,乙灯比甲灯亮,故B 错误;C甲灯泡的灯丝电阻为_V=_WURP额甲甲额甲乙灯的电阻为_V=_WURP额乙乙额乙灯丝的长度和材料都是相同的,甲的阻值大于乙的阻值,所以甲灯灯丝比乙灯灯丝细,故C 错误;D若两灯串联,则通过的电流相等,由2P I R 知道,甲的电阻大,所以甲的实际功率比乙的实际功率大,甲灯比乙灯亮,故D 正确。故选 D。6.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J/kg C水 34.2
6、10 铝 30.88 10 煤油、冰32.1 10 干泥土30.84 10 沙石 30.92 10 铜 30.39 10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B.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主要利用水的比热大的特性C.比较水和沙石的比热容可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D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也可能会相同,比如冰和酒精,故A 错误;B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故B 错误;C比较水和沙石的比热容可知,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所以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昼夜温差小,故 C错误;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铝的比热容
7、大,所以铝块吸收的热量多,故D 正确。故选 D。7.如图所示是呼市滨河区“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光电池板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B.照明灯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C.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蓄电池夜晚放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D A光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B景观照明灯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故B 不符合题意。C“头顶”小风扇,是利用风力使小风扇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 符合题意。D二者发出的电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脚踩”蓄电池中,蓄电池放电时,再
8、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符合题意。故选 CD。8.如图,小敏在做“组成串联电路”的实验时,电路连好后,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老师告诉她是其中有一个小灯泡坏了,下面哪些方法能够检测出坏灯泡?()A.用一根导线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B.用一个电流表分别串联在图中的a、b、c 三点 C.用一个电压表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 D.用一个小灯泡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ACD 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这说明其中一个小灯泡发生了断路;根据导线、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在电路中的作用和特点分析 根据题意知道两灯串联,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老师告诉她是其中有一个小灯泡坏了,这说明小灯泡发生
9、了断路;A、用一根导线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则断路的地方会接通,另一个灯泡会发光,故A 可行;B、用一个电流表分别串联在图中的a、b、c 三点,电流表相当于导线,串联时对电路无影响,无法测出故障,故B 不可行;C、用一个电压表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其中一个灯泡断路时,并联在断路灯泡两端时,电压表会有示数,能测出故障,故C 可行;D、用一个小灯泡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其中一个灯泡断路时,与其并联的灯泡会发光,能测出故障,故D 可行 故选 ACD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 1=3R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开关S 1、S 2 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R 1 和R 2 串联
10、,两表示数之比41UU甲乙 B.当开关S 1、S 2 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R 1 和 R 2 串联,两表示数之比31UU甲乙 C.当开关S 1 闭合,S 2 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R 1 和 R 2 并联,两表的示数之比为34II甲乙 D.当开关 S 1 闭合,S 2 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R 2 被短接,两表的示数之比为11II甲乙AC AB当开关S 1、S 2 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R 1 和 R 2 串联,电压表甲测电源电压,电压表乙测R 2 两端的电压,在串联电路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可得12RR=31=1UU 乙则 1 22R RR=41=UU 甲乙=41
11、 故 A 正确,B 错误;C当开关 S 1 闭合,S 2 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R 1 和 R 2 并联,R 1=3R 2,因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I=UR可得,12II=12URUR=21RR=13 乙电流表测得的是干路电流,甲电压表测得的是R 2 的电流,所以II 甲乙=21 2II I=31 3=34 故 C 正确;D当开关S 1 闭合,S 2 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R 2 没有被短接,故D 错误。故选 AC。10.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将小灯泡L 和电阻R 接入电路中,只闭合开关1S 时,小灯泡L 的实际功率为1 W。图乙是小灯泡L 和电阻 R 的 I U
12、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闭合开关 1S 时,小灯泡L 的电阻为4 B.再闭合开关 2S 后,电流表示数增加0.2A C.再闭合开关 2S 后,电路总功率为1.2W D.再闭合开关 2S 后,在 1min 内电阻R 产生的热量是24J ABD A只闭合开关 1S 时,小灯泡L 的实际功率为1 W,由乙图可知U=2V,I=0.5A,故小灯泡的电阻为R2V0.5UR A4 故 A 正确。B再闭合开关2S 后,由于灯泡和电阻并联,根据A 的结论,可知电源电压为2V,根据R 的 I U 曲线,可知通过R 的电流为0.2A,干路电流增加0.2A,故 B 正确。C再闭合开关2S 后,此时电路总电流
13、为1.2A,电源电压为 2V,总功率P=UI=2V 0.7A=1.4 W 故 C 错误。D再闭合开关2S 后,在1min 内电阻R 产生的热量是Q=UIt=2V 0.2A 60s=24J 故 D 正确。故选 ABD。括 二、实验题(包括4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2 分)11.李老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扩散现象说明 _,还能说明 _。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选填“A”或”B”)瓶。(1).分子间存在间隙(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14、运动(3).B 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同时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面瓶子B 里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如果把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上面,空瓶子放在下面,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在重力作用下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2.小红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两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质量的空气,将电阻丝如图甲和乙所示连接在电路,通电一定时间后,认真观察进行实验。(1)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U 形管中 _ 来比较各容器中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的,这个研究方法称转换法
15、;(2)乙图电路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 的关系的;(3)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首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 _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称做焦耳定律。(1).液面高度差(2).电流(3).电流的二次方(1)电流通过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电热丝产生的热量被容器内空气吸收,各个容器内空气的温度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2)在图乙中,容器内电阻的阻值相同,由串并联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不同,故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关系。(3)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最先精确确定了
16、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其表达式为Q=I 2 Rt。13.小青和小红在做“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时,他们有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额定电压为3.8V 的待测小灯泡(电阻约为8),滑动变阻器两个(甲:“101.5A”;乙:“301A”),导线若干。(1)如甲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 _(选填“A”或“B”)端;(2)他们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了几次实验,得到部分U 和 I 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W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2020 2021 学年 九年级 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