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_1.docx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_1.docx(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长城和水道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 3、收集关于长城和水道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的特点,激发同学爱祖国,爱人民的热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长城和水道的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化感受“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 一、导入1 1、请看地图,图上有两条线,一条从东到西,像巨龙,这是长城;一条从北到南,像绸带,这是京杭水道,她们蔚为壮美,堪称“人间奇迹”。 (师板书题目:长城和水道) 2、生齐读课题。 二、沟通搜集的信息 1、谁去过长城?谁游过
2、水道?你们了解长城和水道吗? (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 2、在地图上,我们看长城和水道只是一段线条,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你坐在飞机上,从长城和水道的上空去观看,长城和水道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观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出示要求) (1) 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画出不熟识、不理解的词句,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3)思考: 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长城和水道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看? 看到的长城和水道分别是什么样的?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曲折 嘉峪关 谱写 不朽的诗篇 制造奇迹 天堂杭州 绸带
3、中华民族 (2)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曲折: 这里比方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白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长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制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 奇异的景象。 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3) 这首诗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长城,其次部分写的是水道。结合自己的读书理解说说作者的观看点及看到的长城和水道分别是什么样的? 四、精读课文,感受长城外在特点与内在精神 1、赏词析句体会“奇异”的外在表现雄奇英姿:在作者的眼里,长城是怎样
4、的?请画出有关词语。(出示1-6句) 奇异:像巨龙穿行大地 连绵起伏 曲折曲折(板书) (1)看图理解上述词语,体会用词的精妙之处。 巨龙:用了形象的比方写出长城的长。在这里是说什么像巨龙?为什么说长城是巨龙呢?长城有多长?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6700公里,俗称万里长城。(出示长城示意图、及嘉峪关和山海关的图片) 穿行:与“横卧”一词比较。长城像长龙一样自西向东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写出了长城的强健与壮丽,赐予长城以动感。 (2)这些词语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绵延万里 曲折起伏 雄奇壮美 (3)选用文中和补充的词语说一段话表现长城的特点。 (4)朗读体会“奇异”的外在表现雄奇英姿
5、:是啊,长城雄姿英发,宏伟壮丽,你看他(引读4句话) 2、描述体会“奇异”的内在含义“不朽的诗篇”: (1)在“我”眼里,令人感到奇异的不仅仅是长城的雄姿,更是由于他分散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才智。 出示拓展内容,思考:你读了这段文字之后你想说些什么? 建筑长城的条石,一块有二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许多的肩膀许多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能够建筑这样宏伟的工程,这真是个人间奇迹。)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象,你会有怎样的表现?(赞美、高歌)我们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才智而赞美。(老师引读前两句,同学跟读后四句) (2)在这里说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是
6、一种拟人手法。课文为什么会说是不朽的诗篇呢? 一段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啊!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开头修筑长城,直到秦始皇的时候,才修筑了“万里长城”后来,历代皇帝都有修建,到了明朝,又修筑了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明长城,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长城。 让我们用诵读来弘扬这种精神 。齐读第一部分,突出“不朽”。 3、比较体会设问表达作用:书上说“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实际上这万里长城是我们的祖先制造的,应当说是我们的祖先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而这诗篇就是万里长城。 (出示:下面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作者为什么要用第一种表达方式呢?) 是谁制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7、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制造了这人间奇迹。 (以设问的方式,激起读者的思考,突出本文的中心,表达内心的情感) 鄙视并傲慢地朗读最终两句诗。 五、总结学法,指导自学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学习第一部分的经过,我们通过什么方法体会长城“雄奇壮美”的外在特点和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才智? (抓住中心词“奇异”,通过看图想象、朗读体会、资料拓展等方式。) 五、布置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 2、用四字词语写一段表现长城外形特点的句子 例:长城真是雄伟壮美啊!他绵延万里,曲折起伏,像一条巨龙曲折回旋在崇山峻岭之间。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高傲! 3、背诵第一部分 其次课时 一、导入 我们的祖先制造的人间奇迹
8、,不只是长城,还有水道。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来自学课文的其次部分。 二、师生共同争辩学习内容和方式。(抓住“奇异”一词体会水道的外在特点和古代劳动人民的制造精神) 1、在作者的眼里,水道是怎样的?画出有关词语。 2、读读有关句子想想水道的样子。 3、观看图片 ,体会词语含义。 4、阅读补充材料,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制造精神。 三、小组学习1-2。 争辩沟通1-2 1、指读有关描写水道样子的语句。要求通过朗读表现出你对内容的理解。 四、小组学习3 观看图片,思考:在这儿,说水道是一条长长的绸带,你认为这样的比方好吗?为什么?(相像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争辩沟通3:(1)扁扁的,狭
9、长的。全长1747千米自北向南流经四省二市: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出示图) (2)柔:水波流淌; (3)有光泽:闪光的绸带,水清亮而闪着银光。这是银光闪闪,假如是早晨,太阳映照水中,那便是什么?金光闪闪) 拓展积累:在汉语言中,有很多的组词方式,像这样的,词尾重叠,表示一片或者是程度深,还有很多词,读一读这些词: 银光闪闪(abcc): 微波粼粼、金光闪闪 波涛滚滚、细雨蒙蒙 凉风习习、烈日炎炎 逃之夭夭、气概汹汹 假如说长城给你的印象是雄伟壮美,那么水道给你的印象呢?(清秀严峻) 指导读诗句3-4。 五、小组学习4 出示阅读资料: “大江东
10、去浪淘尽”由于地理的缘由,我国的河流都是从西向东流,比如说长江、黄河,它实现了东西的运输。可是没有一条河流是南北流向的,这南北运输可就不便利了。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想到开凿一条水道,将五大水系贯穿,实现南北的运输流通。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水道。 这水道的开凿,最早在春秋时,吴王就开凿了水道(邗沟),距今2500多年,到了随朝的时候,开通了从杭州至络阳再到北京的水道,这水道比现在的水道还要长。 我们现在的京杭大水道是元朝的时候修建的,他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水道,是苏伊士水道的16倍,巴拿马水道的33倍,纵贯南北,是我国其次条黄金水道。现在
11、的这条京杭大水道不仅是黄金水道,而且还是我国即将动工的南水北调工程最主要的河道。 读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些什么?能借用诗中的词句来表达吗? 争辩沟通4:咱们的祖先不仅想到,而且做到了,制造了人间的又一个奇迹。“京杭大水道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动人”,就是对祖先们这种制造力的高度概括。我们的祖先多么有才智和制造力,有制造力的民族是布满希望的民族,你看今日,我们神六载人的成功,不正说明白这点吗? 指导朗读诗歌5-8 小结:是啊,这清秀美丽的水道就是一首动人的诗篇。 齐读小诗: 水道美是动人的,千余年来,水道永不知累,一路流淌; 水道美是动人的,是时间浓缩着美,是风雨分散着美,是文化沉积着美; 水道
12、的美是动人的,那是想象的美,是制造的美,是灵动的美。 指导傲慢地读诗的其次部分 六、总结升华 长城在中华大地上,从东到西,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水道,从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这一撇,从秦汉到现代,又经受了多少苍桑,有过多少泪水,但它分散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一捺,从随唐起始,到今日,又有过多少灵动的制造,有过多少憧憬和希望。我们中华民族正是这样一个布满着希望和制造的民族,布满着坚韧和不屈的民族。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吗? 长城水道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啊!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城和水道谱写着不朽和动人的诗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 齐读诗歌 今日,我们乘着作者
13、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大家确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制造新的奇迹。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其次部分。 2、看图上几个四字词语写一段关于水道的话。 3、搜集资料:我们的祖先还制造了哪些人间奇迹,分别说说它们的奇异景象。 板书2 长城 和 水道 奇异 6700千米 1747千米 像巨龙穿行 像绸带飘落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曲折 伸向天际 (雄奇壮美) (清秀严峻) 人间奇迹 古代劳动人民制造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布满猛烈爱国情感的诗。诗歌极力颂扬长城、水道雄伟壮丽,歌颂了申华民
14、族的勤劳才智。诗歌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描写的是长城与水道。每部分皆为八行,结构相同,一、二行与七、八行诗句相同,三六行集中概括勾画长城、水道的雄姿。 诗歌每部分起始皆为: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消逝在我的眼前。交代了观看的独特方位:广裹的蓝天,俯视祖国河山;描述了观看的鲜活的图?阂环?嬉炀跋螅?托脑媚俊司?奇在何处,异在哪里?接着,诗人用四行诗凝练、形象进行了刻画。睹物思人,是谁制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诗人以设问的句式结束每段诗,布满无比的民族傲慢感。 本诗语言漂亮,句式相同,形象生动。 长城和水道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15、 2、了解关于长城和水道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同学爱祖国、爱人民的热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 板书:长城和水道 你们了解长城和水道吗?(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熟识的字词。 (2)正确朗读课文 检查自学状况 三、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导读 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特殊景呢? 讲读 比较: A一个奇异的景象消逝在我的眼前。 B我观看一个奇异的景象。 你觉得长城怎样? 最终两行在第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指导朗读 2、学习课文其次部
16、分 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其次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讲读 观看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际。”这句话是把( )比作( ),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 )之处,你能说说吗?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水道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资料: 长城和水道教学设计3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水道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同学爱祖国,爱人民的热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关于长城和水道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同学的民族傲慢感。 教
17、学预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长城,理解长城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美,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水道 生齐读课题) 2、你们了解长城和水道吗? (同学依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自由发表后老师归纳小结)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熟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引出主要内容的。 (3)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4)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
18、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曲折 谱写 不朽 制造 奇迹 天堂 2、老师检查订正同学不良的学习习惯,关怀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曲折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制造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曲折: 这里比方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白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长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制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 奇异的景象。 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
19、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同学自学后争辩。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消逝在我的眼前。 我观看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
20、好处? 7、“制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8、“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制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制造了这人间奇迹。 9、最终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0、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消逝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制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鄙视并傲慢地) 14 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留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看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城和运河 长城 运河 教学 设计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