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8篇).docx
《《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8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8篇)四、指导书写“非”“常” 1、学生观察,指导书写。 “非”:独体字,两根旗杆六面旗,中间拉开小距离。第二竖比第一竖长,注意同样的笔画在同一个字里也有变化,在写横时,注意间距均等。 “常”:加上两根魔术棒,一看就很清楚,“小字头”和“巾字底”宽度一样。“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形体小又扁。 2、书空,范写,练写。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那今天我们学习了小猴子来到玉米地和桃树下的场景,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七、板书设计 xxx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三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一块地非常往前西瓜进行天空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猴子下山经过了
2、好多地方,看见了好多好东西。这节课让我们来看看小猴子下山后做了哪些事。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第1自然段用了什么词来形容玉米?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词语吗? 明确:又大又多。还有又大又红、又大又圆。 “又_又_”式词语: 又高又瘦又矮又小又高又壮 又香又甜又白又亮又惊又喜 又说又笑又哭又闹又蹦又跳 又长又细又鲜又嫩又气又急 2想一想: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想了些什么? 明确:哇!这么多、这么大的玉米啊!看上去好好吃!我要掰一个回家! 3小猴子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明确:因为小猴子这时看到桃子又大又红,真惹人喜爱,馋得不得了,就顾不得玉米了。 4从小猴子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可以看出
3、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 明确: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红,西瓜又大又圆,都很惹人喜爱。小猴子见一样,馋一样,摘一样,又扔一样,说明它没有明确目标,做事不专一。 表示“不专一”的成语示例: 三心二意喜新厌旧心猿意马 见异思迁半途而废有始无终 表示“专一”的成语示例: 一心一意心无二用心无旁骛 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5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明确:因为他见一样拿一样,但是见到一个更好的东西,就会把前面拿的东西扔掉。他扔下西瓜去追小兔子是错误的,明知道小兔子会跑还去追。最后,小兔子不见了以后,他就只能空着手回家了。 6小猴子走在回家路上,心里会想些什么? 明确:唉!真是不该扔了玉米去
4、摘桃子,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还扔了西瓜去追兔子。真是后悔啊!现在搞得两手空空,等会儿回家妈妈一定会批评我的。唉! 7找出课文里描写小猴子手的动作的词语,结合字典,理解词语的含义。 明确:“掰”指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扛”指用肩膀承担物体;“扔”指把手上的东西丢掉;“摘”指用手采下或取下;“捧”指用双手托;“抱”指用手臂围着。 8你能用上面的词语造句吗? 明确: 小猴子掰了一个玉米。 爷爷扛着锄头往田里走去。 小华把垃圾扔进了垃圾桶。 小华帮奶奶摘苹果。 小周捧着几个苹果回家去了。 这个西瓜太大了,他抱不动。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猴子下山,先来到_,再来到_,
5、又来到_,最后回家了。 (2)小猴子下山,先掰了_,再摘了_,又抱了_,最后去追_。 明确: (1)玉米地里桃树下西瓜地里 (2)玉米桃子西瓜兔子 2选择生字填空。 扛扔抱捧掰 (1)今天我跟着奶奶到玉米地里( )玉米。 (2)我看见平平在教室里乱( )东西。 (3)妈妈一回家,我就想要( )妈妈。 (4)小猴子( )着玉米一边走一边玩。 (5)我( )着心爱的玩具,舍不得放下。 明确: (1)(2)(3)(4)(5) 3总结。 课文写一只小猴子下山,先来到玉米地,看到玉米又大又多就摘了玉米;又来到桃树下,看到桃子又大又红,就扔了玉米摘桃子;又来到瓜地里,看到西瓜又大又圆,又扔了桃子摘西瓜;在
6、往回走的时候,看到一只小兔子,又扔了西瓜追兔子,结果一无所获。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专一,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略) 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猴、结、掰”等生字,会写“块、非、常”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插图讲述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小猴子的“掰、扛、扔、摘、捧、抱”等动词。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 一、以图导言,激趣导
7、入 教师板画一座小山。教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瞧,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就来了一只小猴子。(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只小猴子的故事。(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在文中画出小猴子都去了哪里。 3、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给下列汉字注音。 ()掰()扔()摘 ()捧()蹦()追 三、学习第1自然段(掰玉米) 1、小猴子下山来了,他首先来到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他做了
8、什么呢?(板书:玉米地) 课件出示: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他看见,非常高兴,就。 2、理解“掰、扛”两个动词。 (1)指名上台做“掰、扛”的动作。 (2)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用“掰”“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3、指导表情朗读。 (1)小猴子第一次下山,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他毫不犹豫地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甭提有多高兴了!现在请同学们戴上小猴子的头饰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有表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指名上台表演读。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猴子来到了,看到的玉米。 3、小猴子非常高兴。“非常”一词可以用来替换。(填序号) A.时常 B.十分 C.经常四、回顾所学,小结学法 1、
9、刚刚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小猴下山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教师板书:掰玉米又大又多掰、扛) 2、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 (1)小猴子来到哪里,做了什么? (2)理解小猴子的动作。 (3)有表情地朗读课文。4.照样子,说一说。 (又大又多的)玉米 ()苹果 ()葡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文第14自然段结构类似,下面,四人小组选择第24自然段中你们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尝试用老师刚才使用的方法进行学习。 二、利用学法学习第24自然段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选择一段学习。 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向导: 读一读:
10、把课文读通顺,争取读明白。 想一想: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小猴子是怎样做的? 议一议:找出文中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学着做一做。 演一演:有感情地朗读并表演。 2、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板书。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猴子后来去了和。摘到了和。桃树下(扔摘捧) 西瓜地里(扔摘抱) 回家路上(扔追) 三、学习第5自然段 同学们,小猴子下山来,它掰到过又大又多的玉米,摘到过又大又红的桃子,摘到过又大又圆的西瓜,追过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他这次下山来看到了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却空着手回家。这是为什么呢? 1、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出示:喜新厌旧) 喜新厌旧导致的结果是什么?用一个
11、成语来形容就是?(一无所获) 2、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说说自己有没有做过像小猴子一样的事情呢。如果有,今后你准备怎样做?6.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 四、复习生字、学习词语 1、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2、学习量词。 (1)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课本中的量词填入括号里。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2)指名学生读句子,学习量词的使用。 3、积累并学会运用“又()又()”的词语。 (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又()又()”的词语。 (2)出示图片,让学生将上面“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三个词语贴在对应的图片处
12、。 (3)拓展运用。 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知道的“又()又()”的词语。 老师提示: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来连接的。 那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又()”方式来说一说它吗? 4、说话练习。用今天所学的动词说一句话。 5、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玉米地 一()玉米 一()桃树 一()瓜地 一()小兔子 6、选择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掰扛扔摘捧抱 教学板书 小猴子下山 玉米又大又多掰扛扔 桃子又大又红摘捧扔 西瓜又大又圆摘抱扔 小兔子蹦蹦跳跳追空着手回家 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 教学反思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文章。全文配有五幅图,形象生动,有很强的
13、教育意义。在执教这一课时,我首先示范讲解一个自然段,教学生总结学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支配课堂,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很高。 在学生自主学习,读懂课文后,我抓住文本特点,让学生自主积累课本中的好词,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起到良好效果。在字词教学上不但要善于发现规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从识记到运用的落实。 小猴子下山优质课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办事要专一,有始有终。 2、看懂图意,能够回答课后问题。 3、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学会10个生字,学习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用“真”、“非常”练习说话。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
14、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猴子什么也得不到的原因;掌握好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教学准备 与课文相同的5幅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课堂。 (板画一座山)这是一座山,山上住着一只小猴子,(出示猴头)你们看它可爱不可爱?有一天,小猴子想下山去玩,临走时妈妈对它说:“你下山的时候”可是小猴子根本就没听见妈妈的话,一溜烟向山下跑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指导看图,初步理解文意。 小猴子下山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出示五幅图)谁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把每幅图的意思说一说?谁能把五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板书:玉米地、桃
15、树下、瓜地里、回家路上) 下面我们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五幅图的。 三、图文对照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一)初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给课文划分小段。 (二)分小段读课文,用“谁到过什么地方做了些什么事”的句式说一说14小段的意思。 小猴子每到一个地方都想得到更好的东西,可是最后它怎么样呢?(什么也没得到)你是从哪知道的?指名读第5小节。 (三)为什么小猴子最后什么都没得到? 1、看图:小猴子每次到过的地方相同吗?它每次摘的东西,扔的东西相同吗? 2、指名再读14小段。 (1)从图上看玉米、桃子、西瓜长得非常好,小白兔也很可爱,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来写的呢?细读课文,找到“又大又多”、
16、“扛着”、“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真可爱”。 (2)指导朗读,读好这些词和句子。(板书:掰玉米 扔 摘桃子 扔 摘西瓜 扔 追小兔 不见了。) 3、看图:前4幅图和第五幅图比较,小猴子的表情发生了什么变化?说说第五幅图小猴子的表情是什么样?问:为什么高高兴兴的小猴子最后变成这样了呢?(因为什么都没得到)为什么?同学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只好”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指导朗读好这句话。 (三)小猴子下山的时候妈妈曾经和它说了一些话,可是小猴子没听见,现在它落得两手空空很后悔,很想知道妈妈到底对它说了什么,你们能帮助小猴子,告诉它妈妈说的话吗?(揭示课文内涵,小结后板书:做
17、事要专一,有目的,有始有终) (四)再读全文,进一步理解文意。 (五)发散思维:下一次小猴子再下山时它会怎么做?板书设计 8、小猴子下山 第二课时 一、上节课我们分析了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有目的,有始有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好这课书的生字,还要练习朗读课文。 二、指名朗读课文。要有语气,有感情。 三、学习生字。 (一)认读生字卡片。要求:读得正确,声音宏亮。 (二)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1、笔画易错的字。“非”,笔顺是这样:。“片”,最后一笔横折要一笔写成。练习用“片”口头组词。“瓜”,第三笔是竖提,不要忘了点。“兔”,第六笔的撇要一笔写成,不要写成一竖一撇
18、。“真”,中间是三个横,不要写成2个横,下面是八字底。 说一说这些字怎样记,易错的地方是哪儿?指导书写并板书这些字。 2、与旧字换一部分组成的字。“常”,与“党”上面相同,下面不同。“非常”就是特别的意思。“着”,与“看”下面相同,说说哪一样,哪不一样。读轻声zhe,区分和“这”的用法:“这”一般用在一句话或一个词的最前面,而“着”用在词的后面。“圆”,说一说与“园”的区别。组词。 指导书写并板书这些字。 3、“得”,怎样记这个字?在课文里读de,它还是“得到”的“得”。“可”,写时注意第一笔的横稍长。 指导书写并板书这些字。 三、熟读这些词。 板书设计: 8、小猴子下山 (用田字格黑板板书这
19、些字) 第三课时 一、进行巩固词语的练习。 (一)进行各种形式的读词比赛,目的:看准字形。 (二)猜字游戏。 (三)把生字卡片摆在黑板上,说出一个字后立即找出这个字。目的:记准字形。 二、完成课后练习。 (一)填空。P20/2 步骤:1.读句子。地里的什么又大又多。树上的什么又大又红。瓜地的什么又大又圆。 2、明白填什么后填在书上。 3、完整地读句子。 (二)完成课后练习3。 步骤:1.读句子,进行比较,哪个好,为什么。 2、理解“真”、“非常”的意思。 3、练习用“真”、“非常”进行说话。 三、指导完成作业及本课练习册。 板书设计与第二节课相同。 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六 一、导入:
20、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 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小猴子下山。 二、新课: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分段指名朗读课文,纠正生字的读音。 三、分段学习 、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猴子下山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 、用动作演示“掰、扛、扔、捧、摘”这些动作。 、为什么要掰玉米?又为什么要扛着走? 、这一段中
21、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应该重读的词语,自己试着读读看。边读边用动作表演出。 、想一想老师刚才提出了哪些问题? 学生自学课文的2、3、4自然段。出示学习向导,指名向导。学习向导: 1、读一读: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 2、议一议:小猴子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重读的词。 3、演一演:请你边有感情的朗读边表演这一段课文。 、喜欢学哪一段就学习哪一段,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讨论学习。 、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3、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见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它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 4、填空练习。(出示投影)填空后任选括号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猴子下山 猴子 下山 教案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