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古诗鉴赏.docx
《《登黄鹤楼》古诗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黄鹤楼》古诗鉴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黄鹤楼古诗鉴赏篇1:登黄鹤楼古诗鉴赏 登黄鹤楼古诗鉴赏 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美,觉得自己还是临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圆满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奇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奇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
2、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行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一再消逝,却因其气概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连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消逝,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遗忘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由于七律在当时
3、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状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远眺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
4、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始终贯注毕竟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其次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奇,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行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
5、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行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后来李白登楼时,也诗兴大发,当他在楼中发觉崔颢一诗,连称绝妙、绝妙!相传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照旧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的确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
6、上。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后人乃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李白搁笔亭,以志其事。重檐复道,成为燕游之所。实际上,李白宠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扬,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篇2:唐代古诗登黄鹤楼鉴赏 作者生平: 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年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牢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公元688年)。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
7、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他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到了中年,他一改前习,虚心求教,专心写诗,在十余年间,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后来,他曾一度作过冀州衡水县主簿,时间不久就被人诬陷。于是,王之涣拂衣去官,在家居住十五年,晚年任文安县尉,在任上死去。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忱洋溢,韵调
8、漂亮,朗朗上口,广为传颂。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仅七个字,祖国壮丽山河景色跃然纸上。惋惜他的诗歌散失严峻,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唐诗中。 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始终沉于下层,不是方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
9、以公正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葬于洛阳。 如此有才华之人,惋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这也是诸多有才华的正直学问分子的常见结局。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解释: 1. 登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奇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逝。 这句
10、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敞。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美,气概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实、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宽阔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
11、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终点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际,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行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际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看到“白日”
12、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犹如一条金色的飘带,飘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假如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布满了无限生气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方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
13、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特别自然、特别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其次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究。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
14、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拘束其中。这是依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颜色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善。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假如不是气概充分,一意贯连,很简洁雕琢呆板或支离裂开。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
15、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特别成熟的。 篇3:登黄鹤楼古诗 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作中,能被千古传诵,万人争咏的佳作不少,但象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那样,不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且后世文人不断地为它们的优劣争讼不已的现象,则特别罕见。 关于这两首诗,曾经
16、有过这样的传奇,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的.黄鹤楼诗,为之敛手,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游金陵凤凰台,遂作凤凰台诗,欲拟之以较胜败。这些记载,见于唐才子传和唐诗纪事等多种著作,故尔基本可信。 两诗诞生后,便有所谓优劣之争。相当多的人以崔诗为优,严羽云:“唐人七律,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诗评)李梦阳云:“一气浑成,净亮奇瑰,太白所以见屈。”(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七律)吴昌祺亦云:“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干秋绝唱,何独李唐”。(删订唐诗解)而金圣叹则说得更彻底:“(李白)当日定宜割爱,竟让崔家独步。”(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二)明确提出李白此作多余,应当藏拙
17、让贤。不过,为太白鸣不平者也大有人在,唐汝询评李诗曰:“为词造意,俱深于崔。”(唐诗解卷四十)周敬日:“读此诗,知太白眼空法界,以感生愁,勍敌黄鹤楼,一坚固胜之。”(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七律)今人施蛰存也云:“李白此诗,从思想内容,章法,句法来看,是赛过崔颢的。”当然,也有一些折中说法,如方回云:“太白此诗,与黄鹤楼相像,格律气概,未易甲乙。”(瀛奎律髓卷一)刘克庄云:“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后村诗话前集卷一)张步云先生说:“崔诗超绝,李诗意胜,各有千秋,不能轩轾。”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对于一篇作品的评价,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审美取向,而每个阅读者又有自己的审美标准
18、,基于这样一种熟识,(便觉上述诸家之论,尚有未到之处,)因此也不揣愚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先从立意和构思上,分析一下两诗的特点。就立意而言,崔诗以传奇起笔,身登江楼,目随悠悠白云,自然思接千年,忆及当年仙人跨鹤故事,然仙人终属虚妄,黄鹤也一去不返,悠悠千载,今古所同者唯天际无尽之白云尔。心念及此,思绪便不得不拉回现实,而目光再与眼前之春景相接,睹晴川草树,烟波生于水上,又情不自禁地生出乡关何处的惆怅。通篇布满着一种无法排遣的愁绪,立意高妙,浑然天成,无半点斧凿痕迹。李诗以游凤凰台开篇,传奇南朝刘宋年间,曾有凤凰栖于金陵之凤凰山,首联便借凤凰之一去不返,示意六朝繁华也如梦幻不行复寻,
19、唯江水日夜奔腾不息,可作见证。颔联将“凤去台空”之意进一步发挥,从前东吴之盛事当然已为陈迹,而在历史上取吴以代的晋朝不也只剩下荒冢数堆了吗?经此联之一承,沧桑之感顿生,此情无计可消退,遂将目光投向远处之江天白鹭、依稀云山,以自求旷怀,却不料鹭洲云起,令人复生浮云蔽日、奸佞塞路的感慨。两诗立意同臻妙境,未易轩轾。而在构思上,崔诗遵循这样的路线:忆仙抒情(人去楼空)设景(晴川草树)抒情(愁)。李诗则是这样谋篇的:忆凤游抒情(凤去台空)设景(吴宫花草之类)抒情(俱成往事)设景(三山二水等)抒情长安不见之愁),相对而言,李诗更多一重曲折。 其次,从遣词造句上分析。崔诗前两联一气呵成,全不假雕琢,四句中
20、“黄鹤”三现, “去”、“空”凡二见,三、四句不对,却全不见其重复拖沓,很好地表现出仙去楼空,盛事难再的感情,气概莽苍。方回云:“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概雄大。”(瀛奎律髓卷四)沈德潜则云:“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说诗晬语卷上)李诗首二联用特殊凝练的笔墨,不仅勾画出凤凰台的孤独现状,表达了繁华不行久恃的道理,而且更进一步指出所谓胜者和败者就历史而言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过程,最终都不免为荒坟断碑所代替。其中三、四两句用心尤良苦,每一句由两个场景构成,一为从前美女如云的吴官和儒林成列的晋廷,一为今日之幽径和荒丘,两两对比,涵括力极强。颈联崔用“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1、”转接,虽眼前景,却字字落实,一字移易不得。不仅状景如画,且暗含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蓁萋”之意;为下文以乡关之情收束埋下伏笔。李诗则用”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转接,便觉气概壮阔,思落天外,而由天际之浮云蔽日联想到朝廷之奸臣塞路,暗含古人“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之意,极其自然。故以遣词造句而论,崔妙在浑然天成,李则胜在组织精工。” 第三,情感力度的比较。两诗在抒情上有个共同点,即感情都在后半部分得到强化,且都因景生情,意旨深远。对于这样的佳作,最好的评判标准便是艺术感染力的大小。然而就这一点而言,历来看法也不全都。明人王世懋认为崔诗更具感染力,由于李白本已愁绪
22、满腹,并非因登台而生愁,而崔颢因登楼远眺,见江上之景而生乡愁,自然而然。此论颇中肯繁,但也未可遽许为探骊之论。有的学者则认为,崔颢是为一身一己的归宿而愁,李白是为奸臣当道,贤者不得见用而愁,因此两者的境界便有高下之别,李诗更具乐观意义。笔者认为,区分诗歌感情力度的标准不在于缘何而愁,或愁生何时,而主要在于作品中反映的心情是否具有某种深刻性和普遍性。正是在这一点上,崔诗显出了它的优势。对于家乡的思念,对家乡的向往,是人类的一种最质朴最自然的情感,或许崔颢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登高一唱,却引发了千百年来普遍郁积在人们心中的乡关之思,触摸到了人类的这个极为敏感的情意结,并且,这种情感又是在晴川草树、他
23、乡日暮的具体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因而更能引起千百万人的共鸣,而前四句鹤去楼空、仙界难求的感叹,更成为一种很好的铺垫,使得崔颢的哀愁不再仅仅局限于乡愁,而是衬托出人类面对茫茫宇宙人生,不知身居何处的无归属感。这种感觉不仅穷者有,达者有,隐居山林者有,托身廊庙者也有,古人有,今人更甚,真可谓写出了“人人心中全部,人人笔底所无”的东西,因此其情感力气是穿透古今时空的。反观李白的后半首,则不具备这样的底蕴,浮云蔽日的感慨,虽然乐观,却受到某种时空限制而非人人都能产生共鸣,今人更难索解其中的意义,故而其感染力就不如崔诗来得猛烈和深远。 篇4:王之涣登黄鹤楼鉴赏 王之涣登黄鹤楼鉴赏 原文: 登鹳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黄鹤楼 黄鹤楼 古诗 鉴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