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民族之间社会交往的条件_马戎.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藏汉民族之间社会交往的条件_马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汉民族之间社会交往的条件_马戎.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拉萨市区藏汉民族之间社会交往的条件 马 戎 1988年夏,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在西藏自治区开展了社会调 查,一个重要的专题是研究拉作市汉藏民族之间关系的现状和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而社会 交往条件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方面 a 西藏自治区 1986年人口总数为 20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 20.6万,居住在拉萨的有 10.8万人,占西藏城镇人口总数的 52.3%,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只有城镇人口 2.5万人, 远比拉萨少得多。许多世纪以来,拉萨一直是西藏的政治、宗教、文化和经济中心,在西藏 自治区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拉萨在研究西藏自治区民族关系方面同样极为重要。
2、1987年在西藏自治区的 7.2万汉族 中,52,5%居住在拉萨市区,表 1可以说明在西藏自治区的绝大多数县中,汉族在当地居民中 所占的比例 不超过 5%,甚至在 56%的县中,这一比例不超过 1 %。 1988年夏我们在拉萨、 日喀则、山南三个地区访问了几个县城,据介绍各县的汉族只有几十人或一百多人。这些汉族 大多是县里的干部和县医院、邮局、银行、兽医院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在西藏,汉藏民族真 正可能有大规模接触交流的地点是拉萨,关系融洽时彼此的交流、沟通主要发生在拉萨,关 系不融洽时发生矛盾、冲突的地点也是拉萨。藏族中关于汉族的看法、对汉族的意见和情绪, 也主要是在拉萨形成,然后逐渐传播到各县
3、城、传播到农村和牧区的群众中去。正是由于以 上几个方面的原因, 我们把研究民族关系的地点选在拉萨。 一、社会交往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在具体分析拉萨的汉藏关系现状之前,有必要对社会学民族交往研究的理论框架,简要 地介绍一下。在研究民族关系时,各民族集团成员之间社会交往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 面。当两个民族具有完全不同的语言、宗教、文化传统时,广泛的社会交往可以增强相互之 间的理解,消除误会 ( 文化方面的误解常常是造成民族隔阂的重要原因),在交流和互助的 过程之中逐步建立融洽的关系。为了实现这种交往,某些客观条件是必须具备的,首先,这 两个民族的相当数量的成员要能有比较经常的相互接触机会。社会学
4、家们一般从以下几个方 面来考察民族之间交往接触的情况。 1.居住情况,即两民族互为邻居的情况。看看两个民族是普遍地混杂居住还是相互隔绝 形成各自的居住区。这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民族所有成员(不分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 在居住地点与另一个民族相互接触的机会。 2.民族分校情况,即两民族的青少年互为同学的 情况。看看两民族的学生是否普遍同校和同班。教员的民族构成在研究学校里民族交往时也 应当予以注意。3,工作单位的民族构成。看看两民族的成员们是否混杂在 同一系统、同一单位 工作。这个方面反映了已就业的青年和成年人在其工作场所与另一个民族相互接触的机会。 表 1 汉 族在各县总人口中的百分比 (
5、1982年 ) 以上是考察民族交往的三个最重要的方面,代表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花费时间最多的三个 场所:住处、学习场所和工作场所的客观接触条件。其它如娱乐场所 ( 是否参加同一个俱乐 部、去同一个公园、酒吧等)、宗教场所 ( 是否属于同一个教派、教会,是否去同一个教堂 或寺庙参加宗教活动),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民族交往情况的研究,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参 宥表 2 )。 一个地区内两个民族的成员们在以上诸场所相瓦接触的条件和程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 响和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有 : 1. 历史因素。即历史上两民族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情况。现时是历史的延续,历史上两 民族之间或是长期和睦或是长期敌对,都会在各自成员
6、的心理和感情上留下痕迹,直接影响 现时各民族对待对方的态度。 2. 语言因素。如两个民族的大多数成员完全不懂彼此的语言,他们之间就无法进行交 流。所以人们在搬家时,一定会考虑到新居所邻居的民族成份和他们的语言情况。所以语言 的互通裎度往往会影响盾住格局。对于学校的学生来说,语言就更为重要了,有的地区把汉 族中小学与少数民族中小学分开,或者是同一学校中分汉文班和藏文班、蒙文班等,其主要 原 因就是各民族语言不同,在教学中需要采取各自本族的语言。 3. 宗教因素。宗教与价值观、生活习俗有密切的关系,在许多地区对民族关系有重要汶族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 县(城市的城关 K)数目 30.0 1 ( 拉萨)
7、 资枓来源:筇三次全围人口普查统计资抖。 表 2 研究民族交往情况的几个方面 考察方面 交 往地点 涉及成员 研究的主要方面 层 次 1 2 i 居 住 居住场所 全 体 住居区的 民族构成 同街区 (同居委会) 同楼或同院 学 校 学习场所 在校学生 (教员 ) 学校的 .民族构成 同 校 同 班 工作笮位 工作场所 就业人员 工作单位的 民族构成 同单位 ( 同厂 ) 同科室 (同班组) 娱乐活动 娱乐场所 全 体 (特別是待业人员) 娱乐场所主顾 的民族构成 同一俱乐部 同组(打牌、喝茶、 酒、下棋、打邝等) 宗教活动 宗教场所 信教人员 各宗教团体的 民族构成 同教派 同教堂或 寺庙进
8、行礼邛 * 59 * 的影响。如伊斯兰教规定不吃猪肉,这样,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 _吾尔族群众就充法在汶 族食堂或饭馆进食。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如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就会直接伤害他 们的感情,恶化民族关系。 .4.传统生产活动类型。许多民族的传统生产活动是不同的,如蒙古族传统上经营畜牧 业,鄂伦春族从事狩猎,汉族则长期务农。这种行业和传统生产活动格 局的差别往往也限制 了各民族在工作场所的接触程度。 5. 政策因素。政府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和相应的制度对民族关系有着直接的影响。如 南非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无疑是使白人与黑人之间处于对立状况的重要因素。与之相 反,民族平等和诚心扶助少数民
9、族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则有助于使民族关系日趋融洽。 6. 个別事件的突发影响。在某种情况下,一件牵涉到民族利益或民族成员之间冲突或 亲善的个别事件也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对民族关系的整体造成影响,使得在同一场所居住、学 习、工作的不同民族的人员之间的实际接触,比这个事件发生之前可 能大大减少或增加。 本文将主要从拉萨市区汉藏民族的居住形式、学校和单位的民族构成这三个方面来介绍 一下调查中所了解到的情况。由于在分析居住形式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单位集体户,所以我 们把居住地域和工作单位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最后,对造成目前民族关系现状 和各单位民族构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讨论。 二、拉萨市的基本届住格
10、局 拉萨市区的所有常住居民按户籍管理体制划归 9个街道办事处。这些办事处大致可分为 两类,第一类是市中心围绕着大昭寺的八廓、吉日、吉崩岗、冲赛康 4个办事处,下属各有 4个居民委员会和几十个单位集体户,所属常住居民都为城镇户口。第 2类是其余的 5个办 事处, .所 辖地域一部分在市区,这部分市区居民都为城镇户口,但都属于各单位集体户(在 拉萨的每个行政、企事业单位的户籍管理都登记为一个集体户口 ) 所以没有设居民委员会。 所属地域的另一部分在郊区,居民为农村户口,在行政上属于相应的乡(如纳金乡、娘热 乡 ) 。所形成的空间格局为:大昭寺周围是居委会所属的居民户,市区道路两侧有许多单位 集体户
11、,集体户的外侧邻近郊区的部分则是由乡管辖的农民户。 据我们在拉萨调査了解的情况,市中心区居委会 所属的居民绝大多数是拉萨居住时间较 久的藏族,几乎没有汉族。 这个区域是拉萨的老城区,最晚 17世纪即已初步形成,一直延 续到解放初期。 单位集体户的居民则为自治区、市、城关区等各级政府机关和所属企事业 单位的职工及其家属,其中大多数是来自内地的汉族和从拉萨城区以外西藏地区和自治区外 其它藏区来的藏族职工(这些藏族职工通过了一定的 ;学习培养之后分配或调动来拉萨工作 ) , 只有一小部分是从老城区居民中招收的。近郊区由乡管辖的农民则基本上是本地土生土长的 农户,其中没有汉族。这样,在市区就存在着 3
12、种户籍管理体制并由 两类办事处管理,表 3可 拉萨市居民中还有少量的回族 ( 19S6年为 13S6人)和其他民族 ( 73人 ) 。 回族多为本地出生,穿藏服,讲藏话, 但保持了伊斯兰教的宗教佶仰。回族仅占全市人 R的 0,4%。 ,见赤烈曲扎:西蒇风土志笫 7S页,西藏人民出版让, 1985年;两藏自冶区概况筇 42页,西跋入出版 社, 1984半;以及土登晋关谓市和柯林 特尼布尔 8箸:西藏 1历史 宗教 人 R SRS7页, 1933年中译本。m 拉萨市城关这居民桷成友其组织形式 60 以吏清楚地反映这三部分居民的基本特点和管理体制。 拉萨的单位集体户都各自用围墙圈一个大院子,办公楼及
13、职工宿舍都建在院内,所属的 职工及其家属都居住和工作在这个大院里,特别是其中的汉族,除了去集市之外,很少有机 会与老城区的藏族居民相接触。拉萨市区的汉族与本地藏族居民在这种体制下,在居住方面 基本上处于某种程度的相互隔离的状态。 三、拉萨市区单位集体户的民族构成与 “ 分离指数 ” 从表 3可以看出,各居委会中汉族居民为数极少,据了解老城区 4个办事处所属居委会 的全体居民中 ( 1987年底为 8396户 ), 汉族居民只有十几户。汉族主要居住在单位集体户,所 以拉萨市区汉族与藏族较深入的接触实际上主要发生在单位集体户中。集体户的藏族中有一 小部分来自拉萨老城区各居委会,其他人虽然来自外地,
14、但其中有些与老城区的居民有亲戚 关系或其它往来。所以集体户中的汉族通过这些藏族同事有可能与老城区的藏族居民有些个 人间的接触。这些汉族与郊区各乡的藏族农民基本上没有任何接触。所以,对单位集体户汉 藏民族构成的分析,实质上是研究拉萨市区汉藏居民在居住场所和工作场所相互接触的关 键。我们在分析中用八廓派出所所属的 39个集体户和娘热路派出所所属的 52个集体户来分别 代表市中心老城区和近郊区这两类办事处的情况。 西方社会学家在分析民族居住形式时常用的一个衡量指数是 “ 分离指数 ” ( Index of Dissimilarity), 表现的是一个居住区域内各计算单元民族比例与总体比例的偏差量。
15、在 “ 分离指数 ” 的计算中,人们常常以城市街 区和农村的自然村为计算单元,在拉萨市 的调査中,我们以集体户为计算单元。 “ 分离指数 ” 表示在一个居住地域(一个城市、一个 县,在本研究中是派出所所属地域)里为使所属各计算单位的民族比例与整个居住地域的民 族比例一样 (如一个城市总的 来说两民族人 H的比例是 G0:40,为使下属各街区所属人口的 民族比例都达到 60:40),至少有百分之多少的或者是 A民族或者是 B民族的人口需要在计 算单位之间进行迁移调整。 八廓和娘热路两办事处所属单位集体户 “ 分离指数 ” 的计算结 果见表 4。 参考 F.D.Wilson and KE_Taeu
16、ber_ 1978. ,Residential and School Segregation: Some Tests of their Ass cIatiouMin The .Demography of Racial and Ethnic Croups#FD*Bea.n and W-P-Frisbie ed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基 层 组 织 户 口 种 类 居民民族构成 迁 移 情 况 市 中 心 居 委 会 城镇 蔵族 本地 4办事处 .隹 /士 3 . 城结 . WM 藏族大多来自外地 近郊区 呆 VW 汉族 汉族都来自外地 5办事处 3 农村 藏族 本地
17、 表 4 拉萨市两办事处所鹰集体户的 “ 分离指数 ” 表 4中的数值可以说明以下几点: ( 1)在这些单位集体户中,干部职工(或包括家属 在内的全部人口)中的汉藏比例并不悬殊,大致在 1:1.2 2.3之间,其中寺庙中则全部是藏 族。 ( 2)集体户中汉藏居民的 “ 分离指数 ” 在 32.8至 45.1之间,也即是说要有 33%至 45% 的居民(或者是藏族,或者是汉族 ) 在集体户之问迁移调整,才能使每个集体户都能达到与 该派出所集体户整体相同的汉藏比例。大致可以说,拉萨市区集体户的汉藏混居情况处于中 等水乎,我们 1985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26个自然村的调查中发现那里的蒙汉居民的 “
18、分离指 _ 数 ” 为 54.8 (以自然村为单位),民族分离程度高于拉萨市区。 表 4还列举出分离程度较高的单位数,两办事处所属的 91个单位集体户中,藏族或汉族 占大多数的(即超过另一民族一倍以上 ) 共有 59个,其余 32个单位汉藏比例不很悬殊。寺庙 及基层行政单位(如派出所)主要是藏族,汉族极少有人进寺庙当喇嘛,由于老城区居民都 是藏族,经常需要与他们打交道的派出所、小学、商业服务部门的职工也以藏族为宜。可以 看出拉萨大多数企业职工也以藏族为主,反映了藏族工人队伍 30多年来的发展壮大。在政府 部门和事业单位中,有的汉族比例大一些,有的藏族比例大 一些,不存在整体的倾斜。在各 运输车
19、队中,汉族职工占据明显的多数。 综合以上情况,拉萨市集体户在汉藏人口比例上各单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平衡,这一 点明显地反映在 “ 分离指数 ” 的计算结果中,但进一步的分析说明这种不平衡基本上与各单 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有关,与权力分配没有明显的关系,没有哪个民族在政府各机构中 受到明显的排斥。 总的来说,在西藏的各级党政机关中,藏族的比例普遍很高,而且越到基层组织,藏族 的比例越大。举拉萨市城关区所属 5如名干部的情况为例,可以说明这 一点。在这 594名国家 干部中,属于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共有 231人,其中藏族 184人(占 80%),汉族 40人 (占 17%,另外 7人属其他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民 之间 社会交往 条件 马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