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优秀8篇】_1.docx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优秀8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优秀8篇】_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优秀8篇】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篇一 在课堂上,我与学生先后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其中包括了“分数大小的比较”,也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在分别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与“真分数和假分数”时,我感觉学生学得比较好,他们知道了如何比较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也知道了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我以为这单元开了个好头。谁知道,在学习完把假分数化为整数或者带分数后,一道比较分数大小的作业题却难倒了一些学生。这道题有好几个数(包括真分数和假分数、整数),其中两个是5/6和4/3。在课堂上布置完作业,先后有好几个学生问“5/6和4/3”怎样比较大小。 我说,你们认为这
2、两个分数能比较大小吗?他们都说不能。我问为什么,回答是“它们既不是分子相同,又不是分母相同,怎么比较啊?”我再问,你们刚学过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有什么特点?“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我就说:“这不就行了吗?”“啊,明白了”,我话没说完,他们就有点恍然大悟。事后检查作业,他们的这道题几乎没怎样错。 他们恍然大悟了,我却有点皱眉头了:怎么回事,这些学生分开来学习,好像都明白,稍稍一综合,就无所适从。不过,就在写这篇教学反思时,我有点想通了:从学生讲,他们没有把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确实算不上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学生。 但刚学的新知识,不是谁都可以马上滚瓜烂熟的,做老师的,你就耐心点
3、吧;从老师本身讲,上课时,是否把有关的知识都讲透了,是否把该联系的知识点为学生讲明白了,你自己讲课都没时时注意到知识点的联系(从讲课角度讲),又何必苛求学生马上就有好的学习效果呢。备课,一定要备学生,这不是一句空话,作为老师,必须心中时时有学生。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篇二 【案例】 教学过程: (一)感知学情 1、揭示课题分数 2、说分数,介绍分数。 (1)谁来说一个分数? (2)介绍某个分数的知识。 意义各部分名称 3、分数的产生。 (1)从课题中感悟分数的产生。 (2)猜哪个分数最早产生。 (3)介绍分数产生的过程。 (二)、体验分数 1、分实物,动手操作,产生分数 (1)一个苹果(2)1
4、米长的毛线(3)6个苹果(4)10根小棒(5)8颗糖 2、交流分数 (1)苹果(突出平均分) (2)毛线产生多个分数 (3)6个苹果片突出一个整体 (4)10根小棒产生多个分数 (5)8颗糖产生多个分数 3、概括分数的意义 (1)概括单位“1”概括单位“1”找黑板上的单位“1”举例单位“1” (2)概括分数的意义2人小组内交流分数的意义举手回答分数的意义感悟数学家说的分数的意义体会分子和分母的意义 (三)解决问题 1、学生自主解答 2、利用媒体反馈交流答案 (四)学习方法的引导 1、本课小结 2、多种学习方式的引导。 看书,看课本 看课外书,和同学一起讨论 上网学习 同学间相互交流 (五)动脑
5、筋回教室 【评析】 这堂数学课,较好地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的这一重要方式。 动手实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两段话,都强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堂课,比较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例如,在体验“分数的产生”时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苹果、毛线、10根小棒、8颗糖等实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在数学中除了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还可以把10根小棒
6、、8颗糖等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从而进行平均分。 自主探索。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 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实施新课标,就是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陈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这一堂课,学生自始至终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作用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例如,在教学单位“1”时并没有把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在动手分苹果、小棒、
7、糖的过程中感受单位“1”的真正含义。从课堂的学习氛围看出,学生的自主探索,确实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合作交流。数学课程标准说: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是很有效的方式。因为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优于个体的独自的学习。让学生合作交流,做得比较扎实。例如,在“体验分数”时,老师让学生合作分实物产生分数,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交流中判断其他同学说的分数与所分的实物是否一致,学生在对与错之中掌握知识。这一堂课,学生的合作交流,有自由组合合作交流,有同桌合作探究,有小组合
8、作讨论。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的发言积极主动,讨论认真活跃,交流颇有成效,而不是走过场,搞花架子,流于形式。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篇三 听了顾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堂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其中包括 1、复习课,不应该是老师生硬的给学生不停的灌输整个单元的学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整理。学生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要不老师清楚的多。对于普遍觉得有难的问题,可以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2、将单元内容用知识网络来构筑。先有学生自己梳理,可以加深印象。然后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点, 最后全班进行整理,查漏补缺。最后全班进行整理。这样将
9、知识网络形成之后,可以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 3、导入新颖,以语文古诗进行导入,提出与数学相关的问题,环环相扣,联系紧密。能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活动运作。 4、让学生自己畅谈自己的想法,发挥了学生自主性 5、课堂上不断运用鼓励性的话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这些都是我要在今后的课堂中要学习的宝贵的经验。但是我认为在这节课中,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时间过长,并且代表性不是很明显,导致后面练习的时间很少。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篇四 教师的板书补充,逐步形成分数的意义。而对于分数单位的教学,我是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之后,让学生通过看书,再通过尝试回答,去理解。在多次回答“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
10、数单位?”之后,学生势必会有一些发现,再请学生概括出分数单位、分数单位的个数与分数分子、分母的关系,使学生在数学技能方面得到发展。 在设计练习时,我着重围绕本课重点既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行安排,既安排了完成书本上的习题,也设计了一道综合性、生活化、渗透数学思想的习题。前两道练习分别是书中的“练一练”和“练习六第3题”,第三道“锯木头”问题的设计考虑有三: 一是适度综合了书中练习六第2、3、4三题。首先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生活问题中理解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次是使学生感受到同一个分数,“单位1”的量变化,所对应的数量也随之变化。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到“单位1”的量的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数的意义 优秀8篇 分数 意义 教学 反思 优秀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