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的优秀说课稿【优秀5篇】.docx
《《认识分数》的优秀说课稿【优秀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分数》的优秀说课稿【优秀5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认识分数的优秀说课稿【优秀5篇】认识分数的优秀说课稿 篇一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P98-100页。 2、教材分析 本单元认识分数这一教材是学生第一接触的内容,在认识上比较生疏,与以往学习的整数相比,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数单位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对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本单元采取情景教学并结合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能够把
2、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同时本课时是学习分数的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是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分数,并能说出相应分数的实际含义,是本课时的核心内容,学好本课时可以为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的出发点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创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间接的引导,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思考、探究、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并且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最终可以实现数学化的过程,真正达到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说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分析了教材的结构特点,认真审
3、视了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目标,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情景教学与直观地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同时能够让学生准确地读、写分数,并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通过用折纸、涂色等方法表示简单的分数,并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合作交流来系统认识分数,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的重点:本课时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能够通过折纸、涂色等
4、手段理解和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2、教学的难点:本课时教学的难点是能够让学生根据实践案例说出相应分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的关键:本课时教学的关键在于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学生折、涂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并重视学生智力水平的开发,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这不仅对教学目标如期达到标准产生影响,更加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并结合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倡导学生
5、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通过探究、假设、试验、验证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和教学目标,我采用启发式的教学过程,整个过程中以学生自主探究为重点,因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时的导入至关重要,在以往的“分数初步认识”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分蛋糕、分苹果、分水等情景教学,而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为了充分体现 “平均分”这一概念,我创新地采用整数简单的带余除法运算进行导入,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景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我将九块蛋糕平均分给三位同学,并要求列出算式。再此,
6、利用整数简单的带余除法可以直接引出“平均分”这一概念,同时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在理解层次上容易接受。进而,我将九块蛋糕分给两位同学,此时会得到一个余数“1”,学生会产生困惑,剩余的一块蛋糕该如何分才公平呢?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这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自己思考“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 (二)、实践操作,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第一步教学中产生的疑惑转入到第二阶段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已经准备好的圆形纸片作为蛋糕,并将其折出一半,从直观的视觉角度理解“一半”这一概念,接
7、着引出一半在数学上用二分之一这一分数表示。随之介绍分数的各个组成部分,并结合分蛋糕这一案例解说二分之一的实际含义。同时利用实现准备好的各种图形纸片折出不同的二分之一,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直接发现同样是二分之一,它们表示图形的大小可能不一样,形状可能不一样。在这一阶段,我会反复强调分数的实际含义与“平均分”这一概念。 (三)、采用类比教学,进行知识拓展。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可以利用第二阶段已建立的知识基础,进行类比教学,进行知识的拓展。同样在这一阶段我可以充分利用折纸、涂色等活动折出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巩固练习,检
8、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在这一阶段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预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目标,为课后的教学反思做好前期准备。 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 篇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5的加法。 2、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重点: 掌握5的加法算式。活动难点: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狮子、老虎、大象、斑马各5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师: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3个苹果)师:再出示一个苹果问:3个添上1个,一共是几个
9、? 师:引导幼儿说出加法的含义以及4以内的加法算式。 二、出示教具。 师:狮子王要给所有的狮子开会,先来了1只狮子(出示1只狮子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4只狮子(出示4只狮子图片)1只狮子再添上4只狮子是几头? 师:谁来说出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1+4=5)师:老虎妈妈要给所有的小老虎开会,先来了2只老虎(出示2只老虎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3只老虎(出示3只老虎图片)2只老虎再添上3只老虎是几只? 师:谁来说出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2+3=5)师:大象爸爸要给所有的小象开会,先来了3只小象(出示3只小象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2只小象(出示2只小象图片)3只小象再添上2只小象是几只? 师:请大家一起说说
10、这道题的算式?大。考吧。幼。师网出处(教师边写出算式3+2=5)师:斑马老师要给所有的斑马开会,先来了4只斑马(出示4只斑马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1只斑马(出示1只斑马图片)4只斑马再添上1只斑马是几只? 师:请大家一起说说这道题的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3+2=5)师:小结,5的加法有四道算式题:4+1=5,1+4=5,3+2=5,2+3=5。 师:引导幼儿观察4+1=5和1+4=5,3+2=5,2+3=5。四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师:你们看4+1=5和1+4=5,3+2=5,2+3=5。这些算式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它们数的位置交换,结果不变。 师:大家把算式读两遍。 三、玩谁最快游戏。
11、 1、每组做一道必答题(5的加法)2、教师出示加法算式卡片每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快哪组胜利。 四、书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指导。 五、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12、 认识分数的优秀说课稿 篇三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有关分数的的教学,教材分成两个学段进行,本册学习的内容是初步认识分数;而在五年级教材学习中将系统地认识分数,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思维接受能力的阶段性,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分数的是一个原发性概念,因此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实践,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表象。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
13、数的概念的扩展,是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数单位以及计算法则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平均分,学生在学习整数除法时已有过接触;对于分数,大多数学生有所了解,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还不很清楚,对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认识不清。 三、教学目标: 参照新课标,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和体验分子、分母的含义;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
14、过参与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观察探究、动手实践、分析概括等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情感与态度: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 2、 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六、预设教学流程: 为了使上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切实落实,我预设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分数。 在本步骤教学中,我设想由特殊到一般,从认识
15、1/2迁移至认识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第一环节:玩中学。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郊游时分食品的情境,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个蛋糕都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用鼓掌的次数来表示分的结果,学生在拍完2下、1下后,立刻会产生困惑,半个蛋糕该怎么表示呢?这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自己思考“怎么表示心中的半个”,然后让学生展示在黑板上交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教师在肯定学生创造的基础上,揭示“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1/2表示,结合多媒体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强调每份都是它的1/2。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试试:把一
16、个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涂出长方形纸的1/2。教师在示范两次分数的书写后,让学生说一说分数的书写方法,并试着写一写,教师在明确分数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时向学生渗透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这样教学不仅在发展学生符号感上有意义,而且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1/2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智慧和创造力的展示提供了舞台。 本节课设计的第二个教学环节就是做中得。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拓展知识。以游戏和讨论的方式完成。 (二)、探究交流、发展思维。 1、认识1/4 在学生认识了1/2后,我会让学生进行折一折,画一画的游戏:让学生用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纸,自己折出1/4,并涂上颜色,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分数 优秀5篇 认识 分数 优秀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