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版.doc
《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9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卷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卷生生 物物注注意意事事项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每
2、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人类双眼皮性状对单眼皮为显性。一对双眼皮夫妇婚配后,所生 2 个孩子的性状可能是( )A都具有双眼皮 B都具有单眼皮C一个孩子是双眼皮、另一个孩子是单眼皮 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已知人类双眼皮性状对单眼皮为显性,正常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 AA 或者 Aa,若正常夫妇中有一个基因型为 AA,则后代都是双眼皮;若正常夫妇的基因型都是 Aa,则后代AAAaaa=121,则两个孩子可能都是双眼皮、可能都是单眼皮,也可能一个是双眼皮,一个是单眼皮,故选 D。2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实验数据C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D两实验都进行了正反交实验获得 F1并自交获得 F2【答案】D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解析】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 正确;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分析实验数据,B 正确;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C 正确;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没有设计自交实验,但是两实验都设计了 F1测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D 错误。3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4、)A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 A 细胞中BA 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叫极体CA、C 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为 2、2DB 细胞属于有丝分裂,A、C 细胞属于减数分裂【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C 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也含有染色单体,且细胞内染色体平分为两组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因此该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细胞质均等分裂,故 C 细胞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发生在 C 细胞中,A 错误;A 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也没有染色单体,且细胞内染色体平分为两组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因此该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细胞质均等分裂,结合 C 细胞的名称,故 A
5、细胞名称只能是次级精母细胞,其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叫精细胞,B 错误;A、C 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为 0、2,C 错误;B 细胞内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而不含有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D 正确。4下列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间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B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C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相同【答案】B【解析】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均相同,A 错误;有丝3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不
6、同,B 正确;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不同,C 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均不同,D 错误。5某个鼠群有基因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 ,该鼠群的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 ,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 。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则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均为 YyDdBF1中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 YyDdCF1中只有一种纯合子在胚胎时期死亡DF1中黄色长尾和灰色短尾的基因型分别是 Yydd 和 yyDd【答案】C【解析
7、】根据题意,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可知 F1中黄色灰色=21 即黄色对灰色为显性,短尾:长尾=2:1 即短尾对长尾为显性,又根据题意“鼠群有基因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 ” ,可知 F1中基因型为 YY 和 DD 的个体均致死,且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因此可推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均为 YyDd,其交配后代中基因型为YYDD、YYDd、YyDD、YYdd 和 yyDD 的个体均在胚胎时期死亡,因此存活的 F1中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YyDdYyddyyDdyydd=4221,故 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
8、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A、D 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 F1中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 YyDd,B 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 F1中只有纯合子 yydd 存活,其它纯合子均在胚胎时期死亡,C 错误。6一个色盲女子与一个正常男子结婚,生下一个染色体为 XXY 色觉正常的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若父亲色盲,母亲正常,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 XXY 的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若父亲正常,母亲色盲,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 XXY的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 )A精子、卵子、不确定 B精子、不确定、卵子C卵子、精子、不确定 D卵子、不确定、精子【答案】B【解析】色盲是伴 X
9、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 B、b 表示) ,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 XBX,4色盲女性的基因型为 XbXb,正常男子的基因型为 XBY,色盲男子的基因型为 XbY。若男孩色觉正常,说明男孩一定有一个带有正常基因的 X 染色体;其母色盲,其父正常,说明这条 X 染色体来自父方产生的精子,但因为该精子中已含 Y 染色体,所以精子异常;由于父亲是色盲、母亲正常;若是卵细胞异常,则会获得两个 XBXB或 XBXb,精子正常为 Y,可得到色觉正常的儿子;若是精子异常,则会获得 XbY,卵细胞正常为 XB,也可得到色觉正常的儿子,所以不确定;若男孩色盲,说明其两条 X 染色体上均带有色盲基因;其父正常,其母色盲,
10、说明这两条带有色盲基因的 X 染色体均来自母方产生的卵细胞,所以卵细胞异常。7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有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 Y 染色体【答案】B【解析】性染色体上多数基因与性别决定无关,A 错误;遗传定律中,基因的变化来自于染色体的变化,所以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 正确;生殖细胞中的各种基因都可能表达,C 错误;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时含有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X 染色体或 Y 染色体,D 错误。8遗传学是在科学
11、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下列关于遗传学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思路是一致的B孟德尔成功运用了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发现了三个遗传学定律C无论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还是豌豆杂交实验,科学选材是保证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D沃森和克里克成功地构建了 DNA 分子的结构模型,为分子遗传学和多种生物工程技术奠理论基础【答案】B【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思路是一致的,都是设法将 DNA 和蛋白质分离,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A 正确;孟德尔成功运用5了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发现了基因的分
12、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错误;无论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还是豌豆杂交实验,科学选材是保证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C 正确;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 DNA 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 “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之后还提出了 DNA 半保留复制的假说,D 正确。9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发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学的基本规律B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验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不能证明 DNA 是生物的
13、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学的基本规律,A正确;沃森和克里克采用模型构建的方法,构建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正确;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C 错误;格里菲思依据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结果推测为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内有“转化因子” ,该推测不能证明 DNA 是生物的遗传物质,D 正确。10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
14、是 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D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 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 RNA【答案】A【解析】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 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有的是 DNA,有的是 RNA,A 正确,C 错误;不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遗传物质都是 DNA,B 错误;不论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其遗传物质都是 DNA,D 错误。11用15N 标记含有 100 个碱基对的 DNA 分子,其中有胞嘧啶 60 个,该 DNA 分子在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 4 次。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复制结果共产生 16 个 DNA 分子B复制过程中需腺嘌
15、呤脱氧核苷酸 600 个C含有15N 的 DNA 分子占 1/86D含有14N 的 DNA 分子占 7/8【答案】D【解析】复制 4 次后产生 24=16 个 DNA 分子,A 正确;含有 100 个碱基对 200 个碱基的 DNA 分子,其中有胞嘧啶 60 个,可计算出腺嘌呤(A)=40 个,故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1)40=600,B 正确;由于 DNA 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最终只有2 个子代 DNA 各含 1 条15N 链,1 条14N 链,其余 DNA 都含14N,故含有15N 的 DNA 分子占1/8,全部子代 DNA 都含14N,C 正确,D 错误。12若双链
16、DNA 分子的一条链 ATCG1234,则该 DNA 分子中相应碱基比例是( )A1234 B4321 C2143 D3377【答案】D【解析】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若双链 DNA 分子的一条链 ATCG1234,则另一条链 ATCG2143,所以该 DNA 分子中 ATCG(12)(21)(34)(43)3377,A、B、C 错误,D 正确。13下图为基因部分功能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表示基因表达中的转录过程B过程表示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C基因指导合成的产物都是蛋白质D基因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答案】C【解析】图示为基因部分功能示意图,其中表示转录过程,转录的
17、产物是 RNA,包括 mRNA、rRNA 和 tRNA;表示翻译过程,产物是蛋白质。图中表示转录过程,A 正确;图中表示翻译过程,B 正确;由图可以知,基因指导合成的终产物为 RNA 或蛋白质,C 错误;基因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D 正确。14如图为某果蝇染色体上相关基因转录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7A由图可知一个 DNA 上不同基因的转录模板可能在 DNA 的不同链上B图示过程与 mRNA 翻译的过程碱基互补配对现象一致C图中 mRNA 可直接与核糖体结合边转录边翻译以提高效率D果蝇细胞质中一个核糖体上可结合多个 mRNA 以提高效率【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一个 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生物 下学 期末考试 试题 新版 人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