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优秀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优秀5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优秀5篇)在山的那边教案 篇一 指导思想 一、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二、训练学生有表情的朗读诗歌。 三、通过对“梦”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明确“山”和“海”的含义。 教学步骤 一、由谈“梦”导入新课 1、教师充满感情的说:童年是五彩的、童年是灿烂的、童年是多梦的,我们的童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是做一个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家?还是做一个周游世界的旅行家?一个运筹帷幄的军事家?驰骋赛场的运动员?挥毫泼墨的书法家?引吭高歌的歌唱家?慷慨激昂的演说家?感情白法奔放的文学家,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梦想是什么? 2、各抒己见,各抒己梦
2、 二、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各自谈了自己美好而朦胧的梦,今天我们所要学的这篇课文在山的那边就是叙述了一个大山深处的孩子的梦想,叙述他对大海的向往,并且一直不停的追寻着它。他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山的那边,看看这个孩子到底在寻找什么? 三、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要求: 1、放声朗读。 2、要投入感情。 四、分小组讨论,怎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例如:“想望”这个词就要读出,希望,企求的感情,同时由于“隐秘”的限制,因此读的时候要尽可能的读得轻一点。 “哭着回来”则要读出“我”的伤心。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既要读出“我”的失望,同时还得读出“我”的疑惑的感情。 五、学生根据讨
3、论的结果,再读课文 六、展示课件,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课文 画面1、先展示的是一幅远山的画面,层层叠叠的群山,朦朦胧胧的,同时配以二泉映的乐曲,并闪出课题在山的那边。 画面2、教师边有感情的范读课文,边闪出字幕:“小时候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画面换成电影老井中反映大山深处贫困的画面。 画面3、教师朗读到“在山的那边,是海!”乐曲换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画面切换成人生中高加林走出大山的镜头。 画面4、教师朗读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画面切换成大海。 画面5、教师朗读到“在山的那边,是海吗?”画面再次切换成深圳美丽的街景,繁华的生活,音乐换成节奏感强的动感音乐。 七、学生跟着课件再读课文 八
4、、讨论作品中出现的三个主要形象 明确:我、山、海 九、教师板书:山海 十、讨论山和海各代表什么? 明确:山群山困难 海梦想(理想) 十一、简介作者王家新:从湖北西北部群山中走出的作家。 十二、提问:谁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作家是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 明确:沈从文从湘西群山中走出的作家。 沙汀从四川西北部群山中走出的作家。 贾平从陕西群山中走出的作家。 十三、他们为什么能从一坐坐大山中走出来? 明确:因为他们都有不断克服困难,实现梦想的决心。 十四、走出“群山”的仅仅只有作家吗? 明确:不仅作家,还有科学家、艺术家等一切有着美丽梦想,并为之不断奋斗的人们。 十五、讨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求
5、:尽量具体) 十六、作业 1、用: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漫湿、一瞬间写一段话,字数不限,但必须有上面所给的词语和一个中心意思。 2、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山的那边。 3、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这个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 本题是结合课文的练笔。“提示”表明“大海”不一定象征理想,这样就拓宽了思路。最容易写的还是第一次到海滨旅游,可以写对大海的向往,到海滨终于见到大海的心情,写大海无比壮阔的美,等等。 十七、板书设计 山海 (群山困难)梦想(理想)
6、附:学生习作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 705班冯雨晴 小时候 妈妈常常带我去江边玩耍 我总爱问妈妈, 江的东边是什么? 是太阳的家吗? 妈妈告诉我: 那里,是碧蓝碧蓝的大海 有一天, 我终于如愿以偿的见到了海。 海, 它和妈妈说的一模一样, 碧蓝碧蓝的海水, 蔚蓝蔚蓝的天空, 交相辉映着, 在天和海的交界处, 点点白帆 飞舞的海鸥 构成了, 一幅美丽的海天一色图。 夕阳下的大海, 更是灿烂无比: 一切的一切, 都仿佛被镀上了, 一层耀眼的金色, 宛如仙境一般 这就是海, 我朝思梦想的大海。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篇二 教材分析: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去追
7、寻它诗的语言自然,流畅,活泼。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过程与方法目标: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追求理想的心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探究诗中的“海”与“山”蕴涵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对理想的憧憬和痴想 2、学习作者追求理想时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3、了解“海”与“山”的内在涵义 学情分析:这首诗起源于童年经验,诗中那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的少年。对于刚刚告别童年的学生来说,是熟而又知的。抓住这一共同点,使学生们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是这节课的突破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蕴涵的人生思考和感悟。 课前准备:准备:
8、我的梦想。 教具准备:配乐朗读磁带;录音机;投影仪;配文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对于我们来说,童年刚刚过去并不陌生,你还能回忆起童年的一些趣事吗?(唤起童年的回忆)你还记得童年时你的那个最大的梦想吗?(同学们争先回答)的确,几乎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些幻想和心愿,可能就是这些幻想和心愿吸引着我们,带我们走进另一个世界,哪怕为之付出代价,也不放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写得就是童年时代追求梦想得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童年梦想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检查预习情况(投影) 1、给画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 隐秘痴想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 (明确:隐秘
9、:隐蔽不外露 诱惑:愿意是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在本诗中是吸引的意思。 喧腾:喧闹沸腾。 2、在山的那边选自_,作者_。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诵此诗(2 遍) 第一遍:了解本诗的内容 第二遍:把握作者的感情 2、朗读此诗(自己练习) 3、找同学起来朗读 4、针对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点评 读准字音 普通话标准 自然流畅,不读破句 有感情的朗读 5、在教师点拨的基础上,再练习朗读 6、再找学生起来朗读 小结:经过教师的教读,学生们的朗诵水平明显提高。(给予鼓励和表扬)课下可以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巩固朗读能力。 四、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诗中的“我”的童年幻想是什么? (明确:
10、“我”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少年。“我”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不怕困难,并为之锲而不舍的少年。 五、课堂总结。学生总结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的梦想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不超过30行。 七、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山海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在山的那边选自_,作者_。 2、解释词语: 隐秘 痴想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了吗?为什么? (明确:诗中并没明确说出理想实现了没有,只是在诗尾用向大家发出号召的方式提出:经过努力,理想一定会实现的观点。因为这首诗的主旨并不在于实现理想的结果,而至于过程,是
11、要赞美那种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并锲而不舍的精神。 2、提炼诗的中心思想 (明确:本诗通过写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少年,赞扬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并锲而不舍的精神,并号召大家学习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 建议:最好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中心思想,教师给予引导就可以了。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探究讨论:诗中的“海”与“山”蕴涵着什么意思?(分小组讨论,因为诗的中心思想已明确,学生只要用脑一想就能得出结论,所以这个题学生自己讨论就可以了,教师不必要讲解) (明确:海是少年的梦想,理想(自己总结)信念,想望(诗中的词)山是少年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个个困难,一个个小的
12、目标。 2、诗句“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中“铁青着脸”是写山的颜色吗? (明确:不是写山的颜色,是拟人的手法。把山比拟成人,是修辞方法的一种。拟人定义:是把事物模拟做人来写的修辞方式。 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建议:让学生举例子,教师点拨 四、体验与反思(四人小组讨论后发言) (1)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主要是看你面对困难时怎样对待,怎样克服困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的感想。 (2)小结(师) 要想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牢牢记住本课中的”海”。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提示:1.充
13、分利用想象,想象我翻过一座座大山,经历无数险阻之后,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大海,这时的心情会是什么样子的? 2、讨论之后写下这段话,找几个代表学生在班里交流一下,答案并不唯一,目的在于开拓思路,发挥想象。 六、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我们胜利的完成了课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大家的课堂表现也非常积极,大部分的同学都在主动学习,这是我们这堂课成功的主要原因,我希望今后我们的学习都像今天这样令人满意。 七、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你又重新树立了怎样的理想?你将怎样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课后写一篇练笔,要有感而发。 八、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努力奋斗 山 海 锲而不舍 克服困难 实现理想 在山的那边教案 篇三 在
14、山的那边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解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 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 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教学重点】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在山的那边诗歌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
15、解释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这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着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想。那么,作为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我们的同学们你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你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
16、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 作者简介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 诗歌文体介绍:诗歌,文学的一类,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可以歌咏、朗诵。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课后的读一读,辨字音形,解词语: 凝
17、成(nng):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凝,凝结或注意力集中,本词中作前者解。 诱惑(hu):文中作吸引、招引。另一义为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 一瞬间(shn):一眨眼之间。瞬,眼珠儿一动。例:瞬息万变,转瞬即逝等。 隐秘(m):隐蔽,不外露。另一义做名词解,秘密的事,例:刺探隐秘。 喧腾(xun):形容声音杂乱,象开了锅似的。喧,声音大。 痴想(ch):发呆地想。痴,极度迷恋某物。 三、整体感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老师范读课文 2全班齐读课文。 3教师讲授朗读知识:重音(重读、轻读)、语速、停顿。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5学生讨论探究 A.山的那
18、边到底是什么?山和海的只有表面意思吗?他们深层的意思是什么? B.全诗为什么分为二节,各表达什么意思?从内容、时间、象征意义上说! C.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品读赏析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的原意是什么?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讨论并归纳;“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 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世界。 2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讨论并归纳:因为“我”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而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是“隐秘”的。 3 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讨论并归纳:“铁青”不仅写
19、出远山的颜色,也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我”爬上山顶,本以为能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运用的是拟人手法。 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讨论并归纳:“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5“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讨论并归纳:“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这是妈妈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指实在的东西,所以说是飘来的。 6为什么说一座座山顶会“诱惑”着我? 讨论并归纳: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
20、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7“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讨论并归纳: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8“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讨论并归纳:因为“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惊喜使人兴奋。 五主旨反思 诗人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那同学们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也一定有很多座
21、高山等你去征服,那么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谈谈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教师小结: 在我们的一生中只有不断的探索,才会精彩,才有意义!对大家来说还会有很多的困难等着你,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六、作业布置: 1、抄写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2、背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板书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比喻 海-理想境界 山-重重艰难险阻 爬山-艰苦奋斗 【教学反思】 对初一新生来讲,任务重,容量大,虽然是自读课文但还是应该分成二课时更合适些。在品读赏析这一部分,对基础好的班级可以由学生来提问,在一般班级可以通过课后练习结合老师提问质疑,然后一起探讨归纳总结出来。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
22、、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2、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教学重点:是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教学难点:是对无数座山的理解。 学情分析: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这首诗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诗的第一节,诗人以孩子的口吻些,容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1、看导语,默读课文,作者简介。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
23、97)等。 2、读一读,写一写。 痴想 隐秘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 漫湿 一瞬间 3、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 (2)各自练习朗读。 (3)领读。 (4)齐读。 4、内容研讨。 研讨,首先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疑难就是问题,深层的含义或奥妙也是问题。让学生用铅笔打问号,然后提出问题,教师补充。 (1)“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山那边是海,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无数座山。爬上一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无数座山,那就更要历尽艰险。这就是说,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一方面因为渴望早日实现理想,一方
24、面因为对实现理想的艰巨性估计不足,以为爬上一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就能达到理想境界,可事实并非如此,就不免失望、沮丧。 (2)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神往山那边的新天地,是童年的遐想。“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这就是说,妈妈指点了理想,唤起了我的想望。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海,一旦望不见海,望见的依然是山,于是大失所望。 在山的那边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扎实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训练诗歌的朗读
25、能力,形成初步的语感。 3、尝试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品味诗中重点字词及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文中所阐述的人生哲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 4、从本文的学习中,初步形成自己的理想,并培养学生面对理想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山”和“海”的深刻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同学们,你们已经从小学进入了中学,这个时候就是你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相信你们都有着新的憧憬和希望。作为现代化都市中的孩子,你们追求的是一种什么东西呢?(请4、5位同学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追求美好
26、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共同的目标。(用课件打出这一句话。) 二、朗读5 那么,处在崇山峻岭当中,几乎是与外面的世界隔绝的孩子们,他们所追求的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家新的这首诗歌在山的那一边,一起来探讨他们的理想,看看从中能得到什么对我们实现人生理想的启发。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的听朗读,认真地想一想,在这首诗中,有哪些句子、词语是值得我们三思的,把它们找出来。 播放完后,说明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字音,词意和句子停顿。然后由学生自己朗读一遍。 三、合作探究,品味诗歌 1、课题 (1)、这首诗歌的题目是在山的那一边,那么看到这个题目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2)
27、、为什么作者会这样想?(也就是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去想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因为大山挡住了作者的视线。这里就涉及到了这首诗的作者王家新,他在童年的经历。 (3)、作者:王家新,出生在湖北省的武当山下,在他童年的五六年里,一直没有走出那山的世界。一片寂静的校园,一条清澈的小溪以及无数座环抱着的群山,便构成了他幼小的心灵世界。而作为一个充满着强烈好奇心的少年,决不会满足于这片小小的天地。于是他产生了一种想法,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并为着这一个理想进行艰苦地探寻,甚至影响了作者的一生。后来,他把在探寻和奋斗过程中的所有感受和体验写成了一首诗,于是就有了这篇课文在山的那边。 因此我认为这篇课文对于你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并培养自己为理想不懈努力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就请大家把刚才找到的,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句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其中蕴涵着什么样的含义。 (4)、品味重点句子。由学生自己来找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并补充其他没有找到的。(在课件中打出全文,每一句都使用超连接,以便课堂上灵活运用。) 详细见书上的笔记。 (5)采用讨论的形式,深刻理解“山”和“海”的含义。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