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第一部分学科知识(2).pptx
《第三讲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第一部分学科知识(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第一部分学科知识(2).pptx(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中学)精讲班教师资格(统考)授课教师:欧阳柏霖 第一部分 学科知识第二节 古代汉语一、通假字所谓通假字,就是在已有专用字的情况下不用专用字而借用来代替专用字的字。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又叫“正字”;临时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叫通假字。2.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1)通假字是古时的用字异化现象;古今字属于历史的字形分歧范畴。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2)通假字中的借字和本字之间意义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之间尚有渊源关系。(3)通假字的借字和本字在字形上没有或极少有相似之处;古今字中的今字绝大部分是古字孳乳分化出来的,二者字形有联系。3.通假字和假借的区别(1)通假字是本
2、有其字而不用的借音表意;假借是本无其字的借音表意。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2)通假字产生在用字过程中,是临时借用,是一种不必要的文字异化现象;假借字产生于造字过程中,是久借不归,是一种必要的记词手段。(3)通假字借用要有极其严格的语境,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它才具有作为通假的音义关系,一旦脱离具体语境,就失去了借用的条件;假借字不需要具体的语境,形体与意义的结合关系式固定的,并且能通过借义派生新词。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二、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作词类活用。古代汉语里的词类活用现象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三
3、类。(一)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1)名词带宾语例如:籍吏民,封府库。“籍吏民”即登记百姓户口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2)能愿动词+名词例如:沛公欲王关中“王”前带能愿动词“欲”。“王”译为“称王”。读wng(3)名词带补语例如:沛公军霸上。“军”带补语“霸上”,用作动词,驻军。(4)“所”+名词例如: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特殊的指示代词“所”的后面一般只黏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货”黏附在“所”的后面,用作动词,“购买”的意思。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5)副词作状语+名词例如:恐托付不效。名词“效”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作“奏效,有效果”讲。(6)名词作句中的谓语例如:或师
4、焉,或不焉。名词“师”充当“或”的谓语,作“从师”讲。(7)名词+“者”例如: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特殊指示代词“者”的前面一般只黏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名”黏附在“者”的前面,作“指名、说明白”讲。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8)名词+“之”例如: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之”一般不受名词修饰。“名”用在代词“之”前,作“命名”讲。(9)名词+名词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两个名词“事”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第一个“事”作“从事”讲。(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状语分句,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权,然后知轻重。“权”,作动词“称量”讲。第一
5、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2.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腊”原意为“干肉”,名词。在此句中用作使动用法“使(之)成为干肉”。3.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友风而子雨“友”“子”意为“把风当做朋友”,“把雨当做儿子”。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4.名词用作状语(1)名词用以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时,活用为状语例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用作状语,分别作“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讲。
6、(2)名词用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态度或方式时,活用为状语例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面”作“当面”讲。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3)名词用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时所使用的工具时,活用为状语例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作状语,“用船装”(4)名词用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活用为状语例如:间至军中“间”,用作状语,“从小路”(5)名词用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时,活用为状语例如:园日涉以成趣“日”,用作状语,“每日、每天、天天”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6)名词用以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时,活用为状语例如: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分别作“向上”“向下”讲。(7)名词用以表示
7、情况逐渐发生变化,活用为状语例如:而乡邻之生日蹙“日”,用作状语,“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地”(二)动词的活用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例如:素善留侯张良“善”原本是形容词“好”的意思,在这里是“亲善、交好”的意思。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定语,如果一个形容词作了主语或宾语,这个形容词就可能活用为名词了。例如: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将军披坚执锐“坚”“锐”本是形容词“坚硬”“锐利”的意思,这里指“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
8、器”,用作名词。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昂其值,居为奇货“昂其值”是“使其值昂(抬高)”的意思。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中,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做什么”的意思。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小鲁”“小天下”的意思是“感到鲁国很小”“感到天下很小”。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三、古今异义(一)词义异同的情况1.有些词古今都用,词义不变。如:山、水、心、耳、雨2.古用今废词。古代曾经使用而现代不用的旧词。如:觥3.古今词义不同。古代和现代用的是相同的字,而古义和今义
9、却迥然不同。如:“斋”本是动词,指古代祭祀或典礼前的清心洁身,以示虔诚。现代汉语中有了“素食、居室、房舍”的意义。4.大多数词古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二)造成旧词消亡的原因1.有些词随着所表示的历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如:喽腊的“喽”,是古代楚地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祭祀这种形式消亡了,“喽”这个词也就不用了。2.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而消逝。3.被别的词语所替代,也就是说旧词所反映的事物、观念等仍是后代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但后代改变了说法。如:“倡优”现在用“艺人、演员”来代替,旧词“倡优”也就消亡了。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三)古今词义的差别1.意义的多少不同一个词有基本义
10、、引申义,一个词的古今意义的多少,往往会产生变化,有的旧义消亡了,有的新义产生了。如:“池”在古代意义是“护城河、池塘”。现代意义是“池塘;旁边高、中间洼下的地方”。古今比较,“池”的意义一增一减。类似的词语还有“国、家、防”等。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售”,古义侧重行为的结果,指把商品卖出去;今义侧重行为的本身,是卖。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3.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一些词在发展中意义的轻重发生了变化。如:“恨”的古义轻,表“遗憾、不满”;今义重,表“仇恨、愤恨”。“怨”的古义重,是“怨恨、愤恨”的意思;今义轻,是埋怨和不满。还有一些词在发展中褒贬意义发生了变化。如:“谣言”,古义是中性的
11、,今义是贬义。“下流”古义是中性,今义为贬义。“吹嘘”古代是褒义,今义是贬义。4.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如:“坐”古指两膝着席或床榻,臀部压在脚后跟上,今指臀着席位上。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四)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从古今词义的范围着眼,可以把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的缩小、词义的扩大、词义的转移三类。1.词义的缩小。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如:“臭”古义是气味,今义是难闻的气味。2.词义的扩大。古义范围小于今义。如:“焚”古义是放火烧山进行围猎,今义泛指一切焚烧。3.词义的转移。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事物之间还有一定联系。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
12、识四、古代辞格这里主要介绍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的,或与现代汉语的辞格不尽相同,但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格。(一)用典用典(用事、援引)是指引用历史故事、古人言论或俗语、成语等,来印证自己的论点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1.分类(1)从形式上分为明典和暗典(2)从内容上分为正用典故和反用典故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2.作用(1)用来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和思想指导,使立论有依据,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使语言典雅精练,富于表现力(3)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严谨,增加外形美,丰富内涵(4)委婉表意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二)互文互文又叫互言、互辞、互文见义、互文对举。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
13、,含而见文。”即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互不相干,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手法。概括起来,互文一般有四种类型:1.单句互文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交错、渗透、补充。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应理解为: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2.对句互文是指对(下)句中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例含有对(下)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互相补充说明。例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正确的解释是:(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
14、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3.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他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例如: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4.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的意思。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排句互文。意指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第一章 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讲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第一部分学科知识2 第三 语文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第一 部分 学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