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变异 (3)精选课件.ppt
《遗传与变异 (3)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与变异 (3)精选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遗传与变异(3)第一页,本课件共有61页5.1 遗传的染色体基础遗传的染色体基础5.1.1 染色体染色体(chromosome)的形态的形态5.1.1.1 染色体的长度染色体的长度o每种生物的各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都有相对稳定的长度。真核生物的长度在0.530m,直径0.23.0m。平均来说,植物的染色体比动物的大。5.1.1.2 染色体的染色体的结结构构1、着、着丝丝粒粒(centromere)/主主缢缢痕痕(primary constriction)o末端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 chromosome),自然界中难以存在.o近端着丝粒染色体(acrocentric chr
2、omosome),分裂后期呈棒形 o近中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分裂后期呈L形.o中间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 chromosome),分裂后期呈V形,不多见.2 2、次缢痕、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o着丝粒以外的缢痕(往往在短臂上)叫次缢痕,次缢痕的外端往往呈颗粒状,称为随体随体(satellite)。第二页,本课件共有61页5.1.2 染色体的数目染色体的数目1)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在在二倍体二倍体生物的体细生物的体细胞中胞中,其染色体是由来自其染色体是由
3、来自父本父本和和母本母本的成对染色体构成的成对染色体构成,它们它们的形态和结构相同的形态和结构相同,并且在减数分裂中能相互配对并且在减数分裂中能相互配对,这样的成对这样的成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2)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non-homologous chromosome):减数分裂中不减数分裂中不能相互配对能相互配对,并且形态和结构也不相同的染色体称为非同并且形态和结构也不相同的染色体称为非同源染色体源染色体3)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基因组基因组(genome)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包含有该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包含有该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最小
4、限度最小限度的染色体数的染色体数,这样的一组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这样的一组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o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配子的二倍,以2n表示,配子中的染色体数n表示.例如:人 2n=46,n=23,o表示:(1)人有46条染色体,(2)23对同源染色体,(3)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目为23.第三页,本课件共有61页5.1.3 核型与分带核型与分带1)核型核型(karyotype):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是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o在对染色体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排队、配对,并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叫核核型分析型分析.2)染色体分带染色体分带(chromosome banding
5、):使用特殊的染色方法,使染色体产生明显的色带,从而在不同的染色体间形成了特异的带型,依此作为鉴别单个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一种手段.第四页,本课件共有61页5.2 5.2 孟德尔定律孟德尔定律5.2.1 分离定律分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o孟德尔对7对相对性状进行了杂交试验,例如,花色花色:紫花紫花-白花白花;籽粒籽粒:黄色黄色-绿色绿色;圆粒圆粒-皱粒皱粒;植株植株:高茎高茎-矮茎矮茎等.o试验中发现,子一代所有植株的性状都表现一致,即在每对相对性状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而另一个却隐而不见.故把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显性”,不表现的称为“隐性隐性”,同时认为性状是由
6、“遗传因子遗传因子=基因基因(gene)”所决定的.o之后,对F1代进行自交,结果在F2代中,显性和隐性的性状都表现出来,其分离比是3:1.第五页,本课件共有61页解释: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所决定的.以紫花-白花性状为例,其花色是由1对遗传因子控制,这样,就把控制单位性状中不同相对性状的的因子形式称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紫花由显性基因(A_)控制,白花由隐性基因(aa),A对a完全显性。这样,Aa与AA表现为紫花,aa表现为白花。其中,带有相同等位基因(如AA和aa)的个体称为纯合体纯合体(homozygote);带有两个不同等位基因(如Aa)的个体称为 杂合体杂合体(heter
7、ozygote).亲代亲代P 紫花紫花AA白花白花aa 配子配子 A a F1(全为紫花)(全为紫花)Aa Aa 配子配子 A a A aF2 AA Aa Aa aa 表型比表型比 3紫花紫花 :1白花白花 表型表型: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比基因型比 1AA:2Aa:1aa基因型基因型:决定表型的基因组合第六页,本课件共有61页分离定律表述:分离定律表述:o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所决定的,每种遗传因子存在两种不同的形式(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每种形式决定一种相对性状.这些遗传因子成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存在于体细胞中,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相互独立,互不干预,
8、并彼此分开进入不同的配子(其结果是一半配子带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并可通过因子的重组(雌雄配子的结合)再现出来.第七页,本课件共有61页分离定律的验证分离定律的验证测交试验(测交试验(testcrosstestcross)o在杂种(如F2)中,由于显性的作用,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是纯合的纯合的,也可能是杂合的杂合的.为了确定为了确定F2F2的基因型的基因型,就需要把这些个体就需要把这些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进行杂交,这种方法称为与隐性纯合个体进行杂交,这种方法称为测交测交。由于隐性纯合体只能产生1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它们与含任何基因的另一种配子结合,其子代只能
9、表现出另一种配子所含决定基因决定基因的表现型.因此,测交子代表型的种表型的种类和比例类和比例正好反应了被测个体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配子种类和比例.1对等位基因杂合体的配子种类为2种.第八页,本课件共有61页5.2.35.2.3孟德尔第二定律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独立分配定律独立分配定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o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如何遗传?o圆粒-黄色(纯合体)皱粒-绿色(纯合体)F1全部为圆粒-黄色,说明说明:圆粒对皱粒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黄色对绿色为显性黄色对绿色为显性.o F1自交自交F2,表型比为 9圆黄:3圆绿:3皱黄
10、:1皱绿,总结总结:(1)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3:1.说明说明:两对性状是彼此独立地从亲代遗传给子代两对性状是彼此独立地从亲代遗传给子代;(2)F2中出现了两种重组型个体,圆绿和皱黄.说明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从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从F1F1传到传到F2F2时时,又是自由组合的又是自由组合的.第九页,本课件共有61页解释解释:P 圆黄圆黄RRYY 皱绿皱绿rryy 配子配子 RY ry F1 圆黄圆黄RrYy 配子配子 RY Ry rY ry形成合子时形成合子时,也是自由组合也是自由组合F2表现型为:表现型为:9圆黄圆黄:3圆绿圆绿:3皱黄皱黄:1皱绿皱绿 (3:1)2 的二项
11、式展开的二项式展开基因型基因型:9种种 为为32表现型表现型:4种种为为 22若有若有n对非等位基因对非等位基因,F2的性状分离比就为的性状分离比就为(3:1)n基因型数为基因型数为 3n 表现型种类为表现型种类为 2n第十页,本课件共有61页RRYYrry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61页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测交试验测交试验oF2,圆黄,基因型为R_Y_,有如下4种情况:1)若为RRYY RY ry RrYy(圆黄)2)说明说明:F2为双显性纯合体,产生了1种配子2)若为RRYy RY,Ry ry 1RrYy(圆黄);1Rryy(圆绿
12、)说明说明:F2的圆粒为显性纯合,黄色为杂合,产生2种配子3)若为RrYY RY,rY ry 1RrYy(圆黄):1rrYy(皱黄)说明说明:F2的圆粒为杂合的,黄色为显性纯合的,产生2种配子4)若为RrYy RY,Ry,rY,ry ry 1RrYy(圆黄圆黄):1Rryy(圆绿圆绿):1rrYy(皱黄皱黄):1rryy(皱绿皱绿)说明说明:F2为双杂合体,产生4种配子,即22.因此,n对性状的杂合体可产生对性状的杂合体可产生2n种配子种配子;测交后代也会有测交后代也会有2n种表现型种表现型,且表型比为且表型比为1:1:11m,m=2n.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61页自由组合定律的表述自由组合定律
13、的表述:孟德尔认为,具有两对和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一对因子(等位基因)与另一对因子(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也互不干扰,它们在形成配子时,或者具有不同因子型(基因型)的雌雄配子在形成合子时,表现为自由组合的现象.5.2.4 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基础o1903年,萨顿在研究蚱蜢的精子发生时发现,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行为与孟德尔遗传因子存在平行关系:1、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也成对存在.2、它们都有分离现象,配子中的染色体呈单倍性,而遗传因子也是单个的.3、在两种生殖细胞结合后,染色体和遗传因子又都表现为二倍性.4、两对同源染色体和控
14、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一样,形成配子时都是独立分配和自由组合的.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61页5.3 5.3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5.3.1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染色体组中决定性别差异的染色体为性染色体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其余的称为常常染色体染色体(autosome)oXY型型/雄性异配型雄性异配型 即雄性个体带有X和Y两种不同的性染色体,并可产生含X和Y的两种配子,雌性个体含一对XX性染色体,只产生一种配子。人性染色体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61页雄性的一对性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只能产生一种精子,而雌性的一对性染色体却不同,能产生两种卵。如ZW型,
15、公鸡为ZZ型,母鸡为ZW型。p蜜蜂的性别决定蜜蜂的性别决定其性别是由染色体的倍数决定的,雌蜂的染色体数为2n=32,雄峰的为2n=16(单倍体单倍体)。生殖时,雌蜂卵是经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产生的;雄峰的精子不经减数不经减数分裂分裂,由精原细胞直接发育而来.蜂卵受精工蜂与蜂皇u幼虫得到5天天以上的蜂皇浆蜂皇浆蜂皇蜂皇.u幼虫只得到23天天的蜂皇浆蜂皇浆工蜂工蜂.p 雌性异配型雌性异配型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61页5.3.2 伴性遗传伴性遗传 由性染色体上的非性别决定基因所决定的性状与性别的遗传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这样一些性状的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性
16、连锁.5.3.2.1 果蝇的伴性遗传果蝇的伴性遗传oP 红眼白眼 oF1(全为红眼)红眼红眼 oF2 3红眼:1白眼(全为)o说明:说明:在F2中,白眼性状只出现于雄性个体,而且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61页P 红眼XWXW XwY白眼配子 XW Xw Y F1 红眼XW Xw 红眼XWY 配子 XW Xw XW YF2 XWXW XW Xw XWY XwY3红眼 :1白眼果蝇的伴性遗传的果蝇的伴性遗传的解释解释: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61页5.3.2.2 5.3.2.2 人的伴性遗传人的伴性遗传o人的色盲是伴性遗传的,控制色盲的基因为隐性基因(cb),并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
17、不带有它的等位基因。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61页色盲遗传的其他形式色盲遗传的其他形式:正常携带者XcbX+色盲XcbY Xcb X+Xcb Y 色盲XcbXcb 正常X+Y Xcb X+Y XcbXcb X+Xcb XcbY X+Y女性中色盲概率50%男性中色盲概率50%XcbX+XcbY为正常携带者男性100%色盲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61页5.4 5.4 连锁与遗传图连锁与遗传图5.4.1 连锁与交换连锁与交换定律定律o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连在一起进行遗传的现象称为连锁连锁(linkage).举例:野生型:野生型:体灰色(B),长翅(W)突变型:突变型:体黑色(b),短翅(w)若连锁若连锁
18、?P BBWW bbww (灰身长翅)(黑身短翅)配子 BW bw F1 BbWw(灰身长翅)测交测交 BbWw bbww 配子 BW bw bw F2 BbWw bbww表型比表型比 灰身长翅灰身长翅:黑身短翅黑身短翅 =1:1说明说明:完全连锁完全连锁(complete linkage)BWBWbwbwBWbwbwbwbw测交测交BWbwbwbwBWbw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61页5.4.1 连锁与交换定律连锁与交换定律o完全连锁分离图完全连锁分离图: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61页 若不连锁若不连锁?测交测交:(F1)BbWw bbww 配子配子:BW Bw bW bw bw F2:BbWw
19、Bbww bbWw bbww表型比表型比:1 :1 :1 :1实际结果实际结果:BbWw Bbww bbWw bbww 965:206 :185 :944说明说明:不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即在减数分裂的联会期即在减数分裂的联会期,部分配部分配子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子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摩尔根所揭示的这种既连锁又互换的现象摩尔根所揭示的这种既连锁又互换的现象,就就被人们称为遗传学的第三定律被人们称为遗传学的第三定律连锁连锁与交换定律与交换定律.F1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61页5.4.2 5.4.2 重组值与遗传图重组值与遗传图5.4.2.1 重组值重组值(recombination frequenc
20、y,RF)o测交的结果表明测交的结果表明,发生交换后的发生交换后的亲组合亲组合与与重组合重组合的个体数是的个体数是不相同的不相同的.亲组合亲组合的个体数分别为的个体数分别为965965和和944944重组合重组合的个体数分别为的个体数分别为206206和和185185oRF=(RF=(206+185206+185)/()/(965+944+206+185965+944+206+185)100%=17%)100%=17%RF=RF=重组合重组合/(/(亲组合亲组合+重组合重组合)100%)100%o理论上理论上,0 RFRFRFRF50%,说明两对基因为说明两对基因为不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第二十
21、三页,本课件共有61页5.4.2.2 遗传图遗传图(genetic map)o实验证明,同一条染色体上各不同基因之间的重组值是不同的,而且基本上是恒定不变的.解释解释: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成行排列的,彼此间的距离不同,2个基因靠得越近,交叉的机会就越少,重组值就越小;反之,重组值就越大.因此,把每条染色体上基因排列的顺序称为把每条染色体上基因排列的顺序称为遗传图遗传图,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方法称为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方法称为基因定位基因定位或或遗传作图遗传作图(genetic mapping).o由于重组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基因间的距离远近,因此遗传作图就以重组值重组值的大小作为两基因
22、间的相对距离相对距离.重组值重组值=1%=1个图距单位个图距单位(map unit),称作1厘摩厘摩(centi-Morgan,cM),100cM=1M(Morgan)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61页5.5 5.5 孟德尔遗传原理的延伸孟德尔遗传原理的延伸5.5.1 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5.5.1.1 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如紫茉莉,红花白花紫花5.5.1.2 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o座位座位(locus):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固定位置.如果一个座位上的基因如果一个座位上的基因,因突变而产生了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突变而产生了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因,并决定和影响着同一性状的状态或性质并决定和影
23、响着同一性状的状态或性质,这个座位上的这个座位上的一系列等位基因总称为一系列等位基因总称为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注意注意:对一个二倍体生物来说,至多只能存在其中的两种等位基因,其他形式则存在于同一种群的别的个体上.例如,人类的ABO血型就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的.A和B对O是显性,A与B是共显性共显性/并显性并显性.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61页3 3个等位基因分别为个等位基因分别为 IA,IB,i 血型血型(表型表型)基因型基因型红血细胞膜上的红血细胞膜上的抗原抗原种类种类血清中的血清中的抗体抗体种类种类ABABOIAIBIAi/IAIAIBi/IBIBiiA和和BAB-baa,b46红细胞血
24、清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61页5.5.2 5.5.2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5.5.2.1 互补作用互补作用o多个非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多个非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表现出某一性状才表现出某一性状,它们之间的关系位互补关它们之间的关系位互补关系系.o如香豌豆如香豌豆,C_P_C_P_ 基因型的植株开基因型的植株开紫花紫花,而而ccP_,C_ppccP_,C_pp 和和 ccpp ccpp 的植株都开的植株都开白花白花,说明说明C C和和P P对紫色都是必要的对紫色都是必要的,具有互补作用具有互补作用.5.5.2.2 抑制作用抑制作用o一个基因抑制非等位的另一个基因的作用一个基因抑
25、制非等位的另一个基因的作用,使后者的作用不能显示出来使后者的作用不能显示出来,这个基因称为这个基因称为抑制基因抑制基因(inhibiting gene).(inhibiting gene).o例如例如,结结黄茧黄茧家蚕家蚕白茧白茧中国家蚕中国家蚕F1F1结结黄茧黄茧 说明说明,黄茧对白茧是显性黄茧对白茧是显性.但但,黄茧黄茧家蚕家蚕白茧欧洲家蚕白茧欧洲家蚕F1F1结结白茧白茧 说明说明,欧洲家蚕中存在另一对非等位的基因欧洲家蚕中存在另一对非等位的基因,抑制了黄茧基因的表达抑制了黄茧基因的表达.5.5.2.3 上位效应上位效应o一对等位基因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制约一对等位基因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与变异 3精选课件 遗传 变异 精选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