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与动物常见疾病防治精选课件.ppt
《饲料与动物常见疾病防治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饲料与动物常见疾病防治精选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饲料与动物常见疾病防治第一页,本课件共有36页一、饲料组成与动物营养基本常识饲料的定义:动物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和生产,必须从 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动物采食的食物称为饲料。饲料的化学元素组 按其在饲料含量的多少分为 含量大于或等于0.01的常量元素。含量小于0.01的微量元素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36页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水分 无机物:粗灰分或矿物质 干物质 含氮化合物:粗蛋白质 粗脂肪:乙醚浸出物 有机物 无氮化合物 粗纤维(植物)碳水化合物 无氮浸出物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饲饲 料料第三页,本课件共有36页 (1)水分 将饲料在100105下烘干至恒重所失的重量为水分,包
2、括游离水和结合水。(2)粗灰分 粗灰分是指饲料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主要为矿物质氧化物或盐类等无机物质,有时还含有饲料收获、干制、流通等环节中产生的杂质(3)粗蛋白质 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蛋白质和氨化物两部分。(4)粗脂肪 粗脂肪是饲料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脂肪和类脂肪两大类。(5)碳水化合物 主要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遵循1:2:1的结构规律构成的基本糖单位,其分子式是Cn(H2O)n,故称碳水化合物。包括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6)维生素 维生素是一类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且需要量很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第四页,本课件共有36页饲料的营养物质与动物
3、营养水与动物营养 蛋白质与动物营养 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 脂肪与动物营养 矿物质与动物营养 维生素与动物营养第五页,本课件共有36页二、常见畜禽疾病与防治基本知识一、猪常见疾病的防治: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流行性腹泻、猪副伤寒、猪水肿病、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二、牛羊常见疾病的防治:牛巴氏杆菌病、牛流行热、坏死杆菌病、羊链球菌病、牛羊口蹄疫、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快疫、羊猝狙。三、鸡常见疾病的防治:鸡新城疫、鸡白痢、禽霍乱、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第六页,本课件共有36页猪常见疾病的防治猪瘟(1)流行特点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感染途
4、径是消化道。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猪都可感染。(2)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到40-42,持久不退。食欲减退或拒食,精神沉郁,怕冷挤卧。站立行走拱背弯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眼结膜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有指压不褪色的紫红色出血点。(3)防治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靠预防。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定期预防接种,可采用超前免疫方案,即在仔猪吃初乳前首次接种1-2头份/头,以后再20日龄和60日龄各免疫一次。当疫病流行时应及时封锁疫区,淘汰病猪,紧急预防,并对病猪舍及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第七页,本课件共有36页猪
5、丹毒(1)流行特点 猪丹毒是由红斑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感染3-12月龄猪,夏、秋季节多发,常呈地方性流行。猪丹毒主要通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2)临床症状 急性败血型:体温升高达42以上,个别猪不现症状突然死亡,其他病猪表现发抖、呕吐,皮肤有红斑,指压褪色,病程3-4天,致死率达80-90%。亚急性疹块型:体温升高41,病情缓和,精神不振,病后2-3天皮肤出现方形或菱形、圆形等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到发病后期逐渐形成痂皮脱落。慢性型:多由前两者转变而来,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肿胀,呈犬坐势,跛行;有的发生心内膜炎,呼吸短促增快,食欲不定,眼、鼻、口腔等处呈青紫色。(3)防治
6、 预防:用猪丹毒菌苗或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免疫接种,每6个月免疫1次,或每年春秋季各免疫一次。治疗:首选药物为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头孢类(头孢噻呋钠)。发病猪只隔离,青霉素按5000-10000IU/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3次,连用2-3天。第八页,本课件共有36页猪肺疫(1)流行特点 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猪呼吸道病,多发于春初秋末季节,常与猪瘟、气喘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呼吸道或吸血昆虫叮咬。(2)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俗称“锁喉风”,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发绀,皮肤出现紫红斑,很快死亡,死亡率高达100%。急性型:本型最常见。体温升高至40-41
7、,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皮肤出现血红紫斑。病程5-8天,多因窒息死亡,否则转为慢性。慢性型:主要表现为肺炎和慢性胃肠炎。时有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关节肿胀,常有腹泻,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有痂样湿疹,发育停止,极度消瘦,病程2周以上,多数发生死亡。(3)防治 预防:每年春、秋二季定期注射猪肺疫氢氧化铝苗或猪三联苗免疫接种。治疗:应将病猪隔离治疗。处方一:恩诺沙星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用3天;处方二:青霉素、链霉素按10000-30000IU/kg体重混合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处方三:土霉素或黄胺类药物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第九页,本课件共有36页 猪流行性腹泻(1)流行特点
8、 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各种年龄猪均易感,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传染,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寒冷的冬季。(2)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脱水等特征。呕吐多发生于吃食和吃乳后,或者在腹泻之间有呕吐。粪稀如水,呈棕红色或灰白色,且腥臭。年龄越小,症状越重,一周龄以内的乳猪发生腹泻后经2-4天脱水死亡,死亡率平均为50%。生长肥育猪及种猪一般持续腹泻4-8天后,逐渐恢复正常。(3)防治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其一般治疗可采用让猪只自由饮补液盐水。为防止继发感染,肌肉注射环丙沙星注射液第十页,本课件共有36页 猪副伤寒(1)流行特点 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
9、起的仔猪传染病,多发于2-4月龄仔猪,无明显的季节性,以多雨、潮湿季节多发,也常继发于猪瘟和流行性感冒等病。(2)临床症状 急性败血型:病猪体温升高达41-42,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初便秘后腹泻,粪便呈灰白色、淡黄色或浅绿色,有时带血,常有腹痛症状。弓背尖叫。耳、腹部及四肢呈深红色至青紫色。病猪呼吸困难,体温下降,一般2-6天死亡。慢性型:患猪逐渐消瘦,呈周期性下痢,粪便灰白色或黄绿色,恶臭,后期有些患猪腹部皮肤出现湿诊、咳嗽,衰竭而死,死前皮肤出现紫斑。(3)防治 对30-35日龄仔猪,注射猪副伤寒弱毒苗或猪副伤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进行预防。治疗可选用环丙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新霉素
10、肌肉注射,每日1-2次,至病状明显好转后,继续连用2天,以免复发。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36页 猪水肿病(1)流行特点 该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释放毒素所致,多发生于断奶后健壮的仔猪,经消化道感染,呈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寒冷,气候突变和阴雨季节。(2)临床症状 突然1-2头体壮小猪发病死亡,而多数猪不食,眼睑、头部、颈部出现水肿,发病前期前腿卧地,后肢站立,口吐白沫,叫声嘶哑,跳跃,或行走不稳,或转圈,或倒地四肢划动作游泳状,运动失调,后期后躯麻痹,不能站立,病猪一般经12天死亡。眼睑、头、颈和前肢皮下水肿,运动失调,转圈,全身发抖,叫声嘶哑,最后身躯麻痹,昏迷死亡,病
11、程1-2天。(3)防治 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饲料中及时补给硒与维生素E;规模化养猪场可定期用猪水肿病多价灭活油乳剂苗接种。早期治疗有一定疗效,病初用硫酸镁或硫酸钠15-25克内服,以排出毒素。同时用恩诺沙星加速尿肌肉注射,机体脱水和虚弱时应及时补液、强心。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36页 仔猪黄痢(1)流行特点 本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主要发生于一周内仔猪,以1-3日龄的仔猪多见,带菌母猪是主要传染源,经消化道感染,发生无季节性,死亡率可达90%以上。(2)临床症状 发病的仔猪排黄色腥臭味稀粪,肛门松驰,精神不振,不吃奶,很快消瘦,脱水,最后衰竭而死。(3)防治 预防可用双价基因工程菌苗口服免
12、疫怀孕母猪,或用三价灭活菌苗注射母猪,均于临产前15-30天免疫。治疗:痢菌净、肌肉注射一次;氯霉素肌肉注射,每日2 次,连用2-3天;盐酸环丙沙星片,痢特灵片或黄胺胖片口服,每日2次,连用3天。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36页 仔猪白痢(1)流行特点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10-30日龄的仔猪发病最多。(2)临床症状 仔猪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稀粪,呈浆糊状,有腥臭味,病情加重则表现皮肤苍白,机体脱水消瘦,最后衰竭而死亡。(3)防治 预防主要是掌握母猪配种季节,避免过热和过冷季节产仔。同时加强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搞好猪舍环境卫生工作。治疗参照仔猪黄痢治疗方法。第十四页,本课件
13、共有36页牛羊常见疾病的防治牛巴氏杆菌病(1)流行特点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也可经外伤和昆虫的叮咬引起感染。(2)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2-5天,可分为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3种。败血型:多见于水牛,表现高热(4l42),精神沉郁,结膜潮红,鼻镜干燥,采食和反刍停止,腹痛下痢,粪中混有粘液、粘膜甚至血液,恶臭,有时尿中也带血,常于1224h死亡。水肿型:以牦牛常见,除表现全身症状外,病牛头、颈、咽喉及胸前皮下水肿,手指按压初热、硬、痛;后变凉,疼痛也减轻;舌咽高度肿胀,眼红肿、流泪
14、;口流涎;呼吸困难,粘膜发绀,常因窒息或下痢虚脱致死。病程2-3天。肺炎型:此型最常见,病牛表现急性纤维素性胸膜炎,肺炎症状。(3)防治 预防:时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过劳、饥饿等,以增强抗病能力;定期给牛注射牛巴氏杆菌苗;隔离病畜,禁止疫区牛只移动,以防传播。治疗:2%氧氟沙星针剂按35mg/kg体重肌肉注射,复方庆大霉素针剂肌肉注射每日2次,3天为1个疗程;乳酸环丙沙星粉剂全群饮水。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36页 牛流行热(1)流行特点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3-5岁壮年牛、乳牛、黄牛易感,多发生于雨量多和气候炎热的6-9月,传播迅
15、速,病程短,多趋良性经过。该病多经呼吸道感染。(2)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7天。病初恶寒颤栗,体温升高达40以上,持续2-3天后恢复正常。体温升高的同时,病牛流泪,眼睑、结膜充血,水肿,呼吸困难。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瘤胃膨胀。粪便干燥,有时下痢。四肢关节浮肿疼痛,跛行,站立困难。(3)防治 采取扑灭吸血昆虫和一般的综合性防疫措施。病牛隔离,转移放牧地,防止昆虫叮咬。在治疗上,目前尚无特效治法,主要采取解热镇痛、强心补液等对症治疗。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36页 坏死杆菌病(1)流行特点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畜禽慢性传染病。病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和消化道传染。
16、本病多发在雨季和低洼潮湿地区,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牛、羊主要发生腐蹄病和坏死性口炎。(2)临床症状 腐蹄病:多见于成年牛、羊。表现严重跛行,喜卧地,蹄壳脱落。若不及时治疗,可向内脏转移,体温升高,最后发生脓毒败血症而死亡。坏死性口炎:又称“白喉”,多见于犊牛和羔羊。在口粘膜、舌和扁桃体发生坏死并向深部发展,表面形成灰白色假膜。病畜发热、厌食、流涎、间有脓性鼻液,呼吸困难。有时蔓延至肺和肠引起坏死性肺炎和坏死性肠炎,或发生败血症而死亡。(3)防治 预防:平时要保持牛、羊舍及放牧场地的干燥,避免造成蹄部、皮肤和粘膜的外伤,一旦出现外伤应及时消毒。治疗:彻底清除患部脓汁及坏死组织。腐蹄病可用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饲料 动物 常见 疾病防治 精选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