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站库防火防爆培训知识分析.ppt
《油气站库防火防爆培训知识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站库防火防爆培训知识分析.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油气站库防火防爆知识油气站库防火防爆知识 目目录录概述概述油气的理化性质油气的理化性质火灾与爆炸火灾与爆炸火灾与爆炸的危害火灾与爆炸的危害影响火灾与爆炸的基本因素影响火灾与爆炸的基本因素火灾与爆炸的控制与预防火灾与爆炸的控制与预防 一、一、概概述述 n油气站库与其他单位不同之处就是储存的介质性质不油气站库与其他单位不同之处就是储存的介质性质不同,油气站库存储的介质最大特点是易燃、易爆,所同,油气站库存储的介质最大特点是易燃、易爆,所以,在这样一个危险场所内安全工作更显重要。以,在这样一个危险场所内安全工作更显重要。n所谓安全工作,指的就是人为的控制一些不安全因素,所谓安全工作,指的就是人为的控
2、制一些不安全因素,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手段进行预防事故的发生。油气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手段进行预防事故的发生。油气站库面临的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着火和爆炸事故,为此,站库面临的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着火和爆炸事故,为此,这就是防火防爆工作是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的原因这就是防火防爆工作是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的原因了。了。二、油气的理化性质二、油气的理化性质 n油气站库所存储的介质主要有油品(原油、成品油油气站库所存储的介质主要有油品(原油、成品油等)、易燃或有毒气体。等)、易燃或有毒气体。n针对于本站而言,所存储的介质为凝析油、液化气,针对于本站而言,所存储的介质为凝析油、液化气,这两种介质均属易燃、易爆物质
3、,要想有效的控制这两种介质均属易燃、易爆物质,要想有效的控制或消除着火与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先了解这两种或消除着火与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先了解这两种介质的理化性质,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有介质的理化性质,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有效手段降低风险。效手段降低风险。二、油气的理化性质二、油气的理化性质 凝析油凝析油n组成:组成:就其组成元素而言,主要是碳和氢,其中碳含量就其组成元素而言,主要是碳和氢,其中碳含量占占83%83%87%87%,氢含量,氢含量11%11%14%14%,我国原油按其关,我国原油按其关键组分分为凝析油、石蜡基油、混合基油和环烷键组分分为凝析油、石蜡基油、混合基油和环烷
4、基油基油4 4类,密度小于类,密度小于0.82g/cm0.82g/cm 的原油均归入凝析的原油均归入凝析油类。油类。二、油气的理化性质二、油气的理化性质 凝析油凝析油n基本物理性质:(凝点、挥发性、闪点、燃点、基本物理性质:(凝点、挥发性、闪点、燃点、爆炸极限)爆炸极限)凝点:凝点:凝析油的凝点较其他原油要低,我站凝凝析油的凝点较其他原油要低,我站凝析油的凝点在析油的凝点在1313左右,所以,在防凝的问题左右,所以,在防凝的问题上比较容易克服。上比较容易克服。挥发性:挥发性:凝析油的挥发性比较活跃,可以在任凝析油的挥发性比较活跃,可以在任何温度时发生挥发,造成油蒸汽的挥发、外溢,何温度时发生挥
5、发,造成油蒸汽的挥发、外溢,所以,储存凝析油的容器一般采用内浮定罐,所以,储存凝析油的容器一般采用内浮定罐,以减少其挥发量。以减少其挥发量。二、油气的理化性质二、油气的理化性质 凝析油凝析油 饱和蒸汽压:饱和蒸汽压:在一定温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它的液面度下,液体与它的液面上的蒸汽呈动平衡状态上的蒸汽呈动平衡状态时,由该蒸汽所产生的时,由该蒸汽所产生的 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饱和蒸汽压是衡量油品饱和蒸汽压是衡量油品稳定性重要指标之一。稳定性重要指标之一。油面油 返离 回子 液10 面个 离 子 10二、油气的理化性质二、油气的理化性质 凝析油凝析油 那么,油品的饱和蒸汽压达到什
6、么样的指标才那么,油品的饱和蒸汽压达到什么样的指标才算合格呢?算合格呢?根据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在最高储存温度根据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在最高储存温度条件下应不超过当地大气压的油品才算稳定油条件下应不超过当地大气压的油品才算稳定油品,采用铁路和水路运输的油品饱和蒸汽压应品,采用铁路和水路运输的油品饱和蒸汽压应该更低一些。稳定的深度,应控制在该更低一些。稳定的深度,应控制在C C6 6组分的组分的脱出量,不超过稳定前油品脱出量,不超过稳定前油品C C6 6总含量的总含量的5%5%。二、油气的理化性质二、油气的理化性质 凝析油凝析油n闪点:闪点:指油品的蒸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在外部燃烧源指油品的
7、蒸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在外部燃烧源(火焰、电火花等)移入时,能够发生短暂闪燃,既能(火焰、电火花等)移入时,能够发生短暂闪燃,既能够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本站油品闪电:够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本站油品闪电:-7-73232)n燃点:燃点: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去火焰焰接触即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去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点。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对于闪。对于闪点
8、在点在100以上的可燃液体,它们的燃点和闪点之间的以上的可燃液体,它们的燃点和闪点之间的差数要在差数要在30以上。以上。二、油气的理化性质二、油气的理化性质 凝析油凝析油n爆炸极限: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够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爆炸极限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通常用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V%V%)表示。对)表示。对可燃粉尘,我们通常用
9、单位体积内可燃粉尘的质量可燃粉尘,我们通常用单位体积内可燃粉尘的质量g/cm3g/cm3来表示其爆炸上、下限值。来表示其爆炸上、下限值。当可燃气体浓度小于爆炸下限时遇火源没有任何反应,当可燃气体浓度小于爆炸下限时遇火源没有任何反应,浓度在爆炸上、下限之间时遇火源会发生爆炸,这个区浓度在爆炸上、下限之间时遇火源会发生爆炸,这个区间叫爆炸区间,浓度大于爆炸上限时遇火源会发生燃烧。间叫爆炸区间,浓度大于爆炸上限时遇火源会发生燃烧。二、油气的理化性质二、油气的理化性质 液化气液化气n组成及特点:组成及特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元素,是在开采、
10、炼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烃或元素,是在开采、炼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烃或天然气矿中的一种富气(凝析气田)经降温加天然气矿中的一种富气(凝析气田)经降温加压后进行液化的产物。从气态到液态体积缩小压后进行液化的产物。从气态到液态体积缩小150300倍,比空气重比空气重1.52.0倍,有麻醉性,倍,有麻醉性,在在1%浓度环境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时浓度环境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时2分钟分钟头晕。头晕。二、油气的理化性质二、油气的理化性质 液化气液化气n液化气的理化性质(闪点、引燃温度、爆炸液化气的理化性质(闪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极限)闪点:闪点:液化气变成气态的气体与空气形成混液化气变成气态的气体与空气形成
11、混合物,在外部燃烧源(火焰、电火花等)移合物,在外部燃烧源(火焰、电火花等)移入时,能够发生短暂闪燃,既能够引起闪燃入时,能够发生短暂闪燃,既能够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本站液化气闪点:的最低温度。(本站液化气闪点:-74-74)二、油气的理化性质二、油气的理化性质 液化气液化气n引燃温度:引燃温度:能够引起液化气着火的最低温度。能够引起液化气着火的最低温度。我站液化气的着火温度为:我站液化气的着火温度为:426537n爆炸极限: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就会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这个遇
12、火源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燃烧或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爆炸极限通常用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V%V%)表示。)表示。对可燃粉尘,我们通常用单位体积内可燃粉尘对可燃粉尘,我们通常用单位体积内可燃粉尘的质量的质量g/cm3g/cm3来表示其爆炸上、下限值。来表示其爆炸上、下限值。二、油气的理化性质二、油气的理化性质 液化气液化气 当可燃气体浓度小于爆炸下限时遇火源没有当可燃气体浓度小于爆炸下限时遇火源没有任何反应,浓度在爆炸上、下限之间时遇火任何反应,浓度在爆炸上、下限之间时遇火源会发生爆
13、炸,这个区间叫爆炸区间,浓度源会发生爆炸,这个区间叫爆炸区间,浓度大于爆炸上限时遇火源会发生燃烧。大于爆炸上限时遇火源会发生燃烧。本站液化气的爆炸极限为:本站液化气的爆炸极限为:5%5%33%33%三、火灾与爆炸三、火灾与爆炸3.13.1火灾定义火灾定义n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第一部分(GB/T5907-86GB/T5907-86)对火灾做以下定义:对火灾做以下定义:n火灾: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火灾: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成的灾害。n火灾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三要素:火灾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三要素:可燃物、火源、助燃物可燃物、火源、助燃物
14、三、火灾与爆炸三、火灾与爆炸3.23.2火灾分类火灾分类n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火灾分类火灾分类(GB/T4968-85)(GB/T4968-85)根据物质燃烧特性根据物质燃烧特性(因此电因此电气火灾不作单独类型列入该标准气火灾不作单独类型列入该标准)将火灾分为将火灾分为四类四类:nA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灾等。nB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
15、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nC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氢气火灾等。nD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铀、铝镁合金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铀、铝镁合金火灾等。火灾等。三、火灾与爆炸三、火灾与爆炸 3.33.3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并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
16、象,称为爆炸。炸。n1.21.2爆炸的特征:爆炸现象一般具有如下特征:爆炸的特征:爆炸现象一般具有如下特征:n(1 1)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n(2 2)爆炸点附近瞬间压力急剧上升)爆炸点附近瞬间压力急剧上升n(3 3)发出声响)发出声响n(4 4)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物质遭到破坏)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物质遭到破坏 三、火灾与爆炸三、火灾与爆炸n3.43.4爆炸的分类爆炸的分类 n爆炸分类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爆炸分类的方法一般有三种:n按爆炸能量的来源分类,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按爆炸能量的来源分类,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二类。学爆炸二类。n 根据爆炸物的物理状态,爆炸
17、分为凝聚相爆炸和根据爆炸物的物理状态,爆炸分为凝聚相爆炸和气相爆炸。凝聚相包括固相和液相。气相爆炸包括混气相爆炸。凝聚相包括固相和液相。气相爆炸包括混合气体爆炸、粉尘爆炸、气体的分解爆炸、喷雾爆炸。合气体爆炸、粉尘爆炸、气体的分解爆炸、喷雾爆炸。液相爆炸包括聚合爆炸及不同液体混合引起的爆炸。液相爆炸包括聚合爆炸及不同液体混合引起的爆炸。固相爆炸包括爆炸性物质的爆炸、固体物质混合引起固相爆炸包括爆炸性物质的爆炸、固体物质混合引起的爆炸和电流过载所引起的电缆爆炸等。的爆炸和电流过载所引起的电缆爆炸等。三、火灾与爆炸三、火灾与爆炸 根据火焰传播速度的不同,爆炸分为轻爆、爆炸和根据火焰传播速度的不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气 防火 防爆 培训 知识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