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2).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2).ppt(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汪淑娟汪淑娟Page 2目录目录 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定义定义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Neonatal cold injury 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mesyndrome)简称新生儿冷伤,亦称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寒)简称新生儿冷伤,亦称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寒冷和(或)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冷和(或)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重症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早产儿多见。重症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早产儿多见。定义定义 寒冷
2、、早产和窒息为主要病因。寒冷、早产和窒息为主要病因。1 1.新生儿体温调节与皮下脂肪组成特点:新生儿体温调节与皮下脂肪组成特点: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血流丰富,易于失热;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血流丰富,易于失热;能量贮备少,产热不足,尤以早产儿为明显;能量贮备少,产热不足,尤以早产儿为明显;以棕色脂肪产热为主,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以棕色脂肪产热为主,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比不饱和脂肪酸多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比不饱和脂肪酸多,熔点高,熔点高,受寒时易硬化,出现硬肿症。受寒时易硬化,出现硬肿症。2 2.寒冷损伤:低体温和低温导致
3、缺氧、能量代谢紊乱和寒冷损伤:低体温和低温导致缺氧、能量代谢紊乱和代酸,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坏。代酸,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坏。3 3.其他:新生儿感染、早产、颅内出血和红细胞增多症其他:新生儿感染、早产、颅内出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时也易发生硬肿症。等时也易发生硬肿症。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皮肤血管痉挛收缩,血流缓慢瘀滞皮肤血管痉挛收缩,血流缓慢瘀滞熔点高熔点高皮下脂肪凝固皮下脂肪凝固皮肤硬皮肤硬 体温低下体温低下缺氧、酸中毒缺氧、酸中毒组织缺氧组织缺氧 浮肿浮肿棕色脂肪棕色脂肪产热不足产热不足体温调节中枢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体表面积育不全体表面积相对大寒冷、摄相对大寒冷、摄入不足感染
4、、窒入不足感染、窒息缺氧息缺氧新生儿脂肪的饱新生儿脂肪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和脂肪酸含量高微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容量减少血容量减少DICDIC休克休克全身多器官衰竭全身多器官衰竭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或重症感染时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或重症感染时,多于生后多于生后1 1周内发病。低周内发病。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体温和皮肤硬肿是本病的主要表现。1.1.一般表现一般表现 反应低下吮乳差或拒乳、哭声低弱或不哭,反应低下吮乳差或拒乳、哭声低弱或不哭,活动减少,心率减慢,也可出现呼吸暂停等。活动减少,心率减慢,也可出现呼吸暂停等。2.2.
5、低体温低体温 新生儿低体温指体温新生儿低体温指体温3535。轻度为。轻度为303035,35,重度重度3030,可出现四肢甚或全身冰冷,可出现四肢甚或全身冰冷。3.3.皮肤硬肿皮肤硬肿 橡皮样感,呈暗红色或青紫色,伴水肿者有橡皮样感,呈暗红色或青紫色,伴水肿者有指压凹陷。硬肿常呈对称分布,其发生顺序依次为:下肢指压凹陷。硬肿常呈对称分布,其发生顺序依次为:下肢臀部臀部面颊面颊上肢上肢全身。硬肿面积可按头颈部全身。硬肿面积可按头颈部2020、双上肢双上肢1818、前胸及腹部、前胸及腹部1414、背部及腰骶部、背部及腰骶部1414、臀部、臀部8 8及双下肢及双下肢2626计算。严重硬肿可妨碍关节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2 新生儿 寒冷 损伤 综合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