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03分离工程基础与设备3.ppt





《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03分离工程基础与设备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03分离工程基础与设备3.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制药反应工程基础与设备制药反应工程基础与设备分离工程基础与设备分离工程基础与设备江苏大学江苏大学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教学课件教学课件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三十分。2(三)超临界流体萃取(三)超临界流体萃取1.概述概述2.超临界萃取的工艺流程图超临界萃取的工艺流程图 3.超临界萃取工艺特点超临界萃取工艺特点4.超临界萃取剂的选择原则超临界萃取剂的选择原则5.超临界超临界CO2流体的性质流体的性质6.超临界超临界CO2萃取的工艺流程萃取的工艺流程7.超临界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因素萃取的影响因素8.超临界试验超临界试验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三十分。31.概概 述述
2、1)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或或SF)指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上,物理性质介于指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上,物理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流体。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流体。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三十分。42)超临界流体主要特性超临界流体主要特性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由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由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与溶剂的密度成比例,使超临界流体具有与液体溶度一般与溶剂的密度成比例,使超临界流体具有与液体溶剂相当的萃取能力。剂相当的萃取能力。超临界流体的扩散系数介于气态与液态之间,其粘度也接近于气体。超临界
3、流体的扩散系数介于气态与液态之间,其粘度也接近于气体。超临界流体的传递性质类似气体,其在超临界流体的传递性质类似气体,其在超临界萃取时的传递速率超临界萃取时的传递速率远大于其处于液态下的萃取速率远大于其处于液态下的萃取速率。当流体状态接近超临界区时,蒸发也会急剧下降,至超临当流体状态接近超临界区时,蒸发也会急剧下降,至超临界点处则气界点处则气-液相界面消失,蒸发焓为零,比热容也变为无穷液相界面消失,蒸发焓为零,比热容也变为无穷大。因而在大。因而在超临界点附近进行分离操作超临界点附近进行分离操作比在气比在气-液平衡区进行液平衡区进行分离操作分离操作更有利于传热和节能更有利于传热和节能。流体在其超
4、临界点附近的压力或温度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流体密流体在其超临界点附近的压力或温度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流体密度相当大的变化,从而使溶质在流体中的溶解度也产生相当大度相当大的变化,从而使溶质在流体中的溶解度也产生相当大的变化,该特性是超临界萃取工艺的设计基础。的变化,该特性是超临界萃取工艺的设计基础。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三十分。5超临界流体与气体、液体的比较超临界流体与气体、液体的比较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三十分。62.超临界萃取的工艺流程图超临界萃取的工艺流程图 首首先先使使溶溶剂剂通通过过升升压压装装置置达达到到超超临临界界状状态态,而而后后超超临临界界流流体体进进入入萃萃取取
5、器器与与里里面面的的原原料料接接触触而而进进行行超超临临界界萃萃取取;溶溶解解于于超超临临界界流流体体中中的的萃萃取取物物随随流流体体离离开开萃萃取取器器后后再再通通过过降降压压阀阀进进行行节节流流膨膨胀胀以以便便降降低低超超临临界界流流体体的的密密度度,从从而而使使萃萃取取物物与与溶溶剂剂能能在在分分离离器器内内得得到到分分离离。然然后后再再使使溶溶剂剂通通过过泵泵或或压压缩缩机机加加压压到到超超临临界界状状态态并并重重复复上上述述萃萃取取分分离离步步骤骤,流流体体循循环环直直接接达到预定的萃取率。达到预定的萃取率。萃萃取取釜釜CO2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压缩机或泵压缩机或泵过滤器过滤器分分离离釜
6、釜热热交交换换器器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三十分。73.超临界萃取工艺特点超临界萃取工艺特点 超临界萃取兼具精馏和液液萃取的特点超临界萃取兼具精馏和液液萃取的特点 由于溶质的蒸气压、极性、分子量大小是影响由于溶质的蒸气压、极性、分子量大小是影响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使在萃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使在萃取过程中被分离物质间挥发性的差异和它们分子取过程中被分离物质间挥发性的差异和它们分子间亲和力的不同两种因素同时起作用。如超临界间亲和力的不同两种因素同时起作用。如超临界萃取物被萃取的化合物的失活常以它们的沸点高萃取物被萃取的化合物的失活常以它们的沸点高低为序,非极性
7、的超临界低为序,非极性的超临界CO2仅对非极性和弱极性仅对非极性和弱极性物质具有较高萃取能力。物质具有较高萃取能力。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三十分。83.超临界萃取工艺特点超临界萃取工艺特点 操作参数易于控制操作参数易于控制 仅就萃取本身而言,超临界萃取的萃取能力取仅就萃取本身而言,超临界萃取的萃取能力取决于流体的密度,而流体的密度很容易通过调节决于流体的密度,而流体的密度很容易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强来加以控制,这样易于确保产品质量温度和压强来加以控制,这样易于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的稳定。溶剂可循环利用溶剂可循环利用 在溶剂分离与回收方面,超临界萃取优于一般在溶剂分离与回收方面,超临界萃取优
8、于一般液液萃取和精馏,被认为是萃取速度快,效率高,液液萃取和精馏,被认为是萃取速度快,效率高,能耗少的先进工艺。能耗少的先进工艺。特别适合于分离热敏性物质,且能实现无溶剂残特别适合于分离热敏性物质,且能实现无溶剂残留。留。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三十分。94.超临界萃取剂的选择原则超临界萃取剂的选择原则 化学稳定性好,对设备无腐蚀;化学稳定性好,对设备无腐蚀;临界温度要适中,接近温和操作温度最好;临界温度要适中,接近温和操作温度最好;临界压力不宜过高,过高能耗高,设备需要临界压力不宜过高,过高能耗高,设备需要耐高压,投资高;耐高压,投资高;萃取选择性好;萃取选择性好;价格便宜,易得。价格
9、便宜,易得。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三十分。10常见超临界流体地物理性质常见超临界流体地物理性质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三十分。11超临界流体的选择超临界流体的选择 根据超临界萃取剂的选择原则,经过比较发现:根据超临界萃取剂的选择原则,经过比较发现:CO2的临界温度的临界温度Tc为为32.06,接近室温;临界压力,接近室温;临界压力Pc为为7.39MPa,比较适中,临界密度为,比较适中,临界密度为1.448g/cm3,CO2无毒,无臭,不燃烧,化学稳定性好,价廉易无毒,无臭,不燃烧,化学稳定性好,价廉易得,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超临界萃取。得,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超临界萃取。第十一页,编辑
10、于星期六:十七点 三十分。125.超临界超临界CO2流体的性质流体的性质 1)超临界超临界CO2的密度的密度CO2的流体密度是压力和温度的函数,而其密度的流体密度是压力和温度的函数,而其密度与其溶解能力基本成正比,密度的微小变化可引与其溶解能力基本成正比,密度的微小变化可引起溶解能力的显著变化,其密度变化规律有以下起溶解能力的显著变化,其密度变化规律有以下特点:特点:在超临界区域,其密度变化范围很宽,在超临界区域,其密度变化范围很宽,可以在可以在150900g/L之间。之间。在临界点附近,压力在临界点附近,压力和温度微小变化可以大幅度的改变流体的密度。和温度微小变化可以大幅度的改变流体的密度。
11、以上两点是以上两点是CO2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参数选择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参数选择的重要依据。重要依据。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三十分。135.超临界超临界CO2流体的性质流体的性质2)超临界超临界CO2的传递性能的传递性能超临界超临界CO2流体的理化性质介于气相和液相之间,流体的理化性质介于气相和液相之间,其密度比气体大其密度比气体大1001000倍,与液体密度相近。由倍,与液体密度相近。由于分子间距离缩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大大增强,于分子间距离缩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大大增强,溶解作用近似于液体溶解作用近似于液体CO2,但扩散系数比液体大但扩散系数比液体大10100倍,因此,超临界倍,
12、因此,超临界CO2流体中溶质的传递性流体中溶质的传递性能明显优于液相过程。能明显优于液相过程。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三十分。143)超临界超临界CO2流体的溶解性能流体的溶解性能 超临界超临界CO2对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差别很大,与物质的极性,沸对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差别很大,与物质的极性,沸点,和相对分子量有密切关系,一般有以下规律:点,和相对分子量有密切关系,一般有以下规律:对低分子量、低极性、亲脂性高、低沸点的碳氢化合物和类脂对低分子量、低极性、亲脂性高、低沸点的碳氢化合物和类脂化合物(如挥发油、烃、酯、内酯、醚、环氧化合物等)表现化合物(如挥发油、烃、酯、内酯、醚、环氧化合物等)
13、表现出优异的溶解性能,一般可在出优异的溶解性能,一般可在104kPa以下可被萃取出来。以下可被萃取出来。带有强极性基团(如带有强极性基团(如-OH、-COOH)的有机物在超临界)的有机物在超临界CO2流体中溶解度变小,造成萃取困难。例:在苯的衍生物范流体中溶解度变小,造成萃取困难。例:在苯的衍生物范围内,具有三个羟基的酚类化合物以及具有一个羧基和两围内,具有三个羟基的酚类化合物以及具有一个羧基和两个羟基化合物仍然可以被萃取,而那些具有一个羧基和三个羟基化合物仍然可以被萃取,而那些具有一个羧基和三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是不能被萃取的。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是不能被萃取的。更强的极性物质,如糖类、氨基酸类
14、在更强的极性物质,如糖类、氨基酸类在40MkPa以下不能被萃取以下不能被萃取出来。出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愈高,愈难萃取。相对分子量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愈高,愈难萃取。相对分子量在200400范围范围内的组分容易萃取。有些低相对分子量,易挥发成分可以直接用内的组分容易萃取。有些低相对分子量,易挥发成分可以直接用CO2液体提取。液体提取。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三十分。156.超临界超临界CO2萃取的工艺流程萃取的工艺流程 超临界超临界CO2萃取的理论基础:萃取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讲,某物质能否被萃取分离取决于该目标成分在萃取段从理论上讲,某物质能否被萃取分离取决于该目标成分在萃取段和解
15、析段两个不同状态下是否存在一定的溶解度差。即在萃取段和解析段两个不同状态下是否存在一定的溶解度差。即在萃取段要求有较大的溶解度,以便溶质被溶解于要求有较大的溶解度,以便溶质被溶解于CO2流体中,而在解析流体中,而在解析段则要求溶质在段则要求溶质在CO2流体中的溶解度较小,以便使溶质从流体中的溶解度较小,以便使溶质从CO2中解析出来。中解析出来。由于被萃取物质的固有性质(热敏性、挥发性)及其在由于被萃取物质的固有性质(热敏性、挥发性)及其在CO2中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力变化而改变的敏感程度均有很中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力变化而改变的敏感程度均有很大差别。在实际萃取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差异采用不同大差别。在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药 工程 原理 设备 03 分离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