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优秀8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班科学教案优秀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教案优秀8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科学教案优秀8篇中班科学教案 篇一 相关知识: 蔬菜,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是一种绿色食品。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教材简解: 科学认识活动蔬菜找家,它的内容来源于孩子贴切的生活,真实般场景图“菜园子”让孩子能真切认识蔬菜的生长环境与特点;情境式的“送蔬菜回家”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直观、清晰展现蔬菜究竟长在哪里的视频蔬菜的家,以及最后“蔬菜蹲”游戏的有趣、易操作,能激发孩子积极参与科学认识的各环节。 设计理念: 此次活动贴切孩子的生活,但又是孩子较陌生的,科学认识活动蔬菜找家让孩子在猜想与验证中丰富对一些蔬菜生长环境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
2、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力,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和领域综合融入的效果。孩子对新事物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好奇、探索心理,活动中让孩子先猜想再验证满足了这一特点。“蔬菜找家”、“蔬菜蹲”的游戏都充满了情境与趣味性,让孩子在游戏中学,感受大自然无穷的奥秘。 设计思路: 蔬菜找家活动内容来源于孩子的贴切生活,活动的第一环节让孩子畅谈自己爱吃的蔬菜,到展示如真实场景“菜园子”图,丰富了孩子对蔬菜生长环境的认识,再通过情景化“蔬菜迷路”环节,激发孩子的爱心来送蔬菜回家,接着蔬菜的家视频播放,帮助孩子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的“蔬菜蹲”游戏巩固孩子对各种不同生长环境下蔬菜的认识,环环相扣帮助孩子了解一些蔬菜的生长环境与
3、特点。 目标预设: 1、学习依据蔬菜生长环境和特点为蔬菜找家。 2、初步感知蔬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类必需品,我们要喜爱它们。 3、在有趣的“蔬菜蹲”游戏中巩固对一些蔬菜的认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蔬菜生长环境的猜想与验证的对比,了解蔬菜正确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教学难点: 准确地将蔬菜分别送到各自生长的环境。 教学准备: 蔬菜卡片和蔬菜生活环境背景图,图上有土地,池塘,藤蔓;视频:蔬菜的家 教学过程: 1、谈话,激发孩子参与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最爱吃什么蔬菜呀?请你和你旁边的小朋友先说一说!(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师:谁先来说说,你最爱吃什么蔬菜? 师:你们真
4、棒!说了这么多的蔬菜名称,可是你们知道它们都生长在哪里吗? 师:你们说的都很好,究竟它们生长在哪里呢?老师请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分别出示有土地,池塘,藤蔓的蔬菜生长环境背景图) 师:现在请你们说一说这是什么地方?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其实啊它是一块菜园子,这一块是蔬菜长在藤蔓上的家,这是蔬菜长在泥土上面的家,这是蔬菜长在泥土下面的家,这是蔬菜长在水里的家。 2、帮蔬菜找家 师:咦,菜园子的蔬菜呢?(出示许多蔬菜卡片)哦,原来它们跑出去玩了,现在蔬菜玩累了,它要回家了,可是迷路了,你们愿意做一个有爱心的小朋友,把它送到各自生长的地方吗?送的时候我们可以讲一句好听的话(比如萝卜长在泥土下
5、面,说“我把你送回泥土下面的家”)(幼儿按照自己的经验,将蔬菜分别送回家) 师:你们都送对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播放蔬菜生长环境视频) 师:看完了短片,你们送对了吗?有要改正的再给你一次机会,快! 师:现在一起看看,都送对了吗? 3、趣味游戏活动:蔬菜蹲 师:现在老师要请四个小朋友分别从四块不同的蔬菜生长环境取一份蔬菜,我们一起来玩“蔬菜蹲”的游戏。请一组小朋友各自拿好选择的蔬菜,输掉的小朋友下场,玩到最后的小朋友获胜。 师:还想玩的小朋友,呆会儿我们区域活动时,我们在表演角再玩,好吗? 4、小结,进一步帮助孩子了解蔬菜的作用。 师:蔬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们身体的必需品
6、,它们可以清除我们身体里面的垃圾,让我们变得更加健康,所以我们要喜爱它们! 中班科学教案 篇二 一、活动题目 苏打喷泉 二、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苏打喷泉,培养幼儿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塑料盖的瓶子、吸管、胶带、白醋、小苏打、水、纸、笔。 五、活动过程 看一看。有趣的实验。 教师演示: (1)在瓶盖上插入吸管,吸管离瓶底距离约2厘米。 (2)在塑料瓶中倒入30毫升的水,并加入50毫升的醋。 (3)瓶内放人两勺小苏打,迅速将瓶盖盖上。 幼儿讨论观察到的现象。 (1)这个实验真有趣,水从吸管中喷出来了。 (2)像喷泉一样,瓶子里有许多小泡泡。 (3)喷泉
7、真好看!我也想做一个小喷泉。 我来做小喷泉。 (1)先在瓶里放入水,再放醋和1勺苏打,喷泉没有做成功。 (2)盖子没盖好,泡泡都跑出来了。 (3)将吸管插入瓶盖中,用胶带将吸管固定在瓶盖上。先在瓶子里放人一些水,再放入一些醋,最后放人2勺苏打,迅速盖上带有吸管的瓶盖。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1)放l勺苏打不成功,醋要多放一些,再放2勺苏打,水就喷出来了。 (2)瓶盖没有盖严,泡泡都跑出来了,一定要盖严瓶盖。 (3)先放一些水,再放一些醋,最后放了2勺苏打,喷泉就做成了。 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使用药品的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水 醋 苏打 六、注意事项 1教师提醒幼儿要进行分工:负
8、责记录的幼儿要将醋、小苏打的用量记录清楚。 2检查醋和小苏打的比例是否适当,瓶盖密封是否严紧。 3盖瓶盖的速度要快。 4要将小苏打碾碎后放入瓶内。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三 活动名称: 动物睡觉 活动目标: 1、探索动物睡觉的秘密,并大胆尝试用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睡觉方式。 2、知道人睡觉的卫生常识,懂得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和家长收集有关动物睡觉的图片并和幼儿一起了解各种动物的名称。 2、动物睡觉课件。 3、游戏音乐。 4、幼儿午睡照片。 活动过程: 一、 图片导入,情境激趣。 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真好,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都出来玩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小朋友们看,
9、都有哪些动物? 可是小动物们都玩累了,想睡觉了。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吗? 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睡眠方式? 老师这儿还有许多可爱有趣的动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睡觉的。 二、观看课件感知不同动物的睡姿,探索交流。 逐一出示动物主画面。 第一张:这是谁?是怎样睡觉的? 第二张:它是谁?是怎样睡觉的? 第三张:这是谁?是怎样睡觉的? 第四张:依次类推。 归纳总结: 哦,原来啊,动物都有自己的睡觉方式,因为它们要适应生活的环境,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三、游戏活动巩固知识。 刚才小朋友了解了动物睡觉,现在咱们也来学一学小动物睡觉吧。 1、看谁学得像。 教师任意说出一种动物名称,请幼儿做出相
10、应动物的睡姿。 2、游戏睡觉了。 游戏规则:听音乐,音乐一停,幼儿马上做睡觉的动作模仿动物睡觉的情景,不能动。 小动物为什么要睡觉?不睡觉行不行? 四、观看睡觉图片,结合生活经验。 1、小朋友要不要睡觉? 2、观看本班幼儿午睡图片。 3、图片中小朋友午睡做得对吗?为什么? “睡觉时挖鼻孔、含着手指头、用被子蒙着头、趴着睡是不讲卫生、不安全的。趴着睡觉会不舒服,会打呼噜。” 4、出示正确睡姿的图片。 正确的睡姿应该是向右侧卧,头枕枕头,小手放好,腿微蜷 5、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午睡时实在睡不着,也应该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午睡。 你们年龄小,每天需要睡眠的时间很多,只靠晚上的睡眠时间
11、是不够的,所以中午要再睡一会儿,这样大脑才能休息好,小朋友就会少生病,身体更健康。 活动延伸: 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模仿动物睡觉的动作,比比看谁学得像。 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动物睡觉的姿势,小朋友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我发现给孩子们布置课前准备任务能使课堂活跃起来更加顺畅。 中班科学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经过动手做小实验,初步体验量的守恒。 2、懂得做实验后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果。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地进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从杯中倒水的经验。 2、物质准备:一粗一细两个杯子,里面分别装有不一样水位的水。 3、学具:粗细不一样的杯子若干(数量各为幼儿人数
12、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兰色的水,细杯子里盛有红色的水),粗细不一样空杯子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出示粗细不一样的杯子):这两个杯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杯子有粗有细。 教师: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觉得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呢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我的想法。 二、思考实验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猜得对不对呢 鼓励幼儿思考,并提出提议。师幼归纳多种方法,并引导幼儿分析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难度,此刻没办法做。鼓励幼儿发现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能够了解两杯水是否一样多。 三、幼儿操作活动 两位幼儿共同做实验,一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科学教案 优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