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教案:《洗洗手》【优秀9篇】.docx
《中班健康教案:《洗洗手》【优秀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健康教案:《洗洗手》【优秀9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健康教案:洗洗手【优秀9篇】中班健康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帮助幼儿了解黄豆及其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方式辨别黄豆,区分豆制品。 活动准备: 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子,各种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图片黄豆爷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引出认识黄豆的课题。 2、教师与幼儿边品尝边互相交流。
2、3、教师提问: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点、难点部分)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及讨论辨别出黄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营养价值,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区分豆制品。 1、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教师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2、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1)幼儿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c、黄豆上有什么? d、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认识豆制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1)幼儿利用已有经验,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教师讲解什么是豆制品。) (2
3、)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说出豆制品。 (3)教师提问:你还吃过哪些豆制品? (4)帮助幼儿了解豆制品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 4、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区分出豆制品。 (1)出示各种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通过游戏豆宝宝找爷爷让幼儿在众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三)结束部分: 1、观察豆芽,激发幼儿探索豆芽生长过程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豆芽。 3、引起幼儿探究黄豆变豆芽的欲望。 (四)延伸活动:发豆芽 中班健康教案 篇二 要求:通过观看和讲述婴儿生活图片,知道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爱护,加深热爱父母的感情。 准备:婴儿生活图片一套,第一张图片是妈妈喂宝宝吃奶,第二张图片是妈妈替宝宝
4、换尿布,第三张图片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每一个幼儿带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邀请一位怀抱婴儿的妈妈。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婴儿生活图片,讲述父母怎样照料小宝宝的。 1、先放婴儿啼哭的录音,引起幼儿注意,然后看图片。幼儿观看,老师提问:宝宝为什么哭?妈妈是怎样喂妈的?你小时候吃的是妈妈的奶还是牛奶?妈妈为什么不怕脏不怕臭给宝宝换尿布?让幼思考,议论,回答问题,然后给每张图片作小结。 2、老师总结:你们小时候,也像这个小宝宝一样,不会说话,不舒服时只会哭。是姐姐给你喂奶,给你换上干净的尿布。妈妈又抱着你,轻轻地拍着你,让你舒舒服服地睡觉。你们在爸爸妈妈的关怀照顾下,慢慢地长大了。 二、请抱婴儿的妈妈
5、来到幼儿中间,让幼儿看妈妈是如何照顾小宝宝的。 1、引导幼儿招呼小宝宝。(小宝宝不会应答)小宝宝的妈妈介绍说:小宝宝虽然已经长大一些了,但是还不会说话,要妈妈慢慢教他才行。 2、让幼儿和小宝宝比比谁高谁矮,谁的手大,谁的手小;看看小宝贝嘴里有几颗牙齿,比比谁的牙齿多。 3、看看小宝宝如何学走路。 妈妈扶着小宝宝走到幼儿面前,与幼儿一一握手。 妈妈弯腰教小宝宝走路。老师与妈妈一问一答,问答中突出妈妈关心宝宝,使幼儿懂得妈妈为了小宝宝不跌交,学会走路,虽然弯着腰很酸,很累,她都不顾。 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教你们学走路的。现在你们不仅会走,还会跑、会跳,你们都要谢谢爸爸妈妈。 4、
6、看小妈妈给小宝宝吃东西。 让幼儿给小宝宝吃点心。(小宝宝不会自己吃,要妈妈喂)妈妈喂小宝宝吃鸡蛋羹,先将手帕围在小宝宝的脖子上,用汤匙舀起鸡蛋羹,在嘴边轻轻地吹一吹,喂给宝宝吃。 让幼儿观察妈妈关心小宝宝的具体细节。老师插问:为什么要给小宝宝围上手帕?为什么还要吹一吹? 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和小宝宝一样,不会自己吃饭,也是妈妈一口一口地喂你吃的。 5、妈妈给小宝宝把尿,把好后让小宝宝坐在小车里,推着小宝宝出去玩,全班幼儿向小宝宝告别。 三、幼儿观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1、老师说:爸爸妈妈把你们小时候的生活也拍下来了。现在请大家拿出来看看,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讲,你小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
7、。 2、每个幼儿将小时候的照片贴在磁性板上。 3、老师选择几张照片,请几个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四、游戏:学做爸爸妈妈。 让幼儿互找同伴(男女结对子),将两张椅子拼成小床,商量怎样照顾好小宝宝。然后到老师那里领取娃娃、奶瓶、尿布、小碗、小汤匙等玩具,玩“娃娃家”游戏,学做爸爸妈妈。 中班健康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懂得要讲卫生爱清洁,才能防止和减少疾病。 2、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盛有水的两个盆;图片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引起疾
8、病的原因,培养讲卫生的好习惯。 难点: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讲卫生的要求。 活动过程: 1、设入情景,导入活动。 出示图片提问: (1)这位小朋友怎么啦? (2)他为什么捂着肚子?(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猜测肚子的原因) 2、谈话活动。 (1)了解肚子痛的原因。 教师逐一出示“不洗手拿东西吃、吃没洗干净的水果、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等图片让幼儿了解肚子痛原因。 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肚子痛的感受和原因。 (2)生病了该怎么办?(找医生看病,按时打针吃药) (3)怎样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宝宝? 小结:只要讲卫生,爱清洁,肚子里就不会有蛔虫,就能预防减少和疾病,身体才健康
9、。 3、操作活动。 (1)出示两盆水,幼儿分组检查小手并洗手,老师及时指导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 (2)幼儿观察不同两盆水,说说洗过的水和干净的水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的小手有很多细菌,要勤洗手才能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中班健康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知道感冒了身体很不舒服,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了解基本的预防感冒的生活小常识。 3、培养幼儿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 使幼儿知道感冒后身体很不舒服,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 了解基本的预防感冒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小猪图片若干 2、教学视频 3、预防感冒的歌曲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1、听一
10、听这是什么声音?(阿嚏、打喷嚏的声音) 2、我们在什么时候打喷嚏? 二、 基本部分 (一)通过创设“小猪”生病的情境引导幼儿了解感冒的主要特征。并且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问题: 1、我的小猪生病了?(感冒) 2、你们感冒过吗?是怎样感冒的?感冒的时候身体哪里不舒服?(引导幼儿回忆感冒经历,说出感冒症状,教师用图片做归纳展示) 3、请你把你感冒时候的特征,贴在小猪的脸上,并来和大家说一说。(请幼儿操作图片) 4、请幼儿把操作的图片放到桌子第二层。 (二)请幼儿观看故事阿嚏,阿嚏 (1)故事里谁先感冒了?(小猪) (2)小动物们怎么样了?(被小猪传染了) (3)得了感冒容易打喷嚏,打喷嚏时要怎样做
11、才能不传染别人?(引导幼儿懂得打喷嚏时要用胳膊掩住口鼻,并模仿练习正确的打喷嚏的方法。) 三、了解患病后的做法。 1、提问: 怎样才能不感冒或少感冒?生活中有哪些预防感冒的小窍门?(讲卫生、勤洗手、多锻炼、多喝水、不挑食等) 2、如果我们感冒了我们应该怎么做?(看医生、打针、吃药、多喝开水、注意休息、不去公共场所) 3、如果我们从外面回到家里应该先干什么? 重点: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并模仿练习。 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 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 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甩三下,一二三!真干净! 4、通过识别、粘贴“健康小贴士”的活动提升幼儿预防感冒的经验,教师提供多种图片
12、给幼儿观察,请幼儿选出预防感冒的好方法,粘贴在健康宝宝周围。 四、结束活动:师幼共同随巧虎的音乐跳起来,结束活动。 1、我们知道了有关于感冒的很多知识,请小朋友回到家和爸爸妈妈分享我们学到的知识好吗? 2、现在请小朋友们和巧虎一起来做一做预防感冒的运动吧! 中班健康教案:洗洗手 篇五 活动目标: 1、在幼儿亲自动手洗手帕的基础上,学习舞蹈洗手帕。 2、在洗手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体会洗、搓、拧、晒及卷袖子等动作,使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掌握动作要领,大胆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洗洗手 优秀9篇 中班 健康 教案 洗洗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