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说课稿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说课稿_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技术课说课稿信息技术课说课稿1 敬重的各位评委,你们好! 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图文混排,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遵循教学规律、渗透课改精神、实现有效教学、突出学科特色并结合我们学校所提倡的“三步一环”教学模式进行争论,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 图文混排是高中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对WORD文字处理已有了基本的熟识。但在文档的有用性和艺术性方面还有欠缺,还需要想方法增加文档版面的美感。而图文混排更好的体现了版面设计功能,是WORD软件排版各种功能的综合运用,有较高的有用价值。学完
2、本节内容后,同学将能够制作出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作品。 2、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内容和特点,考虑到高一同学的实际状况,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是: (1)学问方面:了解图片的插入方法和属性设置。 (2)力气方面:能够娴熟运用图片设计版面,表达主题;并对图文混排的作品及其制作过程进行评价。 (3)情感方面:通过图文混排作品的制作,感受word软件强大功能,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爱好,形成主动学习和乐观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目标,我认为图形对象的插入与设置是关键,所以设为本节课的重点,基于课前和同学进行的沟通和对他们的观看,我把图文混排在版面设计中的灵敏运用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 教
3、法学法 教法上:重点部分利用演示示范,组织争辩,结合学科所具有的操作性特点,细心选择任务,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法上: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同学自我学习,新课程提倡培育同学实践力气,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则为同学供应了很好的条件,本课同学将亲历制作过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结合组间合作互助,学有余力的关怀困难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为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这样几个环节: (一)情景导入(大约5分钟) 结合学校板报评比活动请同学对黑板报进行争辩。再呈现一篇文本文档,和一组相关图片。文字能够描述事务,图片能形象的反映事务,假如能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并对某些
4、文字或图片进行特定设置,将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引出课题图文混排。 此时同学对刚刚争辩的话题很感爱好,我再呈现去年全国电脑制作活动中部分同学获奖作品,激励他们亲自尝试如何用WORD来制作美观有用的电子作品,使同学乐观主动的接受任务,也顺当的切入本课的其次个环节也是本课的重点部分。 (二)讲授新知(约10分钟) 对于图片的插入,我先利用多媒体广播系统演示具体操作步骤,并有意识地介绍几种可能消逝的操作错误,然后启发同学打开并使用图片工具栏,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图形环绕方式的设置。 (三)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约20分钟) 给同学供应课前预备的素材,明确本次任务主题“弘扬民族文化”小报设计
5、,让同学依据任务要求,通过组内合作探究、相互关心的方式来学习图文混排的各种设置。并让完成较好的同学讲解演示以加深同学印象以此突破本节难点。老师则充当引领者和协作者的角色。 (四)作品展评,(约5分钟) 让同学对作品进行组内互评并填写同学评价表。通过作品的沟通评价,既发挥了同学的特长,又激发了同学爱好,提高了同学的美感,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制造性。 我从同学中选择几幅不同层次的作品进行呈现,确定同学的创作成果,提出希望,让同学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欢快。 (五)归纳总结、学问拓展(大约5分钟) 先让同学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感受和收获,完成学案,老师关怀同学梳理学问,归纳总结,并对学案中的学问拓展环节赐予
6、必要的提示。要求同学课后搜集素材设计版面完成制作关于甲流学问的小报。 四、板书设计 借用PPT课件进行本课内容板书,强化图文混排的重点步骤和留意事项,通过文字图表的布局给同学以学问和美感。 以上是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感谢。 赵良厅校长解释说:“三步一环”课堂教学模式由“认知教材重点、难点突破检测、总结”这三个步骤组成,即把教室的老师一“讲”改为同学三“动”的课堂活动方式,三步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给同学以自主、创意、乐趣和成就感,有助于削减厌学心情,使课堂布满活力。 信息技术课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地位:本章节接受是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一班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资源管理器这节是学习Wi
7、ndows操作系统中最基本部分,真刚要成为一名电脑小管家必需从这里入手,同时作为电脑使用者,必需合理支配和有序组织自己的软硬资源。 2、教学目标 a、资源管理器功能-管理Windows系统全部软硬件资源作用-便利对文件、文件夹进行操作和管理反应-Windows系统文件和文件夹接受树形结构b、在资源管理器中利用多种方法生疏等3、教学重点-对资源管理器的理解 -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建立、重命名、删除、移动和复制的多种方法教学难点-区分接受鼠标左键拖曳方法在同盘、异盘的差异。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老师在占用课堂时间较少,接受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达到教学效果。同时,老师在教法中确
8、定要引申出许多问题让同学思考。由于依据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特点,老师教的学问在确定时间内会过时,必需要教会同学学习计算机的方法,让同学学会思考和观看。(如Windows98系统接受资源管理器管理软硬件,那么Windowsxxxx、XP等接受什么软件进行管理软硬件呢?或者学了资源管理器这张节后,大家回去了解一下自己的电脑被你管理的怎么样,是不是合理?) 2、学法:从同学上机时间占总课时的70%动身,接受练习法、发觉法、观看法等,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4小组,在每组中选出一名电脑较好同学负责这组同学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纪律等;这样更能让同学当堂把握学问,并且有问题可以准时解决,
9、同学更能发挥主体作用,老师负责组织教学、检查总体、指导个别等,这样调动课堂气氛,形成竞争氛围,激发同学热忱和对电脑的爱好。 三、说媒体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把资源管理器窗口制作成课件进行介绍,及多种方法进行对文件、文件夹操作以板书形式进行归纳,让同学有直观熟识。 3、对象:高一同学、时间:45分钟四、教学思路和过程分成六步骤 (一)介绍资源管理器-时间8分-以课件形式-老师活动 a、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管理者,既要管理计算机硬件又要管理计算机软件,Windows系统又是利用什么来管理资源-资源管理器b、打开资源管理器的多种方法 c、资源管理器作用、功能-特殊有序管理自己文件、文件夹,
10、同时对自己硬件的了解 d、资源管理器窗口与其他窗口的异同点:左边子窗口-体现树型结构,右边子窗口-呈现内容 (二)在资源管理器中对文件和文件夹建立、重命名、移动和复制(接受鼠标右键) -时间4分-老师演示、同学观看 a、文件和文件夹建立、重命名(接受鼠标右键)b、文件和文件夹移动、复制(区分、鼠标右键方法)(三)发挥同学主体作用-时间15分 a、(老师指导个别差生)资源管理器打开多种方法及功能和作用利用右键完成新建、重命名、复制和移动操作b、发挥小组作用(每组一个任务) 新建多种方法(如何把文件的扩展名显示和隐藏)重命名多种方法移动多种方法复制多种方法 c、让同学演示(充当小老师角色,每组一个
11、代表) (四)总结同学演示内容并补充讲解-时间8分-接受板书归纳法a、归纳法,尤其要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并得出结论 b、同一盘符左键拖曳是移动,不同盘符左键拖曳是复制(让同学学会观看) c、对同盘、异盘左键拖曳,都是针对数据文件,而程序文件消逝什么状况让同学自己动手? d、文件、文件夹删除、还原、彻底删除的讲解(接受形象的比方方法) (五)布置课堂任务-时间8分-小组长检查-老师个别指导 题目要带有阅卷功能,并且具有嘉奖(接受不同形式的flash动画进行嘉奖) (六)总结/思考-时间2分 a、每位同学回家之后,依据今日学习内容,把自己家里的电脑整理一下,如某某软件要安装在D:/什么名目下?音乐
12、要放在哪个名目下?图片要放在哪个名目下?等等 b、同一盘符左键拖曳是复制能实现吗?不同盘符左键拖曳是移动能实现吗?c、快捷方式作用、如何建立? 信息技术课说课稿3 一、课前预备 1、素材预备:把李平和练习文件夹提前发送到同学机的桌面上; 2、同学预备:录音机会用吗? (1)如何打开录音机? (2)会用录音机听音乐吗? 3、通过听李平文件夹中的声音文件,检查耳机状况。 4、提前分好小组,选好组长。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创设情景) 李平同学特殊宠爱朱自清的名篇春,于是在课外录制了前两段,分别命名为春1和春2。后来,她想把春1和春2合并成春3,以春之声作为背景音乐,编辑成配乐朗诵。你情愿关怀李平
13、完成这项操作吗?怎样操作呢?这正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第3节数字化声音编辑,不但能够很好的关怀李平,还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我们先看看本节的学习目标? 2、出示教学目标(找一生读吗?强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把握以下技能: (1)把握用录音机合并声音文件; (2)学会用录音机混合声音文件; (3)能依据需要用录音机调整声音效果。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我们帮李平完成第一项操作,进行录音剪接。学而知困,请大家完成自主学习:请大家参照课本15页上面的录音剪接的三个步骤,通过自主学习帮李平把春1和春2按挨次合成一个声音文件,并以春3进行保存。 3、录音剪接 (1)同学自
14、学的时候,自己巡回指导,强调确定要认真看操作步骤,留心查看同学操作中的问题,也可以进行争辩。 (2)找一生到老师机上演示(哪位同学情愿到老师机呈现自己的操作过程,让我们共同学习,好吗?也是熬炼士气与表达力气的机会。) (3)强调两点: 我们在插入文件的时候,确定要把滑块精确定位后,再进行插入文件,并且文件是插入到滑块的后面。在这里用录音机程序打开春1后,将滑块移动到最终,也就是第一段的结束处,再插入春2,才能帮李平按挨次剪接; 如何保存春3,使用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选项进行保存。假如选择保存菜单的话,将会.对!将春1替换。我们编辑多媒体时,应当养成保留原素材的习惯,以备再用。 另外,假如滑块没移
15、到正确位置就插入了春2,未保存之前有补救措施,就是.还记得学习word时,消逝误操作时可以用撤消按钮,录音机也有类似的功能,那就是用文件菜单中的还原选项。 请大家再看看课本上的三个步骤,加深印象。 录音机不只可以合成两个声音文件,还可以合成两个以上的声音文件,简洁易学。 (4)好!下面用1分钟的时间连续完成刚才的任务,并且留意观看春3的播放长度和春1、春2的播放长度的关系。组长要尽职尽责啊。要让全部的.同学都能学会,才能更好地学习下面的内容。 出示问题:春3的播放长度和春1、春2的播放长度有什么关系? 对!春3的播放长度和春1、春2的播放长度的和。 建立好春3的请举手!我们知道,好的音乐可以渲
16、染气氛,烘托主题,同时也是一种奇妙的享受。接下来,我们帮李平合成配乐朗诵,即学习混合声音,请完成自主学习2:请大家参照课本15页中间的混合声音的三个步骤,自主完成给春3加上背景音乐春之声。 4、混合声音 (1)同学自学的时候,自己巡回指导,强调确定要认真看操作步骤,留心查看同学操作中的问题,也可以进行争辩。 强调:春之声给春3做背景音乐,混合好了再保存。 (2)找一生到老师机上演示(哪位同学情愿到老师机呈现自己的操作过程,让我们共同学习,好吗?也是熬炼士气与表达力气的机会。) 强调: 正确定位滑块的位置后,再进入声音混合,朗诵与音乐混合协调; 背景音乐要与声音文件内容相吻合。 请大家再看看课本
17、上的三个步骤,加深印象。 (4)好!下面再用1分钟的时间完成刚才的任务。 (5)提问:录音剪接与混合声音有什么异同点? 师生共同总结。 我们已经帮李平加上背景音乐了,大家在欣赏的时候,有没有发觉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有!春之声的音乐要比春3的录音时间长一些。 那么怎样处理? 对!把多余的音乐部分去掉,让背景音乐和朗读声音同时结束。怎样去掉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个内容去掉不需要的声音。 5、去掉不需要的声音 (1)大家要不要依据课本15页下面和16页上面的三个步骤,先试试?完成自主学习3。 (2)找一生到老师机上演示; 强调:我们在删除的时候,还是要正确定位滑块的位置,而且录音机无法直接删除
18、中间的部分,只有较专业的录音软件才能实现这项功能。 (3)好!下面再用1分钟的时间完成刚才的任务,小老师要尽职尽责啊。争取全部同学都能完成任务。 (4)编辑好后不要遗忘保存啊。 提问:假如背景音乐比朗诵声音短怎么办? 师生共同争辩,利用合并,可将同一首背景音乐重复播放,再将多余的删除。 同学们,小小的录音机还有一些优化效果呢?想知道吗?那下面我们再帮李平的配乐朗诵加上适合的效果,感受声音的变化。请完成自主学习4:请大家参照课本16页中下部的混合声音的三个步骤添加优化效果,可以先尝试收听不同的效果,然后再选择的播放效果,并进行保存。 6、优化音效 (1)同学自学的时候,自己巡回指导,强调确定要认
19、真看操作步骤,留心查看同学操作中的问题,也可以进行争辩。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很圆满的帮李平完成了任务,她知道了确定会特别兴奋。 7、呈现 大家学得很好,哪些同学情愿把春3进行呈现,请举手!(在老师机上呈现两个同学的春3。) 然后,我们共同回顾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谁能说说? 8、小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生答) 我们再回头看看教学目标。 最终,我预备了了几个练习,请分组完成。 A、比一比 (1)剪接古诗春江晚景(将题目+分开的四句进行合成)。 (2)完成世界杯朗诵(背景音乐短)。 (3)做成歌曲采一束鲜花(把清唱和伴奏合成)。 B、挑战自我(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操作) 将歌曲大串烧进行分解,编辑成三
20、个独立的声音文件。 信息技术课说课稿4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假如只是由老师来讲,同学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预备在老师的引导下,举消逝象,让同学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学问。有不足之处由老师或同学来补充。这样能让同学乐观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同学学到学问,又培育了同学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问的猎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同学,依据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同学对学问的猎取开头由感性熟识提升到理性熟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熟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觉并归纳出
21、他们应当获得的学问。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学问、技能目标:同学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育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气。 2、过程、方法目标:培育同学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觉或归纳出新学问的力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同学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猛烈的求知欲,养成乐观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熟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接受讲授法,争辩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
22、这门课程,我们在学校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内里铃声响,可以告知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消遣、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特殊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四周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四周,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
23、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猎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四周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争辩)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争辩)找不到。 师:这说明白什么? 生:(齐)信息必需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需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
24、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共享,而“共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信息技术课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与信息技术,它是浙教版高一信息技术教材,第一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信息、信息处理过程;熟识计算机及因特网的作用。本节课内容理论学问比较强,学问点比较多,内容较散,看似简洁,每一部分只是点到为止,目的是让同学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有一点了解,使用同学熟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同学学习信息技术的爱好。由于教材已使作用多年,有些新内容没有,所以上课时,要留意扩展。 二、说教学目标
25、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 1、学问目标: 、理解信息的含义。 、把握信息处理过程。 、把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学问。 、知道计算机和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区分信息和信息载体。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重点: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因特网的地位与作用。 2、难点:对“信息”及“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因特网的作用。 3、突破方法:师生争辩,上机操作。 4、力气目标: 、通过对“信息”概念的理解及对“计算机和网络的熟识”,培育同学分析问题力气,学会思考。 、通过观看计算机,培育同学观看力气和思考问题的力气。 、
26、通过学习信息处理过程学问,培育同学对信息及猎取、分析、处理、传递和应用信息的意识。 5、情感目标: 通过同学上网,小组合作,互帮互学,培育同学团体合作,相互关怀的.精神,及动手力气。培育同学探究新学问的爱好。从而进一步培育同学对信息技术的爱好。 6、体验目标: 让同学上网看一看,网络上毕竟有些什么,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重要性。 四、说同学 高一新生的来源各团场初级中学,有部分同学,对计算机并不生疏,在学校和学校阶段都学过一些,对计算机有了确定熟识,还有多数同学,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家庭环境,升学压力的影响,对计算机了解真是太少了,甚至有的同学从没见过真正的计算机,这是我亲耳听同学说的,并且其
27、它老师也听同学这样说过。而高中信息技术的第一章又都是理论内容, 五、说教法 对理论学问,通常的教法是老师讲同学听,然后再做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对这部分内容老师假如不考虑同学状况,始终讲下去,基础好同学觉得没意思不愿听,基础差的同学又觉得听不懂,怎样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对这节课感爱好,怎样调动他们乐观参与课堂教学,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难点。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支配的。 1、第一节课就支配同学到机房上,满足一部分同学没见过电脑的惊奇心。缩短了他们与计算机之间的距离。 2、用前言的第一句话导入新课,提出本节的教学大任务和小任务。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驱动法。 3、接下来让同学带着问题看书,找出本节课的学问点及课本中没有新内容,可培育同学自学力气和探究问题的力气。 4、老师就每一个学问点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争辩、分析与思考,师生再共同归纳总结。这样各种状况的同学都会乐观参与课堂的教学中,发挥各自的特长。 5、最终还有时间让同学上网。老师点拨,小组协作完成上网,扫瞄信息,进一步激发同学学习信息技术的爱好。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