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容介绍,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力作用(一),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它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自然界中,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如火山喷发或地震,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地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却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案例,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与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 我们可以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缓慢改变。大约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当时它的平均上升速度只有0.05厘米。20世纪最后30年,喜马拉雅山的年平均上升速
2、度达到最大,但是,也只有5厘米。由于抬升速度缓慢,所以,经过4000万年,喜马拉雅山才上升成为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之一。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火山喷发导致的地表形态的变迁。基拉韦厄火山位于北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上。1960年,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熔岩流从高处奔腾而下,注入大海,迅速在海边填造了一块约2平方千米的新陆地。,喜马拉雅山与基拉韦厄火山,内力作用(二),由于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所以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
3、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在地壳运动中,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同时存在的,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结果也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当然,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但是,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活动,1.地壳运动总会在
4、地表或下岩层中留下一定的痕迹.下图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请根据该石柱上地壳的痕迹,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又是什么? (3)那不勒斯湾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了地壳运动具有哪些特征?,2.结合78年级地理课中学过的“中国地形”,解释下面两句话. (1)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 (2)我国地形呈网格状分布格局.,活动,返回,外力作用(一),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5、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条件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外力作用(二),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可以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
6、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侵蚀地貌冰斗和角峰,侵蚀地貌海蚀陡崖,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地击打侵蚀岩壁,使其后退,常形成陡崖。,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形成冰斗和角峰。,堆积地貌沙滩,堆积地貌新月形沙丘,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化作用下,沙粒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大
7、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活动,下面是一组地貌景观图片,请根据这些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地貌主要是在什么外力作用下形成的?(2)简单推测这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返回,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 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如此,周而复始,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之中。 我们今天看到的山系和盆地,以及流水、冰川、风成地貌等,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本节结束 再见,
限制150内